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柑桔果实进行采后处理,是消费市场对商品要求日益高档化的需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和柑桔生产不断发展,人们对柑桔果品的内质和外观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吃到桔子,而对商品的多样性、品质优质化、外观美容化、包装礼品化的要求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2.
今年柑桔增产已成定局。为了实现增产增收,销售必须花心思。鉴于卖相不好是部分柑桔产区的“硬伤”,今年尤其要做好果实商品化处理,使上市柑桔有好的“卖相”。  相似文献   

3.
1.柑桔产业现状 柑桔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目前年产量约1亿t,总产量约占整个水果产量的1/4,约有35%的果实用于加工制汁。世界65%的柑桔产于发展中国家,按地域划分,32%来自南半球,44%来自北半球,24%来自地中海沿岸。柑桔增长最快的主要是巴西、中国,目前柑桔生产的大国依次为巴西(占世界总产的23.7%)、美国(占15.9%)、中国(占10.8%)、墨西哥(占5.5%)和西班牙(占4.6%),这几个国家的产量合计占世界的60.5%。  相似文献   

4.
柑桔果实采收后,除防止腐烂外,如何减少失水损耗,保持果实的新鲜外观与品质,也是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用薄膜单果包装,上蜡等不同措施对保存柑桔贮藏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用薄膜单果包装的柑桔,在常温下贮藏能减少果实的失重与腐烂,并能保持优良品质和外观。上蜡后的果实,虽在短期内能起到改善外观减少失重的效果,但长期贮藏后则发生变味并且增加腐烂和失重。  相似文献   

5.
我国柑桔生产已从数量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高品质的柑桔果实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柑桔果实品质由果实外观性状与果实内在质量构成。果实外观性状包括果实的大小、形状、果皮色泽与光洁度等 ;果实内在质量包括风味、香气、肉质口感、可食率等。影响柑桔果实品质因素有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栽培技术。生物因素是决定生物本质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品种特性 柑桔果实品质主要由品种特性所决定。栽培措施可以影响果实品质 ,但其影响是有限的。所以要十分重视良种的栽培、引进、试验、贮备。1 .1 适地适栽 栽培良…  相似文献   

6.
改善栽培措施提高柑桔果实外观质量多年来,笔者从改进栽培措施来改善果实形状、大小,增进果色,减少果面斑痕,防止日灼和裂果等方面进行了若干试验,现总结如下。1控制使用“九二○”。“九二○”在柑桔(特别是温州蜜柑)保花保果中确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7.
脐橙具有无核、皮薄、肉脆、清香、化渣等特点,堪称“柑桔之王”,深受消费者和栽培者的欢迎。我省凡能栽培脐橙的地方竞相发展,形成了“脐橙热”,截止1998年,面积超过667万hm2大关,产量达10多万t。随着结果面积的不断扩大,脐橙产量将大幅度增长,脐橙的产后处理将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有关这方面技术未见有系统报道,而且在生产应用成功的很少。1996年至今,我们承担省科委“脐橙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在脐橙分级、防腐、打蜡、包装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化技术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效果十分理…  相似文献   

8.
最近.浙江省衢州市柑桔产区乱倒烂桔现象较为严重,污染了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一般年份槛柑和胡柚的腐烂果实约占总产量的3.8%-5.0%,由于2008年柑桔采收期雨水过多.加上柑桔销售不畅,预计2009年春季废弃腐烂柑桔比例比往年高,总量可能超过5万t。事实上,废弃柑桔果实是个宝,随意丢弃非常可惜。据衢州市柑桔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废弃柑桔果实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水果业的兴起与产量的巨增,其市场的剧烈竞争成了全球性的水果产销热点。尤其是在对“果品六字要求”上(个、形、色、香、味、装)全方位考究,而把水果业推入了一个炽热化阶段。这仿佛是一片澎湃无际的浪涛,冲击拍打着我国果品生产的每一个角落。认清这一形势,对我们的水果生产与流通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一、国内外水果市场形势:1、国内柑桔类处于饱和状态早在7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宣布:到1985年后,世界柑桔产量将出现过剩现象。到了1987年又宣布:今后的3年,世界柑桔产量将超过消费量。1995…  相似文献   

10.
‘南果梨’味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北方重要水果之一,但果实后熟后极易褐变和腐烂变质。该文综述了‘南果梨’采收、分级、保鲜剂处理、预熟、贮藏包装、预冷、贮藏、销售包装、运输与货架保鲜等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以期提高‘南果梨’贮藏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通过商品化处理技术提高鲜果的商品性显得迫切需要。打蜡处理是鲜果商品化处理的重要一环,主要在于改善果实外观、降低鲜重损耗和腐烂损耗。目前国内还缺乏优质果蜡。本试验的目的在于寻找优质果蜡供生产应用。1材料与方法天彩牌果蜡为珠海绿色...  相似文献   

12.
我国柑桔商品化处理技术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摸清柑桔商品化处理技术在产区的应用情况,我们对全国柑桔主要产区的生产和科研等单位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以填表的方式进行,向74个有代表性的单位发出了调查函,有32个返回了信息。这些单位分布在重庆、四川、福建、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浙江、贵州等省(市、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采收操作方法、清洗技术、风干技术、打蜡技术、分级技术、单果包装技术、大包装技术和标签标志等。下面对各项技术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生产上大多用普通库房来贮藏柑桔。但是,在这种条件下,柑桔果实失水较重。从而影响到果实的寿命和外观品质。现有防腐剂处理柑桔果实,其效果虽好,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克多”是目前国外生产的一种新型杀真菌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日本、西德等国已接受“特克多”安全性能。本试验旨在探明,单果包纸、包膜,对减轻甜橙果实自然失重的作用和“特克多”洗果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湖北省金水柑(椪柑)栽培面积超过1.3万hm2,椪柑果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1]已大面积推广,而椪柑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也随着柑桔果品市场的完善逐步得到应用。柑桔分级是采后商品化处理的重要内容。为了解金水柑不同横径大小级别果实的品质及采后贮藏情况,我们于2006—2007年连续两年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供试果实2006年12月4日采自本所6年生枳砧金水柑试验园。选择有代表性的树5株,管理水平中上,以单株为一区组,随机区组设计。根据椪柑分级标准[2],将椪柑果实按横径划分为4个等级:特级(70.0~85.0mm)、一级(65.0…  相似文献   

15.
鲜果牌A型果蜡对锦橙商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优质果品畅销、劣质果品滞销是普遍的市场现象。提高果品商品性已成为水果产业的主要目标。采后打蜡是提高柑桔鲜果商品性的重要手段。鲜果牌A型果蜡(下称A型果蜡)是在我所生产的鲜果牌果蜡基础上研制而成,本试验旨在进一步明确其在柑桔商品化处理中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 鲜果牌A型果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产;仙亮(原名果亮)由美国戴科公司产,埃尔夫·阿托公司提供。锦橙采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试验场。供试锦橙11月18日采收,次日处理。设A型果蜡、仙亮、清水对照3个处理。各处理的果实先在清水中洗干…  相似文献   

16.
决定柑桔果实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子是品种、品质、价格、包装。品种是第一性的。目前,我国的柑桔业仍处于大发展中,着眼未来,应强化柑桔品种结构的改革,本刊曾陆续介绍日本的一些柑桔新品种,今又择要介绍二十一世纪日本的柑桔新品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柑桔座果率与产量品质的关系探究冯健君(浙江省宁海县林业特产局15600)保花保果是柑桔生产的主要环节,通过提高压果率增加产量是获得柑桔高产的有效途径.然而,作者发现,这一措施并不都能同时改善果实内质及外观等果实重要指标,那么,在排除其他一切因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果树产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保持果实优良的风味品质、减少腐损、美化外观、提高果实的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柑桔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一般分为选果分级、洗果除尘、防腐保鲜、退绿、打蜡增色、加商标和包装贮藏(或销售)等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柑桔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采后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已成为提高柑桔果实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现将柑桔贮藏前处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 ,是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挑选、清洗、打蜡、分级和包装。1 选果 选果是果品采后处理的第一个环节。目的是剔除有机械伤、病虫危害、着色度差、外观畸形等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选果由于涉及到病虫、伤、残、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