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明多巴胺(Dopamine,DA)受体基因与鸡繁殖性状的关联性,找出可作为鸡繁殖性状的重要标记,选用贵州省地方鸡种荔波瑶山鸡,采用PCR测序法对5种DA受体基因(DRD1~DRD5)的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并进行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DRD1基因有1073(G→A)1个多态位点,分别与300日龄产蛋量、首次就巢日龄呈极显著相关(P0.01);DRD2基因上有15个多态位点,分别与繁殖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14个位点分布于各内含子上,仅有4260(G→C)1个位点位于第6外显子,该位点与开产日龄、300日龄产蛋量和首次就巢日龄呈显著相关(P0.05);DRD3基因11720(C→G)与300日龄产蛋量存在显著相关(P0.05),该位点CC型个体在试验期间无就巢现象;DRD4基因5365(C→T)与开产日龄存在显著相关(P0.05),5546(G→A)与首次就巢日龄和首次就巢持续时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以上多态位点可作为与相关繁殖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指标的辅助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2.
鸡Ghrelin基因C2100T位点与生长和脂肪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鸡Ghrelin基因C2100T多态位点,利用PCR-RFLP结合测序技术,对全同胞资源家系470只F2代家鸡进行基因型检测及标记-性状关联分析,并利用已有的mRNA测定数据分析该多态位点与Ghrelin基因mRNA表达量的关系.结果:(1)经PCR-RFLP检测出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证实C2100T是形成酶切多态性的原因;(2)QTDT检验显示,C2100T与鸡1、6、9周龄体重和皮下脂肪厚度显著相关(P<0.05),并且不同基因型个体性状平均值大小关系为CC>CT>TT;C2100T与其他生长性状和脂肪性状均没有显著相关性;(3)不同基因型个体腺胃中的Ghrelin基因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著,但含C等位基因个体的mRNA表达量相对T等位基因高.试验结果表明,鸡Ghrelin基因C2100T多态性与鸡的部分生长和脂肪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且C等位基因有利于鸡的体重增长和皮下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3.
鸡冠高及体重是优质鸡早熟性选育过程中重要的参考指标,通过研究鸡多个侯选基因上突变位点与冠高和体重的相关性,寻找可作为该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重要标记。在GnRH-I、GnRHR、NPY、DRD2、VIP、VIPR-1和PRL这7个侯选基因上共选取了10个多态位点,采用PCR-RFLP方法对1 310只宁都三黄鸡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并对各位点与77、84、91日龄冠高和体重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PY基因上的2个位点I31391359D及C31394761T可作为91日龄体重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分子标记;VIPR-1基因上的位点A1661691G可作为77、84日龄冠高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在雷州黑鸭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情况,为雷州黑鸭群的品种选育提供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SSCP对200羽雷州黑鸭FSHβ基因的外显子2(exon2)和内含子1(int1)进行多态性检测,通过测序筛查出多态性位点(SNP位点),同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雷州黑鸭产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在雷州黑鸭FSHβ基因的g.1103451A>T(int1)处发现一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A→T),其存在3种基因型(AA型、AT型和TT型),对应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38、0.359和0.103.T等位基因频率(0.718)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0.282),且g.1103451A>T位点在雷州黑鸭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雷州黑鸭的开产日龄以TT型个体最早,其次是AT型个体,分别比AA型个体提前5.48和4.00d,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在开产体重和300日龄产蛋数方面,也表现为TT和AT型个体显著高于AA型个体,且以TT型个体最高,分别为1299.31g/羽和134.37枚;其他产蛋性状指标在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雷州黑鸭FSHβ基因int1存在一个SNP位点(g.1103451A>T),其与产蛋性能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主要对早期产蛋和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可作为雷州黑鸭品种选育的辅助选择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
DRD1及DRD2基因多态性与鸡冠高和体重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鸡DRD1及DRD2基因与冠高和体重的关系。在DRD1和DRD2基因上共选取20个多态位点,对586只宁都三黄鸡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各位点与77、84及91日龄冠高和体重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位于DRD2基因5′侧翼区的位点A-6543G与91日龄体重显著相关(P<0.05),位点C-6539T与91日龄冠高显著相关(P<0.05);DRD1基因编码区上6个多态位点与不同日龄的鸡冠高和体重无显著相关(P>0.05),但由C+765T、C+1011T与G+1065A这3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块与77日龄冠高呈显著的相关性(P<0.05)。研究结果提示:DRD1基因的单倍型块可作为77日龄冠高的辅助选择的有效分子标记;而DRD2基因上A-6543G可作为91日龄体重的有效分子标记,位点C-6539T可为91日龄冠高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探索FSHR基因多态性与茶花鸡产蛋性能的相关性,以期挖掘出影响茶花鸡产蛋的分子遗传标记。[方法]以茶花鸡为研究对象,采用测序技术来筛选FSHR基因SNPs位点,并与茶花鸡产蛋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探究FSHR基因在高、低产组间不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FSHR基因外显子1中发现了2个SNPs位点(g. 34847A→G和g. 35000C→T),均属于中度多态;关联分析显示:g. 35000C→T位点的TT型个体开产日龄显著高于CT型(P<0.05);CT型个体43周龄产蛋数显著高于CC型和TT型(P<0.05);FSHR基因在高产组卵巢和下丘脑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高产组和低产组中卵巢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下丘脑(P<0.05)。[结论]茶花鸡FSHR基因具有一定的多态性和组织表达差异,发现一些影响茶花鸡产蛋性能的潜在分子标记,为地方鸡产蛋性能分子机理及茶花鸡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骨调素基因对京海黄鸡生长、繁殖及屠宰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该基因有2个位点出现多态,SSCP分析后出现3个基因型。3个基因型对初生重、12周龄重、16周龄重和成年体重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AA型个体初生重、12周龄体重和16周龄体重最低,显著低于BB型和AB型的个体(P<0.05)。AA型个体的4周龄、8周龄体重最低,但与BB型和AB型个体差异不显著(P>0.05)。对成年体重而言,BB型与AB型个体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但与AA型个体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个基因型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基因型对开产日龄、300日龄产蛋数、300日龄蛋重和66周龄产蛋数均无显著效应(P>0.05)。基因型与屠宰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基因型与性别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AA型个体的胸肌重和腿肌重均低于BB型和AB型个体。值得注意的是AA型个体的腹脂重均低于BB和AB型个体,但其腹脂率均高于BB型和AB型个体(P>0.05)。推测OPN可能是影响鸡体重的候选基因,该基因可以作为遗传标记对鸡体重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GH和POU1F1作为影响鸡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白耳鸡GH外显子4和POU1F1外显子3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GH、POU1F1单基因型和两基因聚合基因型与72周龄产蛋数的关联.结果表明,GH基因exon4(C2338G\C2341T)的突变和POU1F1基因exon3的突变(A5331T)基因型CC与白耳鸡的72周龄产蛋数显著相关(P0.05),基因型AA、CC对产蛋数的加性效应分别为3.80和3.57.聚合基因型AACC个体72周龄产蛋数(除基因型ABCC外)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基因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扩繁F1代聚合基因型AACC个体72周龄产蛋数与前一世代相当.  相似文献   

9.
以GH和CRBP4基因作为影响鸡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仙居鸡GH基因外显子4和CRBP4基因外显子3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GH、CRBP4单基因型及2个基因合并基因型与65周龄产蛋数的关联。结果表明:GH基因exon4(C2338G/C2341T)的突变和CRBP4基因exon2的突变(C826T)基因型CC型与该鸡品种的65周龄产蛋数显著相关(P0.05),AA、CC型对产蛋数的加性效应分别为3.56、3.60;合并基因型AACC型个体65周龄产蛋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个基因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与文昌鸡繁殖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方法】以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作为影响鸡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测序分析,对FSHR基因所有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区域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收集文昌鸡繁殖性能指标,分析FSHR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结果】共发现4个区域存在SNPs位点,分别为:区域4中exon 4编码区43bp处的T→C突变,但没有导致翻译后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区域2中exon 2编码区5′端-49bp处的C→T突变;区域6中exon 6编码区3′端+12bp处的A→G突变;区域9中exon 8编码区3′端+38bp处的G→T突变。对以上4个区域不同基因型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文昌鸡FSHR基因第4外显子呈现的3种基因型(CC/CD/DD)多态性,与文昌鸡300日龄产蛋数及平均联产天数显著相关(P<0.05)),而且CD杂合基因型的300日龄产蛋数及平均联产天数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结论】FSHR基因可作为影响文昌鸡产蛋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1.
对小花盾叶薯蓣进行了离体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带腋芽的幼茎是最好的芽培外植体,芽2培养基(MS BA2.0mg/L NAA0.5-1.0mg/L)适于芽诱导,芽诱导率为72%;而根1培养基(1/2MS BA0.5mg/L NAA0.5mg/L KT0.5mg/L)则适于诱导生根,诱导率可达50%。本试验的结果为小花盾叶薯蓣快繁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鹌鹑血管活性肠肽1型受体(vasoacitve intestinal peptide type 1 receptor,VIPR-1)cDNA全长基因进行克隆及分析,为鹌鹑的分子育种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比较基因组学,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鹌鹑了VIPR-1 cDNA全长序列;通过生物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VIPR-1在8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鹌鹑VIPR-1的cDNA全长2 427 bp,包含了1 341 bp的开放性阅读框,编码44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获得的鹌鹑VIPR-1编码区序列与鸡该编码区序列存在41个碱基的差异,造成4个氨基酸残基的不同;VIPR-1氨基酸序列与鸡、火鸡、斑胸草雀的氨基酸的一致性分别为99.1%、92.2%、88%,与其它物种的一致性在60%-78%;各物种VIPR-1蛋白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VIPR-1理化性质表明该蛋白为一偏碱性蛋白,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构成;在N-端存在一个由22个氨基酸残基(MKSARLRVLLPLLGCLLSAASS)组成的信号肽,7个α-螺旋构成的跨膜域和C-端结构域,在跨膜域有胆固醇结合位点;在所检测的8个组织中VIPR-1 mRNA均有表达,在小肠中表达量最高。【结论】成功地克隆了鹌鹑VIPR-1 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在小肠组织的表达高于其它组织,在跨膜域存在胆固醇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84日龄南海麻黄鸡A系、B系鸡的血清T3,T4含量及其与部分屠体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南海麻黄鸡A系母鸡、B系母鸡血清T3,T4含量均是B系母鸡高于A系母鸡,南海麻黄鸡B系母鸡的T3/T4比值小于公鸡。血清T3水平值与各屠体性状呈现正的弱相关或中等相关,而血清T4的水平值则多表现为负相关;血清T3/T4比值与各屠体性状表现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与绵羊季节性繁殖性状的关联性,为深入研究MTNR1A基因在绵羊繁殖活动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季节性繁殖的阿勒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及常年繁殖的湖羊和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及测序技术检测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在4个绵羊品种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绵羊季节性繁殖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致使MTNR1A蛋白的胞内无规卷曲结构域构象发生变化。在4个绵羊品种群体MTNR1A基因ExonⅡ处均可检测到T/C突变,其中阿勒泰羊和小尾寒羊中以TT基因型为主,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C等位基因的3.4和11.2倍;在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中则以TC基因型为主,T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TT和CC基因型的17.6和19.6倍;在湖羊中3种基因型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在阿勒泰羊群体中MTNR1A基因ExonⅡ T/C突变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在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湖羊和小尾寒羊群体中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P<0.01)。【结论】在季节性繁殖的阿勒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及常年繁殖的湖羊和小尾寒羊群体MTNR1A基因ExonⅡ处均可检测到T/C突变,但该突变与绵羊的季节性繁殖性状无关联。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TCR1与TCR2T细胞动态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讨鸡马立克氏病T细胞受体亚群的变化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强毒株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在不同的感染期,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胸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CR1+T和TCR2+T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感染鸡脾脏中TCR1+T细胞异常增高,而TCR2+T细胞在脾脏和外周血中表现为暂短的升高,其后迅速下降。TCR1+T细胞与TCR2+T细胞的这种异常变化是vMDV感染雏鸡后T细胞表型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健康和免疫后接种京毒—1号MD强毒鸡中枢免疫器官中ANAE~+T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总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健康攻毒组免疫器官中的淋巴细胞总数在攻毒后明显减少。T淋巴细胞在攻毒后15天以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之后明显下降;免疫攻毒组免疫器官中淋巴细胞总数减少发生的晚而轻微,而ANAE~+T淋巴细胞在攻毒后则持续性高于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米糠多糖对不同免疫状态雏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机理,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健康雏鸡、环磷酰胺处理雏鸡和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雏鸡在服用米糠多糖(剂量150 mg/(kg.d))和不服用米糠多糖情况下,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米糠多糖能够提高健康雏鸡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率,对CD8^+T淋巴细胞作用不明显;能够提高环磷酰胺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诱导免疫抑制雏鸡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immunoenhancer, the ef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mmunopromoter on the quanti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rates of T lymphocytes in the chicken blood were determined. Total 120 chicken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1% and the 0.5%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immunopromoter were added to the chicken drinking water, respectively. The quantity of T lymphocytes in each group was measured by a-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 (ANAE) stai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centages of T lymphocyt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percentage of the 1%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0.5% group (P〈0.05). In conclusion, the transformation rates of T lymphocytes showed that the Chinese medicine immunopromoter had the significant enhancing effect on the transformation rates of T lymphocytes of the treated chicken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mmunopromoter had the distinct function to promote the quanti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T lymphocytes.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130只健康滨白雏鸡新城疫1次、2次免疫后,外周血液 T,B细胞数量及其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次免疫后其外周血液 T,B 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T,B 细胞功能增强;2次免疫后外周血液 T,B 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均明显高于1次免疫。说明健康鸡 ND 免疫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均参与免疫应答,2次免疫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新城疫强毒攻击后,免疫鸡呈现良好的免疫保护,其血液 T,B 细胞数量略有上升,维持较高水平,未免疫鸡全部发病死亡,其血液 T,B 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说明攻毒后鸡的免疫保护力与其血液 T、B 细胞数量高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