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苹果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与占比对果品鲜食甜酸风味感受与营养品质的影响,以长富2号、金冠、红星、红玉、乔纳金5个苹果品种果实为试材,利用液相色谱检测和差异显著性与相关性统计分析技术,对可溶性糖、有机酸的组成和甜味构成进行系统解析。结果显示:5个苹果品种果实中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奎尼酸、柠檬酸和莽草酸;同一品种果实中不同可溶性糖、有机酸占比不同,所有品种均属于果糖积累型和苹果酸优势型果品;不同品种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和糖(甜)酸比值不同,并得出可溶性糖与有机酸组分的相关性数据,为苹果建园选种、鲜食选果、加工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大豆茎秆力学性能与大豆倒伏现象的相关性及对大豆的优种筛选进行评价,通过对大豆茎秆的轴向压缩试验,测定了3个品种、不同含水率和不同距地高度的最大承载力、最大应力、弹性模量和惯性矩.结果表明:干大豆茎秆的最大承载力、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明显高于湿大豆茎秆;沿茎秆高度方向,最大承载力和惯性矩基本呈线性下降趋势,最大值在距地高度5cm以下;而最大应力基本上不变,弹性模量变化小,最大值在距地8~30cm处,最小值均在大豆茎秆顶端.不同品种间茎秆平均最大承载力、最大应力的差异明显:品种3的茎秆两者最小,品种2的茎秆两者最大.不同品种间的平均弹性模量和惯性矩也有差异:品种3的两者最小,品种1的两者最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国家标准(见正文)规定的方法对东北地区20种主栽大豆品种中3种营养成分——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42%以上。其中,黑农35、黑农54、公02127-243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都在45%以上;2002-339-2号含钙量最高,达到66mg/100g;吉育68号维生素A含量最高,含量达到26μg/100g。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大豆不同水肥因素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3种土壤水分和3种施肥水平耦合作用下,研究不同水肥组合对大豆在分枝、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4个生育阶段叶片面积、生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的产量和叶面积均与土壤水分含量正相关,产量以中肥高水耦合最高;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密切相关,其中鼓粒期的大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不同水分条件下,高水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不同肥力条件下,中肥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5.
钟鹏  刘杰  王建丽 《农业工程》2016,6(2):110-115
以30个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磷水平条件下3种大豆的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对籽粒产量通径。结果表明,在施磷肥条件下,磷低效基因型品种和中间型品种的产量高于磷高效基因型品种;而不施磷肥条件下,磷高效基因型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磷低效基因型品种和中间型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产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百粒质量与产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所有品种产量3因素对产量都有正向效应,其中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既有负值也有正值,说明品种产量3因素间存在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的关系。总之,在低等肥力下,大豆的高产栽培选择磷高效基因型品种较为稳定;在高肥条件下,磷低效基因型品种则具有更高产量潜力,是今后超高产大豆育种值得关注的类型。   相似文献   

6.
灌溉对不同耐旱型大豆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条件下,在半干旱地区,通过对不同耐旱型大豆品种进行灌溉,探讨品种和灌溉对大豆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提高了同一品种的LAI、株高、地上部生物产量、叶绿素含量,但却降低了根冠比值。同一处理,各时期地上部生物量表现为:R6R4R2,根冠比值表现为:R2R4R6。灌溉与品种均显著影响大豆产量的形成,且灌溉效应大于品种效应。灌溉提高了同一大豆品种的产量,但辽豆21产量提高的更多。同一灌溉条件下,辽豆14产量优于辽豆21。灌溉提高了大豆植株的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度。同一灌溉条件下,辽豆14的株高、主茎节数高于辽豆21,但节间长度却低于辽豆21。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菜用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正相关.同样施肥水平下,菜用大豆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普通大豆,而脂肪含量低于普通大豆.蛋白质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负相关,脂肪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不同基因型大豆对半干旱地区的响应.田间条件下,以不同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3年重复田间试验,以探讨辽宁省半干旱地区阜新和半湿润地区沈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7年,随着植株的生长,植株地上部生物量逐渐积累,即同一处理各时期地上部生物量表现为:满粒期(R6)>盛荚期(R4...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豆是否适合机器收获这一问题,研究大豆的适收性。以安徽濉溪20个品种的大豆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各个品种的机收破碎率和大豆籽粒压缩应力,通过对大豆机收破碎率和籽粒的压缩应力进行对比,得到不同品种大豆的适收性高低。试验结果表明:当大豆破碎率较低且压缩应力较大时最适宜机器收获,20个大豆品种机收破碎率和压缩应力的关系基本符合这一规律;豌豆35适收性最高,豌豆701适收性最低,其余品种适中。所得研究结果可为大豆收获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种不同型号的风机对不同储粮品种的储粮机械通风试验,说明小功率大风量的离心风机更经济有效,此外,就储粮品种而言,相同条件下,大豆通风系统的工作效率最高,小麦最低。  相似文献   

11.
以吉林省中部地区水稻土为试验土壤,通过不同施锌量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锌在水稻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的运转规律。结果表明,各器官含锌量均随施锌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施锌可以改变同一生育时期锌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锌在各器官的积累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成熟期锌在植株体内的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穗、稻谷、糙米、颖壳。  相似文献   

12.
水氮供应对温室黄瓜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温室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供应条件对温室黄瓜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在植株体各器官中的累积量随生育期的推进不断增大,在盛果期累积量达到最大,且总体增长趋势呈"S"型;在不同生育期,黄瓜各器官中氮累积量均表现为叶茎根,而在盛果期,果实中的氮累积量达到最大,且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水量、施氮量及水氮交互作用对黄瓜氮累积量、UPE及PFP均有显著性影响,在同一灌水条件下,NUE、UPE及PFP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对于同一施氮水平,UPE、PFP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显著提高,NUE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变化趋势则有所不同。灌水量及施氮量对土壤硝态氮分布有重要影响,且施氮量是影响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关键因素,随灌水量的增加表层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随施氮量的增加则逐渐增大,且施氮量越高,淋洗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菜钵苗移栽过程中钵体受损影响钵苗成活率的问题,研究油菜钵苗钵体在顶苗夹具作用下的运动及力学特性,探究在不同含水率下钵体顶出力、脱离位移和承压力之间的变化规律,为油菜移栽机顶苗取苗机构参数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钵体顶出力随钵体含水率的提高而增大;当钵体含水率由20.44%提高至31.02%时,脱离位移的范围由3.04~4.23 mm增长至5.02~5.44 mm,钵体承压力由5.61 N增长至7.90 N;当钵体含水率由31.02%提高至40.84%时,脱离位移的范围基本不变,钵体承压力由7.90 N减少至4.83 N。即钵体承压力随含水率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少,呈非线性变化,且在相同含水率下,钵体的承压力基本不变;综合得出钵体含水率在30%左右时,有利于油菜钵苗被顶出,且钵体受损较小。   相似文献   

14.
小麦生育期内的水氮供应情况直接影响小麦的生长,为了研究小麦种植的合理水氮配比,本试验通过对大田和盆栽控制灌水量和施氮量两个因素对冬小麦的株高、叶绿素含量以及地上部的干物质累积量进行研究,得出各个不同水氮配比处理之间植株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株高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总氮量在超过0.87g/kg时株高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对于叶绿素含量而言,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对于同一处理的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干物质的累积量在生育期内的增长速度呈现"慢-快-慢"的趋势,且高水、高氮处理的干物质累积量大于低水、低氮处理。基于综合因素以及经济性考虑,大田中选择120kg/hm2的施氮量,在盆栽中选用0.2g/kg的施氮量较佳。  相似文献   

15.
为检验复合型大豆生长营养调理剂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田间试验,考察其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型大豆生长营养调理剂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大豆的株高、茎粗、根体积及产量,效果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干旱处理对土壤水分变化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框栽方式,研究不同阶段干旱处理对土壤水分、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随干旱历时的增加而递减,长时间干旱后稳定在20%~24%;对于短期干旱处理,灌溉量较大时,土壤含水率会迅速恢复到稳定值32%~34%,但是对于18d以上的干旱历时,较少的灌溉量并不能保证土壤含水率在1~2次灌溉后得到恢复,表明较少的灌溉量对土壤含水率的提升能力有限。各干旱处理结束时期,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均随干旱历时增加呈下降趋势,长期干旱会使全株干物质积累下降13%~30%;苗期和花荚期的短期干旱处理产生激发补偿效应,不会使大豆减产,结荚鼓粒期对水分供应较为敏感,干旱导致大豆减产。  相似文献   

17.
以生物解离大豆水解液为研究对象,运用高效液相体积排阻色谱技术研究了不同微波干燥条件对富肽豆粉中蛋白类物质亚基组分和空间构象的变化规律,并对生物解离富肽豆粉的粉体性质及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条件对HPLC-SEC峰的强度影响明显,分子量18~44 ku的蛋白质水解物约占总蛋白质类的73.47%~89.36%,主要亚基成分为大豆球蛋白,这是由于不同微波干燥条件下的物相转换率和分子间碰撞机会不同,蛋白纤维化聚集形成的速度不同,从而对生物解离富肽豆粉分子量产生影响。此外,生物解离富肽豆粉的水溶性和分散性在不同微波干燥条件下具有相似趋势,这与粉体残余水分量、蛋白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分子构象变化及分子聚集和解离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桶栽方法,选用黑农48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灌溉水平及4种干旱胁迫历时进行交叉试验,研究了灌溉水平及干旱胁迫历时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荚期大豆植株叶、茎、根和荚果更易受干旱胁迫历时影响,干旱胁迫历时越短越有利于植株生长,灌溉水平对植株的生长影响相对弱于干旱胁迫历时。植株各器官干质量的等高线图表明高灌溉水平、短干旱胁迫历时比低灌溉水平、长干旱胁迫历时有绝对优势,同时也表现出高灌溉水平、长干旱胁迫历时处理与低灌溉水平、短干旱胁迫历时处理之间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蛋白酶酶解对豆粕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选用4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对豆粕进行酶解,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HS-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豆粕酶解物(Soybean meal hydrolysates,SMH)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热图聚类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不同SMH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豆粕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存在较大差异。HS-GC-IMS鉴定出84种挥发性成分,筛选得到33种差异风味物质,发现酶解后酮类物质显著降低而醛类、醇类和酯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PCA结果表明不同SMH之间的风味存在显著差异。最终通过OPLS-DA筛选出贡献较大的挥发性化合物,同时构建出可靠的用以鉴别SMH的模型。HS-SPME-GC-MS检测出103种差异风味物质,可用于区分不同SMH,被检出的挥发性组分中醛类、醇类和酮类等化合物为SMH风味的形成做出主要贡献,明晰了部分风味化合物形成的原因。PCA和聚类热图结果表明不同蛋白酶酶解对豆粕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豆粕的风味改善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涝渍地水管理 ,促进农业发展 ,采取小区试验、测坑试验和实地典型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大豆、棉花、油菜和中稻对涝渍胁迫的敏感性。试验表明 :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受涝渍胁迫 ,棉花减产反应比大豆敏感 ,减产幅度大 ;油菜对涝渍的反应比水稻要敏感 ,涝渍地种植油菜的减产幅度是种植中稻的 2~ 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