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荔枝通过修剪可春秋两季成花坐果,为了弄清哪种修剪方式更有利于番荔枝生产,本研究比较了春季9种修剪方式对新芽萌发、花芽抽生、新芽可溶性糖含量、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秋季3种修剪方式对新芽萌发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短截+摘叶处理在5d内全部萌发新芽,不摘叶较摘叶处理新芽萌发延迟;春季不短截情况下,枝条去顶后只留顶部叶片更容易促进枝条基部萌发花芽。春季短截枝条虽然抽生花芽时间比不短截枝条提早约一周,但是短截与不短截枝条新芽抽生出花蕾的时间基本相同,且不短截枝条萌发的新芽初期可溶性糖含量、后期产量及商品果比例也较高。秋季短截外围1/3、2/3及全部枝条并摘叶对新芽萌发有相近的效果,均在处理后5-6d萌发;秋季短截外围2/3枝条并摘叶处理挂果率适中,优质商品果比例达75%,产量高。综上认为海南岛春季以正常修剪留中间枝短截外围枝条并留顶端2个芽点进行番荔枝生产为宜;秋季以短截外围2/3枝条结合摘叶留叶柄进行番荔枝生产效果最佳;并建议以秋季番荔枝生产为主。  相似文献   

2.
葡萄冬季修剪最好于“小雪”后10天内完成,若修剪不完,务必于翌年伤流前3周剪完,以免伤口难愈,伤流严重,削弱树势。根据树势、地力和计划产量确定留枝量。若地力较好,树势中庸偏强,计划产量2000~2500kg/6667m2,则每米留6~7个硬枝,翌年留12~15个新梢。根据树势和品种决定留枝长度,一般说来,每条硬枝留3~5个饱满芽,翌年一个硬枝留1~2条新梢。过旺的硬枝也可留5~6个新梢,翌年任其全部萌发,长到4~6叶时,“去旺枝”、“去上部枝”和“去弱枝”,留取2~3个新梢,以缓和树势。自地面发出的枝,留60cm短截,以能绑缚于第一道铁丝为准,不可…  相似文献   

3.
冬季修剪也叫休眠期修剪,在秋季落叶后到第二年春萌芽前1个月进行。成龄葡萄树冬剪,主要是剪截当年生的新梢,调整产量,稳定树形。通常因剪留新梢的长度不同分为短梢修剪(剪留1~4节)、中梢修剪(剪留5~7节)和长梢修剪(剪留8节以上)。剪留长度主要根据该品种在当地的生长结果表现和采用的架式、整形方式而定。有的品种新梢从基部到顶端各节芽眼都能正常结果;有的品种基部几个芽结果率很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4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6.20万株/hm^2、7.95万株/hm^2及9.7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进行了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混播试验。分别测定各处理的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指标,通过统计分析,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2个混播组合的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淀粉含量、粗灰分含量与组合内品种单播相比差异不显著。在各密度下,混播组合1(中原单32+东青1号+吉饲9号)的粗蛋白质含量及粗脂肪含量均高于组合内品种单播处理,其中在密度为7.95万株/hm^2时粗蛋白质含量及粗脂肪含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箭筈豌豆在西藏高海拔河谷地带的种子生产技术,选择333/A、西牧333、西牧881和西牧324等4个箭筈豌豆品种,在达孜县于2010年4月7日—5月6日分5个播种期进行了结实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33/A和西牧333在5个播期的种子产量平均为1 746.18 kg/hm2和1 873.00 kg/hm2,其中4月20日和4月28日播期的产量最高,2个品种均可达到2 550kg/hm2以上;西牧881和西牧324在5个播期的种子产量平均为493.44kg/hm2和335.49kg/hm2,最高产量仅能达到804.81kg/hm2。4个品种各播期种子产量与其千粒重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西牧324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品种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33/A和西牧333各播期种子产量与秸秆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民勤荒漠区优良苜蓿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3年对引进国外的4个紫花苜蓿优良品种,在民勤荒漠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随春季播期提前,各个品种均有明显提前成熟的趋势。在夏季气温39℃以下和冬季最低气温-30.4℃以上,这些品种均可安全度夏和越冬。不同留茬高度处理下均表现出从留茬0,3,5到7 cm成活率显著提高的趋势,并以留茬高度7 cm最好。“Algonquin”和“Mathias”2个品种在种植第2年可刈割3茬,年度平均风干草产量分别可达到15.3 和16.2 t/hm2,比对照品种分别提高32.8%和40.6%;种子产量分别可达到750和765 kg/hm2,比对照品种分别提高150.0%和155.0%。同时,这2个品种均表现出明显的产草量、产种量高的优势,并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抗病虫能力,在民勤荒漠区及同类地区具有推广价值。“Beaver”和“Rangelander”2个品种的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没有太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甘肃栽培的25个苜蓿品种分枝期的茎、叶中总皂苷的含量,同时,比较了白花苜蓿、低纤维苜蓿、新疆大叶、甘农3号4个常见苜蓿品种在不同生育期茎、叶中总皂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所有测定的苜蓿品种叶片总皂苷含量均高于茎;不同品种之间的总皂苷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叶中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阿尔岗金,为30.15mg/g DW,而茎中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单选2,含量为17.39mg/g DW。4种苜蓿的茎和叶的总皂苷含量随着生长发育时期的延长而升高,在盛花期达到最高。盛花期的苜蓿中花的总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叶,茎秆中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利用4个苜蓿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通过测定产量、鲜比、茎叶比,并分别分析叶和茎中粗蛋白、钙、磷含量,结果表明:WL525越冬能力最强,三得利的越夏能力强;叶/茎最高是三得利,并且三得利的叶和茎中粗蛋白、钙和磷含量比其他3个品种含量高,鲜草总产量最高为WL525,因此三得利是首选的优质牧草品种,产量最高为WL525.  相似文献   

9.
利用4个苜蓿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通过测定产量、鲜比、茎叶比,并分别分析叶和茎中粗蛋白、钙、磷含量,结果表明:WL525越冬能力最强,三得利的越夏能力强;叶/茎最高是三得利,并且三得利的叶和茎中粗蛋白、钙和磷含量比其他3个品种含量高,鲜草总产量最高为WL525,因此三得利是首选的优质牧草品种,产量最高为WL525。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新驯化牧草品种——大颖草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试验以当地推广种植的同德短芒披碱草、同德贫花鹅观草、扁穗冰草三种优良牧草品种为对照,在青海省铁卜加草原改良试验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颖草等4个牧草品种在高寒地区播种当年(2016年)均未完成生育期,但第二年各参试品种均能完成其生育周期;播种第二年以扁穗冰草和大颖草平均鲜草产量较高,分别达到1 179. 0 g/m~2和511. 7 g/m~2,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 05),但均显著高于同德贫花鹅观草和同德短芒披碱草(P0. 05);大颖草平均种子产量达到87. 8 g/m~2,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品种(P0. 05);大颖草营养成分中粗脂肪含量为10. 6%、粗蛋白含量为6. 16%、粗纤维含量为46. 11%,同德贫花鹅观草粗脂肪含量最高,扁穗冰草粗蛋白含量最高,大颖草粗脂肪含量适中,粗纤维含量最高。说明大颖草具有在高寒地区适应性强、产量高等优点,适宜在高寒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凌丰”酿酒葡萄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开展了对结果枝不同时期摘心和不同留叶数的摘心试验。结果表明:花前5d至初花期在花序以上留 6 片叶摘心比留4片叶摘心及留 8 片叶摘心,在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因此在每株留结果枝为15枝条件下,在开花前5d至初花期在结果枝最上端花序留 6 片叶摘心较合理,可为解决果农对结果枝摘心较为随意而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7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了6.20万株/hm2、7.95万株/hm2及9.7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进行栽培密度试验,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的干物质产量及粗蛋白质含量,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青贮玉米各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铁吉11及吉单4011干物质产量呈下降趋势,中原单32、吉饲9号、东青1号、阳光1号及高油106干物质产量则均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吉饲9号在密度为7.95万株/hm2下的干物质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阳光1号在密度为6.20万株/hm2下粗蛋白质含量在各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灌溉对饲草谷子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选取赤峰草谷子、118和大白谷等3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3个品种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各生育期产量和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比较饲草价值的变化规律,确定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及最佳收获期的栽培方式。结果显示:在抽穗期,品种118在不同处理下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在灌浆期,品种118在两种不同处理下的产量均达到了最高水平。在乳熟期,3个品种的灌溉条件下的产量均高于旱作条件下的产量,品种118的产量显著高于赤峰草谷子和大白谷(P<0.05)。品种118的粗蛋白质含量在灌溉和旱作条件下均达到最高,旱作条件下品种118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赤峰草谷子和大白谷(P<0.05)。品种118在灌溉条件下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旱作条件(P<0.05)。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品种118和大白谷灌溉条件下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旱作条件,而赤峰草谷子旱作条件下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灌溉条件(P>0.05)。在灌溉和旱作两种不同条件下,品种118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最高(P>0.05)。研究表明,在四子王旗种植谷子时,在灌溉条...  相似文献   

14.
刈割时间与留茬高度对羊草草甸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揭示刈割时间与留茬高度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草产量和干草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刈割时间与合理留茬高度,本研究以吉林省大安市姜家甸羊草草甸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通过刈割时间与留茬高度两个因素,各设3水平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1日至9月1日间,随刈割时间的推迟,群落盖度呈明显的递增趋势(P0.05),群落和羊草干草粗蛋白(CP)含量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0-10、10-20和20-30 cm三个土层深度的群落根系生物量呈现出由增到减的变化过程,而羊草根系生物量在10-20 cm土层呈减少。8月15日刈割,群落和羊草产量均最高;留茬高度8 cm处理群落产量最高,留茬高度2cm处理羊草产量最高,但在2~8 cm留茬高度范围内,群落和羊草营养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变化。吉林省西部羊草草甸8月15日刈割、留茬高度2 cm,可收获当年最高羊草产量和干草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通过花前两段摘心中第1段穗上不同留叶数处理,研究其对结果枝蔓、叶片、花穗、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两段摘心中以第1段穗上2叶重摘心最佳,处理时间4月1日-4月6日,结果枝叶片总数保留17片,顶端留1根二次副梢4叶重摘心,其后顶端副梢1叶反复轻摘心,至8月中旬后,顶端不留副梢技术模式。既降低结果枝的生长势,又保持结果枝足够总叶面积和花对叶大小,从而达到果实品质提升,增大花穗和花梗长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冬季修剪增甜法以每667m2栽300株计,每株在冬剪时留15个左右母校,667m2留母枝4500个左右,把产量控制在1500kg以内(对一般葡萄品种产量控制在1250kg以内更好)。修剪时扇形或水平整枝,架面高度一般不超过1.5m。这样可保证进入8月以后架而全天光照在8小时以上,互不遮光,通风良好,使葡萄甜度大大提高。2春夏修剪增甜法春梢萌发后,先抹芽定枝;5月下旬葡萄开花时留11~12片叶第一次摘心;6月下旬,副稍留6~7片叶第二次摘心;第二次副消长起来时留1~2片叶第三次摘心。一般经过3次摘心后1个结果枝上留叶20片左右,这样便可满足果实生长需要,使甜度大增。3合理追肥增甜法全年主要施肥4次。第一次在上年10~12月进行,开40~50cm的沟,每667m2施5000kg土杂肥及少量磷肥,施后立即覆土浇水;第二次在3月初进行,每667m2追施2000kg人粪尿;第三次在5月中旬进行,每667m2追施1000kg人粪尿及少量化肥;第四次在8月上中旬用0.3%尿素和0.4%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提高葡萄甜度的栽培措施@何爱文  相似文献   

17.
以酿酒葡萄“贵人香”为试材,连续两年研究了模式化修剪保留不同叶幕厚度处理对葡萄果实产量、品质和枝条贮藏营养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葡萄简化修剪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幕厚度90cm处理产量最高,其次为60cm处理,两者无显著差异,30cm处理最低。叶幕厚度60cm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90cm处理,30cm和120cm两个处理最低。可滴定酸含量表现相反趋势。叶幕厚度60cm处理单宁和总酚含量均最高,其次为90cm和30cm处理,120cm处理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叶幕厚度60cm、90cm和120cm三个处理枝条的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30cm处理。2014年叶幕厚度60cm处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为90cm处理,两者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120cm和30cm处理,30cm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综合分析,在辽宁省朝阳市气候条件下,模式化修剪叶幕厚度保留60cm时,“贵人香”葡萄表现最佳,其次为90cm处理,30cm和120cm处理最差。  相似文献   

18.
桑叶生物碱具有降血糖、抗病毒等功效。为了解桑叶总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采用雷氏盐比色法检测分析不同桑树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和生长部位桑叶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桑树品种桑叶中总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含量最高的是抗青10号,质量比达到3. 55 mg/g,其次是大10(为2. 85 mg/g),含量最低的是69(仅2. 37 mg/g); 3个桑树品种桑叶总生物碱含量从3月份到4月份均表现为增加,4月份后开始减少,到5月份时含量降到最低,随后一直增加,在8月份时含量达到最大值,8月到10月含量略有减少; 3个桑树品种不同叶位桑叶总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1~2叶位、3~4叶位、5~6叶位、7~8叶位、9~10叶位。研究结果为桑叶食、药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在管理一致、播种密度一致的条件下,对科饲1号和玉草2号2个饲草玉米品种在追施纯氮300kg/hm2、375 kg/hm2、450 kg/hm2、525 kg/hm2水平下的产草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科饲1号的处理4产量最高,处理4和处理3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处理2和处理1(对照)差异显著.玉草2号也是处理4产量最高,与处理3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处理1(对照)和处理2产量差异显著.从总体上来看,不同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显著.饲草玉米各品种处理的经济效益不同,玉草2号处理3的经济效益最高,比经济效益最低的科饲1号处理1高260.6%;相同品种内不同处理中均以处理3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处理4,最低为处理1(对照).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温室种植苜蓿的生产性能,对6个苜蓿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个苜蓿品种中, WL323苜蓿的干草总产量最高,为18758.33 kg/hm2;阿尔冈金苜蓿的平均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可达1.44 cm/d;阿尔冈金苜蓿在留茬高度为5 cm时的茎叶比最高,为0.8732;抗蓟马苜蓿在留茬高度为5 cm时的鲜干比最高,为12.8465;苜蓿王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