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秦惠媛  周明贤 《广西植保》1990,(1):15-15,12
蜗牛食性很杂,但为害柑桔的报道尚少.1987年国营良丰农场大面积发生,据初步鉴定为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Ferussac)又名天螺.几年来,我们曾作了较系统的调查和防治的探讨,其结果报告如下:一、为害情况据调查,同型巴蜗牛为害柑桔,在良丰农场8个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全场发生面积为1000多亩,其中严重的有200多亩,发生最严重的是一队和二队.据抽样调查,一般每株有蜗牛210只至480只,最严重的每株有755只至920只,被害果率一般达到18%至35%.最严重的达到39%至5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蜗牛在四川省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其主要为害苗期的大田作物。通过多年对同型巴蜗牛和灰巴蜗牛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和发生条件进行的田间和室内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其发生规律,探索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 Ferussae 1821)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巴蜗牛科,是我省沿江沿海棉、粮、蔬菜作物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条华蜗牛[ Cathaica fasciola (Draparnaud,1801)]为害频繁,发生面积、危害程度有持续扩大、加重的趋势.据调查,条华蜗牛在北京地区园林、果园、保护地等发生普遍,并有灰巴蜗牛混合发生.由于其食性杂,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给设施栽培带来较大损失[1].  相似文献   

5.
江西巴蜗牛Bradybaena Kiangsiensis(Martens)又名蜓蚰螺,为江西习见的陆栖软体动物。它是危害棉花、蔬菜等农作物有害动物之一。作者对江西巴蜗牛作过野外和室内观察,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一、地理分布据报道,江西巴蜗牛为我国特有种,在国内分布黑龙江、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市。作者自1977年先后在广州市农科所,上海郊区、  相似文献   

6.
蜗牛属软体动物,过去主要发生在南方水田。近年来,随着胶东地区蔬菜面积的增加和大量采用冬暖式大棚生产,该虫已由次要有害生物上升为主要有害生物。莱阳市发生面积超过1200hm2,其中莱阳市古柳镇后赵疃村发生尤为严重,该区发生面积5hm2,蜗牛密度5~100头/m2,蜗牛株率达20%~60%,主要为害韭菜、莴苣、大白菜、芹菜等,造成蔬菜的减产和产品的污染,大大降低了蔬菜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经调查,为害种为同型巴蜗牛犤Bradybaenasimilaris(Férussac)犦。为解决蜗牛为害,笔者于2000年3月开始,经过3a的研究,基本摸清了蜗牛在本市的发生为害规律及…  相似文献   

7.
江西园林植物白三叶蜗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为害江西园林植物白三叶的灰巴蜗牛和同型巴蜗牛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河北省馆陶县大田作物和秋季蔬菜受蜗牛(主要有同型巴蜗牛和灰巴蜗牛两种)为害严重,尤其是棉花和玉米。初孵幼螺只取食叶肉,留下  相似文献   

9.
蔬菜保护地蜗牛发生特点及无公害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昆山市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蔬菜保护地面积逐步扩大,目前全市种植面积已达1157.5hm2。由于蜗牛是喜阴暗、潮湿环境的软体动物,多数蔬菜保护地的光、温、湿环境较有利其生长繁殖。因此,蜗牛对各种蔬菜的为害逐年加重。到2005年,全市保护地蜗牛发生面积已达465.2hm2,蜗牛已成为本地区保护地蔬菜上的主要有害生物。近年来,我们对蔬菜保护地上蜗牛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观察与调查,基本摸清了其发生、为害特点,提出并组织实施了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蔬菜保护地蜗牛的大面积严重为害。1发生为害特点本…  相似文献   

10.
郧县保护地柑橘育苗蜗牛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蜗牛,属软体动物,腹足纲,柄眼目,蜗牛科,蜗牛发生种类很多。湖北省郧县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而危害柑橘、蔬菜主要以灰巴蜗牛,同型蜗牛为主要优势群。近年来,郧县以塑料大棚为主的柑橘容器育苗和蔬菜保护地面积逐年扩大,为蜗牛的生长繁育提供了光、温、湿环境和充足食物源,造成蜗牛对柑橘苗木和各种蔬菜的为害逐年加重,其为害严重,发生面积大,直接影响保护地柑橘容器苗质量和蔬菜的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一些蜗牛常栖息在高大植株上活动为害, 为探索其有效防治方法, 分别在玉米田及美国红枫( Acer rubrum L . )园选用5种杀软体动物剂进行喷雾法(在玉米田仅对植株喷雾、在美国红枫园对树体和地面喷雾)和撒粒法的防效对比试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1.125 L/hm2、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1.125 kg/hm2、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0.75 kg/hm2、40%四聚乙醛悬浮剂1.125 L/hm2喷雾防治灰巴蜗牛( Bradybaena ravida )的效果均显著高于6%四聚乙醛颗粒剂7.5 kg/hm2地面撒粒的防效。不同药剂不同施用方法的防治效果随用药后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用药后第3天, 4种喷雾处理在美国红枫上的防效均在90%左右, 在玉米上的防效在80%左右。当蜗牛在高大的植株上栖息为害时, 可用上述药剂按750 L/hm2的药液用量对植株均匀喷雾, 必要时同时进行地面喷雾防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蜗牛属软体动物.近几年来,在较大面积的蔬菜发生危害,尤以渡秋淡的小白菜等叶菜类幼苗受害较重,严重影响蔬菜生产.为了掌握危害蔬菜的蜗牛种类及其发生规律,以指导防治.作者于1982年起,在市郊各菜区开展了调查,发现为害蔬菜的蜗牛,以细钻螺分布广,为害蔬菜的种类多而重,其次还有同型巴蜗牛、灰巴蜗牛、双色胡氏螺、椭园萝卜螺、褐云玛瑙螺.此外还有锈花嗜粘液蛞蝓、野蛞蝓、高突足襞蝓等.细钻螺以成、幼贝在菜地浅土层中或土、石块下,枯枝落叶下,农田附近的杂草丛中越冬,于次年3—4月天气回暖后开始活动,4~10月间均见发生为害,但以7~9月高温多雨季节为害最烈,1982—1983年调查上尧等12个乡村均普遍发生为害,7月下旬~9月上旬严重为害渡秋淡的小白菜幼苗,还为害芥菜、香芹、小口白、京白、蕹菜、韭菜的幼苗,从种子萌发至三片真叶期前均波严重危害.它以齿舌将生长点或叶、茎舐磨成孔洞或吃断,引起缺苗甚至导致重播2—3次.1982年据安吉、上尧、津头三个乡的不完全统计.播种小白菜11028亩,细钻螺发生面积3025亩,占播种面积的27.4%,失收679亩,减产135.8万斤,损失种子543斤以上.该螺的低畦、潮湿、阴蔽、腐植质较多的,以及没有翻过的菜地发生为害较重,早晨太阳出之前或下午日落之后,特别此时,当菜农淋水土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80年代蜗牛在渝水区发生轻微.进入90年代中期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生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但仅局限分布于仁和、鹄山等少数乡(镇)部分棉田与珠珊镇、城南办事处等少数蔬菜地.2007年蜗牛在本区突然大发生,发生范围之广、发生面积之大、螺口密度之高、为害之重,实属罕见.全区11个乡(镇)出现蜗牛严重为害,各类作物总发生面积1 066.7hm2.  相似文献   

14.
达州地区历年水稻稻飞虱发生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达县近20年来水稻稻飞虱发生为害情况连续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基本摸清了本地区稻飞虱的发生演变规律.明确了白背飞虱是本地区水稻致害成灾的主要虫种,7月上、中旬的四(2)代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初的五(3)代是本区一季中稻上的主要为害世代,并对本地区稻飞虱发生为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本地区稻飞虱的监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灰巴蜗牛两年发生1代,从1984—1986年,我们观察了灰巴蜗牛的种群数量变动,并制作了生命表(表1) 据以上所述,灰巴蜗牛种群数量变动较  相似文献   

16.
宜兴市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演变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宜兴市近16年来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情况连续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基本摸清了本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演变规律.7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四(2)代和五(3)代是本区粳稻上的主要为害世代.对本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蜗牛(Bradybaena kiangsinensis Martens)是我国的特有种群,它的腺体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由于蜗牛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而忽视了其在生防中的作用。为探索蜗牛用于生防的可能性,作者对蜗牛提取液的抑菌和溶菌效果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蜗牛液采用活体提取法,以无菌水作提取介质,用量为蜗牛量的30%,常温下浸提1h,然后过滤备用,以无菌水作提取液对照。抑菌试验采用含毒介质法,即取9ml PDA培  相似文献   

18.
云南许多地方气候暖和,雨量充沛,一些湿润、土壤肥沃的烟田灰巴蜗牛和同型巴蜗牛发生严重,雨水多的年份尤多,烟田发生危害时期在5-9月.以成、幼贝取食烟叶成空洞和缺刻,蜗牛发生严重的烟田,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9.
泾阳县泾惠灌区玉米田蜗牛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泾阳县泾惠灌区玉米田蜗牛偏重发生,年发生面积达533.3~1666.7 hm2.蜗牛用带尖锐小齿的舌头舐食玉米叶片,造成叶片缺刻、孔洞,爬行时壳口将玉米叶划伤成条刷状,并留下白色黏液和青色绳状粪便,严重影响玉米生长:玉米抽雄后咬食雌穗花丝及穗上部籽粒,造成穗上部秃粒,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品质,重者减产30%以上.为更好控制其为害,笔者于2005~2007年对玉米田蜗牛的发生进行了观察和调查,基本摸清了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探索了科学的防治对策,对指导群众控制蜗牛为害,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近几年对棉田蜗牛的观测调查分析,基本弄清了江汉平原棉田蜗牛的发生规律,蜗牛一年发生1代,每年有2次活动为害盛期,第1次在4~5月份,第2次在9月份,并对近几年棉田蜗牛发生较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