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自建场以来营造杉木林10,893亩,目前总蓄积量为182,365立方米,基本上达到速生丰产。我场造杉木林大部分来用每亩造300—400株。造林后4—6年,幼林就完全郁闭。此后,因造林密度的影响,林木树冠和根系的发展受阻,个体之间开始互相抑制,林分生长趋势开始减缓。因此必须进行抚育间伐,以减少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保证培育对象木的正常生长。为了探讨抚育间伐的有关问题,我们从1961年起开始进行立木密度和抚育间伐试验,1964年起就逐步把试验初步成果用于生产,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杉木是我省予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人工林面积达40余万亩。由于这里是杉木自然分布的北界,所以对环境条件要求、生长特点、经营管理技术与中心产区都有很大不同。五十年代营造的杉木林到七十年代初急需进行抚育间伐。由于我省对杉木林的抚育间伐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于1973年在黄柏山林场建立了三组十一块总面积0.66公顷的杉木间伐固定观测标准  相似文献   

3.
我场十多年来营造杉木林3万多亩,均已郁闭成林.1974年开始,进行了成林抚育间伐,至1977年止,抚育间伐面积2500亩,出间伐材1250立方米.通过抚育间伐,改善了林地条件,促进了林木生长.东风工区马颈山杉木林80亩,1975年抚育间伐后,生长迅速,现在,14年生一般树高14米,胸径19厘米;最高的达21米,胸径35厘米.  相似文献   

4.
人工杉木林抚育间伐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是我国南方林区造林的主要树种.通过对不实施、2次、3次抚育间伐试验模式研究表明,采取3次抚育间伐能较好地促进人工杉木林生长,其平均胸径、树高、单株蓄积和出材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种模式.在杉木主产区和适生区,人工杉木林采取3次抚育间伐模式经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年始,浙江省林科所与建德县建德林场进行了杉木林首次抚育间伐的不同间伐方法试验,以比较杉木林不同方法间伐的生物效果;分析杉木林栽植点配置方式改变后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探索按杉木林分特点决定间伐方法的依据;探讨杉木造林株行距的合理配置。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抚育间伐是培育杉木林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探求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的影响,1979年冬,我们进行了杉木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经过四年观察,初步看出效果。  相似文献   

7.
飞播造林是模拟林木天然下种更新的一种大规模机械化造林方式。由于受机械设备、气候、立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飞播林较人工林树种单纯,林木稀稠不匀,生长差异显著,林地生产力低。适时适量适法地开展抚育间伐较人工林更为重要,是飞播林速生丰产的关键措施。我省从1979年开始飞播造林,目前已成林163万亩,约有三分之一需要抚育间伐,怎样才能搞好飞播林的抚育间伐呢?主要应掌握抚育间伐的开始期、强度、间隔期以及间伐方法等技术关键。一、确定适宜的抚育间伐开始期。抚育间伐的开始年龄与经营目的、树种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丘陵地区杉木造林密度和抚育间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省丘陵地区杉木造林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不少速生丰产的典型单位。但是,也有不少杉木林由于造林密度偏大,抚育间伐不及时,致使林木严重分化、生长量下降和病虫害相继发生。因此,我省丘陵地区杉木基地造林除应注意良种、壮苗、整地和幼林抚育等技术措施以外,还必须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造林密度和进行抚育间伐工作。为此,1964年春季,我们于南昌梅岭地区设置  相似文献   

9.
60年代江阴进行杉木试种,取得了经验,70年代得到了大发展,前后共发展杉木林917.47hm~2。到80年代初,大部分杉木林生长茂密,急需间伐。 由于杉木新发展区没有间伐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是否要间伐、间伐多少、间伐大径材还是间伐小径材等问题,意见不一致。为此,做了间伐样点,通过样点上间伐后杉木的生长表现,统一了对杉木抚育间伐工作的目的、方法、要求,使全市杉木林抚育间伐能够顺利进行,促进了杉木林的生长发育和成材。 现将间伐样点的做法及资料浅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绩溪县扬溪林场主要以杉木林为主,经营方针是以培养杉木中径级用材林为主,现有杉木林面积909.1hm2。本场积极造林,加强幼林抚育,适时适度进行抚育间伐,合理采伐利用,及时更新造林,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杉木林生长和合理密度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林生长和合理密度管理模型研究赵品福,陈汉民,顾小平关键词杉木林,相对地位级,合理密度,数学模型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林分的密度管理研究是用以指导杉木造林和中幼林抚育间伐的基础,在林业生产上有着十分...  相似文献   

12.
杉木通过间伐 ,可以改善杉木林的生长环境 ,促进保留下来的林木速生、优质、高产 ;同时 ,还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小、中径材和薪柴 ,使生长周期较长的杉木林较早地获得经济效益。杉木林抚育间伐 ,要注意掌握“三适”要点 ,即 :适时、适法、适量。适时 杉木林在一个轮伐期内 ,需抚育间伐 2~ 3次。适时掌握首次间伐 ,对于林木的生长影响极大。间伐过早 ,不仅不能促进生长 ,反而受到影响 ;间伐过迟 ,则林子衰退 ,难以恢复生机。确定杉木林首次间伐的时间 ,可以据林子三个方面的外貌特征来判断 :( 1)幼林郁闭 2~ 3年后 ,树冠投影面积占林地总面…  相似文献   

13.
绩溪县扬溪林场主要以杉木林为主,经营方针是以培养杉木中径级用材林为主,现有杉木林面积909.1hm2。本场积极造林,加强幼林抚育,适时适度进行抚育间伐,合理采伐利用,及时更新造林,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近十年累计完成造林1.2万亩,抚育中龄林8000亩。但近年来在森林经营上也遇到些问题,由于林种树种单一化,相当一部份杉木林  相似文献   

14.
杉木人工林优化密度控制模型──DENTROL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德应  刘景芳 《林业科学》1993,29(5):415-423
DENTROL模型是根据全国杉木造林密度试验和杉木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的结果,参照新编的全国杉木人工林经营数表,分别杉木分布带,区和地位指数级,编制成的优化密度控制计算机模型。它主要以内部收益率为目标函数,辅以其它指标,实行全局优化判别。优化密度控制包括初值密度,间伐开始期,间伐强度,间伐次数,保留密度,主伐年龄和培育目标的确定,使最终的内中收益率为最大或接近量大。以12块抚育间伐试验标准地的数...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和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为我省速生用材林主要造林树种.解放后,造林保存而积约300多万亩.其中,大多已属成林阶段,迫待抚育间伐,有的急需改造.为提高杉木中幼林抚育问伐和低产林改造的质量,开创我省用材林基地建设的新局面,实行集约经营,增加林木生长量,特根据原国家林业总局1987年颁发的《国有林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技术试行规程》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杉木生产实际和林学特性,总结有关科研成果和生产技术经验,提出本技术要点,供作有关国营和集体造林试用.  相似文献   

16.
以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并在间伐后的林窗、林隙下套种阔叶树种木荷。对试验地杉木和木荷生长情况进行4 a的持续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杉木林分的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了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和单株材积,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上述生长指标也不断增大。试验还表明,随着杉木林分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内套种的木荷植株胸径、树高、冠幅呈上升趋势,同时间伐后3a内各处理植株的胸径、树高和冠幅较套种时相关指标均有增加。试验说明合理抚育间伐和林下套种,有利于保留杉木和林下套种木荷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下,我场自一九六四年以来,营造了9000余亩杉木林。除采取一系列的造林技术措施外,我们还进行了幼林抚育的科学实验_1从而促进了杉木速生丰产。如一九六四年春造的一块杉木林,一九七三年冬调查,林木平均高10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胸径与树冠幅之间是呈正相关的。本文针对郁闭的杉木林分,进一步探讨了胸径与树冠幅之间的相关规律,这对于研究造林初植密度以及通过抚育间伐调节生长密度,提高杉木林经营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新余市自建国以来,共造杉木林27.7万余亩,现已成林的约20万亩。但由于郁闭成林后没有抓好抚育间伐,严重影响了杉树的生长。据最近资源清查证明,全市近20万亩人工杉木林中,间伐及时适度、生长旺盛的约占20%,间伐过晚、自然整枝过多、生长缓慢的约占30%;地处边远林区,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杉木林间伐的最佳开始期。结果表明:林分胸径连年和平均生长曲线相交后的一年内和小径木比重在1/5~1/4时确定为抚育间伐的开始期,间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