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季,万物复苏,万事开头,是一年当中的重要时期,也是鱼类养殖的重要时期,做好春季鱼类的养殖管理,对全年养殖生产有重大影响,春季养殖管理做的好,可为全年生产的顺利进行、夺取全年生产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实践证明,做好春季养殖生产,重点是要抓“七早”:  相似文献   

2.
鱼类育种在国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随着鱼类养殖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改良养殖品种,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各国的科学工作者除了不断改善管理方式、改进养殖技术外,在鱼类育种方面还进行了不少的工作。但与家禽和家畜的育种工作相比,鱼类育种仅局限于较少的品种。鱼类的育种工作大致包括下列几个内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渔业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连年增长。但是,随着水产品产量的不断提高,鱼类病害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养殖鱼类的传染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已成为养殖生产中的严重问题。这些鱼病多与水环境及鱼类营养不合理密切相关。因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健康养殖已成为养鱼生产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福会 《黑龙江水产》2006,(4):37-37,42
随着我省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不同档次水产品的需求,同时对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名特优鱼类养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推广名特优鱼类养殖的生产实践,对一些名特优鱼类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如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供广大养殖户枉养殖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省水产经营机制的健全和水产品流通机制的放开,我省水产养殖业历经了量的积累和质的提高两个阶段,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建国初期,我省的水产养殖面积约3.5万公顷,水产品产量不到1万吨。经过逐年的不断发展,到2002年底,全省水产品总产量299030吨,其中养殖总产量242878吨,总水面达175092公顷,其中池塘养殖水面78465公顷。但近几年来,由于只注重产量的提高,而忽视品种的优化调整,致使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养殖效益不断下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养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我们通过对河南省野生经济鱼类如黄颡鱼、乌鳢、鲶鱼等鱼类的经济性状及市场状况进行调查,并结合在河南师范大学淡水养殖基地开展的相关鱼类的繁殖驯养生产试验研究,对开发我省野生经济鱼类人工养殖进行了探讨,为我省的渔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亚硝酸盐的产生过程及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5,(9):79-79
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对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水体的负载大都达到或超过饱和程度,进而使水体的理化条件不断恶化,水体的氨氮、亚硝态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养殖鱼类容易生病甚至中毒死亡,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损失。一、亚硝酸盐的产生过程亚硝  相似文献   

7.
刘培孝 《水产科学》1986,5(2):26-29
饲料是养殖鱼类的物资基础。饲料费一般占养殖鱼类总费用的50—60%。因此如何解决饲料问题,是养殖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部分生产单位的具体情况,谈谈有关饲料方面的几个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良养殖水体主要指养殖池塘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含量超标,对鱼类产生了严重危害的水体。若不及时对不良水体加以调节处理,鱼类受其影响不仅不能正常生长,还会导致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专家指出,最近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养殖鱼类,发现很多死亡,原因是鱼类发生病害。经鱼类研究人员研究,已经找到子弹型体病毒与鱼类死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水产养殖系统中,鱼类的养殖密度指标不断增加,而为了节约水资源,其换水率却在不断下降,造成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对鱼是有害的,因为它降低了鱼体血液的输氧能力,严重时会造成窒息死亡。当养殖密度小于30~60kg/m3时,常规的鼓风曝气增氧通常可以通过气泡石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所说的大宗淡水鱼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鲂鱼等鱼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规鱼,这些鱼类占淡水养殖产量的七成以上,是人们最常食用的鱼类,因此大宗淡水鱼的安全、健康生产尤为重要,在养殖生产中重点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春季到来时,气温和水温都在不断升高,正是开始进行鱼类养殖的大好季节。春季常见鱼病有水霉病、小瓜虫病、竖鳞病等。抓好鱼病防治,对确保全年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鳝(Monopteras albus)为温热带的淡水底栖生活鱼类。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养殖黄鳝的经济效益比养殖常规鱼的要高得多。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模式的多样化,黄鳝的疾病防治也成为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4.
鱼类驯养是指在正常的养殖环境下,用以声响为主的固定信号,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用人工配合饲料驯化鱼类主动摄取食物从而形成条件反射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随着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质优量足水产品的食用需求而兴起的一种养殖方式,不仅单产水平高、鱼类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而且提高了养殖水面的利用效率,弥补了北方地区鱼类生长期短,食用鱼或越冬鱼种规格小的缺点。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和实践认为,在鱼类驯化养殖生产中,除掌握常规养殖生产技术外,要特别注重对水、种、饲、管的理解和掌握。驯化养鱼的成败与“水、种、饲、管”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养殖种类全世界有鱼类28000多种,已养殖利用的有166种,仅占全世界鱼类种数的0.7%。中国有海洋鱼类3248种,目前己养或试养的有59种。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烹调方式多种,人们口味各异,国人常有的“尝新”习惯等,需要养殖各种鱼类,且不断有新的养殖对象推出。常常采用驯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鱼类养殖业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经由广大劳动人民不断的摸索创新,在科学养鱼上取得了不少经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筛选出了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的“四大家鱼”及鲤、鲫、鳊、鲂、鲴等优良的养殖种类。在养殖方式上,根据各种养殖对象栖息水层与食性的不同,采用混养、密养,以充分利用养鱼水域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鲻鱼的养殖     
宋宗岩 《水产养殖》2009,30(11):19-20
鲻鱼是鲻科鱼类中的一种,属海洋鱼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盐性强,饵料要求不严格,肉味鲜美等优点,在我国海水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几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鲻鱼养殖有了更新的认识。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养殖户,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不同水体中与不同的养殖品种进行混养,产量和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对鲻鱼的养殖方法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宗进 《内陆水产》2004,29(11):24-25
养殖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水体环境的优劣决定着养殖的成败、养殖产量的高低。目前虽然有一些先进的水质测定仪器,但是在生产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养殖生产者还是靠平时观察池塘水质的情况来了解和掌握养殖鱼类生存、生长状况,根据水体的颜色判定水质肥瘦,进而调整投饵次数和换水量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名优鱼类集约化养殖技术的不断推广,名优鱼类的养殖呈蓬勃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养殖技术不够完善,生产管理不严格,市场销路不畅等原因,导致养殖产量低,效益不佳,严重挫伤了生产场家的积极性,也制约着名优水产品养殖的推广普及。这里就提高名优鱼类养殖效益谈几点看法:1 建立适合名优水产品养殖的良好生态环境 首先,要加大池塘改造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传统主养四大家鱼的老化池塘已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20.
溶解氧是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水质指标之一,对鱼类生长、水质条件稳定、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养殖生产者更多的关注缺氧死鱼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对溶解氧不足所造成的潜在危害认识不够,在鱼类出现疾病、生长慢、产量低和养殖成本高时,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导致养殖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