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育珠蚌在手术前为什么要暂养?育珠蚌的手术前暂养是育珠生产的重要环节。无论是从外地购来的蚌,还是自己繁育的蚌,在进行手术前,都应在肥爽的水域中分散暂养一段时间。暂养的目的是使蚌在良好的水域中迅速肥壮,有利于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2.
饲养手术蚌的精养塘,套养常规淡水鱼的同时,搭养适量加州鲈鱼种,通过精心管理,达到鱼珠双丰收,经本区的多年实践,每亩水面年均产珍珠12.5公斤以上,净产淡水鱼2.50公斤以上,净产加州鲈10~20公斤,亩均产值每年可达到6500~8000元,亩均净利2000元以上,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池塘条件精养塘面积宜8~12亩之间,塘埂坡度为1:2~2.5,水深可控制在2米以上,且塘底有一定的淤泥,进排水方便,水源充沛,水质清新,同时,以没吊养过手术蚌为宜。二、手术蚌吊养蚌源为三角帆蚌,幼蚌长至8cm以上,即可进行接种,每只幼蚌接种小片38至4…  相似文献   

3.
育珠蚌杆珠手术要点及术后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水产养殖》2000,(5):11-12
1植珠季节的选择 以春夏季 3~ 5月或秋季 9~ 10月为施行手术的最佳季节。 2手术蚌的选择 2.1小片蚌的选择 要求壳体完整无伤,闭壳迅速、喷水有力,壳内珍珠层色泽美丽。 2.2插片蚌的选择 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壳面生长线稀疏、外套膜完整。 小片蚌与插片蚌的比例以 2: 3较合理。 3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3.1做好手术工具及消毒用水的准备工作。手术工具须经高温蒸煮,彻底消毒,准备好冷开水作为清洁用水,备好龙胆紫、金霉素等消毒药水。 3.2插片蚌排蚌 在手术之前,从暂养池中选取手术蚌,将其外壳洗净,再将插片蚌的腹缘向上,整齐…  相似文献   

4.
吊养在池塘不同水层中的三角帆蚌的存活和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11月在浙江省诸暨某池塘研究了吊养在池塘水表层下10 cm、40 cm和80 cm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吊养在不同水层的三角帆蚌成活率无显著差异,但吊养在表层下40 cm水层的蚌蚌壳长、蚌壳宽和蚌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吊养在表层下10 cm和80 cm水层的蚌,吊养在表层下10 cm处的蚌生长最慢。  相似文献   

5.
蚌病的预防     
河蚌育珠,是农民的一项传统副业,但蚌病严重影响珍珠产量,减少收入,甚至造成全军覆没,挫伤群众的养蚌积极性。育珠蚌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如手术操作中消毒不严、蚌体瘦弱抗病力差、各种病原体的侵袭,这些都是致病的因素。蚌被吊养在袋内,肌体包被在双壳中,病蚌不易被发现,一旦得病,将很难控制,回此,蚌病应该以防为主,治疗为辅,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经验,有如下体会:1.自繁自育,严禁外购小蚌。手术蚌,可以自己繁育、培养,尽可能不购或少购外地幼蚌,杠绝病源侵入。在选择亲蚌时,还应尽量避免近亲繁殖,优生优育,增强后…  相似文献   

6.
进资县城郊渔场胡四海同志,他已养蚌育珠多年,但以往是专养,育珠手术蚌。为了充分利用水体,他在自已承包塘里(上口面积为15.8亩,水深2米),进行手术蚌,小蚌和鱼混养,获得了蚌、珠、鱼三方面丰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养殖池中进行鱼蚌综合养殖试验,以探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吊养密度和深度对水质、鱼和蚌生长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组,三角帆蚌放养模式分别为对照组0只/m^3(C)、水下40 cm处单层吊养9只/m^ 3(D-6)、水下40 cm处单层吊养18只/m^3(D-12)、水下40 cm和80 cm处双层吊养18只/m^ 3(S-12)。结果显示:试验期间,各组透明度和溶氧均随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吊养组(D-6、D-12、S-12)TN、NH+4-N和COD的平均含量均低于C组。各组TP平均含量无显著差异。吊养三角帆蚌后草鱼的成活率和增重率显著提高,其中D-12组鱼和蚌的存活率和增重率最高。同等三角帆蚌密度下,单层吊养(D-12)的水质化学指标、鱼和蚌的存活率和增重率均优于双层吊养(S-12)。从改善水质、鱼蚌生长情况等指标考虑,在草鱼养殖池中,三角帆蚌最佳吊养密度和深度分别为18只/m^3和40 cm。  相似文献   

8.
如何渡过育珠生产低谷期我市现有养蚌水面6300余亩,加上本地单位和个人到外地承包的水面,吊蚌总面积近1.1万亩,存塘手术蚌约1500万只。这些水面曾给经营者带来过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市农村达小康作过贡献,人们一度称养蚌水面为“水上银行”。然而,较长一...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全椒县陈浅乡农民王明和联合三户承包了一口8亩池塘,进行鱼蚌混养。他在这口池塘中,投放大规格鱼种4000尾,吊养褶纹冠蚌2900只,三角帆蚌2000只。从1985年9月开始吊养,到1986年11月份取珠,收取8.5公斤褶纹冠蚌珍珠,产值12500元,产成鱼1500公斤,产值3500元。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淡水珍珠优质、高产的主要技术经验: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最佳期是4—5月上旬;采用稻田流水泥养幼蚌;选当年1~ 幼蚌作手术蚌;培育珠蚌改吊养为笼养。并对育珠池的理化生物条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三角帆蚌疾病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三角帆蚌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对试验池塘中的手术蚌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即池塘彻底清整消毒,蚌手术前后药物消毒,吊蚌前水体消毒,吊蚌后药物挂袋,加强日常管理,预防蚌病发生,历时一年半,实验结果表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育珠三角贝蚌死亡率为2.8%,而对照组的育珠蚌死亡率达68.4%。  相似文献   

12.
日本池蝶蚌的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蝶蚌 (Hyriopsis schileerii)是日本的特有种,出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它与我国的三角帆蚌为同属不同种。据有关资料介绍,池蝶蚌的主要品质指标优于三角帆蚌,产珠质量高,日本主要靠池蝶蚌培育淡水珍珠。  为了改变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效益,我们于 1997年底引进日本原种池蝶蚌,吊养于独立的水体中 (此水域为稻田新堵成的池塘,内无任何蚌源 ), 1998年 5月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繁殖幼蚌 26.7万只,经过三年的培育,现平均个体为 14厘米,最大个体达 20厘米,总成活率为 80%。  一、池堞蚌的形态特征  池蝶蚌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13.
蚌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珠蚌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如蚌种近亲繁殖,养殖性能下降;水面重复养殖多年,育珠所需微量元素减少,抗病育珠能力减弱;水环境恶化,水源污染,各种病原体的侵袭;手术操作中消毒不严重、蚌体瘦弱、抗病力差等,这些都是导致蚌病频繁发生的直接原因。珠蚌吊养在水中,肌体包被在双壳中,因而蚌病不易发现,一旦患病,很难控制和治疗。因此,蚌病应该以防为主,治疗为辅,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经验,有如下体会。1、自繁自育,严禁外购小蚌。手术蚌,可以自己繁育培养,尽可能不购或少购外地幼蚌,切断病源菌的传播途径。目繁自育可有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在珍珠场,人工繁殖的幼蚌,长到一厘米以后,一般都是进行笼养,即用笼子吊养在水中。去年我们在吊养中有几笼幼蚌掉到池底,没有及时捞起来,以为死了(因池底淤泥较厚),结  相似文献   

15.
人工培育珍珠,对蚌体施行植珠手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进行植珠手术就不可能形成珍珠的规模生产。如果手术操作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到珍珠的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育珠生产的失败。现就目前生产上较多采用的手术操作方法介绍如下。1.手术时间的选择及手术前蚌的暂养褶纹冠蚌要在温度较低的季节进行手  相似文献   

16.
王伟良  王岩  王小冬  戴杨鑫 《水产科技情报》2012,39(4):168-170, 173
为研究池塘养殖条件下三角帆蚌幼蚌的生长情况,进而为优化三角帆蚌的养殖模式提供参考依据,在浙江省诸暨市的淡水珍珠实验基地进行了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过86 d培育,当年繁育三角帆蚌的壳长从3.4 cm增长到6.4 cm,体质量从3 g增加到18 g;试验期间,壳长的增长率为0.035±0.005cm/d,体质量的增长率为0.192±0.044 g/d;吊养水层深度可显著影响幼蚌的生长速度,吊养在水面下40cm处的蚌,其壳长和体质量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吊养在水面下10 cm和80 cm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群众性养蚌育珠热的兴起,蚌病又呈肆虐之势。蚌病防治难,主要在于蚌病诊断难,而正确诊断蚌病的基础,则是要采集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病蚌样品,送到专业部门进行化验。根据我公司门诊部和技术服务部近10年的生产实践、临床化验诊断及防治经验,我们把蚌病防治中有关样品采集和送检的一些问题加以总结,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发现病情珠蚌一般被吊养笼养,发生疾病甚至死亡,在池岸上难以发现,有些群众只有到蚌池检查发现空壳时,才意识到珠蚌患病了。此时,养蚌池的病情状况可作如下划分:未感染的健康蚌;潜伏期…  相似文献   

18.
荣家平 《内陆水产》2002,27(8):17-18
河蚌育珠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在不断摸索育珠新技术,努力提高育珠水平,以培育质优价廉的珍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安徽贵池市地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沿江重点水产经济带,有养鱼水面1.186万公顷,水质优良,养殖条件得天独厚,素有“珍珠之乡”美誉。早在20世纪70年代贵池率先在全省取得人工育珠和河蚌繁殖的突破,到2001年,贵池地区三角帆蚌繁育能力达3亿只,育珠水面2000多公顷,吊养手术蚌1200万只,已成功地探索了一条三角帆蚌当年繁殖当年插珠新路子。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人工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河蟹人工放流和放养的不断发展,河蟹产量逐年上升。如何使河蟹集中上市,我县争年在马家荡试用了一种新的成蟹暂养法——竹笼吊养,效果较好,现将暂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笼养青蟹的暂养成活率,试验开展青蟹海区越冬笼养暂养技术研究。在塘养青蟹打洞越冬前,从池塘中捕获拟穴青蟹(商品名:三门青蟹),转移到三门湾内适宜海区的养殖渔排上,采用自主设计的水中养殖笼,以悬挂吊养的方式进行越冬笼养暂养。结果表明:暂养的青蟹宜选择肥满度好,附肢健全,单个体重在250 g以上的个体,以保证暂养的成活率。青蟹暂养时在养殖笼内不需要放置掩蔽物。养殖笼以离水面100 cm以上悬挂较适宜,养殖周期控制在60 d内,如延长养殖将会增加青蟹死亡的风险。海区笼养暂养有非常可观的优势,短期内养殖生产,风险少,投资回报率高。该技术适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