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烈性传染病.传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0~80日龄鸡群,100~180日龄鸡群也可发病,但较少见。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危害比较严重,会给养鸡户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破坏鸡免疫器官法氏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雏和中雏,3~6周龄的鸡发病率最高,病情最严重。该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胸肌、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笔者于2  相似文献   

3.
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龄乌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突发性强,发病率高,死亡曲线呈尖峰式。本病罗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因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的损失,使淋巴细胞大量损失而导致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下降,极易引发大肠杆菌病,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肉仔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1~39日龄的雏鸡;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鸡非接触性传染病,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危害较为严重,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 本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称为鸡的"艾滋病"。下面将一例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过程介绍如下。2006年1月8日,河北省涿州市某养鸡户饲养的2000只 AA 肉食鸡。于15日龄时发现个别鸡只排黄白色稀粪,病鸡精神委顿,怕冷。后于2日后出现大量死亡,于当日来本门诊就诊。1 临床症状鸡群发病后呈突然发病,病程呈一过性,病初见有些鸡只啄自己肛门周围羽毛,排黄色稀粪,不久大群出现腹泻,排白色米汤样水便,病鸡精神委顿,怕冷,部分病鸡震颤,病程长者,病鸡羽毛松乱瘦小。2 剖检症状解剖几只病死鸡,表现为明显的传染性法氏囊症状。病死鸡脱水,腿及胸部肌肉有条状出血,似刷状。法氏囊病变具有特征性,肿大,呈淡黄色,囊腔中有胶冻样或干酪样或奶油样坏死物。法氏囊黏膜皱褶上有条索状或斑块状出血,严重病例,法氏囊明显出血,如紫葡萄样。较温和病例,法氏囊一周左右开始萎缩,呈蜡黄色,  相似文献   

6.
孙军 《吉林畜牧兽医》2010,31(12):28-29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雏鸡。本病特征:发病率高,病程短,鸡感染后导致免疫抑制,可以继发多种疾病或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7.
曾献芝 《北方牧业》2007,(14):19-19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沙河市李某饲养1000只珊瑚粉蛋鸡,40日龄时发病。鸡群开始症状一直很好,7日龄首免法氏囊后,突然出现几只呆鸡,第二天发呆增多,并出现伤亡5只,有的拉血便,遂来我站就诊。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炎、冈布罗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在养禽业发达的国家广泛流行,我国也有不少地区发现了此病。法氏囊还叫腔上囊,10周龄左右的雏鸡法氏囊最发达,以后逐渐萎缩。法氏囊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当其受到损害时,直接影响免疫接种效果,增加雏鸡对鸡新城疫等许多疾病的易感性。1病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是环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这种病毒的抵抗力较强,耐热,56℃5h、60℃90m in都不能灭活,并可耐受光和紫外线的照射。在鸡舍内能存活122d,被污染的鸡舍长期保持着有传染性的病毒…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具有“一过性”的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于1957年由Gosgrove在美国首次发现的,1962年Cosgrove首先报道了此病,同年Hitchner把法氏囊病料接种于鸡胚,成功地分离到病原,称为“传染性法氏囊因子”,1970年,在世界禽病会议上,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两病多流行于夏、秋多雨季节,临床上都呈现以雏鸡发病严重,病死率高,两病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化,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危害。现将某肉鸡养殖场一起肉仔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与球虫混合感染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下面就将今年的一个病例  相似文献   

13.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BID)是由双股核糖核酸病毒科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3~12周龄的雏鸡、青年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原主要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为近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1流行特点本病只发生于鸡,虽各品种均可感染发病,但以白色轻型品种鸡反应严重,肉鸡较蛋鸡更为敏感。本病多发于3周至开产前的小鸡,3~7周龄为本病高峰期,成年鸡对本病有一定抵抗力。3周龄以下的雏鸡感染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轻度症状,但引起严重免疫抑…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与禽霍乱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和禽霍乱病在养鸡生产中都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较高的死亡率,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给养鸡业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2007年6月上旬,某养殖户饲养蛋鸡雏3000只,育雏到22日龄时发生了传染性法氏囊炎与禽霍乱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控制,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周改玲  张武军 《中国家禽》2004,26(20):17-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若能早发现。及时注射高免卵黄抗体,鸡群死亡很少,但若有其他病混合感染,损失将较大。现将一例麻鸡IBD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12年9月19日,武威市羊下坝镇某养殖小区饲养4 500只6周龄罗曼鸡突然发病,迅速传播,死亡剧增,5日内发病2 600只,死亡560只,发病率57.8%,死亡率12.4%。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球与病混合感染。经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10日内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股核糖核酸病毒科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3-10周龄的雏鸡、青年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原主要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导致感染鸡对其他致病因子的感染性增加并对其他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其发病率高达70%-100%,死亡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贾国朝 《北方牧业》2006,(20):18-18
<正> 2006年9月20日,河北省临城县一养殖户饲养的1500只海兰褐蛋鸡发病。病鸡精神委顿、食欲不振、拉白色或红色鱼肠子样的粪便。用安乃近和多种维生素饮水两天后,鸡群出现惊厥,最后死亡,遂到我公司门诊治疗。1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怕冷挤堆,羽毛蓬松,肛门附近羽毛被粪便污染,自啄肛门。粪便中带有血丝或黄色未经消化的饲料颗粒。2 病理变化解剖病死鸡5只,发现腿肌、胸肌有刷状或斑状出血;十二指肠胀气、出血或充血,肠黏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26日,海南琼中县营根镇高田村一养鸡户送来4只病鸡到我站诊断。该户从外地购进800只雏鸡饲养到35日龄时.陆续死亡,多时一天死亡20多只。本站派人员到现场调查病因和采集病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