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四、小肠 小肠(Small intestine)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小肠进一步消化来自胃的食糜,并吸收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和淋巴,因此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壁的组织结构和胃基本相似,亦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构成  相似文献   

2.
肠道生理学研究对于理解养分的消化吸收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肠位于消化道中肌胃和结肠之间。小肠在结构上是一根很长的管道 ,其直径均匀一致 ,是养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上段称为十二指肠 ,中段是空肠 ,下段是回肠 ;每一段都有直接与各自功能相应的结构特点和化学特点。小肠壁的切片显示了不同层次的结构。在这些层次中 ,粘膜层和肌层最为重要。粘膜层 ,分布在肠道隐窝之间 ,并向肠腔伸展为绒毛。绒毛是细小的突起 ,覆盖着小肠的肠腔表面 ,从而增加了养分消化吸收的总面积。下文将以新的概念对这一点详细叙述。小肠的肌层会发生…  相似文献   

3.
动物生长速度决定于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消化系统(Haipaz等,1999),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最主要的部位。Jame(1997)指出粘膜消化是各种养分的最终消化阶段,肠粘膜是所有养分的最终消化场所,处于关键的地位。Uni等(1999)也指出小肠粘膜阶段水解过程可能是消化阶段的决定性步骤,Ssid-dons(1972)、戴文波特(1976)和Uni(1999)研究证明二糖不能被小肠直接吸收利用。Rity(1985)和Se-manza(1989)的研究结果也证明,淀粉水解的单糖可以自由通过肠壁上皮细胞,而淀粉的其它水解产物包括麦芽糖,麦芽三糖的极限糊精(3~5个犤1,4-α犦葡萄糖单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内蒙古白绒山羊氨基酸利用和蛋白质周转规律研究项目的基础部分,主要是为进一步研究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对绒山羊小肠氨基酸的消化、组织吸收和利用及确立绒山羊小肠理想氨基酸模式提供基础数据。试验1对体重25~30kg的2周岁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的肌肉、绒毛纤维和微生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山羊绒和山羊毛纤维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和肌肉组织明显不同。绒毛纤维的生长需要更多的含硫氨基酸,而肌肉生长需要较多的赖氨酸和组氨酸。山羊绒和粗毛在氨基酸的需要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瘤胃微生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不平衡。为此根据绒山羊的生产特点,按不同比例对肌肉与羊绒的氨基酸模式进行加权,获得4种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目标模式,分别为M(肌肉、M90+C绒毛10、M80+C20和M70+C30,以期在肌肉和绒毛两种模式之间寻求出一种保持绒毛纤维生产和肌肉生长平衡的相对理想的氨基酸模式。试验2选用12只体况良好、体重25~30kg,的2周岁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末端瘘管进行试验。测定了基础日粮条件下绒山羊消化道不同部位氨基酸流通量与消化率。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条件下,氨基酸的平均消化率为76%左右,含硫氨基酸Met十Cys的十二指肠流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生长时期牦牛小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发育学变化规律,试验采用组织学和图像分析法,对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及成年大通牦牛小肠不同肠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出生后,随着日龄的增加,小肠黏膜结构变化显著,1~30日龄牦牛小肠各段的绒毛长度下降,隐窝深度加深,黏膜厚度和肌层厚度增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值)下降,各指标变化趋势显著(P0.05)。30日龄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牦牛小肠各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和肌层厚度增加,隐窝深度下降,V/C值上升。说明牦牛小肠消化功能在30日龄后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石鸡是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特种经济动物,人工养殖越来越多,目前石鸡组织学和细胞学方面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为了解石鸡十二指肠结构和嗜银细胞的分布特点,通过石蜡组织切片和Grimelius嗜银染色方法,对十二指肠管壁内嗜银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十二指肠管壁内嗜银细胞呈棕黑色,主要分布于肠绒毛和小肠腺。十二指肠绒毛中的嗜银细胞位于固有层中,多呈长条形或纺锥形,靠近中央乳糜管;小肠腺嗜银细胞较多,多数位于腺上皮细胞之间或基底部,呈纺锤形、锥形或近圆形,常见细胞突起伸向小肠腺管腔。十二指肠嗜银细胞在小肠腺的分布密度大于绒毛处,且封闭型嗜银细胞数量多于开放型嗜银细胞。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9,(12):52-57
采用实体解剖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以玉米粒为主体饲料喂养长大的红公鸡、乌骨鸡、三黄鸡、罗斯308肉鸡以及商品配合饲料为主体饲料饲喂的罗斯308肉鸡小肠黏膜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发现,这4种鸡的小肠绒毛均呈现沿小肠纵轴以"W"型板状排列,而不是以往研究认为的指状绒毛,以下简称为绒毛板;并且使用配合饲料喂养长大的罗斯308肉鸡小肠表面绒毛板排列相对杂乱,面积相对较小,绒毛板结构不发达;使用硬性玉米粒为主的饲料喂养的罗斯308肉鸡小肠绒毛板相对规整,面积相对较大,绒毛板结构发达。研究所发现,鸡小肠具有的W字形排列的绒毛板结构揭示出鸡的小肠不仅是营养吸收的的主要部位,而且可能还是具有对消化物进行进一步高效精细机械消化的部位,这可能是鸡比一般家畜生长速度快,营养吸收效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且不同硬度饲料对鸡小肠绒毛板的形态结构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或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成年牦牛小肠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变化的规律,本研究采用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及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牦牛小肠形态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小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小肠中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最高、肌层最厚;空肠绒毛最高、隐窝最深;3段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和肌层厚度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牦牛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减少,且差异极显著(P<0.01),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也逐渐减少,而浆细胞数量则由十二指肠到回肠逐渐递增,且差异极显著(P<0.01).电镜观察表明,牦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连接为紧密连接、缝隙连接和半桥连接,细胞游离面微绒毛丰富;上皮内淋巴细胞核大、胞质较少;杯状细胞呈典型高脚杯状,细胞顶端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而膨大;浆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沿核膜排列,胞质中有丰富的内质网;肥大细胞呈椭圆形,胞质内充满电子密度极强的大小不等的膜包颗粒.成年牦牛小肠结构特点能大大地提高了对高寒草地牧草的消化和吸收效率;而小肠各段有规律的分布了丰富的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显示牦牛小肠黏膜具有很强的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9.
断奶仔猪腹泻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1断奶应激引起:因断奶小肠结构变化,较短的绒毛和较深的腺窝只有较少的吸收细胞而无较多的分泌细胞,使肠壁吸收减少,分泌增加。这样大量未被消化或消化后未被吸收的日粮组分不仅为肠道病源微生物增长提供营养基础,还造成肠腔渗透压升高,引起渗...  相似文献   

10.
朱洪  李筱倩 《饲料工业》1999,20(5):20-22
1肠衣下脚料的来源与加工工艺1.1肠衣下脚料的来源猪的小肠可以加工成肠衣出口,小肠的肠管组织结构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与浆膜层,在加工时先浸洗小肠内外,用竹制刮刀在平滑的刮肠台上刮去粘膜层、浆膜层、肌层,仅留下肠衣薄膜(主要为粘膜下层),整理加工后可以出口。刮刀刮下的物质中有一部分肌肉层可以捞出腌制作为人的食品,其余的物质加盐、加碱后进行加热,再经过滤,滤液作为提取肝素(抗凝、抗血栓药物)的原料,而滤渣是下脚料,可以直接用作饲料,也可以再进一步加工。1.2肠衣下脚料粉的加工工艺加工肠衣的下脚料…  相似文献   

11.
鳖消化道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应用 HE染色、碱性磷酸酶反应 (AKP)、PAS反应和甲基绿 -派若宁染色 ,对鳖消化道各段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鳖食管粘膜上皮内有毛细血管分布 ,粘膜下层和固有层内无腺体分布 ,但高柱状粘膜上皮细胞为粘液性细胞。胃粘膜表面无明显的贲门区、胃底区和幽门区之分 ,胃腺细胞呈嗜伊红着色 ,还未分化为主细胞和壁细胞。小肠占肠道总长的 6 / 7,但从前向后结构基本相似 ,很难区分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3段 ;小肠绒毛发达 ,但缺乏中央乳糜管 ,也没有小肠腺 ,肠腔内侧有一贯穿全长的皱襞。大肠皱襞和绒毛稀疏短小 ,未见大肠腺。鳖消化道的基本形态构造、各种细胞的分布与哺乳动物和鸟类有较大的不同 ,与其他水生动物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小肠是动物的主要消化吸收器官,其通过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作为体内更新最快的一类细胞,肠上皮细胞(IEC)是肠道内外环境的媒介,又是机体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消化、吸收、分泌等生物学功能。目前,体外分离培养IEC对于研究肠道生物学功能、营养物质吸收机制及其调控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3.
日粮控制(即日粮蛋白水平及日粮饲喂方式)与仔猪断奶后腹泻密切相关。Bristol大学兽医学院的学者们已运用日粮控制技术来控制该病的发生相减少仔猪对抗生素的依赖性。断奶后腹泻与猪的特定年龄无关,而与断奶这一特定事件有关。两者的关系极为密切,故可以认为断奶是引起断奶后腹泻的直接原因。该病初期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小肠内壁绒毛严重萎缩。而小肠绒毛是负责食物营养消化和吸收的,因此,其萎缩就降低了消化酶活性,影响了食  相似文献   

14.
大麦糠麸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畜禽消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猪鸡不同类型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其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酶后使畜禽肠道食糜粘度、粪中大肠杆菌数和腹泻频率都显著下降 ,复合酶制剂还提高了猪空肠粘膜绒毛高度和肉鸡十二指肠粘膜绒毛宽度 ,猪鸡饲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也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对氨基苯胂酸对猪消化道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以9头25kg左右的二元杂交阉公猪为试验动物,采用消化试验(全收粪法)以及屠宰后检测小肠肠壁组织的方法,通过对生长猪消化道肠壁组织以及猪对日粮营养物质消化作用的研究,探讨了日粮中添加60mg/kg对氨基苯胂酸对生长猪消化机能的某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或土霉素碱组日粮相比较。日粮中添加60mg/kg浓度的对氨基苯胂酸能够更好的促进生长猪的消化能力;并使干物质、有机物质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较对照组日粮提高3.42%、2.35%和4.33%,使能量利用率提高2.51%,且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率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同时,添加对氨基苯胂酸对猪消化道(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壁组织(粘膜高度、腺体高度、腺体数、粘膜下层、肌层以及浆膜等)能更好的吸收营养物质也产生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断奶日龄对仔猪肠粘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本文研究了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肠粘膜形态的影响。试验分17日龄(1组)、21日龄(2组)、28日龄(3组)、35日龄(4组)断奶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窝,定时定点制杀取十二指肠、空肠上段、空肠下段、回肠作组织切片,观察其绒毛高度、隐窝 深度、绒毛宽度、肠壁厚度。结果表明,仔猪十二指肠、空肠上段、空肠下段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宽度、肠壁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断奶日龄越早,仔猪肠粘膜变化越大,其中绒毛高度下降幅度越大,恢复时间越长,一般在断奶后8-12d降至最低,随后恢复较快。1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下降;绒毛宽度各组各部位均呈先变窄后变宽趋势,肠壁厚度以1组变化明显。从小肠各部位比较,绒毛高度十二指肠最高,空肠上段次之;隐窝深度、绒毛宽度也以十二指肠最深或最宽;肠壁厚度以回肠最厚。仔猪在29日龄时各组各部位肠粘膜指标降至最低水平,之后,随着日龄的增加,各指标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貉(东北亚种)的消化管和消化腺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貉的舌表面乳头发达,舌内浆液腺和食管粘液腺丰富;食管肌层全为横纹肌,具有犬和反刍动物的结构特点;胃粘膜与肉食兽相同,均有腺体分布,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均是以浆液性细胞为主的混合腺,能分泌较多的含有消化酶的浆液,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脏与牛、马相似,分叶不清,胰岛细胞主要分布于胰尾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建立肉用杂交犊牛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为研究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营养吸收、免疫调控及肠道屏障功能提供原代细胞培养模型。选用新生未吮乳的肉用杂交犊牛的空肠组织,应用胶原酶Ⅰ和中性酶联合消化法对小肠上皮细胞进行分离,应用相差消化法和相差贴壁法对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纯化。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免疫荧光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方法来鉴定细胞。结果表明:1)应用胶原酶Ⅰ和中性酶联合消化法得到的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经纯化后得到90%以上纯度的犊牛小肠上皮细胞,并稳定传代至10代以上; 2)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的生长曲线为"S"形,符合细胞增殖规律; 3)免疫荧光鉴定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角蛋白13和绒毛蛋白; 4)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边缘有微绒毛结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清晰可见; 5)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细胞内含有60条染色体,形态正常,呈二倍体核型。综上所述,应用胶原酶Ⅰ和中性酶联合消化及相差贴壁纯化成功得到犊牛小肠上皮细胞,为研究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吸收、免疫调控和肠道屏障功能提供了细胞素材。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枸杞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小肠绒毛组织形态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将120只28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三组:试验一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枸杞,试验二组添加2%枸杞,试验三组(对照组)不添加枸杞。饲养期75 d。测定黄羽肉鸡的总增重,肌肉pH值、滴水率、嫩度值、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小肠绒毛的数量、高度和宽度,隐窝的数量、深度以及小肠肌肉层的厚度。结果表明:添加2%枸杞可以显著提高总增重(P0.05)、肌肉24 h后pH值(P0.05)和嫩度(P0.05),还可显著提高肌肉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肉豆蔻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含量(P0.05);添加1%枸杞可以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P0.05)。  相似文献   

20.
马冈鹅肠胚后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72只5~110d马冈鹅(各半)按不同日龄随机分为9组,先后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应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和Tiger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各部肠管管壁分粘膜、肌层和浆膜三层,无粘膜下层;绒毛既有分支,也有融合现象;肠腺主要是单管状腺,但也有分支管状腺;粘膜上皮中柱状细胞从前向后逐渐减少,而杯状细胞则相应逐渐增多;肠腺中的柱状细胞则由前向后逐渐增多,杯状细胞相应减少;肌层分内纵、中环、外纵三层,内、外两肌层厚度近似,中环肌最厚,内有明显的结缔组织间隔带分布,小肠段呈有规律的"竹节"状;粘膜皱襞不发达,少数皱襞由粘膜、内纵和中环肌层共同构成;肠壁内淋巴组织丰富,在肌层之间及肌层内均可见淋巴小结,肌层内也有神经丛和神经纤维束的断面;绒毛高度发育的绝对生长高峰期在26d以前,但绒毛直径的发育无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