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业》2017,(21)
<正>苹果裂果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果肉膨胀速度比果皮膨胀速度快,果实生长不平衡,当果肉体积膨胀超过了果皮膨胀限度时,即引起果皮破裂,形成裂果。1裂果原因今年气温回升慢,前期果实生长特别慢,果实细胞数量不足且排列紧密,大雨过后给正处于膨大期的苹果一个充足的水肥条件,迅速生长结果导致果实出现裂口现象。并且雨后高温也加重了裂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对妃子笑和糯米糍果实发育的研究结果表示,糯米糍易裂果的原因是因为其果肉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快速膨胀,果皮经受不住果肉的挤压而破裂;幼果期纵径生长快的果实成熟时果较大,裂果也少。因此在生产上,应加强幼果树期的管理,使果实在幼果期加长加大,果皮生长发育良好,为中后期果肉的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既可以减少裂果,又可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裂果发生与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和细胞代谢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以易裂品种伏脆蜜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在裂果高发生时期的半红期,研究裂果中裂果和非裂果部位及测定正常果果皮SOD、POD、PPO、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及果肉中的蔗糖、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可滴定酸和内源激素含量。【结果】 裂果部位果皮中 POD和SOD活性极显著高于非裂果部位和正常果果皮;裂果部位果皮的半纤维素、WSP和ISP含量极显著低于非裂果部位果皮中的含量,裂果部位果皮中CSP含量显著低于非裂果部位果皮中的含量;裂果部位果肉中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非裂果部位果肉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非裂果部位果皮中GA3含量极显著高于裂果部位果皮;在裂果部位果肉中IAA含量极显著高于非裂果果肉。【结论】 裂果部位果皮中半纤维素含量、WSP和ISP含量以及POD活性和SOD活性的变化,改变了果皮的结构和果皮的性质,再加上果肉中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改变及在果皮果肉中内源激素IAA含量变化,导致果实内部和果皮不协调的生长,致使果实开裂。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妃子笑在第一次雌花谢花后3天喷施农用核苷酸2~4次,能有效提高第一次雌花的座果率,增加产量和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其中以喷施农用核苷酸4次的效果最好;在第一次雌花谢花后10~12天即幼果已分大小时喷施农用核苷酸2~4次,能有效减少裂果,其中喷施农用核苷酸4次的果皮显著增厚,裂果率仅为1.82%;同时还表明喷施农用核苷酸不会影响妃子笑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对乍娜葡萄果实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和利用稀土元素不同浓度在不同时期喷洒3—4年生乍娜葡萄。结果表明,盛花期喷布5000pm的稀土元素,可改变果实发育规律,抑制第一期的果实生长,促进第二期的果实生长,缩短第三期的生长时期。盛花期,果实膨大期喷布稀土元素均可减少裂果发生。新梢旺长期喷布无减少裂果的效应,相反有增加的趋势。同时表明,稀土元素有提高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增加果皮厚度,与减少裂果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钙与荔枝裂果关系初探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研究结果表明裂果程度不同的单株其裂果率与叶片中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裂果严重果园中土壤交换性钙、叶片和果皮中钙含量显著低于裂果较轻的果园;裂果果皮中钙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喷施含钙盐的防裂素后,既显著提高了叶片和果皮中钙水平,也显著降低了采用前裂果率水分胁迫减少荔枝果皮中钙的积累并增加裂果,特别是在假种皮的快速生长期。因此,认为增加叶片和果皮中钙的含量有利于减少荔枝裂果。  相似文献   

7.
锦橙裂果的钙素营养生理及施钙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矿质营养与锦橙裂果的关系及其生理机制,探讨钙在锦橙裂果中的作用及其对果皮酶活性的影响,为有效降低柑橘裂果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对北碚447锦橙果园的调查研究和采样分析,研究裂果和正常果功能叶片、果皮和果肉中N、P、K、Ca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采用田间试验在花前及幼果期进行喷钙处理,研究钙对裂果及果皮结构物(果胶)及其水解酶类、活性氧清除酶类、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裂果植株叶片和裂果果皮、果肉中的钙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裂果率与果皮中的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裂果果皮中PPO、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的活性较高,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较低;果实的裂果率与果皮中的PPO活性成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和原果胶(PP)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喷钙处理显著降低了果皮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PPO、POD、PG、CX活性,提高了SOD、CAT活性以及原果胶含量。【结论】果皮中钙含量不足导致细胞壁水解酶(PG、CX)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维持果皮强度和延展性的原果胶含量降低是锦橙裂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外源喷钙能显著降低果实膨大期的裂果率,喷施钙肥是减少锦橙裂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柑橘裂果是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脐橙是裂果较严重的品种,尤其是朋娜脐橙,通常裂果率20%左右,严重时可达50%以上。其裂果原因主要是久早之后突然降雨,水分由不足到过多,果实沙瓤细胞迅速膨大,果皮增长速度跟不上,导致果皮较薄的脐部首先开裂;抗旱不及时、灌水不当导致的果实生长不均;果实生理干旱导致的日烧,介壳虫、锈壁虱等害虫侵害导致的畸形果;钾、钙等元素不平衡导致的物质代谢失调;脐呈凸突状的裂果率较低,呈凹陷状的裂果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番茄裂果是指番茄临近成熟时果皮开裂,胚胎组织及种子随果皮外翻,果实发生裂果后容易感染早疫病、晚疫病或被细菌侵染而腐烂,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0.
番茄裂果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裂果是指番茄临近成熟时果皮开裂,胚胎组织及种子随果皮外翻,果实发生裂果后容易感染早疫病、晚疫病或被细菌侵染而腐烂,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1.
番茄裂果,多发生在果实成熟期,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围绕果蒂呈环状浅裂,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扩展,呈放射状深裂,从果实绿熟期开始发生,多为干裂.番茄裂果后不耐贮藏和运输,并易受病菌浸染而引起腐烂.番茄裂果主要是由于果实在生长发育期间先期高温干旱,使果实的表皮生长受到抑制,而后遇到暴雨或灌水,土壤水分急剧增加导致果皮生长跟不上果肉组织的膨大而引起裂果.番茄裂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为几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以裂果性不同的20个西瓜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成熟期果实的单果质量、果皮硬度、果皮切裂长度、中心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边缘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果形指数等相关数据,分析成熟期果实性状与裂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瓜果皮切裂长度与裂果性存在明显相关性,易裂品种的果皮切裂长度均大于抗裂品种。单果质量、中心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边缘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与裂果性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果皮硬度与果皮切裂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474,表明果皮硬度与裂果性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即果皮硬度越大,抗裂果性越强。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易裂果和抗裂果在裂果关键期枣果皮和果肉中主要矿质元素特点,探讨裂果机制,以易裂果品种和抗裂果品种的4年生嫁接枣植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裂果性枣在着色期和脆熟期果肉、果皮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抗裂果品种在着色期果皮、果肉中Ca、Fe元素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在脆熟期果皮及果肉中Ca元素含量、果皮中Fe元素含量低于或显著低于易裂果品种,果肉中K元素含量则高于或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在着色期,大多数品种果肉中K、Ca元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果皮,而对于Mn、Cu元素则是果皮中含量较高;在脆熟期,4个品种果皮中Ca、Mn元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果肉。从着色期到脆熟期,4个枣果品种果皮、果肉中K元素,果皮中Ca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或显著增加,除团枣外,其他3个品种果肉中Ca元素含量均显著减少。在关键时期关键部位关键元素缺乏或过量导致矿质元素失衡是造成枣裂果的主要原因之一;K、Mn、Cu元素含量在枣果皮、果肉中表现一致,Ca、Fe元素则表现不一致;从着色期到脆熟期,果皮中K、Ca元素积累速度比果肉快。  相似文献   

14.
新疆红枣裂果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研究新疆红枣裂果机理和有效控制裂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裂果机理的主要研究成果及防治技术.[结果]不同果树品种的裂果敏感性是受遗传因素控制,其亲本裂果性状可通过遗传对后代产生影响;果实内部生长应变力和果皮应变力在裂果过程中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重要因素;果皮的细胞组织结构与厚度影响着果皮的强度,也影响着果实的裂果率;果实内含物质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会诱导果实裂果;裂果发生还与矿质营养平衡有关;降雨量、蒸汽压、温湿度等气象因子也影响裂果的发生.[结论]目前国内外对裂果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枣裂果机理研究尚未形成体系,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1、枣裂果原因(1)降雨。在果实生长前期过分干旱,进入转色期至近成熟期后,果实遇雨使果肉吸水膨胀,果肉的增长速度快于果皮细胞的增长速度,从而使果皮细胞胀裂,造成裂果。若成熟期无雨,即便进行人工灌溉,也不会引起裂果。一般灌溉条件差、地势低及土质黏重的果园,裂果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6.
苹果果实裂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苹果果实裂果的研究进展,从裂果发生的症状与时期、果实的解剖结构、水分条件、土壤条件、树体管理等方面阐明了苹果果实裂果发生的机理。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大、果实角质层薄,易于裂果;果实生长前期土壤含水量不足,果皮发育受到影响,果实发育后期久旱逢雨,果肉细胞迅速增大,易造成裂果。缺钙、钾矿质元素,易产生裂果。并提出了预防苹果果实裂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玉娇属早熟西瓜品种 ,全生育期 10 0 d左右 ,从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约需 35 d左右。植株生长强健、易坐果 ,果实整齐度好。耐阴湿、适应性强。果实高圆形 ,果皮绿色覆盖墨绿色齿带 ,单瓜重 1.5~ 3.0 kg,果肉大红色 ,不空心 ,不裂果 ,质脆、汁多、味甜爽口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0 .2 %。玉娇西瓜的产量为 375 0 0 .0 kg/ hm2 左右 ,较对照品种京欣 1号在早春茬栽培时增产 7.2 %~ 12 .5 % ,在秋冬茬栽培时增产 10 .9%~ 2 0 .0 %。  相似文献   

18.
葡萄生理裂果病的发生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4-1996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葡萄生理裂果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在长期干旱条件下突然遇到大雨或大量灌溉造成果肉短时间内大量吸水,使果实内外生长不平衡而致。通过研究还发现,裂果主要发生在葡萄的迅速膨大期,即开瓤期,病害的发生主要与降雨,土壤湿度,果实含水量,果品产量和果皮结构等细胞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木纳格葡萄进行不同方式的试验处理,比较各处理对裂果的影响;分析裂果的解剖结构特点,研究木纳格葡萄裂果机制,为防治裂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不同浓度GA3和CaCl2喷布、果实套袋及人工降雨处理,在果实成熟期调查各处理的裂果率,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裂果的果皮等组织的解剖结构.[结果]喷施CaCl2和农用钙剂都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果皮厚度、果皮和果肉细胞大小及排列紧密程度增大.喷施100 mg/L GA3、0.05; CaCl2及人工降雨12 h时,果皮、果肉细胞排列、果肉与果皮结合变松散,维管束细小而稀疏,裂果率也升高.喷施30 mg/L GA3、0.2; CaCl2和流体金钙对降低裂果率效果较好.木纳格葡萄裂果的角质层厚度明显小于正常果,细胞排列不平整,有断裂.裂果的表皮、亚表皮的细胞排列整齐度和紧凑程度很低.裂果的果肉细胞较小,果皮与果肉结合松散,正常果的维管束要粗大且分布均匀,维管束的粗、密.套蓝色和白色无纺布袋的果穗都无裂果发生,其角质层增厚且平整光滑,果皮厚度、果皮和果肉细胞大小变化不显著,但细胞排列紧密、规则.[结论]30 mg/L GA3、0.2; CaCl2和流体金钙及无纺布套袋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连续降雨会促发裂果.角质层、表皮和亚表皮越厚且细胞排列越紧密,果肉细胞排列和果皮与果肉结合越紧密,维管束越粗越密的果实不易裂果.  相似文献   

20.
一、栽培前掌握其特性 小西瓜的生长发育与普通西瓜有所不同。小西瓜种子小,千粒重30.8~37.5克,养分贮藏较少,出土力弱,子叶小,苗期长势较弱,宜采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要无菌、细碎、肥足。初期雄花发育不完全,花粉少,雌花子房较小,在保护地特早熟栽培中应进行人工授粉。小西瓜分枝性强,雌花出现早,结果力强,果实发育对植株的营养生长影响不大,结果周期不明显,宜多蔓多果栽培;果重1~2.5千克,果实发育周期短,在22~30%适温条件下,24天即可成熟;果皮薄,在雨水多、氮肥用量大、植株生长过旺时易发生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