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旱地保护性耕作土壤风蚀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外风蚀模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保护性耕作的风蚀模型。该模型以小时为步长,根据气象数据、地表土壤水分、秸秆残茬覆盖率及地表粗糙度,模拟不同耕作体系下农田土壤风蚀流失量情况;针对保护性耕作的特点,考虑到残茬覆盖对土壤含水量和地表粗糙度的影响;通过田间风蚀测定数据的验证,证明所建立的保护性耕作风蚀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农牧交错带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系统总结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涵、技术内容和类型的基础上,阐述了保护性耕作保土、保水、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农业效益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实际情况,从气候、土壤、农作物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牧交错带地区应用前景广阔,但社会经济因素将是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重要因子。加强配套技术的研究、增加资金的投入以及加快农民观念的转变是农牧交错带地区深入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应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沙河洼农田地表风沙运动与土壤风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农田不同地表类型的粗糙度,对近地层气流运动状态、风沙流结构特征、输沙量进行了研究,指出改变农田地表性质,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土壤风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田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保护性耕作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并结合国外已有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保护性耕作的内涵为:保护性耕作措施就是对农田实行少耕或免耕,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并以秸秆覆盖地表,达到减少劳动强度和生产投入,防止农田风蚀和水蚀并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种农田耕作技术。并对保护性耕作措施在改善农田作物生长环境方面的作用:有效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有效保持水土,大幅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大部分的田间起沙,降低农田地表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流失;有效提高土壤生物和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地表蒸发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此外,还叙述了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病虫害和杂草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开展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风蚀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探讨--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河北省坝上地区农田风蚀的监测与分析,认为保护性耕作并不一定非免耕,在结构性差的土壤上适时耕翻也可以起到减降土壤风蚀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宁南山区农田水分状况的影响,在宁夏彭阳县对三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玉米农田休耕期及生长期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休耕期,整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贮存量(236.80mm)最高,半秸秆覆盖(224.10mm)次之,传统无覆盖(208.45mm)最低;(2)在生长期,采用秸秆覆盖方式可使春玉米的株高、穗长、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等指标得到显著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性能增强,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增产增效明显;与传统方式相比,整秸秆覆盖可使春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3.5%及16.5%。研究认为,保护性耕作可有效改善玉米田土壤水分状况,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南疆铁路风沙流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疆铁路戈壁风沙流进行现场观测研究,提出了关于风沙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将大风所携沙粒定量化,解决了风沙运动研究中如何利用现场定时观测研究风沙流动态变化的技术难题.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揭示了南疆铁路风沙流密度随高度和风速的变化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风沙流密度随高度变化显现斜"L"形,以3m高为分界点;而相对的风沙流密...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传统耕作(CT)为对照,连续3 a研究了保护性耕作(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处理下黄土高原春玉米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处理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春玉米生育期推进呈上升趋势,其中收获后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明显;保护性耕作使得土壤碱解氮有向表面富集的趋势,保护性耕作下土壤速效磷略显增加趋势,其中在玉米收获后表现较明显,且较TS和CT处理差异显著;速效钾含量保护性耕作处理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但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概括总结了近六十多年来保护性耕作在关键技术、配套机具、技术效益以及推广应用等方面所取得进展,评述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今后我国应把保护性耕作区划、不同生态经济区的农机与农艺技术体系、发展模式及其技术规程作为研究的重点与核心。  相似文献   

10.
小杂粮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我国小杂粮产区存在的干旱、风蚀沙化和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比较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和传统耕作技术的缺陷,提出了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采用整株覆盖、留茬覆盖等适于北方旱区的小杂粮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目前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低的地温易造成作物出苗困难;(2)草虫病害较重;(3)农机农艺配套性差;(4)播种、施肥质量不高.分析认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对防风固土、减少土壤蒸发、降低土壤pH值和有效地改良盐碱地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现有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其应用前景仍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坡耕地水分利用率,选用多年生作物苜蓿及小麦、鹰嘴豆、马铃薯 等一年生作物作为供试作物,设置不同带状系统研究了各种种植方式和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土壤水分、WUE及 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保持水分的能力依次为: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T);(2) 保护性耕作具有良好的防止土壤侵蚀能力,依次为:NTS>NT>T;(3)免耕+秸秆覆盖和免耕方式与传统耕作相比, 均能提高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和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壤侵蚀量。从不同处理保持水土效应来看,从优 至劣的顺序为NTSPL>TPL>NTSCL>TCL>NTSWL>TWL。由此可见,免耕秸秆覆盖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粮草豆隔带种植,结合保护性耕作措施不但具有蓄水保土,减免侵蚀的生态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宜结合生产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耕作方式对北疆夏大豆荚粒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试验设计,研究滴灌条件下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免耕(NT)四种耕作方式对北疆复播大豆的农艺性状、单株荚数、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每荚粒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基本表现为土壤实施耕作处理均优于免耕,其中以翻耕覆膜的效果最好,翻耕次之;单株荚数和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因耕作方式而异,翻耕覆膜、翻耕、旋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的中层和上层,免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中层和下层;不同荚粒的数量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其中2粒荚和3粒荚的数量是构成不同耕作方式单株产量的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和r=0.98**;各类荚的数量均以翻耕覆膜的最多,使得其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数量均最多,与其它各处理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其产量分别比翻耕、旋耕、免耕的增产7.43%、10.85%和16.05%。  相似文献   

14.
关中地区耕作方法与土壤紧实度时空变异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明关中地区土壤紧实度的基本情况,揭示长期旋耕方法对于土壤紧实度的作用与影响,在关中头道塬设置了旋耕和深翻处理、休闲和种植小麦处理的定位观察试验,在小麦各生育阶段分别监测了0~40 cm剖面范围内土壤紧实度变异情况,分析了影响土壤紧实度的因子等.结果表明:播前施行旋耕土壤紧实度较高,尤其是在15~40 cm表现得较为明显,限制了作物根系伸长;深耕松土的效应在整个小麦生育期间都能得到明显的体现.实验证实了生产上现行的旋耕方法具有明显地导致土壤紧实化的问题.土壤紧实度与含水量明显相关,影响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紧实度对含水量的敏感反应意味着土壤干燥化会对作物生长带来干旱和机械双重胁迫;同时随着紧实度的增加土壤内部温度变化幅度也在增大.可见现行旋耕方法使得土壤不良环境缓冲性降低,对于降水或者灌溉的依赖性在增强,土壤已经处于明显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15.
耕种方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免耕条播、深松条播、旋耕条播、机械撒播等4种耕种方式下冬小麦强势粒灌浆特性,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进程,对籽粒灌浆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方程拟合决定系数均在0.9942以上,Logistic方程能真实反映籽粒灌浆进程.旋耕条播、机械撒播耕作深度相同,各阶段灌浆速率较一致,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均低于深松条播和免耕条播,但二者株行配置方式不同,机械撒播渐增期略高于旋耕条播,快增期、缓增期均低于旋耕条播,但3个阶段灌浆持续期分别比旋耕条播高0.05、0.57 d和0.71d.耕作、种植方式主要通过影响籽粒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天数影响粒重,耕作方式对灌浆速率影响大,株行配置对灌浆持续期影响明显.耕种方式对强势粒、弱势粒灌浆特性影响效应不同,机械撒播强势粒渐增期灌浆速率高达0.95 mg·d-1·粒-1,持续时间仅为9.95 d,快增期、缓增期灌浆速率仅为2.11 mg·d-1·粒-1和0.59 mg·d-1·粒-1,但持续时间长达12.27 d和15.27 d,强势粒千粒重高达41.65 g,虽然强、弱势粒综合千粒重仅为40.2g,但该模式有效穗数高,经济产量高达7 599.0 kg·hm-2.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与播种深度燕麦耐盐碱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头市土右旗萨拉齐镇盐碱地燕麦常规翻耕与不翻耕3 cm,5 cm和7 cm播深各处理,单株干物质量和经济产量表现为:相同播深,翻耕处理>不翻耕处理;播深7 cm处理>5 cm和3 cm处理.翻耕7 cm燕麦的经济产量比对照(常规翻耕,3 cm播深)增加64.1%,与其他处理相比,也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分析表明,翻耕深播可较好地提高燕麦对盐碱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研究双垄种床耕作施肥作业过程中不同结构装置对作业性能和种床构建质量的影响,采用离散元方法分别对起垄开沟与施肥作业过程进行了单因素数值模拟。以两种类型起土铲、施肥铲的作业成型效果与挖掘阻力变化特性以及两种类型排肥器的排肥均匀度变异系数值与稳定性分别进行对比试验,经优化得出以双翼开沟铲、普通施肥铲以及直槽轮式排肥器进行组合并进行数值模拟,以种床耕作合格率、施肥合格率为指标评价该装置对种床构建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联合机前进速度0.50 m·s-1、旋耕刀组转速200 r·min-1、排肥器转速40 r·min-1的参数条件下,其种床耕作合格率为95.40%,施肥合格率为93.40%。田间验证试验表明:施肥合格率均值为90.30%,与仿真结果相差3.10%,种床耕作合格率均值为93.60%,与仿真结果相差1.80%。可见实际作业工况与仿真模拟结果相差不大,验证了仿真模拟研究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Two deep-working soil tillage tools, one which inverts soil (plough) and one which does not (chisel), were used before sowing wheat after various crop successions combining eyespot host and non-host crops. Soil structure was nearly the same and crop residues were located in the different soil layers. Eyespot sporulation was estimated by visually assessing pot plants which had been on the trial plots for a fixed length of time. Field plants were also assessed for disease at several wheat growth stages. A kinetic equation expressing disease level as a function of degree-days was fitted to the disease levels observed on the field plants. This equation is based on eyespot epidemiology and depends on two parameters reflec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imary and the secondary infection cycles respectively. Pot plant and early field plant disease levels and primary infection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crop residues in the top layer. The amount of residues depended on both crop succession and soil tillage. Where the previous crop was a host crop preceded by a non-host crop, soil inversion buried host residues, thus decreasing the primary infection risk. Where however the previous crop was a non-host crop preceded by a host crop, soil inversion carried the host residues back to soil surface, thus increasing the primary infection risk. Secondary infection was not correlated to either crop succession or soil tillage.  相似文献   

19.
耕作地表土块状况及其对近地表风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深入理解非可蚀性土块吸收风能、降低侵蚀力的机制,利用野外风速资料,对半干旱区农田传统耕作模式下犁耕、耙耱及抹平等的地表土块大小、土壤表面粗糙度、近地表风速及空气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犁耕后农田土块长、宽、高均在15 cm以上,盖度为27.67%,耙耱、抹平后土块大小和盖度显著降低,抹平地表土块盖度仅为2.13%;土块的破碎导致土壤表面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增大;与犁耕地表比较,耙耱后土壤表面粗糙度降低34%~64%,抹平后降低幅度甚至在90%以上;耙耱抹平后地表以上0.5 m高度内风速显著增大,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由1.1 cm降低至0.05 cm,侵蚀力增强。因此认为,合理选择犁耕、耙耱和抹平的时间对农田风蚀防治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