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为枸杞蚜虫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1.8%阿维菌素乳油与2.5%鱼藤酮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5%绿农宝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配对枸杞蚜虫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1.8%阿维菌素乳油与2.5%鱼藤酮乳油按有效成分1:4混配、与0.5%绿农宝乳油按有效成分1.0:0.6混配、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按有效成分1.O:11.2混配均具有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477.5、455.1、244.5mg/L;1.8%阿维菌素乳油与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按有效成分1.0:1.4混配的共毒系数(cTc)为110.3mg/L,药效表现出相加作用。[结论]该试验中4种农药混剂对枸杞蚜虫的防治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自制新疆重瓣榆叶梅(Pnunus triloba Lindl)花食用色素为实验材料,分别对色素中的灰分、总糖、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总量和有害微量元素As、Pb、Hg和Cu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色素中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灰分18.3%,总糖1.35%,粗蛋白5.82%,粗肪脂0.16%,氨基酸总量6.39%;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As0.028mg/kg,Pb0.036mg/kg,Hg0.15mg/kg,Cu0.031mg/kg.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绿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脂肪和还原糖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和异黄酮含量在发芽后均较未发芽时增加。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最多,维生素A含量在7d内增幅92.42%,维生素C含量则由0增加至9.66rag/100g,蛋白质含量增加也较多,由25.01g/100g增加至42.15g/100g,脂肪含量在7d内下降27.78%,还原糖含量在第1天时达到最大值0.82g/100g,以后又逐渐减少,发芽到第7天时降至0.48g/100g,异黄酮含量在第4天时达到最大值0.78g/100g,以后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生长调节剂对梨树开花和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梨树萌芽期用80mg/L青鲜素、20~15mg/L促生灵和125mg/L缩节安,延迟初梨花期6~7d,避免霜害.花粉室温保存15d,萌发率达50%以上,为尚未受冻的花朵进行人工授粉赢得时间.人工受粉后喷施100mg/L赤霉素,20mg/L钼酸铵,100mg/L硼酸,促进花粉萌发.霜冻后对部分柱头受冻而子房完好的花朵喷施40mg/L赤霉素+25mg/L促生灵、100mg/L赤霉素+40mg/L细胞分裂素、50mg/L赤霉素+150mg/L链霉素,可显著促进早酥梨和五九香梨单性结实.  相似文献   

5.
鲍荣静 《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15-1616,1614
以魏可葡萄为试材,在不同花果时期,利用不同浓度的吡效隆处理魏可果实,结果表明,以花后15d,浓度10mg·L。的效果为最好。魏可葡萄单果质量增加28.7%;穗重增加25.7%。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和Vc含量略有下降,果实的糖酸比增加。果实前期赤霉素含量增加,并使果实CTK的峰值提前。  相似文献   

6.
在永甜7号甜瓜开花的当天,分别用有效成分用量0(清水,CK)、2、4、6和8mg/kg的0.1%噻苯隆可溶性液剂进行浸瓜胎处理,研究了药剂不同施用浓度对甜瓜坐瓜率、裂瓜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筛选出了用于甜瓜浸瓜胎的噻苯隆适宜施用浓度。结果表明:用0.1%噻苯隆浸瓜胎对甜瓜生长安全,其适宜浸瓜胎的施用浓度为6mg/kg。该浓度处理下,甜瓜虽然有少量裂瓜(裂瓜率1.72%),但坐瓜率、单瓜重和产量明显提高,3项指标值分别为96.67%、447.80g和6490.32kg/hm2;且品质得到有效改善,虽然Vc含量显著降低,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且达到最大值(9.15%),可滴定酸含量(0.082%)明显降低,可溶性糖含量(63.429mg/g)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从银苞芋无菌系建立开始,研究银苞芋的组织培养技术,并得出以下结论:银苞芋无菌系建立的最佳组合为75%酒精45秒+5%漂白粉15分钟+0.1%升汞10分钟;银苞芋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A3B2(MS+6 BA8.0mg/L+NAA 2.5mg/L+糖30g/L+琼脂6.4g/L+C 3g/L,pH值5.8);银苞芋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NAA 6mg/L+糖30g/L+C3g/L,pH=5.8。  相似文献   

8.
9701和8134是从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中选育出的两个软枣猕猴桃优良品系。两品系果实都较大,平均单果重都在17g左右,最大果重分别为21.1g和23g。9701总糖含量为6.17%,总酸0.81%,Vc为84.8mg/100g鲜果肉;8134总糖含量为6.3%,总酸为0.68%,Vc为76mg/100g鲜果肉。两品种果实耐贮性良好,9701和8134在0-5℃低温贮藏都比魁绿延长6-9d。果实鲜食性较好,可加工果酱及饮料。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0%敌畏·氰戊乳油在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标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桃生长的不同时期,应用20%敌畏·氰戊乳油以施药剂量200mg/L进行消解动态试验,敌敌畏的消解半衰期为1.0—1.3d,氰戊菊酯的消解半衰期为4.1~4.6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按推荐剂量(100mg/L)和高剂量(200mg/L)使用2次和3次,在桃收获前7d或14d,敌敌畏残留量为未检出(〈0.01mg/kg)~0.023mg/kg,氰戊菊酯残留量为0.010~0.066mg/kg。综合多方面因素,建议20%敌畏氰戊乳油在桃上按推荐剂量(100mg/L)喷雾使用,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不小于7d,MRL推荐值为敌敌畏0.2mg/kg,氰戊菊酯为0.2mg/kg。  相似文献   

10.
该品种生育期85天左右.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5个.大中薯率84.0%。薯块休眠期较长,耐储藏。薯块干物质含量25.2%.淀粉含量15.9%~16.8%.粗蛋白含量2.4%~3.3%.维生素C含量15.2~18.7毫克/100克.还原糖含量0.1%~ 0.2%.蒸煮食味优.中抗晚疫病。  相似文献   

11.
以MT为基本培养基,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红江橙和柠檬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胚轴、下胚轴、子叶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不同外植体在形成愈伤组织的时间和过程上有差别;红江橙上胚轴、下胚轴、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实验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T 2,4-D 1.00 mg/L 6-BA0.50 mg/L 蔗糖30 g/L、MT 2,4-D0.50 mg/L 6-BA0.50 mg/L 蔗糖40 g/L、MT 2,4-D 0.50mg/L 6-BA1.00 mg/L 蔗糖20 g/L,此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柠檬上胚轴、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实验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T 2,4-D1.00 mg/L 6-BA0.50 mg/L 蔗糖30 g/L、MT 2,4-D1.00 mg/L 6-BA2.00 mg/L 蔗糖20 g/L,此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55%、29%。  相似文献   

12.
含GA3的预处理液对百合切花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预处理液[40 g/L蔗糖 300 mg/L 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 60 mg/L Al2(SO4)3 100 mg/L赤霉素(GA3)]对百合切花进行保鲜效应研究,预处理液保鲜效果明显,能延长切花瓶插寿命3 d,增加鲜重,增加花瓣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改善体内水分平衡,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脯氨酸的含量,从而改善切花品质,延缓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油菜素内酯对火龙果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提高火龙果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白玉龙火龙果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在火龙果盛花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花后第15d)两次喷施不同浓度(0.25、0.50、1.00、2.00mg/L)的油菜素内酯,测定火龙果的坐果率、单果重、果形指数、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C、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0.25、0.50、1.00和2.00mg/L处理火龙果的坐果率均高于对照(喷清水)10个百分点以上;喷施1.00mg/L处理的火龙果单果重376.59g,显著高于对照308.77g,增幅为21.96%,可溶性总糖含量(103.97mg/g)与对照(92.76mg/g)差异显著;各浓度处理均可增大火龙果果实的纵径和横径,以1.00mg/L处理果实横径最大(8.46cm),0.50mg/L处理果实纵径最大(10.75cm)、果形指数最高(1.31)。【结论】火龙果盛花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分别喷施1.00mg/L油菜素内酯可通过增加火龙果的坐果率、单果重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生长调节剂对核桃座果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7年生温185核桃为材料,在雌花盛花期用不同浓度的GA3、6-BA和稀土微肥对核桃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了这3种生长调节剂对温185核桃座果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稀土微肥、GA3600 m g/L和6-BA 30 m g/L外,其余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核桃座果率,其中增幅最大的是6-BA 50m g/L,座果率比对照提高17.89%;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2,4-表油菜素内酯 (EBR)对葡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葡萄光合效率和改善果实品质,以及油菜素内酯类化合物在酿酒葡萄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美乐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0.2、 0.4和0.6 mg/L) EBR,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EBR对葡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各EBR处理在葡萄的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均可提高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其中0.4 mg/L EBR提高效果较好,在果实膨大期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平均值分别较对照提高69.59%和20.87%; 0.2和0.4 mg/L EBR均可提高净光合速率,在果实膨大期,二者的净光合速率平均值较对照分别提高24.05%和18.38%,而0.6 mg/L EBR降低3.56%;在花后40 d, 0.2和0.4 mg/L EBR处理均显著提高RuBP羧化/加氧酶 (Rubisco)活性 (P<0.05,下同),较对照分别提高21.74%和31.30%,而0.6 mg/L EBR处理降低36.90%,抑制Rubisco活性; 0.4 mg/L EBR对净光合速率与各个光合色素相关性的提高效果较好,其中,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呈显著相关,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相关 (P<0.01);在成熟期, 0.2 mg/L EBR处理对促进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积累效果较好,含量分别达203.32和170.37 mg/g,各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单宁和总酚含量,其中0.4 mg/L EBR处理对单宁和总酚的降低效果较好,含量分别达7.59和5.26 mg/g,各EBR处理可促使果实提前完成转色。【结论】 0.6 mg/L EBR在处理前期会通过降低Rubisco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影响净光合速率, 0.4 mg/L EBR通过提高净光合速率、 Rubisco活性和光合色素提高植株光合作用,从而提高美乐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对早紫葡萄无核及果实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棚栽培的3年生早紫葡萄(Vitis vinifera)为材料,研究了在花前10 d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溶液对果实品质、无核率及座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赤霉素(GA3)溶液后都能达到无核化的效果,其中以50 mg/L的赤霉素(GA3)溶液无核处理的效果最好,无核率可达93.33%;果实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固性物含量也均最高,而且其着色度、表面光洁度等外观品质也最好。  相似文献   

17.
王传凯  郭淼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7):1173-1177
[目的]探讨油菜素内酯对裸燕麦生长发育和抗氧化代谢的调节机理,为提高裸燕麦耐热性和生产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喷蒸馏水为对照(CK),对长势一致的裸燕麦喷施浓度为0.01、0.10和1.00 mg/L的油菜素内酯,进行常温(白天20℃/晚上15℃)和高温(白天38℃/晚上25℃)环境培养,处理7 d后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在常温下,喷施油菜素内酯可增加裸燕麦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质的积累,进而提高其生物量,其中株高、鲜重和干重以1.00 mg/L处理最高,分别高于常温CK 23%、26%和123%;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均以0.10 mg/L处理最高,分别高于常温CK 81%、98%和86%.高温胁迫下喷施油菜素内酯可明显提高裸燕麦的耐热性,提高其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其中以0.10 mg/L处理根系活力最高(154.16μg/g·h),MDA含量最低(17.54 nmol/g),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达最大值,分别为28.75 mg/g、26.75 mg/g、842.71 U/gFW和199.43 U/g·min.[结论]常温环境下,喷施0.10和1.00 mg/L的油菜素内酯对裸燕麦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最显著;高温胁迫下,喷施0.10 mg/L的油菜素内酯对提高裸燕麦耐热性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复合细胞分裂素对脐橙的保果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橙被誉为柑桔之冠,是赣南很重要的一种经济果木。由于脐橙单性结实的特性,落花落果严重,座果率低下。人为补充外源激素被认为是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本试验结果表明,用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组成的混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复合细胞分裂素,在脐橙谢花末期涂果一次或在谢花末期至第二次生理落果前涂果两次,均能极显地提高座果率,具有良好的保果作用。在不同处理中,以6-B浓度为200mg/L的复合细胞分  相似文献   

19.
GA_3和套袋对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贵元  夏仁学  吴强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12-4913,4915
以红肉脐橙为试材,于幼果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并于第2次生理落果基本结束后对果实套袋,分析GA3和套袋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GA3处理均极显著降低了单果重,显著或不显著地提高了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Vc含量,对果皮的亮度、黄色度、果皮厚度、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无显著影响;套袋处理显著或不显著增加了果皮亮度、黄色度和果形指数,但显著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糖酸比,对其他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枣子叶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枣树‘雄性不育3号’未成熟胚的子叶为材料,建立了枣子叶再生植株体系。子叶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琼脂3.3 g/L,愈伤诱导率达到40%。从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琼脂3.3 g/L+TDZ 1.5 mg/L,不定芽发生率为88.9%,不定芽数量与愈伤数量之比为3.5。生根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琼脂3.0 g/L+IBA 1.0 mg/L,生根率达到33.3%。此外,培养温度显著影响玻璃化苗的生长。在24℃条件下培养30 d,仅有9.7%的玻璃化苗向正常植株转化,而在20℃培养条件下的玻璃化率仅为6.7%。附加30~80 g/L蔗糖的不同培养基上,玻璃化苗向正常苗转化情况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