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鸡抱窝影响产蛋。1984年我们根据母鸡抱窝原理,应用三合激素(每 ml 含丙酸睾丸素25mg、黄体酮12.5mg、苯甲酸雌二醇1.5mg)对250只就巢母鸡作了醒抱试验。其方法是:对出现抱性尚未赖窝的鸡每只肌注0.5ml,已就巢的鸡注射1ml。据观查,用药后24—36小时全部醒抱。部分营养状况好又处于产蛋月龄的鸡醒抱第二天即产蛋一个,一周后基本恢复原产蛋水平。1985年开  相似文献   

2.
1.水浸法:将抱窝母鸡用竹笼装好或用竹栏围好,放入水中,以水浸过脚力度。如此2~3天,母鸡便可醒抱。 2.悬挂法:将抱窝母鸡放入笼中,悬吊在树上,并使鸡笼不断地左右摇摆,促使母鸡醒抱。 3.易地法:将抱窝母鸡放入另一鸡群中,改变环境。由于环境陌生,并受到其他鸡追逐,可促使母鸡醒抱。 4.电感应刺激法:以12伏低电压刺激抱窝母鸡,即将电极一端放入鸡口腔内,另一端接触鸡冠  相似文献   

3.
一只本地母鸡一年产蛋在90个~130个左右,一般每产20个-30个蛋后就出现抱窝。抱窝是母鸡的一种繁殖本能,特别是本地土鸡的抱窝能力更强,一般每年抱窝3次-4次,每次抱窝持续时间为24天-35天,母鸡在抱窝期间停止产蛋。这是土鸡产蛋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中断抱窝的措施,即人工醒抱方法有较多的研究,如三合素法等。采取的“限料限水强制抱窝母鸡醒抱法”,也收到良好效果,比自然醒抱提早10天~15天产蛋。  相似文献   

4.
母鸡抱窝产蛋停止,影响经济效益,观介绍几种醒抱方法供参考.1针、(电)刺法用大号缝衣针在抱窝鸡的脚底穴(位于脚底中部,每足一穴)垂直刺入3毫米深,每足刺一下;用12V低电四刺激母鸡,通电前在鸡冠上涂上盐水,将电极一端插入口腔内,另一端接触鸡冠叉,通电10S,经数次刺激,母鸡可以醒抱,并在第10天恢复产蛋.2把四、(豆)法抱高初期,给母鸡法2汤匙食离,一级法2~3次就能醒抱,或人工填喂干蚕豆,每日早晚各1次,喂30~40粒/次,初抱鸡2~3d可复原,第7天可产蛋.3机回法剪去抱鸡羽毛,再关起来俄3d,前Zd不给饮水,第3d给…  相似文献   

5.
土鸡母鸡产蛋到一定的数量后就“打抱”,也称“赖抱”、“抱窝”,这是禽类繁殖后代的一种本能。地方品种一般“赖抱”性强,1年内达3~4次,对产蛋量有相当大的影响。对“打抱”的母鸡,可用药剂醒抱。 1.注射三合激素:三合激素是丙酸睾丸素、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配合而成的油溶性针剂。每只抱窝鸡胸部肌肉注射0.5~1毫升。若未见醒抱,隔3天注射第2次,10多天后可恢复产蛋。或单用丙酸睾丸素1.5毫升肌肉注射,连注2天,24小时可醒抱,10多天后可恢复产蛋。 2.注射硫酸铜溶液:每只抱窝鸡肌肉注射20%硫酸铜溶液1毫升,促使其脑垂体前叶分泌激素,…  相似文献   

6.
麻黄碱醒抱母鸡效果观察随着电孵和人工孵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产蛋土鸡抱窝生理性能的消除尤为重要,传统的穿鼻孔、淹冷水、拴鸡足、吊鸡尾等醒抱方法收效不理想。为了寻找简便有效、不影响母鸡生长及产蛋的醒抱方法,笔者于近几年先后在南充县的几个乡镇试用麻黄碱使母...  相似文献   

7.
母鸡“抱窝”的特性也叫抱性或就巢性.是鸡在自然条件下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于疾病。但是母鸡抱窝会造成多日不产蛋,影响养鸡的经济效益。而且鸡的抱窝具有高度的遗传性.可以通过淘汰的方法来净化。鸡的抱窝性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比较大.在温暖而阴暗的环境中。容易抱窝。醒抱的措施有改变环境和药物刺激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母鸡抱窝是鸡生理上一种正常现象,是由于鸡体内孕酮促使脑下垂体前叶分泌促乳素,而鸟 类的促乳素能促使母禽产生抱性,同时阻止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促乳素首先受遗传基因的控制,有的母鸡没有抱性行为,也有的母鸡一年多次,影响产蛋,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抱窝,母鸡还会感染鸡虱、鸡螨等外寄生虫。对此,有人想出了种种办法,例如用凉水浸泡法或用空中悬挂法等,使母鸡醒抱,但效果不显著或无效。  相似文献   

9.
春夏是母鸡育雏季节,母鸡抱窝次数过多,影响产蛋,现介绍3种简易催醒法,供广大养鸡户参考:喂去痛片:在母鸡开始抱窝的当天晚上,喂服一片去痛片,第二天再灌服一次,即可醒抱。加喂阿斯匹林:每天两次,每次一片,连喂3天。给抱窝鸡注射丙酸睾丸酮:按每千克体重12.0毫克丙酸睾丸酮肌肉注射,24小时左右抱窝现象可消失,若用量不足则第二次注射增加剂量。就巢母鸡催醒法@吴祖金$江苏省金湖县家畜改良站!211600  相似文献   

10.
母鸡在产蛋期间,由于遗传基因及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会使有些鸡产生就巢现象。这部分鸡混在大群产蛋鸡中,会影响到整个鸡群的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据陈仁桃在本刊1994年第2期的介绍,用丙酸睾丸素可促使母鸡提前醒抱。为掌握其具体醒抱时间及醒抱后母鸡的产蛋潜力,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正> 在鸡群中有的母鸡于产蛋一定时间内出现就巢性又叫“抱性”。这是母鸡天然繁殖后代的一种本能。母鸡在就巢期间不但停止产蛋而且食欲日渐减退体质消瘦。为了提高母鸡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为此,当母鸡出现就巢后,应及时设法让其醒巢。笔者从1983年开始以来在养鸡专业户的鸡群中共试用“三合激素”催醒抱窝母鸡98只,醒巢率达100%,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抱窝鸡的醒抱法多种多样,有特异治疗的丙酸睾丸素治疗法;有土法治疗的安乃近奎宁片剂口服法等。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后发现,速效感冒胶囊效果较佳,具体用法如下: 对初发现的抱窝鸡分早晚两次口服速效感冒胶囊,每次一粒,连续口服两天即可醒抱。经我们处理的这类鸡有7只,最早第五天产蛋,最迟第七天产蛋。对抱窝两天以上的鸡,分早晚两次口服速效感冒胶囊各两粒,连续口服三天即可。经我们处理的这类病鸡17只,最早第七天产蛋,最迟第十天产蛋。  相似文献   

13.
抱鸡醒抱法     
抱窝,是母鸡的一种母性行为,乃因其体内脑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增加而引起。而对不需要孵化的抱鸡,就需及时阻止抱窝行为,使其尽早进入产蛋期。现将本人多年收集的波认为行之有效的醒抱方法介绍如下。。一、药物醒抱 1.麻黄片:用盐酸麻黄片,每鸡一次一片(0.025克),内服一次即可,  相似文献   

14.
土鸡在产蛋高峰期过后,产蛋量日渐减少,这除了土鸡日龄增大,产蛋机能逐渐衰退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鸡群中抱窝(就巢)鸡的数量不断增多,土鸡抱窝性强,一旦抱窝,就停止产蛋,造成年度产蛋量减少,在实际生产中,为提高土鸡的生产效率,通常要以一定的人工方法将其醒抱。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1983年起试用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的“三合激素注射液”促使抱窝鸡醒抱。试验表明,每只抱窝鸡一次胸肌注射0.4毫升三合激素,能促其快速醒抱,醒抱后能很快恢复产蛋,无副作用。在58例试治中,用药  相似文献   

16.
在炎热的夏天,蛋鸡会停止产蛋,俗称"抱窝".抱窝是母鸡的繁殖本能,与鸡的品种有关.抱窝母鸡的特征是:恋巢,食欲下降,停止产蛋,喜静怕动,性情倔强.抱窝时间多在数日至两个月之间,严重影响产蛋量.因此,一旦发现母鸡抱窝就应立即隔离,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催醒抱窝母鸡.  相似文献   

17.
有的品种母鸡,特别是本地土种母鸡,产蛋高峰期一过,就产生就巢性,蹲在窝中不起,食欲大减,鸡冠苍白,将其提起,就展开两翅“咕咕”的叫声不停,此时完全停止产蛋,以致影响全年产蛋量和经济收入。怎样让母鸡醒抱呢?笔者在多年的牧医工作中,通过深入民间广泛的搜集、总结养鸡户的经验和参考有关资料,特介绍醒抱法如下。养鸡者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8.
部分品种种母鸡和本地土种种母鸡,有时产蛋高峰期过后,就有就巢性,蹲在窝中不起,食欲减少,鸡冠黄白,将其提起,展开翅膀"咕咕"的叫声不停,此时完全停止产蛋,以致影响全年产蛋量和经济收入.怎样让母鸡醒抱呢?笔者在多年的牧医工作中,通过深入民间广泛的搜集,总结养鸡户的经验和参考有关资料,特介绍多种催醒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母鸡在产蛋期间,由于受遗传基因及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有的鸡会产生就巢现象,这势必会影响整个鸡群的产蛋率和饲料消耗。据介绍,丙酸睾丸素能促使母鸡提前醒抱。为了准确掌握丙酸睾丸素促醒母鸡的具体时间及醒抱后母鸡的产蛋潜力,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20.
(一)改变环境法 白天把鸡笼放在光亮的地方,让鸡互相追赶,使它抱不成窝;晚上把鸡笼挂在通风的地方,使鸡体温降低,可以起到催醒作用。 (二)水浸法 把抱窝鸡在凉水中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