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释肥料不同用量水平对水稻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控释肥料不同量水平对水稻的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氮素用量范围内稻谷产量随控释肥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CRF126、CRF108和CRF90处理的稻谷产量分别比U180处理提高10.4%、7.9%和6.8%。水稻干物积累量呈现出相同的趋势。氮素利用指数表现为CRF108>CRF90>U180。植株成熟期的植株吸氮量以CRF126处理为最高,比U180处理增加18.8%,CRF108和CRF90处理的稻株吸氮量达到或接近U180处理。  相似文献   

2.
氮肥不同用量对南四湖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山东南四湖稻区氮肥施用量过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田氮素失衡、氮素流失严重的现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氮素积累与转移、稻谷产量及其构成、氮素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抑制了水稻营养生长,显著降低了水稻分蘖和成熟期有效穗、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吸收量及稻谷产量;氮肥施用量过大,造成营养生长过旺,形成大量无效分蘖,降低了氮肥利用率,对提高水稻产量无显著效果。在当前氮肥施用水平上减施30%,可有效抑制无效分蘖,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更加协调,提高氮肥利用率,且对水稻产量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4.
为了倡导"节本增效、产品优质、环境友好"的蔬菜生产模式,以精纯改良青杂十三号大白菜为材料,进行了"2+X"氮肥总量控制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肥供应水平一致以及氮肥施用量低于21.79 kg/667m~2的条件下,白菜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在施氮量超过21.79 kg/667m~2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呈负相关;同时,建立了氮肥效应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Y=5 603.692+120.117N-4.213N~2。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探索马龙县低肥力土壤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在低肥力土壤上研究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当施氮量小于106 kg/hm2时,水稻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同步增加;当施氮量大于106 kg/hm2时,秸秆产量表现增加,而籽粒产量表现下降,最合理的施氮量是106 kg/hm2。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不同类型的水稻土壤的供氮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水稻土壤的氮素矿化和水稻的吸氮量与产量关系密切,以施肥来协调水稻土壤供氮量和水稻需氮量之间平衡,可以使水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7.
氮素用量对水稻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东农423、东农425、松粳6号和松粳9号4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处理对水稻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抽穗后呈下降趋势,适量施氮对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4个品种来说,东农425和松粳9号以N150处理下有较高的酶活性,东农423和松粳6号则以N100处理为最佳;在一定范围内,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东农423、东农425和松粳6号而言,N150是保证高产最佳施肥量;松粳9号以N200处理为最佳。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抽穗后7,35d酶活性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在中国的水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播种面积占50%~55%,比常规稻增产20%~30%[1].在目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杂交水稻的优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诸多栽培因素中,肥料对产量起着主要作用,而在一定量磷、钾的基础上,氮是影响杂交水稻产量消长的主要因素[2].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稻"甬优6号"为试验材料,在总施氮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设置4种生育前后期不同的氮肥施用比例,考查了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当的前氮后移施肥方式(N3处理:基蘖肥∶穗粒肥=6∶4),能够有效地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水稻成穗率,并且N3处理下氮素积累量、水稻农学利用率以及生理利用率均达最高值,水稻产量也达最高。由此可见,适当的前氮后移能够优化水稻的群体结构,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稻田土壤氮素的矿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类型的水稻土壤的供氮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水稻土壤的氮素矿化和水稻的吸氧量与产量关系密切。以施肥来协调水稻土壤供氮量和水稻需氮量之间平衡,可以使水稻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1.
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参试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株型尤其是穗型与需氮量有一定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干物质生产均呈“S”型曲线,抽穗前两种穗型品种干物质生产量差异不大,灌浆结实期直立穗型干物质生产量明显高于弯曲穗型品种。提高直立穗型品种经济产量的可行途径是在保持较高群体光合生产率的前提下,促进后期干物质向子粒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氮肥适宜用量、氮肥分期和合理栽插密度,为指导大面积水稻生产提供支撑,2020年在昌宁县田园镇右文村实施田间小区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同时研究氮肥减量、氮肥分期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30%且不施基肥的处理较对照水稻最高茎蘖数减少10.83%~24.85%、有效穗数减少9.60%~12.28%、产量减少5.22%~6.24%、效益降低3.75%~6.13%;减氮50%的处理较对照水稻最高茎蘖数减少3.05%~12.87%、有效穗数减少6.92%~8.71%、产量减少9.17%~12.35%、效益降低9.32%~11.30%;丛栽2苗的处理2、处理4较丛栽3苗的处理3、处理5水稻产量分别减少1.08%、3.50%、效益分别降低2.48%、2.19%。由此可知,氮肥对水稻分蘖成穗影响极大,水稻最高茎蘖数、有效穗数、产量及效益随施氮量减少而减少;基肥不施氮肥对水稻分蘖影响极大,幼穗分化期增加氮肥用量,对水稻成穗率和千粒重有较大影响;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水稻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肥施入量对盐碱地水稻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氮肥施入量在盐碱地水稻氮素吸收的规律,优化苏打盐碱地水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长白9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在非盐碱土(S0)、轻度盐碱土(S1)、中度盐碱土(S2)3种土壤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氮肥施入量,测定水稻植株氮总量、氮在各部位的分配、氮吸收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长白9号氮总量和各部位吸氮量,但因器官不同、土壤盐碱化程度不同,峰值出现的氮水平也不相同。施氮量越多,长白9号氮利用效率越低。低氮处理下长白9号产量增加最明显,高氮处理效果最差。综合考虑各因素,长白9号在盐碱地的最佳施氮量应为1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4.
氮素水平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中籼稻汕优63和中粳稻武育粳3号稻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粒长宽比、透明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汕优63、武育粳3号施氮(纯氮)量分别为0~16和0~24 g.m-2,穗数、每穗粒数、产量、整精米率、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消减值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汕优63、武育粳3号施氮(纯氮)量分别超过16、24 g.m-2时,结实率、千粒重、产量、整精米率、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消减值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该试验条件下,可将施氮(纯氮)量160和240 kg.hm-2分别作为籼稻汕优63和粳稻武育粳3号高产优质的氮肥施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小区随机区组设计,在施用等量氮肥和钾肥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当地水稻产量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磷肥达到一定数量时,水稻产量反而有下降趋势。磷肥用量和水稻产量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Y=-3.6314 X2+24.876 X+520.35(R=0.83*)。当磷肥用量为51.45kg/hm~2,水稻产量最高为8445kg/hm~2。  相似文献   

16.
费章尧 《农技服务》2010,27(6):715-715
在桐城市进行了双季晚稻单因素施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硫较桐城市习惯施肥增产12.6%~16.7%,其中施硫量以30kg/hm2较适宜,产投比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用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有机肥在水稻生产中的最适用量,本文采用小区试验法,施用自主发酵有机肥,有机肥用量为2.5,7.5,15.0,22.5 t·hm~(-2)四个水平,研究不同用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能促进水稻分蘖,植株长势在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弱于常规施肥,在抽穗-灌浆期则优于常规施肥,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干物质积累、叶片数及叶面积,其中有机肥15.0 t·hm~(-2)+50%常规施肥、有机肥22.5 t·hm~(-2)+50%常规施肥与常规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有机肥配施化肥延缓了抽穗进程,抽穗率在抽穗末期低于常规施肥;有机肥15 t·hm~(-2)+50%常规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4.7%,差异显著(P0.05),效果最佳。从经济效益值来看,有机肥用量越高,肥料成本越高,效益值越低,从提高产量、保证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有机肥15 t·hm~(-2)+50%常规施肥为最适配施用量。  相似文献   

18.
氮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之一,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直接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并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为明确黑龙江省浓江农场最佳施氮量,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施用量,水稻平方米收获穗数、穗粒数、空瘪率也相应提高,但千粒重降低,氮肥用量105~120kg/hm2时稻谷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硅肥用量对双季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在氮磷钾养分施用量相同的水平下,研究了不同硅肥用量对双季早晚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硅量(SiO2)为0~0.8 g/kg土范围内,随硅肥用量的增加,早、晚稻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施硅量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相关系数早稻为0.931 2,晚稻为0.973 3;施用硅肥能促进早稻各器官对氮素的吸收,提高双季早、晚稻群体氮素积累量和晚稻氮素收获指数.  相似文献   

20.
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植株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两种氮素水平对直、弯穗水稻品种植株生长、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条件下两品种的朱粗度和叶片性状均优于低氮条件。增施氮肥能提高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绿素含量缓降期,使植株在生育后期能保持较高的绿叶面积;同时能提高剑叶的全氮含量,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增加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在同一氮素水平下,直立穗型品种的植株粗度、剑叶活力、籽粒灌浆速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略优于弯曲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