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烟草花叶病毒(TMV)接种过敏性寄主枯斑三生烟或心叶烟的半叶或下部两叶,可诱导出未接种的另半叶或上部叶对TMV再次感染的抗性,诱发接种后7d用TMV进行攻击接种,所产生的枯斑直径明显小于对照。诱发抗性最早在诱接种后3-4d检测检测到,第7d左右达到高峰。温度对诱发抗性的产生有很大影响。诱发接种叶上上部的未接种叶因叶位不同。其抗性强弱也不同。经TMV诱发后的心叶烟可表现出对TMV和CMV两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烟草花叶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实验分别以TMV和CMV的枯斑寄主心叶烟和苋色黎为测试寄主,采用全叶法接种,接种前和接后分别对接种叶片半叶法除施几种病毒防治剂。结果表明,3.85%病毒必克无论在接种前还是接种后涂旋对TMV和CVM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接种前在心烟上和苋色黎上抑制率分别为88.85%和86.77%,接后抑制率分别为82.77%和78.57%;植为和病毒A在接种前涂旋对TMV和CMV均有较好抑制效果,几乎都超过7  相似文献   

3.
用烟草花叶病毒诱发接种4种枯斑寄主:心叶烟、三生NN烟、珊西NC烟和蔓陀罗,可使接种植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蚀纹病毒及马铃薯X病毒的侵染表现很强的诱发抗性.这种抗性主要表现为处理的枯斑直径及枯斑数目比对照减少50%~75%.诱发抗性具有非特异性和广谱性.抗性在诱发接种后2~4天开始出现,7~8天达到最高抗性水平,且至少保持25天以上.  相似文献   

4.
用植物源抗病毒制剂VA与烟草花叶病毒(TMV)混合,经枯斑半叶法接种,结果证明,VA对TMV有较强的体外钝化作用,体外钝化后的枯斑抑制率为80.0%;用苯酚氯仿法提取TMV的核酸后,按一定的比例与VA混合,经枯斑半叶法接种测得枯斑抑制率为43.8%~77.9%;TMV与VA混合后用RNase处理,测得侵染率为78.6%,比未用RNase处理的对照降低21.4%,由此说明VA具有一定的体外脱衣壳作用  相似文献   

5.
VA系统诱导烟草对TMV抗性与细胞内防御酶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枯斑三生烟(Nicotiana tabacum L.“Samsum”NN)经植物源抗病毒剂VA诱导处理后第7天(清水处理作对照),在其长出的新叶上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结果表明,VA可以诱导枯斑三生烟对TMV产生系统抗性,其枯斑抑制率可达57.25%,枯斑出现时间推迟10h。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酶的活性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其中48h时增加幅度最大;VA处理使枯斑三生烟叶片内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其中接种48h时降低幅度最大。此外,在接种TMV后的12h内,清水对照的枯斑三生烟新叶中POX和SOD活性呈下降趋势,PAL活性几乎无变化,随后呈上升趋势,而经VA处理的枯斑三生烟新叶中的POX、SOD和PAL,活性自接种后,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也高于对照;MDA含量的变化与3种酶活性的变化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对美人蕉上表现花叶,褪绿条纹和坏死线等症状的两个分离物进行的系统研究,分离物Cl系统侵染心叶烟,普通烟,蔓陀罗产生明显花叶症,在蚕豆,昆诺上产生局部枯斑,其TIP为60~65℃,DEP为10^-3~10^-4,LIV为5~5d,提纯病毒A260/A280=1.19,病毒粒子球形,直径30nm,它与黄瓜花叶病毒(C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为此,确证Cl病毒粒子球形,直径30nm。它与黄瓜花叶病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和耐病材料接种TVM2d后酶活性迅速增强并产生新酶带;抗病材料的酶活性哟于耐病材料,感病材料接种8d后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并出现新酶带,此时酶活性强于抗、耐病材料;而未接种的各材料间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甘蓝苗期多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苗期多抗性鉴定是甘蓝多抗性育种的基础,对抗源的筛选有实际应用价值。本项试验,选用4份甘蓝育种自交系材料,103,302,84-1035-7和90-1072-7。TuMV 选用“甘-83-8号”毒株,CMV选用“甘91-23号”毒株,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pv.campestris)选用X_(0-1)菌株。TuMV与CMV分别采用人工摩擦的接种方法,黑腐病菌采用喷雾的接种方法,浓度为10~8个细菌/mL。试验设有6个接种处理方法①子叶期接种TuMV,第一片真叶接种CMV;②子叶期接种CMV,第一片真叶接种TuMV;③子叶期一片接种TuMV,另一片接种CMV;④子叶期接种TuMV+CMV的混合液;⑤子叶期单接CMV;③子叶期单接TuMV;以上6种处理方法分别在5~6片真叶期喷雾接种黑腐病菌。试验3次重复,在防虫温室内进行3个月的时间。接种后温度维持在10~30℃,阴天补充光照,待发病后进行抗病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第一种接种处理方法,4份试材的发病程度较其它五种都重,另外试材103-1,A_(20),84-1038-1186,606-12-21-14,84-1072-3-4等自交系较  相似文献   

9.
几种药剂对病毒侵染和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40μg/L的CT,EK,EH,PAP和MAP在体钝化CMV1h后接种,枯斑数依次降低达15.2%,88.5%,64%,28.1%和61.6%。在接种CMV前24h喷施80μg/L的CT,EK和EH,预防效果依次为92.4%,90%和82%,将浓度提高到100μg/L时3种药剂能完全低抗TMV的摩擦接种和CMV的3头蚜虫接种。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诱导的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杨酸(SA)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间接ELISA法检测诱导后烟草叶片的病毒含量.并用枯斑寄主的半叶法检测诱导抗性程度。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后烟草叶片内TMV含量明显降低.随着病毒挑战接种后时间延长.病毒含量增多.第28d普通烟叶片的病毒含量达到最大值。SA诱导处理后.处理叶片(T-SA)与其上部未处理叶片(N-SA)比较,枯斑数基本一致。均比对照处理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南漳地区烟草害虫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南漳地区烟草害虫的种类与发生规律进行了综述,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对南漳地区烟草害虫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细胞胚胎学研究,发现了几种新的烟草花粉胚发育方式,并把发生途径分为三大类+-亚类型:营养细胞(核)发育途径(A—V、A—V_1);生殖核发育途径(A—G、A—G_1);营养核和生殖核发育途径(A—CV、A—CV_1);均等类营养细胞(核)发育途径(B—V、B—V_1)均等类生殖核发育途径(B—G、B—G_1)及核加倍途径(C)。上述发育途径中,以营养细胞(核)途径为主,均等类营养细胞(核)途径次之。讨论了这些发育途径的最终命运。  相似文献   

13.
烟草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K326、红大、云85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在含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进行试验,研究其体细胞胚胎的发生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体胚的发生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激素配比诱导体胚发生的频率也不同,K326、红大、云85体胚最高的发生频率分别为8.3%、47.4%和61.1%;最佳激素配比分别为2.0mg·L-1NAA+0.5mg·L-1BA、2.0mg·L-1NAA+0.2mg·L-1BA和2.0mg·L-1NAA+0.5mg·L-1BA.试验中观察到烟草体胚发育的各阶段,并最终再生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4.
继1986~1987年研制或A型肥和B型肥之后,1988年又根据湖南土壤,气候等条件,配制出6种复混肥(包括A型肥和B型肥),在24个植烟县(市)进行了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和施用稀土、硼、锌的综合效应能促进烟草生长发育,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烤烟适宜施钾量为225~450kg/ha,平均为337.5 kg/ha;湘南、湘中烟区,施氮150~180kg/ha;湘西北烟区,施氮120~135kg/ha,能使烤烟达到优质适产的目标,1990年,选定氮:磷(P_2O_5):钾(K_2O)为10:12:24,加稀土、硼、锌和镁的配方生产出养分总含量达46%的“众望牌”烟草复混肥。  相似文献   

15.
苄嘧磺隆是一种低毒高效安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但由于其过度使用在土壤中所形成的残留同样对于后茬敏感作物会产生危害。本研究分析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抑制剂对受到苄密磺隆残留危害的烟草生长的影响,设计不同的处理组与对照组在症状出现时间、植株长势以及恢复正常生长方面进行比较。试验中发现茉莉酸(JA)、水杨酸(SA)及它们的抑制剂水杨羟肟酸(SHAM)、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二乙胺盐(DIECA)后烟草仍然会出现由于苄密磺隆残留导致的症状如叶片畸形、卷曲、质地脆硬以及黄化。但在其后生长调节方面,施用SA的处理组烟草长势最良好,在特定的试验时间段内(处理及施药后20d内)恢复正常生长的能力最好。相反SHAM与DIECA混合施用下的烟草长势不仅没有得到改善,长势甚至弱于仅用溶剂施用的处理组,且没有样本恢复正常生长。试验结果表明SA可以明显有利于受到土壤中苄嘧磺隆危害下烟草的生长。但是SA的施用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多光谱诊断植物病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遥感原理中物体多光谱特征曲线与物体本身的形状、内部结构及物体的属性有关理论,对心叶烟接种马铃薯奥古巴花叶病毒进行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A组烟叶出现绿色斑驳,叶脉变成深绿色,新叶小。利用此方法可在眼睛观察不到的病害发生之前,能早期诊断植物病害。  相似文献   

17.
真空渗入浸染转化烟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DREB-like转录因子基因真空渗入浸染转化烟草,结果表明:真空恢复常压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恢复常压时间为180s时,转化效率最高(78%);恢复常压时间为50s时,叶盘水渍严重,转化率仅有23%;恢复常压时间为360s时,转化率下降为68%。真空渗入浸染与普通浸染相比转化率高,出芽提早2~3 d,再生芽健壮,生长快,但0.04MPa和0.08MPa 2个真空度下浸染处理,转化率没有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cDNA-AFLP技术在烟草中的最适合的选择性碱基数目,本实验对低钾胁迫下的烟草根系进行了cDNA-AFLP分析,通过240对引物组合的筛选,共得到2100个转录衍生片段,并根据不同选择性碱基的组合对2100个片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扩增产物过多时,应将引物中选择性碱基的数量调整到3个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孙浩冉  姚虹  史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94-8394,8409
[目的]对废弃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叶有效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以柱色谱、薄层色谱纯化,采用UV、IR、MS和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及乙醇混合浸提液中分离得到并鉴定出6种化合物,分别为:十四烷酸(myristic acidⅠ,)、4,4’-二(N,N二-甲氨基)二苯甲酮[4,4’-bis(dimethylam ino)benzophenoneⅡ,]、茄尼醇(solanesol,Ⅲ)、东莨菪素(scopoletin,Ⅳ)、烟碱(nico-tine,Ⅴ)和β-胡萝卜素(β-carotene,Ⅵ)。[结论]化合物Ⅰ、Ⅱ、Ⅳ首次从烟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烟草体细胞胚胎诱导发生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烤烟云烟85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激素浓度配比进行试验,研究其体细胞胚胎的发生能力。结果表明:云烟85体胚诱导的最高频率为61.1%,其体细胞胚发生的最佳激素配比是NAA 2.0 mg/L,BA 0.2 mg/L,从诱导出的体胚中观察到体胚几个主要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