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下水人工回灌经济效益分析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人工回灌具有悠久的历史,人工回灌地下水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补给法,即把补给水源直接输送到地下水含水层中;二是诱导补给法,即除了达到自身的主要目的以外,还能对地下水起到诱发补给效果的方法。但每种方法都各有其特点和适应条件,要选择合适的地下水人工回灌方法,就必须对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经济效益进行科学评价,这是保证回灌方案科学合理、回灌工程经济可行的必要前提。但目前地下水人工回灌效益研究往往是单方面的分析与评价,缺乏综合、系统的分析,提出的人工回灌经济效益包括7个方面:增加供水效益、扬程效益、减少新建水源工程效益、水质效益、增产效益、洪水控制效益和防治咸水入侵效益,并针对各种效益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完善了地下水人工回灌经济效益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对于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徐东瑞  马礼 《华北农学报》2003,18(2):114-117
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对河北坝上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定量描述了坝上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对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的气候效益、土壤改良效益、农业水文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工程治理,使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增强,结构合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获得蚕蛹毛油,碱炼法进行脱酸精炼、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脱酸工艺中碱液浓度、碱炼温度、搅拌速度及碱炼时间等关键因素对酸价及得率的影响,确定了碱炼精制蚕蛹油最佳工艺,并对其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碱炼蚕蛹油最佳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浓度16°Bé,碱炼温度35~70℃,搅拌速度20 r/min,碱炼时间30 min,酸价值由17.40 mg KOH/g降到低于0.2 mg KOH/g,且保证得率大于65%。  相似文献   

4.
高永艳 《种子科技》2022,(21):88-90
园林绿化工程主要目的是改善环境,通过对环境进行改造和改善,例如绿化种植和地貌重建等,达到绿化的目标。各个城市对生态环境建设高度重视,推动了园林绿化发展。城市公园、植物园以及森林公园等,为人们提供了绿化场所。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效益,既需要做好工程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也要做好后期养护。文章概述了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的任务,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常见的问题,提出了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优化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2003年,国家相继实施了多项黑土地水土保持工程,有必要对这些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运用DEA模型,对黑龙江省近10年黑土地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分别得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有效性、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黑土地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较好且年度平稳度高,但还没有达到最优状态,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增加农民收入、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陕南秦巴山地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玉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8):104-110
为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带来的效益,基于2001—2014年陕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参考国内外有关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选取指标,建立陕南退耕还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利用效益评价模型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对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陕南三市退耕还林效益指数曲线均呈上升趋势,说明退耕还林效益正逐渐、稳定地显现,尤其从2004年开始,退耕还林的效益显现尤为明显,增速加快。汉中、安康、商洛的综合效益较接近且呈现出同步上升的趋势,截至2014年,汉中市退耕效益最高,综合效益指数为0.6630,安康市居中为0.4985,商洛市最低为0.4260。陕南地区退耕还林综合效益逐步显现且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滨海盐碱地蓖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文芬 《作物杂志》2004,20(5):36-37
蓖麻根系发育强大,喜温、耐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但不耐淹。针对滨海盐碱地蓖麻前期发育迟缓,中后期长势强,产量低而不稳,效益低的特点,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 播前准备11 灌水压碱滨海盐碱地地表易返盐,灌水压碱是蓖麻全苗的基础措施。因此,秋冬进行灌溉和耕翻,耕深33cm以上,粘性土要更深些,耕翻后进行灌水,水渗下后及时耙压保墒。在冬耕冬灌的基础上,翌年3月下旬再灌1次水压碱造墒,但灌水量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播种。12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是确保蓖麻丰产的关键。播种前……  相似文献   

8.
赤泥使用石灰窑尾气脱碱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某铝厂赤泥的基础特性分析,提出用含CO2为20%左右的石灰窑尾气对赤泥进行脱碱模拟实验。热力学分析表明利用石灰窑尾气脱碱是可行的,而实际影响脱碱的主要为动力学因素。实验以脱碱率为指标,分析液固比、CO2体积分数、CO2摩尔比、搅拌速度和反应温度5个因素对赤泥脱碱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脱碱工艺参数为:液固比8 mL/g、CO2体积分数20%、CO2摩尔比40、搅拌速度400 r/min和反应温度60 ℃,该工艺条件下的脱碱率为31.10%。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含CO2为20%左右的石灰窑尾气对赤泥进行脱碱处理,该工艺能脱除赤泥中的可溶性碱,符合“以废治废”的循环经济理念。  相似文献   

9.
棉籽油天然维生素E 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琴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288-292
为提高棉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植棉效益,在试验中采用萃取和皂化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验证了棉籽油维生素E的最佳试验方法,探讨了棉籽油中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工艺流程、最佳提取方法和影响因素。试验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加醇量300 mL,醇提时间1 min,加碱量4 g,皂化时间1 h。影响棉籽油维生素E提取效率的因素依次为:加醇量〉醇提时间〉加碱量〉皂化时间,该方法的棉籽油维生素E的提取率为96.6%。该试验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污染少,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克隆碱蓬的耐逆相关基因——磷酸乙醇胺甲基转移酶(phosphoethanolamine N-methyltransferase,PEAMT)的编码基因,分析PEAMT基因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研究PEAMT基因的功能和碱蓬的耐盐机制奠定分子基础。依据GenBank数据库发表的其他物种的PEAMT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降落PCR法获得碱蓬PEAMT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SgPEAMT,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特点,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特性。序列分析表明SgPEAMT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485bp,编码494个氨基酸,推测其为亲水性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SgPEAMT含有2个独立的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性甲基转移酶的保守结构域,每个结构域含有4个基序。系统进化树分析确认SgPEAMT与同属的碱蓬属植物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盐胁迫或ABA胁迫下碱蓬根、茎、叶中SgPEAMT基因的表达上调,特别是叶中表达量最高。研究结果表明,SgPEAMT基因受NaCl和ABA诱导表达,预示SgPEAMT基因可能在碱蓬对盐胁迫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是一种参与碱蓬耐盐反应的有效耐逆基因,为植物基因工程提供有效的耐逆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盐碱土壤放线菌抗逆能力强,是一种存在于高盐高碱区域中的极端微生物,其特殊的生理机制和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广受各领域的关注。为了更有效地挖掘盐碱土壤放线菌资源及其功能基因,充分了解盐碱土壤放线菌物种的多样性,选择最适分离方法至关重要。笔者综述了中国盐碱土壤放线菌的地理分布和资源多样性,统计并总结2000—2021年盐碱土壤放线菌新物种的情况,整理归纳盐碱土壤放线菌的主要分离筛选方法,并对之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改良盐碱土壤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食用菌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改良盐碱土壤的潜力。笔者研究了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的物理指标,并用混合肥施用盐碱土壤栽培大蒜,测定大蒜苗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栽培大蒜(对照组),大蒜苗生长指标好于不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木耳菌糠和鸡粪的盐碱土壤栽培大蒜(发酵组),大蒜苗生长指标好于仅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也明显好于不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空白组),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交互试验数据分析,混合堆肥的最佳条件:菌糠添加量15%,鸡粪添加量8%,堆肥含水量45%。由此说明,盐碱土壤添加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物,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对于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土壤微生物特征及牧草生长对宁夏盐碱地不同改良措施的响应,采用田间实验,研究了秸秆、有机肥、烟气脱硫废弃物、盐碱地改良剂4个改良措施对宁夏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苜蓿生物量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改良措施对苜蓿的株高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改良后苜蓿株高增加了13.8%~33.3%,苜蓿干重增加了21.9%~125.0%,依次表现为有机肥>秸秆>改良剂>脱硫废弃物>对照。各改良措施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主要碳源有2-羟基苯甲酸,α-环糊精,D-木糖,苯基乙胺,糖原等;脱硫废弃物、改良剂、有机肥处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数中细菌的比例,降低了放线菌和真菌的比例;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多样性与苜蓿株高、产量之间成显著(P<0.01)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盐碱地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可以作为盐碱地改良效果评价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盐碱土壤是中国重要的一种中低产土壤类型,由于土壤退化,盐碱地成了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生物炭作为农业的土壤改良剂、碳封存体和肥料的缓释载体越来越被广泛地认识和关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前景重大。通过综合分析生物炭的施加对盐碱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养分含量变化、微生物方面及作物生物量的研究进展,分析生物炭在盐碱地的改良效果,总结了生物炭在盐碱地改良的可能机制,以期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种稻法对苏打盐碱土改良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研究通过种植水稻对改良盐碱土的贡献,不同种植年限的改良效果及改良后的盐碱土化学生物特性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对未改良及用种稻法改良不同年限后的盐碱土为材料,通过对土样不同剖面pH值、可溶性盐总量及微生物数量3个指标变化的分析,明确了改良不同年限后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土壤pH值、可溶性盐总量随改良年限增加而逐渐降低,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逐渐升高。由此可知,种稻改良法使土壤质量显著提升,且随改良年限的增加,土壤性质向利于植物生长的方面发展,对苏打盐碱土的利用及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滨海盐碱土治理相关专利技术评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检索统计中国专利文献,简要介绍了中国滨海盐碱土治理相关专利技术的总体发展态势,较为全面地分析比较了与滨海盐碱土治理紧密相关的物理改良方法、水利改良方法、化学改良方法、生物改良方法和组合改良方法等专利的概况,并对各类改良措施进行分类评述与对比,进一步提出了滨海盐碱土治理技术发展的若干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地改良现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璐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180-185
盐碱地改良对于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地为例,通过对其进行生态分析,阐明了现阶段盐碱地改良的制约因素,综述了用于盐碱地改良的传统方法,及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快速改良肥、培肥土壤等改良新工艺,并对这些技术做了比较与分析,建议加强盐碱地灌溉管理及咸水灌溉方面和高效盐碱地改良剂方面的研究,建立盐碱地水盐预报、监测和评价系统一体化,按生态位引种耐盐经济植物,综合治理改良滨海盐碱土,旨在建立天津滨海地区可持续的盐碱地综合治理规划。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水涝胁迫对不同土壤盐碱度下甜菜幼苗生长的影响,验证甜菜在水涝逆境中的生长规律,评估水涝胁迫对盐碱地甜菜种植的影响,以甜菜‘SV1433’为供试品种,以微酸性黑土为基础利用NaCl、Na2SO4、Na2CO3、NaOH调节土壤盐碱度,采用室内土培法,设置微酸土、盐渍土、盐碱土3个土壤盐碱梯度下对照及水涝胁迫共6组处理。结果发现,播种9天后出苗结束,微酸土中甜菜出苗较快,优于盐渍土及盐碱土;播种26天后收苗,在微酸土、盐渍土、盐碱土3种土壤盐碱度下,水涝胁迫比对照植株鲜重分别降低40.7%、26.9%、25.2%,干重分别降低41.1%、29.9%、24.8%,株高分别下降20.4%、19.1%、16.3%,表明随土壤盐碱度升高水涝胁迫对甜菜幼苗鲜重、干重、株高影响逐渐降低;水涝胁迫下幼苗根面积及叶面积显著降低,植株叶长显著下降,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显著降低,表现出水涝胁迫下盐碱土中甜菜幼苗生长较好,优于盐渍土及微酸土。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盐碱地改良剂不同时期施用对河灌区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及对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青贮玉米‘瑞德2号’为供试作物,研究了河灌区重度苏打盐碱地国产DS、脱硫石膏、脱硫石膏配合DS 3种改良剂的秋季施用和春季施用对青贮玉米出苗率和鲜草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土壤(0~20 cm)pH、EC和碱化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用改良剂)相比,施用改良剂处理的青贮玉米出苗率提高6.8%~72.7%,鲜草产量增加1223.2~28144.8 kg/hm2;土壤pH下降0.09~0.83,EC增加0.13~1.26 mS/cm,碱化度降低1.6%~19.8%;秋施和春施脱硫石膏、脱硫石膏配合DS均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的出苗率与鲜草产量。由此得出,3种盐碱地改良剂秋季施用效果均优于春季施用,其中以脱硫石膏配合DS的秋季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改良利用河北东部盐碱土壤,试验选用河北沧州东部黄骅地区的重度盐碱土壤与砂壤土按一定比例混合,探究耐盐型和敏盐型2种苜蓿在盐胁迫下的生长性状和生理特性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盐碱土会对苜蓿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耐盐型苜蓿‘中苜3号’在盐碱土:砂壤土不超过1:2的条件下,株高、地上生物量、主枝侧枝数、地下生物量和根系长度无显著影响,且盐碱土:砂壤土低于1:2时,盐胁迫对‘中苜3号’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当盐碱土:砂壤土超过1:2时,盐胁迫对‘中苜3号’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果。而敏盐型‘WL440HQ’则表现为随着盐碱土比例的增加,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主枝侧枝数和根系长均显著下降。盐胁迫会使苜蓿叶片内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增加,‘中苜3号’在YJ-2(盐碱土:砂壤土=1:2)处理下脯氨酸和丙二醛在苗期-初花期的增加量最大,说明‘中苜3号’在盐碱土:砂壤土=1:2时适应性最强。在河北沧州东部重度盐碱地,在选用耐盐苜蓿品种‘中苜3号’时,可以通过盐碱土:砂壤土=1:2的混合比例,既不影响苜蓿正常的生长,还可改良利用该地区盐碱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