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虫越冬方式 冬季果树进入休眠期,各种病虫也以不同形式进行越冬休眠。病菌的越冬形态一般是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等,害虫则以卵、成虫、幼虫或蛹进行越冬。病虫潜伏场所一般为果树的皮缝、伤疤、枝权、芽鳞、落叶、落果、树上僵果、杂草、土石裂缝或土层中,其具体越冬形态和场所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2.
《果农之友》2012,(10):43-43
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或深褐色小斑点,周围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随气温上开病斑扩展成5毫米左右的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幼叶被害,有时叶片成畸形,危害严重时,被害叶干枯,提早脱落。果实被害,生近似叶片上的斑点。枝条被害,也生褐色微凹陷的病斑,病斑周围常产生裂纹。苹果斑点落叶病由苹果轮斑病的强毒菌系所致,以菌丝体在被害叶和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器,放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春梢嫩叶。一般果园在花后即可出现病叶,在后半月病叶增多。  相似文献   

3.
苹果园各种病虫害都有相对固定的越冬场所,而且它们在越冬场所里比较集中.根据这一规律,在防治苹果园病虫害时应抓住冬季这一有利时机,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 1常见病菌越冬场所 1)在被害枝干上越冬的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越冬的有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黑星病,以菌核越冬的有花腐病.  相似文献   

4.
李松 《河北果树》2014,(2):38-38
<正>1清园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广泛存在于枯枝、落叶、病果。苹果落叶后,要及时清理这些病残体,将其运出果园,集中烧掉或深埋。2轮纹病病原菌的防治枝干病瘤是是主要初侵染源。枝干刮皮是铲除越冬病原菌的有效措施。刮皮一般于早春进行。将果树主干和主枝上的老皮层刮下,刮到绿白色活皮层为止,刮掉皮层浅处的溃疡组织。将刮掉的粗皮应收集起来,集中烧毁。为彻底消灭越冬病原菌,刮皮结  相似文献   

5.
李志忠 《河北果树》2013,(6):18-18,24
<正>1梨黑星病1.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梨树的叶、新梢、果实等。叶片受害,叶正面有多角形或圆形褪绿黄斑,叶背面有黑霉斑出现,容易造成梨树早期落叶。果实发病,病部木栓化,坚硬龟裂,呈疮痂果。新梢发病,形成凹陷龟裂病斑,病斑呈椭圆形并产生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梨树新梢严重枯死。1.2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腋芽鳞片内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及未成熟的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经风雨传播,直接侵入危害叶、新梢、果实等。  相似文献   

6.
1 病原及侵染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为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色菌科交链孢属。以菌丝体在被害叶、枝条或芽鳞上越冬,次年4~6月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从叶的皮孔或直接从表皮侵染危害。苹果斑点落叶病全年有2次侵染高峰,第1次是春梢开始生长期,第2次是秋梢开始生长期。  相似文献   

7.
梁金霞 《中国果菜》2012,(10):25-25
一、发生规律苹果早期落叶病包括褐斑病、斑点病、轮斑病及灰斑病等,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块)和分生孢子盘在落地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天4~5月份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冲溅至地面的叶片上进行初侵染,多次通过气孔进入叶片,也可以通过伤口直接侵入,以后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除侵染叶片外,还危害枝条、嫩梢、果实。病害多在6月末7月初开始发生,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果树大量早期落叶、落果,果实不能成熟,严重影响果品产量、质量,同时也影响  相似文献   

8.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Alternaria mali Roberts的强毒菌株侵染而造成的新病害,除为害叶片外,尚能为害枝条和果实。 一、发生规律 该病以其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中越冬,翌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当苹果展叶后,遇雨或叶面结露时,分生孢子便可萌发侵入,该病潜育期极短,一般只  相似文献   

9.
苹果斑点落叶病既侵染叶片,也侵染果实,发病时间早,速度快,侵染指数高,严重地危害苹果生产。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越冬场所主要有感病落叶、冠内徒长枝形成的病斑。春天转暖以后,随着芽的萌发,发病的分生孢子器开始活动,展叶后开始飞散分生孢子。谢花坐果后,5月下旬新叶初发病斑,6月上旬病斑增多,并很快形成分生孢子器,飞散传播分生孢子,6月底7月上旬大量落叶,7月中下旬病菌开始侵染冠内徒长枝的幼嫩部分和果实等。  相似文献   

10.
早期落叶病是苹果生长期常见的叶片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灰斑病和轮斑病,其中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越冬场所在受害叶、枝条或芽鳞中。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一年有2个发病高峰期。第1次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第2次在9月份。主要  相似文献   

11.
1病原及侵染源苹果斑点落叶病为轮斑病的强毒株系,系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色菌科交链孢属.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叶、枝条上越冬,翌年4~6月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危害.1年中有2次侵染高峰,分别在春、秋梢开始生长期,以第2次发生较重,造成叶片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12.
1苹果轮纹病的发生特点 1.1侵染期长苹果轮纹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被害枝干病疣中越冬.枝干上越冬的病菌是果实和枝干轮纹病的主要侵染来源.苹果在幼果期(落花后10 d左右)即可被侵染,4~7月侵染量最多,7月以后侵染率假低.侵染期虽长,但新病斑当年不产生分生孢子器,所以该病没有再侵染,苹果生长季节所发生的侵染均属于初次侵染.  相似文献   

13.
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树早期落叶病是苹果褐斑病、灰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以及圆斑病的通称。其中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越冬场所在受害叶、枝条和芽鳞中。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1年有2  相似文献   

14.
1发生规律苹果斑点落叶病既侵染叶片,也侵染果实。越冬场所主要是落叶及徒长枝上的病斑。春天转暖后,随着芽的萌发,分生孢子开始活动,展叶后开始飞散。5月下旬新叶初发病斑,6月上旬病斑增多,6月底至7月上旬大量落叶,7月中下旬病菌开始侵染冠内徒长枝的幼嫩部分和果实等,7月下旬至8月上旬病斑急剧增加,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侵染果实、徒长枝和嫩叶,9月底基本停止侵染。2防治方法2.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充足,树体健壮则树体抗病力强。2.2清扫落叶每年秋末冬初清扫落叶,结合施肥埋入地下。2.3剪除徒长枝苹果斑点落叶病以徒长枝中部…  相似文献   

15.
正冬季,正是害虫、病菌的休眠期。这时的病虫比较集中,是防治病虫的最好时机。搞好冬季果树病虫防冶,可将翌年果树虫害、病情指数压得很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1、清洁果园有些害虫的卵、幼虫、蛹及病菌的孢子和菌丝体能在枯枝落叶中安全越冬,如螨类、介壳虫类、卷叶蛾类、叶虫、炭疽病、黑星病、溃疡病等。因此冬季彻底清园,清除枯枝落叶,拾净落果,铲除杂草,及时集中烧毁或深埋,是减少虫源、病源的简单易行、效果较好的措施。2、剪除病虫枝许多害虫以虫茧、卵块在嫩枝、芽、叶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枝、病叶上越冬。冬季  相似文献   

16.
梨轮纹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轮纹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梨轮纹病又名梨轮纹褐腐病、粗皮病等,近年在我县梨树上发生较重,呈上升趋势,给梨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发病规律轮纹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上越冬,翌年4~6月产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主要靠雨水传播,飞溅约10...  相似文献   

17.
张水绒 《果农之友》2014,(11):33-33
果农普遍对冬季病虫害防治重视不够,实际冬季是果园病虫害防治的好时机,绝大多数害虫、病原菌都在枯枝落叶、病虫僵果和树体杂草等处潜伏越冬,充分利用病虫害的越冬特点,采取多种应对措施进行综合防治,降低病虫害越冬基数,能为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础。1扫清果园果树的许多病菌和害虫大都集中在杂草或病枯枝、落叶、落果、僵果里越冬。  相似文献   

18.
陕西榆林地处长城沿线风沙区,葡萄病害主要有葡萄黑痘病、葡萄褐斑病和葡萄霜霉病。 1)病害特点。①葡萄黑痘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蔓溃疡中越冬。菌丝生活力很强,在病组织中可存活3-5年。4-5月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到新梢和嫩叶上。其后对新梢、嫩叶、卷须及幼果等多次再侵染。②葡萄褐斑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年5-6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梗和孢子,经风雨传播,并多从叶背气孔入侵。  相似文献   

19.
<正>1清理果园病菌和害虫在果园枯枝、落叶、病僵果、杂草中越冬,应搞好果园卫生,将其彻底清理,集中烧毁或深埋,可降低病菌和害虫的越冬数量,减轻来年果树病虫害的发生。2深翻深翻应在初冬接近封冻时进行,把表层土壤上的落叶和杂草等翻埋到下层,同时把底土翻到上面,深度20~30 cm为宜。经过翻园,可以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把害虫翻到地表上杀死、冻死或被鸟和其他天敌吃掉,减少害虫越冬数量;又可疏松土壤,有利于果  相似文献   

20.
1角斑病1.1危害症状无花果角斑病多分布在昆明、杭州等地,发病时叶上的病斑初期呈淡褐色或深褐色。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多角形.直径为2.8mm。1.2发病规律角斑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在温湿度适合时(一般为6~7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通过风雨进行传播。分生孢子在20℃以上和湿度较高时即可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