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印  崔宏霞 《新农业》2009,(12):31-32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免疫按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疫苗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长臻 《油气储运》2006,(10):34-34
免疫接种 大群密闭饲养的雏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病。若引进鸡苗时,须向供种单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当地没有某传染病流行,可暂不接种此种疫苗,以免因接种疫苗而发生污染,只有有过这种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才能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3.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所以,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预防接种是每个儿童的基本卫生权利,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入托、入学时均要出示预防接种证。5岁以下儿童的传染病大部分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每个家长都应该保证孩子一出生就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5.
在蛋鸡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生一些养殖场虽然接种了各种疫苗进行防疫,但还是爆发传染病,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其实,疫苗接种并不等于有坚强的免疫力,不等于有相同效价的保护力,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方法、免疫程序,以及接种时机体的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为了提高蛋鸡免疫成功率,生产上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控知识(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预防措施 1.科学免疫 我国已研制出预防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疫苗.养殖户应按有关规定和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从而达到防止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接种过疫苗的畜禽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因为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免疫接种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8.
当前,肉食鸡饲养大多采用集约化规模饲养方式,一旦疫病暴发流行,就很难控制。因此,加强肉食鸡免疫工作非常重要。一、肉食鸡饲养建议免疫程序7日龄:接种新城疫疫苗,接种方法是点眼或滴鼻,目的是预防新城疫和传支。  相似文献   

9.
丛志慧 《新农业》2013,(5):32-33
做好肉鸡防疫是控制肉鸡传染病的首要措施。在鸡场管理工作中,给肉鸡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并认真操作,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要根据当地鸡病的流行特点、疾病种类、发病季节、母源抗体和前次免疫接种后的残余抗体水平、疫苗种类和免疫保护期、免疫接种方法、鸡的免疫应答能力、各种疫苗的联合应用以及免疫对鸡健康和生产能力的影响等,制定出适合自  相似文献   

10.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在接种疫苗的猪群中,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程度,有的强些,有的较弱.而鲍大多数灵敏,接种后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但接种了疫苗并不等于就已获得免疫,接种疫苗后发生疫病的情况会经常出现。这主要是因为免疫应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养鸡生产中,设计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免疫应答,避免“免疫空白期和免疫麻痹”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在设计免疫程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了解母源抗体水平,确定最佳首免日龄;二是根据本场或本地区的发病史调整原免疫程序:三是由于雏鸡的免疫机制不健全,产生的保护力一般不是很强,疫苗的选择要适当,疫苗毒力应按弱、较弱、中等的顺序选用;四是要搞好强化免疫,提高免疫的覆盖面;五是要注意几种疫苗免疫接种时互不干扰,保持适当间隔;六是根据鸡的饲养用途进行必要的强化免疫,并实行弱毒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搭配;七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接种途径,并正确操作,剂量不可随意加大,避免免疫麻痹;八是搞好抗体监测,防止出现免疫失败。选择恰当的接种途径,避免以下操作错误:  相似文献   

12.
免疫程序的制定应结合本地禽病的流行特点,既要预防重要的传统疾病,又要兼顾一些邻近地区发生的新的传染病.在使用疫苗时,要对疫苗的种类、毒性、剂量、使用次数与方法及免疫时间等进行慎重的选择,并要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3.
1 免疫程序不合理 合理的免疫程序是达到有效免疫接种的基础,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最终导致免疫失败。有条件的地区或养殖场应做好母源抗体的检测,以此为指导制定出传染病的首次免疫接种日龄。但有些养鸡户不了解免疫机制,搞乱了免疫程序及乱用疫苗。例如,给7-10日龄的雏鸡使用新城疫Ⅰ系苗免疫,结果导致严重的疫苗反应。也有些养殖户只做基础免疫而忽视了加强免疫,认为已做了免疫就不再需要加强免疫了,结果使有些传染病照样发病。 一个科学合理程序的确立,首先要考虑本地区的流行病发病规律、发病情况、种鸡的免疫接种情况及母源抗体水平等  相似文献   

14.
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业的最大威胁是畜禽传染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动物防疫人员在动物防疫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事,虽然给动物接种了某种疫苗,但该动物仍然发生这种疾病,究其原因是动物机体没有产生抗体或产生的抗体很低,根本抵御不了疾病的侵袭,也就是说免疫失败。下面是笔者在动物免疫接种操作实践当中对免疫失败原因及怎样防止免疫失败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猪场免疫接种规程,包括预防与接种、预防接种猪群的要求、疫苗的检查、疫苗的注射、紧急接种、免疫接种注意事项、执行免疫程序等方面内容,以为猪场免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肉用雏鸡相对生长发育较快,对营养要求高。幼雏期间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因此,要给予精心照料,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而死亡。生产中,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损失。 1.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免疫  相似文献   

17.
接种疫苗是激发鸡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防治鸡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当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和鸡的日龄、品种、用途、母源抗体水平、健康状态、鸡群大小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及饲养管理条件,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选用最合适的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所以,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近年来,一些免疫鸡群常常爆发传染病,给养鸡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我们根据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将引起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对策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免疫应答是一种生物学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接种疫苗的猪群中,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程度有所差异,有的强些,有的较弱,而大多数接种后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但接种了疫苗并不等于就已获得免疫,致使免疫失败的因素很多。  相似文献   

20.
必须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初免时间太早,动物免疫器官未发育成熟或受较高母源抗体的干扰,影响抗体的产生;免疫过晚,造成未免疫时已感染,错过免疫最佳时间;因不同疫苗产生的免疫期不同,不严格按免疫程序将影响免疫效果。所以我们应根据厂家推荐的免疫程序,结合当地畜禽传染病流行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最好根据抗体监测水平制定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