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将从西藏灵菇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L1、酵母菌Y1和工业菌种酵母菌Y2、乳酸菌Lb和St进行组合,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出以上菌种发酵牛奶酒的最佳参数组合:酵母菌(Y1∶Y2为1∶1)∶乳酸菌(L1∶Lb∶St为1∶1∶1)为1∶2,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37℃.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出各菌种的真空冷冻干燥较佳冻...  相似文献   

2.
利用有益微生物(简称菌种,下同)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安全腐熟处理,使秸秆较快速的分解并释放养分,能及时供给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并促进其生长。2011年采用菌种与秸秆不同配比进行了番茄小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与可溶性糖分别平均增加2.36%与2.16%,硝酸盐降低3.09%。其中S2C1处理即666.7m2用菌种9 kg与2 500 kg秸秆(质量比为1∶278)及4 kg疫苗配施,番茄产量及商品果产量均最高。处理S2C2(666.7m2施菌种9 kg,秸秆3 750 kg,1∶417)、与处理S2C3(666.7m2施菌种9 kg,秸秆5 000 kg,1∶556)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0~20 cm土层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的增长率分别为:33.92%、87.93%、15.36%、89.74%。  相似文献   

3.
[目的]新疆酸奶中菌种资源丰富,因地域性差异,其中所含乳酸菌也有所不同,进一步了解乌昌地区菌种资源,为该区酸奶发酵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新疆乌昌地区酸奶样品,采用传统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分离并纯化出的20株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经传统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方法鉴定为7株德氏乳杆菌乳亚种(L.delbrueckii subsp.lactis),3株干酪乳杆菌(L.casei),2株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3株乳酸乳球菌(L.lactis subsp.lactis),2株乳酸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1株唾液链球菌(S.salivarius),2株未鉴定到种.[结论]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对样品中分离出的CJ2、QT1、QT2、DBC1四株乳酸菌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生树.经分析QT2和DBC1两株乳酸菌为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indicus,CJ2和QT1两株为Enterococcus faecalis.  相似文献   

4.
褐稻虱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方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把褐稻虱种群按其生长发育顺序划分为卵(E)、1-2龄若虫(S)、3-4龄若虫(L)和成虫(A)4个阶段,把各阶段的作因子划分为相对独立的状态(staltes),在稻田调查中分别记录其单位面积的数量。通过换算,计算卵、1-2龄若虫和3-5龄若虫的存活率(Sg,Ss,Sl)及各作用因子相对应的存活率(S1,S2,S3,S4,S5,S6),同时通过实验种群的产卵量(FPfP),成虫逐日产卵概率(Pn)和自然种群成虫逐日存活率(AAa)组成的下代卵量概率,∑Pfl(SAa)′组成褐稻虱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各个组分,如果包含成虫迁移后的居留率St,则根据生命表组分建立的种群趋势数字模型(Morris-Watt种群数学模型^[7,10,11])可扩充为:I=SESSSLFPFP♂St∑Pfl(SAa)协′I=S1S2S3S4S5S6FPFP♀St∑Pfl(SAa)′。  相似文献   

5.
一、棚室处理 1.清茬:清除蔬菜植物残体,棚室内、外杂草清除干净,或把上茬有病虫害的废料清出棚外。 2.整床:翻松、整平土壤,最好浇一层牛粪水,暴晒7~15天,整好畦面,一般畦宽0.8~1.0米,走道40~50厘米,畦面上撒少许生石灰抑制杂菌。然后浇一次透水。 3.杀灭病虫:选择晴天用5%甲醛喷雾(也可熏蒸),高温闷棚2~3天。 二、播种铺料 选好菌种,菌种质量标准:无污染;菌龄20天左右;菌丝乳白色,有香味;然后把菌种掰成小块(不可揉搓)放置于消毒好的容器内。……  相似文献   

6.
在对西藏日喀则和林芝地区进行丛枝菌根真菌资源调查过程中,通过诱导培养和单胞扩繁获得两个丛枝菌根真菌菌种,其中一个菌种从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chinensis(Fisch.) Koidz.)根围土中分离,另一个菌种从血满草(Sambucus adnata Wall. ex DC.)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围土中分离。通过形态学特征鉴定和28S rRNA部分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分别鉴定为印度多氏囊霉(Dominikia indica)和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均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7.
烯效唑(S3307)对盆栽百合的矮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以白光辉、卢浮宫两个品种为试材.以烯效唑(S3307)为处理药剂,设置了不同浓度,对两种百合进行浸球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用烯效唑(S3307)浸球可使百合的株型明显矮化,叶片缩短,叶宽增大、叶片增厚,提高了盆栽百合的观赏价值。对白光辉品种以20mg/L或30mg/L浸球处理为最佳;对卢浮宫以40mg/L或50mg/L浸球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个毛尖蘑菌株一级菌种进行碳源试验、氮源试验,筛选出一级菌种制作过程中最适宜的碳源和氮源,从而筛选出毛尖蘑最适宜的一级菌种配方,即:(1)蔗糖20 g、酵母膏2 g、KH2PO41 g、Mg SO40.5 g、VB110 mg、琼脂16 g、水1 000 m L;(2)麦芽糖20 g、酵母膏2 g、KH2PO41 g、Mg SO40.5 g、VB110 mg、琼脂16 g、水1 000 m L。  相似文献   

9.
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为材料,设置3种播种量18、24、30 kg/hm2 (分别为S1、S2、S3)和2种施肥量780、960 kg/hm2 (分别为F1、F2),共6个处理(S1F1、S1F2、S2F1、S2F2、S3F1、S3F2),探究不同播种量和施肥量对湘西冬种黑麦草及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S3F2处理黑麦草的鲜产量最高(68 300 kg/hm2),比最低的S1F1处理高31.09%(P<0.05);施肥量与播种量交互效应对黑麦草的干产量和单位面积总粗蛋白、总粗纤维、总钙、总磷含量影响显著(P<0.05),播种量对鲜产量、干产量和单位面积总粗纤维、总钙、总磷含量均影响显著(P<0.05);种草后,所有处理土壤的pH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种草前的(P<0.05),S3F2处理土壤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分别达2.31 g/kg、67.61 mg/kg,比种草前分别高12.68%(P>0.05)和148.11%(P<0.05);S3F2处理下后作水稻实际产量、单株总粒数、单株实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P<0.05);后作水稻产量受黑麦草播种量的影响显著(P<0.05),播种量和施肥量的交互效应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黑麦草在播种量为30 kg/hm2、施肥量为960 kg/hm2的栽培条件下的培肥效果最佳,并且对后作水稻具有良好的增产效应,适宜在湘西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优质甘蓝型油菜不育系黔黄303AB的育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测交、杂交、自交、回交等方法对甘蓝型油菜不育系黔黄303AB进行了育性遗传研究。研究结究结果表明:黔黄303AB是受2对隐性核基因(s1sls2s2)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其保持株的基因型为单显性杂合体(S1sls2s2或s1s1S2s2),其恢复系具有2对纯合显性基因(S1S1S2S2),或者具有1对纯合显性基因(S1S1s2s2或s1s1S2S2)。  相似文献   

11.
设计单因素试验,调查菌种质量,筛选出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酵母粉;通过调整碳源含量设计6个碳氮比(10∶1~15∶1)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得到最佳碳氮比11∶1的配方(1 L)为玉米粉15 g、葡萄糖5 g、酵母粉5 g、马铃薯200 g、麦麸2 g、硫酸镁1.5 g、磷酸氢二钾3 g、VR1 0.01 g;采用该配方设计L25(4×54)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20 mL/250 mL,接种量是装液量的3.5%,接种菌龄7d,转速180 r/min,pH 5.0;在此结果基础上制备液体菌种,以固体菌种为对照,采用集成创新的出菇环境开展出菇试验,调查农艺性状,每袋鲜重提高26.22%、干重提高35.35%.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具有产吲哚乙酸(IAA)功能的芽孢杆菌菌种资源,开发高效根际促生微生物菌肥,从玉米、生菜和绿化带植被的根际土壤中筛选产IAA的芽孢杆菌,最终获得3株高效产IAA的菌株——YC9L、YC3172和YC5064,其IAA产量分别为46.72、79.75、67.55 mg·L-1.对其进行理化特性和16 S rDNA序...  相似文献   

13.
为使秸秆更好的降解和利用,提高其生物降解效果,采用菌株S和菌株SN混合发酵处理玉米秸秆,结果表明:菌株S和菌株SN混合在同一个PDA平板上相互融合生长,菌落间无明显对峙状态,说明二者无拮抗现象.通过采用混合菌种对玉米秸秆在最优降解条件下的降解试验表明:混合菌种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在25d时,达到53.2%,比出发菌株S木质素的降解率(50.73%)提高了4.87%,比出发菌株SN木质素降解率(47.6%)提高了11.76%,研究结果证明混合菌种的发酵效果要明显优于单一菌种的发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菌根菌对栓皮栎幼苗接种的影响。[方法]选用红蜡蘑(L.l)、美味牛肝菌(B.e)、铆钉菇(G.v)、厚环乳牛肝菌(S.g)、褐环乳牛肝菌(S.l)共5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固体培养物对栓皮栎幼苗进行土壤根际接种试验,研究接种后、未接种的栓皮栎幼苗在菌根侵染率、生长情况、养分吸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3个月后取样测量,结果表明外生菌根能明显提高苗木的菌根化程度,对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了植株对养分N、P、K的吸收。[结论]筛选出的L.l、S.l、G.v是栓皮栎菌根化育苗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5.
以雷竹笋为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制备雷笋乳酸菌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2%的砂糖添加量,40%的雷笋浓度,1∶1的菌种比(L.b/S.t),3%的接种量。0.5%的黄原胶对产品的稳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从自然界土壤中采集到一株可降解芝麻饼残油的菌种,经16S r DNA测定其序列后通过Gen Bank进行比对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16S r DNA长度为1 496 bp,聚类分析显示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同源性达99%以上,该原始菌株经过以Co60为惟一放射源的辐射诱变,获得突变菌,编号为MT-26。经测定,MT-26的酶活力可达725 U/m L,并对其进行传代试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杂粮酵素发酵剂菌种,以淀粉酶活力为评价指标,从杂粮发酵酸面团中分离、筛选具有高产淀粉酶活力的酵母菌,并且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菌种分类。研究结果显示,从杂粮酸面团中共分离出36株酵母菌,其中NCCC7和NCCC31菌株淀粉酶活力最高,分别为453.13U/m L和463.79U/m L,经26S r DNA鉴定,NCCC7和NCCC31均为酿酒酵母菌种。  相似文献   

18.
初步研究肉桂醛对生鲜湿面中霉菌的气相抑制作用,从生鲜湿面中分离纯化出6种优势腐败霉菌,18S rD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其中将2种青霉属的霉菌鉴定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3种曲霉属的霉菌鉴定为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阿姆斯特丹曲霉(Aspergillus amstelodami)和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1种毛霉属的霉菌鉴定为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肉桂醛采用气相扩散法和固相扩散法测定时均对生鲜湿面中的霉菌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青霉属和曲霉属的菌种对肉桂醛的敏感性较毛霉属菌种高。将肉桂醛置于生鲜湿面包装袋的密闭空间内,通过其自身的挥发性来抑制霉菌的生长,经气相浓度为200μL/L的肉桂醛处理后可将生鲜湿面在28℃下贮藏的货架期延长35 d,说明肉桂醛具备开发成为一种气相抑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几种菊科植物杀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以小麦赤霉病菌 (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rerea Pers et Tris)、辣椒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capsici L eon)、苹果炭疽病菌 (Glomerella cingulata )、玉米大斑病菌 (Exserohilum turci-cum L eonard) 5种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 ,对菊科 15属 2 5种植物的丙酮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除蒙山莴苣和千里光 2种植物外 ,其他 2 3种植物的提取液对至少 1种供试菌种有 6 0 %以上的抑制作用。臭蒿、大花金挖耳、猪毛蒿 3种植物提取液对 5种供试菌种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 70 %;大花金挖耳、猪毛蒿、天明精、苍耳、蓼子朴等 5种植物样品对 5种供试菌种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 93%;尤其是大花金挖耳、猪毛蒿 2种植物样品的提取液对 5种供试菌种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 70 %,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20.
黄花乌头叶片诱导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MS为基本培养体系,附加2,4-D、BA、NAA、IBA及KT,对黄花乌头叶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及植株再生研究。建立了黄花乌头快繁体系:①愈伤组织诱导体系:M1(MS 2,4-D2mg/L KT1mg/L);②成芽培养体系:M5(MS BA4mg/L);③分化体系:M12(MS BA2mg/L NAA0.2mg/L);④生根体系:M16(MS IBA1.0mg/L)。本研究为黄花乌头种源的大量供给和优异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