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肉孢子虫是瑞士病理学家Miescher(1843)首先在小白鼠横纹肌中发现的。在此后约一百多年中,所定的各种肉孢子虫种数达100种以上。过去对各种肉孢子虫的命名主要是根据宿主种类进行的。近几年来,随着对肉孢子虫发育方面知识的增加,发现一种中间宿主可能有一种以上的肉孢子虫寄生。作者为了解我区同一种家畜体肉孢子虫种类及其形态学差异问题,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二批羊肉孢子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2.
熊蜂微孢子虫感染熊蜂(Bombus spp.)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引进蜂种(B.terrestris)和国内蜂种(B.lucorum)分别提取微孢子虫,在两寄主工蜂的幼虫,蛹和成蜂间进行交叉感染.结果显示两种来源的微孢子虫能相互感染其寄主蜂,且幼虫、蛹和成蜂两两间无显著差异;用国内蜂种(Blucorum)提取的微孢子虫感染四种熊蜂(B.lucorum,B.pyrosoma,B.ignitus,B.terrestris),结果显示出同一种寄主提取的微孢子虫感染不同蜂种,对原寄主的感染率高于异源寄主,但死亡率低于异源寄主,不同来源的微孢子虫对不同寄主熊蜂感染程度的不同,是不同基因型的寄主群和不同基因型的寄生群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桑树实生苗的芽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树实生苗的芽培养,已诱导出完整的植株,移栽成活。诱导苗的培养基,以SH为基本培养基,每升附加6苄基腺嘌呤2毫克、石油助长剂1毫升、蔗糖50克。在黑暗或光照下:于28℃±2℃温度中,经25—45天可诱导出丛生苗。诱导根的培养基,以禾谷类植物适用诱导培养基,每升附加吲哚丁酸5毫克、石油助长剂1毫升、蔗糖30克,6—苄基腺嘌吟0.75毫克,经20—30天可诱导出根。组培苗移栽前用清水浸泡15—20天,可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结缕草属(Zoysia spp.)植物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20  
在广泛收集结缕草属(ZoysiaWild.)种质资源基础上,按照形态类型和地理分布,选取40份种质,采用电导法(EL)对其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以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在参试材料中除大穗结缕草和来自台湾岛海边沙地的沟叶结缕草外,其它种质都较天堂-419(对照)抗寒;在结缕草属内,抗寒性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耐寒性依次为日本结缕草>中华结缕草>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长花中华结缕草>大穗结缕草,其中细叶类型的沟叶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抗寒性变异较大;日本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抗寒性变异与地理分布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分布在海边的种类和种质抗寒性明显较低;结缕草属及其中华结缕草的抗寒性与叶长、叶宽以及叶背面被毛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不体现在日本结缕草上。实验结果还表明,EL方法是评价结缕草属抗寒性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1991年春在以安康市月河川道河滩桑园为主的万余亩桑园中,首次暴发了一种以桑芽不能萌发或萌发后相继枯萎为特征的病害,几年来此病迅速传染蔓延.据1994年安康蚕研所、安康农校及部分县市蚕桑站在全区范围的较详尽普查,发病桑园约占全区桑园总面积的15%,成为该区蚕桑生产发展面临的重大障碍.此外,本病也在陕西的汉中、宝鸡、山西夏县  相似文献   

6.
桑树芽条枯萎病之主要发病特征及危害状况已如上报所述,在病原菌分离、病害发生规律、病原传染途径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研究取得成效之基础上,我们除开展了药物防治及剪伐措施之防治试验外,还针对本病的发生环境条件,以该病发生后如何控制损失,减轻对当季生产的影响及恢复树势为目标于多个病区选点进行了数年农业综合技术措施恢复试验,杀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进步,人们尝试在低温或超低温条件下长期保存植物的器官与组织,应用培养技术再生个体,以节省品  相似文献   

8.
王敬  冯胜泽  王鹏  王晖 《北方蚕业》2022,43(1):10-14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桑树的HSP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SP基因位于真核生物细胞质中,基因序列有7条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中有353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_(1017)H_(1626)N_(296)O_(295)S_5。属于稳定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亲水性,存在信号肽。HSP的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最主要方式。GO功能分为三类,序列中分布着14个蛋白结合位点。桑树与木豆、花生、雷公藤等的HSP氨基酸序列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桑树matK基因进行分析,对matK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及同源建模、亚细胞定位、聚类分析、结合区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构建桑树等13种生物的同源树。结果表明:matK氨基酸序列由20种、505个氨基酸组成,无信号肽,为亲水性非跨膜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无法进行同源建模,存在6种GO功能和9个结合区,亚细胞定位证实matK氨基酸序列只存在于真核生物叶绿体中,桑树等13个物种matK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富东镇是东台市的养蚕大镇,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大力调整,桑园面积每年都以30%以上的幅度递增,特别是2001年推广了桑树夏季苗移栽的新技术,蚕农拓桑的积极性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1.
山西的旱地桑园按照传统的树型养成方式和“出扦”方法进行修剪,在幼龄阶段基本上无春叶可利用.笔者近年来在山西省阳城县农村进行了春季伏条留芽试验,使之春季增产了春叶,又不误树型养成,提高了桑园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八个不同的桑树品种或品系的冬芽作了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各桑树品种品系冬芽均能在较低浓度的含盐培养基中生长,但生根都比较困难。比较各品种冬芽的生长状况,发现不同桑树品种的耐盐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桑树叶片不定芽的快速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用桑树冬芽未成熟叶和桑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均已成功地再生出完整植株。业已证实桑树叶片能够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由于桑树基因工程操作包含许多环节,又往往需要反复试验才能成功。因此,建立桑树叶片不定芽的快速诱导实验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用萌发桑种子在 MS 培养基上建立试管苗,取其叶片接入分化培养基后20天就得到了不定芽,为桑树基因工程研究的开展建立了良好的实验体系。材料与方法一、试管苗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选取两种中国系统黑缟和两种日本系统黑缟,两种中国系统龙角(包括一个褐圆龙角品系),两种日本系统龙角,将四种黑缟和四种龙角互相杂交,制成16种杂交组合,观察F_1代、F_2代黑缟对龙角的抑制作用,发现中国系统的两种黑缟不论同质型还是异质型都不抑制龙角的表现,而日本系统的两种黑缟都抑制龙角的表现,特别是黑缟同质型个体,瘤状突起仪存痕迹,据此,将黑缟分为两种,一种是抑制龙角表现的,基因名为黑缟(Striped),基因记号为P~(?)。另一种是不抑制龙角表现的,定名为蒋氏黑缟(Striped of Jiang),基因记号为P~(?)j。P~j与P~jj在形态上完全一样,并同属P复等位基因群。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褐圆斑基因可减少P~j对龙角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成龄桑树的冬芽分离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关于桑树的冬芽培养,国外曾诱导出试管植株,但未见有移栽的报道。 本试验以成龄桑树的冬芽作外植体,从火桑、剑持、藤桑等七个品种中诱导出完整植株,移栽成活(见下图)。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制备富含GABA桑叶食品的桑树(Morus alba L.)品种,提高桑叶产品的口感品位,研究从GABA桑树品种资源库中筛选出含量高的18个品种,调查了影响桑嫩叶产量的指标发芽数,并且测定了影响产品口感品位的指标总氨基酸含量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各品种发芽数差异显著,枝条的平均发芽数在4个-12个之间,其中有10个品种平均发芽数超过8个;桑嫩叶的氨基酸含量在0.54 mg/g-6.12 mg/g之间,其中苍溪49和丰国等两个品种达6.0 mg/g以上;总糖含量在8.49 mg/g-75.90 mg/g,其中有4个品种的总糖含量达40 mg/g以上。经统计分析比较,丰国各指标均较高,作为食用桑树品种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桑树组培叶片不定芽诱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淑湘  孔令汶 《蚕业科学》1998,24(4):202-205
对组培桑树叶片上的不定芽原体进行了Co60γ射线辐照,秋水仙素、甲基磺酸乙酯处理;观察了诱变因素对叶片不定芽生长分化的影响及变异情况。Co60γ射线辐照,以1500R剂量处理变异率最高,为2031%,LD50值为1550R;秋水仙素处理,以浓度06%变异率较高为3826%,LD50值为054%(处理1d)。并对变异植株进行了大田移栽。  相似文献   

18.
近年在我国新疆地区普氏野马蝇蛆病的防治中一新病原体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根据采集到的该种幼虫标本鉴定,该病原为双翅目、胃蝇科、胃蝇属种类,其特征在目前国内文献中未见记载。该种第三龄幼虫具体特征:虫体绿色,长14~17 mm,长宽比为2;体呈纺锤形,前尖后钝;第3胸节至第6腹节各体节前缘有单列黄色棘刺,刺强大,呈纵向扁形。自第4腹节起,背面中央的刺开始不全,直至第7腹节背面刺全部缺失。  相似文献   

19.
几种豆科决明属(Chamaecrista spp.)牧草喂兔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4个豆科决明属牧草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cv. CPI34721(Wynn)、C.rotundifolia cv. CPI86134、C.nictitans cv. ATF2217、C.nictitans cv. ATF2219进行草粉替代精饲料饲喂肉兔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各供试决明品系草粉替代10%精饲料饲喂家兔,兔只饲料报酬与全精料喂养(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各供试决明品系喂兔具有提高胴体品质与兔肉品质(氨基酸含量)作用。其中以圆叶决明CPI86134饲喂效最佳,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13.63%,料肉比降低12.08%,可提高经济效益24.13%。  相似文献   

20.
不同桑树材料冬芽组织培养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相同激素浓度组成的培养基,在培养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本研究室保存的种质资源中七个材料的冬芽进行了比较培养试验,从中筛选出生长、增殖、生根效果好且不易感染的材料贵毛十九,这为以后桑树快繁,转基因等以组培为手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