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回顾80年代初,我省的黄牛改良方向是黄牛变奶牛,大力发展奶牛生产,并建立了3个商品牛生产基地县,带动全省黄牛改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省畜牧局五项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省的广大养畜单位和专业户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黄牛改良工作进展。进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变,广大农村从过去的单一经营逐渐转向多种经营,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肉、奶、蛋的需求不断增加。因而逐渐认识到发展畜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 相似文献
3.
我国我省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水平和发展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且牛的世代间隔长,利用年限长,被引品种和地方品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和品种特征都有差异,因此,对地方黄牛的生产方向应当早有预见,向什么方向改良应当及早慎重确定。 相似文献
4.
1 黄牛改良冷配体系建设基本状况 永济市黄牛改良从1983年开始起步,发展到现在有38个黄牛冷配站点,50名冷配技术员,年冷配母牛在1万头左右,受胎率达到88%以上,冷配站点人员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冷配设施比较齐全,在全区来说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6.
一我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西峡、浙川;东南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相邻;西和西南与安康地区的宁陕、安康、旬阳等县接壤;北、西北与渭南地区的潼关、华阴、华县、兰田及西安市属的长安县毗连。介于东径108°34′20″—111° 相似文献
7.
牛是草食家畜,能充分利用天然草场资源和农付产品,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反刍动物。它用途广,既能使役,又可供肉用和奶用,而且皮革又是工业的重要原料。1981年辽宁全省有黄牛124.7万头,这些牛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是山区当前的主要农耕动力,也是提供商品牛的重要资源,黄牛一经杂交改良就会获得明 相似文献
8.
地处我省东部的各县,都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这对发展畜牧业生产,特别是发展以养牛为主的草食家畜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过去在黄牛改良方向上对此注意不够,未能充分考虑到山区所特有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饲养条件、生产力水平以及原种牛的基础条件等诸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牛种改良方向,只是同全省其他地方一样,先搞“黄改肉”,走了一段弯路;后搞“黄改奶”,主功方向是向黑白花奶牛过渡。我认为,把“黑白花”牛做为东部山区“黄改”工作 相似文献
9.
齐河县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已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千家万户分散繁育,小区大户育肥”的肉牛养殖模式。2004年底全县存栏黄牛45万头,建设冷配改良点267处,年改良黄牛18万头,黄牛冷配改良工作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齐河县是全省有名的黄牛养殖大县,同时也是全省黄牛冷配改良工作先 相似文献
10.
临泉县地处洪河与泉河之间,在黄淮平原的南端,安徽省的西北边陲,全县总面积1818km~2,划分14个区(镇),84个乡(镇),32.9万户,16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4.4万人,共有耕地177万亩,人均1.14亩,属于人多地少的典型农业大县.该县地处暖温带,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于小麦、大麦、玉米、红芋、大豆等旱粮农作物生长,饲草丰富,为发展以黄牛为主的草食动物饲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在目前生产水平上要发展黄牛饲养业,不仅要增加数量.而且必须提高质量,这才是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根据近几年来我县开展黄牛品种改良的情况,笔者对海神速、夏洛来、西门塔尔等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效果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初步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13.
沈永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5,(2)
都兰县香日德乡从1982年开始,采用冻精进行黄牛杂交改良工作至今已有三年历史;现用黑白花和西门塔尔两种品种牛,对香日德乡社员自养黄母牛杂交后所生杂种犊牛初生重为20.5—28.5公斤,半岁体重85.02—105.71公斤;而当地土种黄牛犊初生重12.10—15.50公斤,半岁体重64.28—83.92公斤。在体尺方面:半岁杂种犊牛,体高85—94厘米。体长89—102厘米、胸围102—118厘米,管围13—14厘米;半岁黄牛犊体高68—86厘米,体长74—88厘米,胸围94—102厘米,管围10—12厘米。由此可以看出,改良牛初生重大,增重快,适应性良好,耐粗放的饲养管理,发挥了父系的优良特性。同时改良牛体大力强,易于调教、管理,适于使役,群众喜欢饲养。总之改良牛优于土种牛,济经效益显著,对加速提高牛群品质,提供乳、肉产品,提高生产性能的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4.
15.
山区黄牛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皮质致密,肉质鲜嫩、繁殖率较高等优点。但由于长期群牧、野交乱配、近亲繁殖及粗放饲养,导致畜种退化严重,体型小、挽力差、生长慢、产肉少。据测定,缙云县成年公牛平均体高只有1.067米,成年母牛60%以上体高不足1米,经济价值很低。引进外来肉、疫、乳兼用或肉用的大型良种牛,利用其杂种优势,对山区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促进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缙云县于 相似文献
16.
德国黄牛改良当地黄牛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河市的黄牛饲养以粗放为主。当地黄牛体型小,生长速度慢,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低。我站自1998年起从辽宁省肉牛繁育中心引进德国黄牛的细管冻精,对当地母牛进行杂交改良。全年冷配黄牛4.53万头,受胎4.08万头,总受胎率为90%。在粗放式饲养管理条件下,德杂一代黄牛在体型外貌、生长速度、肉用性 相似文献
17.
19.
祁兴磊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3,24(8):34-34
改良黄牛旨在提高黄牛的生产能力,改善活牛及其产品的品质,适应人们的消费需求,开拓市场,增加养牛收益。因此,黄牛改良工作是黄牛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的基础,也是一项重要措施。1要走出黄牛改良工作的误区1.1黄牛改良工作只是畜牧部门的事。黄牛改良工作看似单一,实际需要政府的宣传、引导,业务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相关单位的支持配合等。没有当地政府的宣传发动与支持,该地的黄牛改良工作就不能很快很好地开展,尤其未开展黄牛改良业务的地方,畜牧部门更是难于进行工作;没有广大群众的自觉参与,畜牧部门也… 相似文献
20.
我市牛改工作经过20多年的历程,由二元级进杂交改良发展到三元肉牛杂交生产,黄牛冻配点219个,形成了市、县(区)、乡(镇)三级服务推广网络和较为完善的牛改繁育体系。目前,年黄牛冻配改良达到5万头,牛的良种率达到90%以上,黄牛改良工作为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