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袁志明 《湖南林业》2013,(Z1):46-46
30年前,当我开始看得懂报刊杂志的时候,《湖南林业》已经创刊30周年了;当她完成从《湖南林业》到《林业与生态》升级版蜕变后,不知不觉中她已经陪伴我30周年了。是亲爱的她,引领我成长为一名林业工作者、一名基层播绿使者。《林业与生态》与我相伴30年,使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成长也应该是享受绿色的过程。人生应该充满生机活力,应该享受绿色生活。这种"绿色"就是代表一个人所应拥有的活力。拥有活力的人通常可以做  相似文献   

2.
也许是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吧,自从事资料室工作以来,我已和《新疆林业》有十多年的交情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好象我们已结下不解之缘,长期以来,她不仅是我们资料室必存的资料,也是我必读的期刊之一。如今她也是我们许多资料中借阅率较高的一种资料。因为,阅读了《新疆林业》就能对新疆林业的发展及动向有个较全面的了解。首先,就拿《新疆林业》杂志的封面来讲吧,她每期的封面都很有特色。看到荒凉的沙漠面面,会给全区林业工作者一种无形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一来任感——任重道远。看到绿色的大森林和丰收后的累累果实,感到是对全区…  相似文献   

3.
离开林业系统已将近两年,但我对林业仍有一份割舍不断的情结,尤其是对广西林业系统唯一一份林业对外宣传的刊物——《广西林业》,更是情有独钟,每一期杂志都还要找来仔细看看。自从和她结缘那一天起,我精心地收藏着她,每次搬家总要带上。  相似文献   

4.
房山自古有“龙乡”之称,她是我的故乡。我从小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着、工作着。从 1942年 10月出生算起, 50多年几乎踏遍了房山的山山水水。年轻时候当教师,后又做了乡镇干部,最后来到林业部门,加入到林业建设者行列,在林业战线亲眼目睹了林业专家特别是基层林业工作者、基层领导干部以及林农、果农们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家乡的丰硕成果;树多了,地绿了,环境美了。我为家乡的绿和美感慨万千,也为自己是一名林业工作者而身感骄傲。回顾房山林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我的老林业科长王家贵记载, 1998年房山区林业覆盖…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来,每每收到从遥远的家乡寄来的《湖南林业》,就仿佛感受到了芙蓉国里的阵阵绿意,令我神清气爽。品味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还有那一幅幅精彩的图画,就仿佛闻到了故园泥土的清香,令我遐思万缕。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湖南林业》迎来了50华诞。从创刊伊始,她就肩负起发展林业、绿化湖南的宣传重任。半个世纪以来,她经风雪沐雨露,为湖南林业建设的鼓与呼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值得我们大家一道好好纪念好好庆祝。我作为与《湖南林业》几乎同龄的老读者,翻阅着一页一页散发墨香的杂志,禁不住追思那流逝的岁月,遥想那家乡的三…  相似文献   

6.
我向121团场的一位负责林业的干部了解团场的林业发展情况,她光向我介绍了,新老树林的面积,然后给我一份《林业联产计酬管理条例》,规定了经济与技术指标,种植与砍罚要求,奖励与惩罚制度。我说:  相似文献   

7.
从1984年踏上林业之路起,我就和《中国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从事林业工作20多年的林业理论工作者,我对《中国林业》杂志有着一种特殊感情。《中国林业》使我对林业的感悟、心声能及时地传递给读者;使我有机会四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颁奖;使我的思想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为鹰潭林业的发展思谋出一个又一个“金点子”,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好评。《中国林业》让我更加热恋绿色、挚爱林业,还让我更加发奋努力,对林业事业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信心和无限遐想、憧憬。我认为:在林林总总的杂志中,《中国林业》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是《湖南林业》的忠实读者,和她相识已经14年了。14年来,她是良师益友,助我成长。吸引我关注的是她的专业性、趣味性与前瞻性,栏目设置新颖时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体现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林业专业理论知识,为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现在,她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9.
自与《广西林业》结识起,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她的忠实读者。每期《广西林业》一到,我都会大小文章从不放过地一睹为快,尤其是《林业论坛》与《林业科技江栏目,更是屡读不倦。此到很有特色,封面清新、素雅,题材广,体裁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对我这样刚学林的读者的理论、业务知识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我喜欢《广西林业》,熟读完每期《广西林业》,我的心里都会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一丝自信,对绿色事业增添一份自豪。建议此刊版面排得紧凑些,有的标题字体应小太,同时可开设《来稿摘登》一栏,以容纳更多读者的…  相似文献   

10.
贺忠善 《湖南林业》2013,(Z1):46-46
《林业与生态》是我从事林业工作不可缺少的知识来源。读《林业与生态》,是一种享受。我生长在农村,从部队退伍返乡后被安排到乡林业站工作,没有受过林业专业技术教育,只知道山里有很多树,而这些树需要人的保护。后来,我读到了《湖南林业》,再后来,我读到了《林业与生态》。《科技长廊》、《生态论坛》、《绿色经济》、《生态文学》等都是我最爱读的栏目。对生态文化、林业科技知识的不断获取,我逐渐从一名学生、军人转变成了一名林人。在这个"美丽中国"建设的辉煌时代,我能从《林业  相似文献   

11.
历史没有忘记□侯家序敬爱的编辑同志:在《云南林业》杂志第100期面世之际,有句话我想告诉您:您在办刊工作中的辛勤劳动,历史没有忘记。作为林业战线的一名老职工和《云南林业》的一名忠实的读者,我清楚地记得:《云南林业》创刊于1958年,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12.
我站创建于一九七九年。近几年来,我们立足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广开发展渠道,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多种经营,兴办经济实体,增强了自身的活力。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综合型乡级林站。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经济建设观念建站初期,站里只有一名干部,两名职工,仅仅是抓一些林业季节性生产。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无法解决。人员少、缺资金、林业发展迟缓。面对这一现实,我们提出了以林站为依托,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林站收入,把收入的钱,用于发展林业生产的意见。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八七年给林站划拨了一点五亩场地,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选拔人才,为林站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林业工作者,读罢《邓选》第三卷21页《植树造林》这一篇,颇感亲切。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又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林业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于1981年9月亲自倡导,中共中央书记处一致同意,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于1981年12月13日通过了《关  相似文献   

14.
我们拥有同一个响亮的名字——共和国森林警察,我们拥有同一项神圣的使命是保护生态、保护大自然、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让山川更加秀美、林区更加安宁、和谐,为林业发展建设保驾护航是我们森林公安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来自吉林省长白林海大山深处,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森林公安民警,我虽然没有为祖国母亲挣脱锁链而驰骋沙场,但却赶上了为祖国繁荣富强、为林业的改革发展而奉献青春的激情岁月。  相似文献   

15.
投资林业,是我多年的梦想。本人与林业有着不解之缘。25年前,我曾经是一名光荣的森警战士,服役于内蒙古牙克石森林警察部队。我曾参加过一次大兴安岭山火的扑救工作,亲眼目睹了无情的大火吞噬原始森林。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绿色的梦想。回乡以后,我开始经营生产洗衣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积累了亿元资产。为今天我投资林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年,恰逢国家林业政策开放。由我发起,有关方面积极响应,我们联袂打造了中国万里大造林集团公司,并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百万公顷大造林工程”。这一千五百万亩造…  相似文献   

16.
何慎 《湖南林业》2013,(Z1):49-49
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林业与生态》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她见证了湖南林业发展的光辉历程,是湖南林业发展史的一面铜镜。我与《林业与生态》结缘是在2003年的事,那时我刚过中级职称,单位(郴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就要我独立承担重大课题:郴2-8号等7个油茶高产无性系中试的重任。当时我不知从何做起,六神无主,一片茫然。这时,单位资料管理员李姨提醒我:"小何,你不妨先到资料室查点资料,学点油茶育苗与栽培方面的知识,肯定对你有帮助。"于是我火急火燎地来到资料室,从书架上随手一抽,就抽到了《湖  相似文献   

17.
我见过一位女站长,她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兔年岁末,我们到武定县环州区收集林业资料,接待我们的,是区林业站的一位女同志。她体态丰腴,一头短发,目光坚毅,身着蓝的卡衣服,显得十分精明能干。她背上背着一个穿着彝族服装的小姑娘,从这一眼便看出了她的民族所属。陪同的同志介绍,她就是林业站的站长,叫仲莲珍。看着她倒水沏茶的干练劲头,听着她用词贴切的谈吐,加上又是彝族女站长,我不由起了一种敬意。当我们向她说明来意,请她帮助时,她不假思索地说:先住下来,吃饭在我家。但得先申明,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得一起动手做饭。看得出,她还是一位性格直爽的妇女。她家就住在环州大村,离林业站一箭之遥。由于林业站不办食堂,州县林业局下来的人,大多在她家搭伙,她阿爹是个有文化的彝族老人,因风湿性关节炎,走路要靠拐杖帮忙。我们到他家时,他  相似文献   

18.
祝《甘肃林业》越办越好编辑同志:您们好!我是一名离休的林业干部,由于热爱林业,退下来之后自费订了一份《甘肃林业》,一有空闲时间就选读其中的文章,有时也为《甘肃林业》撰稿,我把它当作自己的刊物对待。近日读了1997年第二期《甘肃林业》,我想谈谈对版式设...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天山北坡海拔1500米到1800米的中低山至亚高山地带,有一条连绵千余公里的森林垂直分布带—它就是位居"中国最美森林"之列的新疆天山雪岭云杉林。我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名有30余年山区林业工作阅历的林业人、一名有  相似文献   

20.
《云南林业》开展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专题讨论,是一件有现实意义的事。我是一个从事林业工作多年的干部,我认为,我们过去造林成活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上的问题,也有技术上的问题,这里,我仅就政策上的问题谈一点看法。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国家由于长期封建统治的影响和帝国主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