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 遥感监测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途。为了在黄淮海平原区建立冬小麦生产动态遥感监测体系,国家农业区划委员会委托北方遥感监测中心,于1990年3月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六省利用NOAA/AVHRR气象卫星,对大面积麦田进行监测试验。商丘地区是河南省小麦遥感监测的唯一地区。我  相似文献   

2.
新疆北部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遥感监测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北部冬小麦区进行了分层,然后利用1992—1993年NOAA气象卫星的AVHRR资料分层建立了冬小麦种植面积与产量的遥感监测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的水稻产量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遥感资料(NOAA/AVHRR,Landsat TM)与水稻模拟模型(RCSODS)相结合,建立遥感数值模拟模型,进行水稻遥感估产。利用TM影像对NOAA进行几何精校正和混合像元分解;对NOAA卫星的可见光通道和近红外通道,采用双通道组合运算技术,构造植被指数(NDVI),结合地面样区实测叶面积指数(LAI)资料,建立NDVI与LAI的相关模式,对大面积水稻LAI进行反演,实现水稻长势的遥感实时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利用NDVI与水稻生物学参数LAI的关系,及时校正水稻生长模拟模型,预报以像元点为空间变化范围的单位面积产量;并对高邮市的水稻进行产量模拟,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NOAA/AVHRR数据的几何精纠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OAA/AVHRR资料进行省级水稻遥感长势监测与估产是以高精度配准为前提的,因此首先论述了在利用TBUS报进行系统纠正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几何精纠正的必要性及其方法的选择;提出综合利用ARC/INFO和ENVI的功能建立几何精纠正的标准空间,通过各种变换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仔细选取地面控制点;利用59次浙江省范围的NOAA/AVHRR数据计算出不同方法中的误差,首次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RST,二元一次多项式拟合法和二元二次多项式拟合法之间的RMS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选定二元二次多项式拟合法作为几何精纠正方法,灰度值重采样采用三次卷积插值法,可作为采用NOAA/AVHRR资料开展省级水稻面积遥感估算、长势监测与估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宁夏主要作物霜冻灾损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1996年宁夏霜冻灾害资料和同期NOAA(AVHRR)资料和霜冻遥感监测结果,构建了宁夏主要作物霜冻灾损评估模式,检验结果表明:所采用模式方法比较客观、实用,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NOAA卫星AVHRR通道1、2计算NDVI和通道4的亮温T4,建立模型方程W=aeNUV1 bT4 c监测辽西地区土壤干旱情况.结果表明,土壤深度20cm左右是该模型适用的最佳层次,且模型的监测结果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7.
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NOAA极轨卫星AVHRR第3通道资料,结合地面森林分布状况及当时天气条件能有效监测森林火灾,并通过AVHRR3,4通道辐射温度的差异计算森林火灾面积,监测面积与实测面积吻合。在监测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西省全年均应为森林防火期。  相似文献   

8.
水分亏缺指数(WDI)是综合陆地表面温度和植被指数建立的区域干旱遥感监测评价指标.本研究利用1982-2001年NOAA AVHRR资料计算了全国20年间各旬WDI,提出基于WDI判断农田受旱及受旱成灾的标准,结合土地覆盖分类提取的耕地范围,提取我国1982-2001年间各年份受旱和受旱成灾耕地面积.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手段提取农田受旱面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遥感获取的农田受旱成灾面积与统计结果基本一致,是快速有效获取干旱成灾范围和成灾面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地理信息系统(GIS)是20世纪60年代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研究空间信息的新技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NOAA/AVHRR,MODIS等数据产品共享的推出,为遥感在全球和地区的大规模植被季相变化和绿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理信息系统(GIS)是20世纪60年代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研究空间信息的新技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NOAA/AVHRR,MODIS等数据产品共享的推出,为遥感在全球和地区的大规模植被季相变化和绿  相似文献   

11.
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与气象卫星植被指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多年牧草产量资料和NOAA/AVHRR资料,计算不同试验区和主要天然草地类型牧草产量与卫星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用NOAA/AVHRR植被指数对大面积草地生产的遥感监测效果较好,按草地类型划分,产量较高的草甸、草原与气象卫星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比产量较低的草原及荒漠与气象卫星植被数的相关系数大,且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对草甸草地和草原草地的监测效果比对茺漠草地监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1982~2000年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鸽  韩琳  刘晓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87-1590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方法]通过对NOAA/AVHRR数据反演的青藏高原地区地表反照率的不同算法进行验证,确认由Stroeve给出的反演结果最接近于观测值。基于Stroeve的反演算法,利用1982~2000年的NOAA/AVHRR数据,反演得到1982~2000年青藏高原地区地表反照率的空间分布。[结果]青藏高原地区年均地表反照率的分布与高原自然地理带的分布特征大致吻合;高原区域年均地表反照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不同地区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高原地区月均地表反照率有明显的地带性,且随时间的变化比较明显。[结论]该研究有助于改进气候模式中地面反射率的参数化方案,揭示局地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内在机制,提高中长期气候预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NOAA卫星遥感监测福建省森林火险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利用气象卫星NOAA的AVHRR资料,计算全省森林防火期内森林植被的干燥度,结合相应的森林火灾的资料,作出森林火险等级空间分布,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指出高火险等级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4.
张爱民  马晓群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2):114-118,106
由于全年粮食总产为多季混种,给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带来很大难度。本文利用1986~1994年约100个时次的气象卫星AVHRR比值植被指数(gl绿度值)对我省淮北平原全年粮食总产的气象卫星遥感监测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对全年粮食总产的遥感监测可分成夏、秋两季进行,其中对夏粮采用单季作物(冬小麦)遥感监测方法,对秋粮采用“总体混合监测”方法,可获得较理想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林火卫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知  陆亚刚  张红梅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8):144-146,150
介绍了4种林火卫星监测的技术,包括NOAA/AVHR R卫星监测、EOS/MODIS数据监测、风云(FY)系列卫星监测及环境减灾(HJ)卫星监测,对国内外林火卫星监测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并对林火卫星监测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讨论的是气象卫星NO AA/A VHRR资料在江西省区域性洪涝灾害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应用NO AA/A VHRR资料,通过计算机自理及综合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洪涝范围,计算洪涝面积,从而达到定量监测洪涝的目的,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洪涝灾害治理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NOAA/AVHRR遥感资料对阿拉善草地进行动态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NOAA/AVHRR遥感资料对阿拉善地区的6个荒漠类草地进行了生长季内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应用NOAA/AVHRR遥感资料对阿拉善荒漠进行动态监测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提出了以“面”取样,“面”与“面”样本区配的建模方式,克服了以往建模方法中样本间“点”对“点”不能很好匹配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辽宁地区作物低温冷害的遥感监测和气象预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农作物低温冷害是造成辽宁地区粮食产量大幅度减产的三大灾害(洪涝、干旱)之一。应用卫星遥感(NOA/AVHRR)手段监测低温的发生、强度及路经等,研究它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综合分析定出主要作物受害指标,分析了500hpa高度场、海温场及太阳黑子、极涡面积指数、海冰面积等与低温冷害的关系。为及时采取农技措施提供适时可靠情报,建立了气象预报的系列模式,进行低温冷害预报。为防灾减灾,为粮食的稳产高产提供气象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