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蛹虫草斜面固体菌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碳源(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和4种氮源(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浸膏和柠檬酸氢二铵)对蛹虫草菌丝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种类;同时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对蛹虫草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适宜浓度为20 g/L;最佳氮源为酵母膏,适宜浓度为5 g/L。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蛹虫草摇瓶菌种培养基。[方法]以菌丝体干质量为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于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再以正交试验优化碳源与氮源以及无机盐与VB1的最佳配比。[结果]蛹虫草优化的摇瓶培养基配方为红薯50 g/L、可溶性淀粉10 g/L、牛肉膏10 g/L、酵母膏10 g/L、KH2PO41.5 g/L、Mg SO4·7H2O 1.0 g/L、VB10.10 g/L,p H自然,利用该配方菌丝干质量可达36.33 g/L。[结论]优化的摇瓶培养基可为后续研究和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内生菌HT5产生抗菌物质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菌HT5发酵无菌滤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试验以内生菌HT5发酵液无菌滤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活性作为优化指标,测定菌株HT5产生抗菌物质培养所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并通过均匀试验对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同时利用正交试验对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HT5产生抗菌物质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酵母浸膏和硫酸镁;最优培养基组合配方为:葡萄糖22.3 g/L,酵母浸膏29.9 g/L,硫酸镁5 g/L;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温度28℃,接种量4%,pH值6.5,转速150 r/min,装液量50 mL,培养时间6 d。  相似文献   

4.
头状秃马勃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母种驯化培养基优选配方为:木屑75g,麦粒50g,可溶性淀粉20g,酵母浸膏2g,KH2PO41g,MgSO4.7H2O 0.5g,VB110mg,琼脂20g,水1L。头状秃马勃原种和栽培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杏鲍菇废料60%,木屑18%,麦麸10%,土壤5%,可溶性淀粉3%,葡萄糖2.5%,酵母浸膏0.2%,KH2PO40.3%,石膏1%。头状秃马勃熟料脱袋覆土荫棚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5月中旬进行栽培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对桑黄菌菌丝体生长的营养条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蔗糖,其次为为乳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其次为酪蛋白胨;最佳无机盐为CaSO4,其次为MgSO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5g/L,酵母膏2.5g/L,CaSO40.5g/L,琼脂20g/L。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蒙山牛肝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方法]以菌丝干重为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于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再以正交试验优化碳源与氮源以及无机盐与VB1的最佳配比.[结果]蒙山野生牛肝菌优化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乳糖10 g/L,可溶性淀粉20 g/L,酵母膏5g/L,牛肉膏10 g/L,KH2PO41 g/L,MgSO4·7H2O1g/L.[结论]正交设计法优化的蒙山牛肝菌液体发酵培养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大规模发酵生产及后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蛹虫草鲁山株C0511菌丝液体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培养蛹虫草鲁山菌株,以菌丝体产量为指标,对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B1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液体培养菌丝产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氮源、碳源、维生素B1和无机盐。最佳培养基为:蔗糖20 g/L、蛋白胨25 g/L、维生素B10.15 g/L,无机盐为KH2PO41.5 g/L+MgSO40.5 g/L+CaCl20.25 g/L。  相似文献   

8.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1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DY-1菌株进行液体发酵配方优化,以期得到适合蛹虫草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指标,首先采用单次单因子方法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最优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和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最佳的碳氮比(C/N);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BP)设计筛选出影响菌丝体干质量浓度的关键因素,通过中心组合和响应面法确定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从而得到出菌株DY-1的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6.40 g·L-1,酵母浸膏粉5.00 g·L-1,硝酸钾1.00 g·L-1,硫酸镁0.20 g·L-1,磷酸二氢钾1.80 g·L-1,硫酸亚铁0.02 g·L-1。经验证,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32.11 g·L-1,与模型的预测值基本一致。运用最佳培养基配方进行液体发酵,菌丝体干质量浓度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4.12倍。  相似文献   

9.
药用真菌树舌液体深层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752-2753
[目的]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树舌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方法]以树舌菌丝体的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最适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3%、黄豆粉1.5%、酵母膏0.3%、磷酸二氢钾0.3%、硫酸锌0.002%、硫酸镁0.10%,在28℃、140 r/m in的恒温培养振荡器上振荡培养6 d,生物量可16.29 g/L。[结论]试验得出树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在此条件下,生物量大大提高,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姜宁  刘晓鹏  杨洪  秦恩华  马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29-6430
为了优化金针菇液体培养基。选取影响金针菇生长的4个主要营养因子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及其不同配比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确定了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金针菇液体培养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最佳无机盐为KCl,最佳维生素为VB2;最佳培养基配方为3%的可溶性淀粉、4%的黄豆粉、0.15%KCl7、.5 mg/100ml的VB2。该研究为金针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