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桂梅 《广西植保》2000,13(3):8-10
经试验、示范得出水稻瘤矮病的化学防治方法:在秧田期开始用药,共用药4次,选用2药剂为20%病毒A加10%大功臣混液,可有效控制该病危害,移载后本田病丛率为2.49%,防治效果达88.49%。其作用机理是大功臣杀虫剂防治传毒媒介蚜虫,病毒A抑制病毒的核酸和脂蛋白的合成,抵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齿矮病(Rice ragged stunt)是由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传播的一种病毒病,是1977年以来东南亚、东亚和南亚一些国家发生的一个重要病害。我国最初于1978年在福建和台湾发现。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研究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P12的功能,将RGDV-GX P12编码区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大肠杆菌诱导表达;重组的P12融合蛋白经Ni-NTA His·Bind Resins纯化后用于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约41 kD大小的RGDV P12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利用该重组蛋白所制备的抗血清可特异地与融合表达和非融合的P12蛋白发生强烈的免疫学反应。利用该特异性抗血清在病毒粒子样品中检测不到P12蛋白,而在病株总蛋白样品中可检测到1条与预期大小一致的明显条带,表明RGDV P12是一种非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4.
水稻瘤矮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瘤矮病主要为害晚季稻,尤以杂优稻受害特重,这与杂优稻秧苗田播种量和大田插植苗数较少有关。目前病区未有免疫或高抗品种。早季稻一般受害较轻,仅零星发病,但成为晚季稻的主要侵染源。晚季稻播种后从秧针期开始(播后4-5天)即受侵染。特别是在7月中旬早季稻收割时介体叶蝉被迫大量迁移,秧田的虫数激增,秧苗感染率也激增。愈靠近早稻病田的秧苗感染率愈高。早播早植比迟播迟植发病重。秧苗在6叶龄前最易感染发病,苗龄愈小受害愈重,9叶龄后感染的不发病,所以大田的发病率基本上就是秧苗期的感染率。
防治本病主要抓晚稻秧田下述两项措施:(1)播植期适当推迟7-10天,即在7月中旬播种,8月上旬移植;(2)秧苗田从秧针期开始每4-5天喷药1次,共4-5次,如结合迟播则只需喷药2-3次。1983年的2,670亩防治试验和1984年病区全面推广防治结果,防效极为显著。1984年发病面积仅3.36万亩,为1982年发病面积50万亩的6.7%;发病率在0.5%以下,(1982年一般发病率为20-30%,严重的达98%)基本不造成为害,保产约2,5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5.
水稻瘤矮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坤华 《植物保护》2003,29(3):58-59
水稻瘤矮病是水稻病毒病之一。近年来 ,广东兴宁市宁中、坜陂、龙田等镇先后不同程度发生水稻瘤矮病 ,给当地粮食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如 2 0 0 1年晚稻 ,龙田镇曲塘村近 2 0hm2 水稻因受病毒早期侵染 ,水稻瘤矮病发生严重 ,造成稻谷损失 9 5万kg ,平均减产 339 5kg/ 6 6 7m2 。该市宁中、坜坡等镇也有类似危害情况。针对水稻瘤矮病的严重发生危害 ,市农业局病虫测报站通过病虫测报 ,建立病虫跟踪档案和采取治虫防病等措施 ,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 症状受害病株普遍矮缩 ,分蘖减少 ,茎细小 ,一般比健株矮 1/ 3~ 1/ 2。发病轻的田块 ,禾苗…  相似文献   

6.
水稻瘤矮病是80年代我国新发现的一种病毒病。在广西仅博白县已有发生的报道。可是,1991年北流县较大面积发生,成为水稻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之一。早稻发病的有白马、清湾、六靖、平政等4个乡(镇),其中以平政镇龙池村早稻发病较重,病蔸率一般在25—50%,高的达73.2%。晚稻发病的有清湾等13个乡(镇),发生面积1412.8公顷,占全县晚稻实插面积的4.5%。估计全县因此病发生造成损失100万公斤以上,为了明确本病发生危害情况及其与栽培条件的关系,特进行了一些初步调查,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水稻黄矮病(RYSV)在我省普遍发生,损失严重。曾用抗病品种防治该病,发现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抗性反应不一致,为此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各地黄矮病毒的致病力分化情况。现将对本省各重发区毒株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以抗虫转cry1Ab水稻(MF86)及其亲本对照非转基因水稻闽恢3301(MH3301)为材料,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研究水稻瘤矮病毒介导的转cry1Ab水稻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种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感病水稻对取食MH3301的褐飞虱种群寿命影响不显著,促进了其生殖力;而显著缩短了取食MF86的褐飞虱寿命,降低了其生殖力。水稻在不感病的情况下,取食MF86较取食MH3301的褐飞虱种群可显著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殖力;而水稻在感病的情况下,取食MF86较取食MH3301的褐飞虱种群生殖力显著降低。感病的MF86较未感病MF86显著降低褐飞虱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显著缩短世代平均周期;而感病的MH3301较未感病MH3301对褐飞虱生命表动态参数的影响基本均不显著。由此可见,水稻瘤矮病毒介导的转cry1Ab水稻(MF86)对褐飞虱种群增殖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衣壳蛋白的C端12个氨基酸多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筛选、克隆,获得2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SRBSDV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3F1、5G1。3F1、5G1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达10-6,抗体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 kappa链。 Western blot分析表明,2株单克隆抗体均与SRBSDV和RBSDV的外壳蛋白亚基有特异反应。利用单克隆抗体3F1建立的dot-ELISA检测方法能准确、特异、灵敏地检测田间稻飞虱及水稻样品中的SRBSDV和RBSDV。SRBSDV和RBSD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的建立为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诊断、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北方小麦的主要病毒病。寄主范围较广,人工接种可侵染水稻,近几年发现大田水稻发生类似于小麦黄矮病的症状特征。  相似文献   

11.
广东水稻橙叶病病原(MLO)的越冬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水稻橙叶病病原(MLO)的传染介体和越冬介体昆虫只有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一种,但其卵不传递该病原到子代若虫,越冬寄主植物只有水稻的再生稻株和落粒自生稻株。在茂名病区的冬、春期间电光叶蝉的带菌虫和带菌再生稻及感病落粒自生稻始终存在,其带菌率分别为2.33%—35.11%、2.37%—17.78%和1.95%—16.67%。在茂名地区由于冬、春气温不甚低,电光叶蝉仍能继续繁殖越冬,并能不断获菌和传病,所以说该病原是动态越冬的。室内试验表明,带菌电光叶蝉的寿命可长达105—125天,而在茂名的秋收期至翌年春播期一般105天,据此推测有些带菌虫可从秋收后直接存活和传病原到春播稻苗。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用电光叶蝉人工接种并回接水稻成功。但在病区田间调查从未发现病株。以下植物人工接种不成功:野生稻(Oryzea rufipogon)、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s)。  相似文献   

12.
水稻瘤矮病—广东湛江新发生的一种水稻病毒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东新发生的水稻瘤矮病于1981~1982年在广东湛江地区的信宜、高州和化州县发生流行。室内用叶蝉接种2叶龄的稻苗,在10~11月广州温室温度约为土9~23℃下,潜育期为13~28天,主要症状为病苗矮缩,叶片浓绿色,叶背及叶鞘上长有若干个淡黄绿色近圆形小瘤(0.1~1.2毫米直径)。病毒粒子球状,直径约60毫微米。昆虫介体为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 Motsch.)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ticeps Uhler.)。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a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不能传病。二点黑尾叶蝉(N.virescence Distant.)和大斑黑尾叶蝉(N.apicalis Motsch)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决定。电光叶蝉的最短获毒饲育期少于24小时。潜育期在平均室温22~23℃下为13~24天。保毒虫能终生传毒。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初步认为本病与泰国和马来西亚报道的水稻瘤矮病相同。  相似文献   

13.
广东新发生流行的水稻橙叶病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2年广东茂名市的水稻约2万公顷发黄。用电光叶蝉Reclia dorsalis(Motsch)接种3叶龄稻苗,在平均气温28℃下,潜育期为8~36天;主要症状为病株矮,叶片竖直、橙黄至金黄色;部分病叶纵卷干枯;多数病苗早枯死。四环素液浸病稻根可明显延迟死亡。介体昆虫为电光叶蝉。而黑尾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Uhler)、二条(大斑)叶蝉N.apicalis(Motsch)和二点叶蝉N.virescence(Distant)以及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等均不传病。电光叶蝉最短获毒和最短传毒饲育期分别为<2min和<5min.期在室温25~30℃下,约为7~26天,保毒虫能终生传毒,但有间歇传病现象。在病叶脉韧皮筛管细胞毒叶蝉唾腺切片中均可见大量多形态的类菌原体,大小为75~639nm。据此认为本病与1980年云南十年代在东南亚报道的水稻橙叶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厄尔尼诺事件对广东省稻飞虱大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总结分析了厄尔尼诺事件出现与广东省历史稻飞虱大发生的相关关系,为广东省稻飞虱发生的超长预报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年广东省稻飞虱大发生概率高,厄尔尼诺强年稻飞虱大发生概率更高。厄尔尼诺事件部分原因是通过东亚地区夏季风影响广东稻飞虱的发生,夏季风正常年份,广东稻飞虱大发生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防治双季晚稻矮缩病,采用连片种植,改进耕作栽培方法,选用抗(耐)病品种等农业技术措施,再在本田初期及时治虫1—3次,能达到80%以上的防病效果。不用农业防治,单在本田初期及时治虫1—3次防治效果为59.6%。但对小面积晚稻,在本田初期于介体昆虫迁飞高峰期及时治虫2—4次,防病效果也能达到80%以上。欲使晚稻后期的株发病率分别控制在1%、3%和5%以下,其本田初期防病治虫的指标是:当介体昆虫的带毒率为2.5%时,分别为每百株苗虫量4、12和22头;而当介体昆虫的带毒率为5%时,分别为每百株苗虫量2、6和10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应用血清法评价狼蛛对白背飞虱的捕食作用。在早造和晚造两季水稻期间,测定了三种狼蛛捕食白背飞虱的阳性反应率;再根据飞虱和粮蛛当时发生数量,计算出飞虱的被捕食率。  相似文献   

17.
浙江中部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再次回升流行的发生规律、分布格局、介体昆虫灰飞虱的种群动态及其相互关系、病害与产量的关系。感病秧苗、大田前期介体灰飞虱密度以及本田期再侵染是本田病害流行的3个重要部分,但早、晚稻有所不同;秧田期介体密度与移栽时、移栽后病害程度,本田初前期介体密度与抽穗期病害程度,株发病率与丛病率,病害程度与最终产量均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年以来,水稻黄化病(Giallume)已成为意大利水稻上的一种危险性病害。它是由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和麦无网长管蚜非专化性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RGV株引起的病害。目前种植的老品种都感病,产量损失5-100%。
水稻感染大麦黄矮病毒后的典型症状是叶片退色成黄色至橘红色,病叶主脉黄化,分蘖减少,病株矮缩,花器枯萎,以至坏死。
RGV株系为典型的持久性类型,经过循迥期后。蚜虫可传毒较长时间。除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稻状李氏禾(Leersia oryzoides)为病毒寄主外,栽培的禾谷类作物,如玉米,燕麦也是RGV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