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东辉 《作物杂志》1989,5(4):14-15
玉米是肇州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占耕地面积70%以上。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制约,长期产量不高。1980~1982年平均亩产仅166公斤,属黑龙江省玉米中产区。1984年全县推行500公斤栽培技术以来,示范田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生产大改观。1984年7个试点农户,15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1985年5万亩,平均亩产519公斤;1986年15万亩,平均亩产594公斤;1987年全县102万亩玉米平均亩产416公斤;1988年全县95.3万亩  相似文献   

2.
南斯拉夫是玉米主产国,种植玉米已有几百年的历史.1981~1985年每年种植玉米3460多万亩,平均亩产310公斤,总产1060多万吨,亩产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提高190公斤,总产增加593.5万吨。单产提高与玉米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有密切的关系。战后南斯拉夫玉米生产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南、山东、冀南、皖北、苏北、陕西关中等地示范推广麦茬水稻旱种,1985年种植面积约200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1984年新乡地区麦茬水稻旱种20.5万亩,平均亩产304公斤,超过了插秧水稻和玉米的单产,高产地块亩产突破了500公斤。亩纯收入比插秧水稻提高34%,比种植玉米提高96%。  相似文献   

4.
宋修海 《作物杂志》1989,5(2):17-17
我们自1985年以来进行了玉米平菇间作试验,获得了玉米亩产700公斤,平菇亩产2500公斤,亩纯收入3000元的经济效益。除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好,水源充足,排涝灌溉方便的地块外,更主要的是要选对路的玉米品种和平菇品种。玉米选用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末,我国农业传来令人鼓舞的喜讯:1亩耕地生产1吨粮,它比全国耕地平均亩产高出3倍多,为我国长期徘徊的粮食生产带来了新希望。据农业部报道:1989年全国吨粮田开发面积1961.5万亩,绝大部分亩产达到或接近吨粮,还出现大面积高产的吨粮县、吨粮乡、吨粮村。在黄淮海平原的山东省,有127万亩小麦玉米两作实现吨粮;河北省有37万亩小麦玉米两作实现吨粮;地处黄淮海平原北缘的北京郊区,也出现了6个亩产吨粮村。有关专家认为,这类吨粮田一般按习惯亩计产,比标准亩要略大一些。另一类是科研单位的试验田,经过测产或实收按标准亩所得的产量。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河北省廊坊市试验,1251亩小麦玉米两作平均亩产923公斤(按测产85%折算),有252亩两作亩产1029公斤。北京农业大学在河北省吴桥县试验,3000亩小麦玉米两作测产1036.4公斤,其中小麦亩产464.6公斤,玉米亩产571.8公斤;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在河北无极县推行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重视两作不同熟期品种的合理搭配,连续3年亩产900—1000公斤。山东省莱州市农民育种家李登海种植的玉米高产田,连续3年亩产超过吨粮。1989年有14.9亩紧凑型夏玉米,经单打实收亩产1008.6公斤,加上前茬小麦,亩产接近1500公斤。  相似文献   

6.
1986年黔西南州农技站在兴义、安龙两县连片示范推广杂交玉米10275亩。其中:单作杂交玉米4051亩,平均亩产352公斤;杂交玉米与花生间作4994亩平均亩产玉米197公斤,花生53.4公斤;杂交玉米与大豆间作957亩,平均亩产玉米338公斤,大豆30.5公斤;杂交玉米与芭蕉芋间作273亩,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7~1989年3年在依安县依龙镇,种植大垅双行覆膜玉米30亩,平均亩产860.4公斤,比70厘米单行地膜增产44%。1990年示范推广1970亩,平均亩产790.5公斤。1991年全县推广10万亩,平均亩产758.1公斤。其在依龙镇德玉五屯涌现出215亩  相似文献   

8.
塔穗蓖麻又叫长果穗蓖麻,原产日本。1981年引进忻州地区种植。在黄土丘陵沙梁地种植,亩产达240公斤;在滩地种植,亩产可达280公斤,比当地品种增产20~40%。1985年全地区种植10万余亩,占蓖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9.
1987年我市玉米种植面积为278.4万亩,单产336.65公斤,最高单产781.5公斤,面积2.03亩,粗略统计这块高产田施肥量每亩折纯N34.855公斤,P16.875公斤,K5.875公斤。我校2亩夏玉米试验田平均亩产594公斤,其中4个小区折亩产682.5公斤,最高一个小区折亩产722.2公斤,亩施肥折纯N17.55公斤、P1.75公斤、K2.35公斤。达到增产节本的目的。取得高产的主要手段:采用高密度、使用玉米健壮素,起到控制株高、降低穗位、防止倒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玉米制种产量的高低,对于降低种子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推广了加大密度,改进行比等技术措施,玉米制种的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在播期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产量很不稳定。例如1982年苑曲村张艮玉制种1.2亩,于5月中旬播种,共产种270公斤,折合亩产225公斤;1983年又制种22亩,于4月14日播种,总产2059公斤,亩产只有93.2公斤。1985年县良种场制种120亩,4月12—22日播种,  相似文献   

11.
前言我国对于夏播小麦的研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郑州科委、农科院自1969~1985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如1984年在张家口夏播小麦4840.5亩,亩产60.65公斤,比莜麦增产51.6%;1985年在坝下夏播小麦19313亩,其中,高产地块亩产200~250公斤。同一品种(中7606)常规冬播亩产428.6公斤,春播亩产310.5公斤,夏播亩产189公斤。江汉平原的冬收小麦与夏播小麦相似,但不相同,有自己的生育特性,在生产实践中如果能够扬长避短,科学种植,必将开创一条发展小麦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玉米间套作高效益种植,可提高光、热、水、肥等资源利用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秦皇岛市近90万亩玉米中,间套作高效益种植面积达17万多亩,平均亩产玉米都在400公斤以上,经济收益比常规种值增收3000多万元。这种种植可分为4种类型,采用时有4种根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玉米育种成绩斐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十年来,我国玉米生产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1952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只有18849万亩,平均亩产89.5公斤,总产168.5亿公斤。到1988年,玉米面积扩大到29545万亩,增长了56.7%,平均亩产264公斤,增加了1.9倍,总产达到780亿公斤,增长了3.6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二位。 回顾历史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玉米生产的迅速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产量增长最快的作物之一。北方春玉米亩产已出现了1000公斤的地块;山东夏玉米小面积折合亩产也创造了962公斤的记录。1986年,掖县10万亩夏玉米开发试验,连续3年亩产超过500公斤。黄县、平度、诸城等县,45万亩玉米,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其中17万亩达到600公斤。人们不禁要问,玉米的生产潜力究竟有多大?玉米产量能不能提得更高?……  相似文献   

15.
曾祥溶 《作物杂志》1990,6(2):23-24
地处滇西高源,海拔2000米左右,以干旱著名的祥云县,从1987年开始连续3年推广纸袋育苗定向密植为主要内容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取得显著成效。3年共计推广面积67228亩,平均亩产401.8公斤,其中25884亩,平均亩产641.5公斤。3年累计上吨粮的有493.6亩。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用强优势杂交组合 杂交优势的利用,为玉米高产提供了内在基础,只有强优势杂交组合,才有可能创高产。祥云县近年杂交玉米每年推广面积均在玉米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大面积种植品种有京杂6号、七三单  相似文献   

16.
习水县农业局农技站,1986年狠抓优质高粱生产,面积32233亩,总产599.2万公斤,平均单产185.9公斤,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1986年种植面积比1985年扩大了33.4%,亩产比1985年提高了67.6%。习水酒用高粱获得丰收的主要原因是:采取区域化种植,进行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集中培训指导,保证生产资料的投入,劳动力集中使用;选用优质高梁品种和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1991年以来,遵义县实施“改良中单二号”规范化制种技术的推广应用,9023亩玉米制种获得了好收成,总产136970公斤,平均亩产151.8公斤,引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227.6公斤,最高田块亩产309.8公斤,创遵义县玉米制种的最好水平,现将规范化制种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冀承单3号玉米是我所用冀71l作母本,承18作父本,杂交育成。1985年3月通过审定、定名。一、产量情况据有关资料统计,1981~1984年11点次区域试验,冀承单3号平均亩产384.7公斤,比嫩玉1号平均亩增产71.55公斤,增产22.8%。生产鉴定1984~1985年共26点次,分别平均亩产357.35公斤和446.6公斤,比对照增产15.1%及33.5%。在围场县1985~1987年大面积生产实践中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9.
夏玉米高产模式化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高产玉米模式化施肥技术,我们于1980年开始在山东掖县对土壤供肥能力,氮、磷、钾肥的利用率以及产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玉米高产、稳产、低耗的供肥指标。经1985年在119336亩大面积应用,平均亩产达525.5公斤。1986年又重复验证,126678亩平均亩产达535.3公斤,两年的经济效益平均提高17.7%。实践证明,高产玉米栽培实行模式化施肥具有节肥、高产、低耗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成就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成就和研究进展佟屏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90年代初(1990—1994年),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较大的突破性进展。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亿亩以上,亩国超过300公斤,大面积玉米高产田亩产在G00—700公斤,春玉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