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腺病毒重组表达载体pADTrack-ISL1-AdEasy,经293A细胞的包装和扩增,获得具有感染性的重组腺病毒,将其按感染复数(MOI)=100感染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观察感染后4,7,10,13,16 d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细胞形态变化和胰岛β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含ISL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犬ADSCs 48 h后,绿色荧光蛋白开始表达;13 d后犬ADSCs出现细胞形态变化,由梭形变为神经细胞样;qRT-PCR分析表明在犬ADSCs中过表达ISL1基因提高了PDX1、NGN3、MNX1、MAFA和NKX6.1基因的内源性表达。结果表明,含ISL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成功感染犬ADSCs,并可促进其向胰岛样前体细胞分化,具有进一步诱导形成胰岛样细胞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犬Ⅱ型腺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做犬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过程中,从送检的犬粪便中分离出多株犬腺病毒,并对其中1株进行了系统鉴定。经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动物感染试验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证明为1株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强毒,即犬Ⅱ型腺病毒。  相似文献   

3.
在与解放军军需大学合作进行犬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从南昌送检的犬粪便中分离出多株犬腺病毒,并对其中1株进行了系统鉴定,经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动物感染试验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证明为一株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犬2型腺病毒)的强毒。  相似文献   

4.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为血液循环障碍、肝小叶中心坏死,以及肝实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出现核包涵体,为全身性感染。犬腺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除了可引起犬传染性肝炎和狐狸脑炎外,还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眼病、慢性肝炎和间质性肾炎;Ⅱ型只引起呼吸器官疾病,包括喉气管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性肺炎。1流行病学犬Ⅰ型腺病毒除了能感染狐狸和犬外,还能感染  相似文献   

5.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治疗自身免疫损伤性糖尿病的理想种子细胞。SOX9是胰腺发育调控网络中的多潜能因子,其功能缺失可以导致胰腺发育不全和祖细胞池枯竭。但到目前为止,SOX9在ADSCs向胰岛样细胞分化过程中是否具有重要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试验构建了腺病毒过表达重组载体pAdTrack-SOX9-AdEasy,并获得了具有感染性的腺病毒毒液,将其感染犬ADSCs,感染后4、7、10、13 d和16 d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细胞形态变化和胰岛β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SOX9基因的腺病毒毒液感染犬ADSCs后,出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并在第13天细胞开始出现聚集生长现象,在第16天出现多个似胰岛样细胞团;同时检测到SOX9可外源性刺激Pdx1、Ngn3、Mnx1、MafA、Nkx2.2、Nkx6.1、PCSK1和PCSK2等基因的内源性表达。表明SOX9基因过表达腺病毒毒液可成功感染犬ADSCs,促进其向胰岛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应用MDCK细胞采用单层吸附接毒和带毒传代的方法,从新疆阿克苏送检的犬粪便中分离出1株犬腺病毒,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动物感染试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证明所分离的TN株为1株CAV-I病毒的强毒株。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犬腺病毒(CAV)致弱疫苗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病犬的组织样品接种于MDCK细胞内,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在MDCK细胞内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电镜下可见典型的腺病毒粒子;回归动物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可导致犬出现明显的CAV感染症状;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CAV,命名为CAV-H株;将CAV-H株接种MDCK细胞连续传代至110代,在传代过程中,病毒滴度由初始105.0 TCID50/0.1 mL上升至107.0 TCID50/0.1 mL,而CAV对犬的致病力逐渐降低;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CAV-H可对同源强毒攻击的犬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理想的疫苗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血清犬腺病毒抗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腺病毒 (Adenovirus,AV)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 ,在国内外有很多报道。已报道的动物感染宿主主要有牛、羊、犬、禽类以及狐狸、狼、貉、丛林狼、臭鼬、浣熊、水貂、雪貂、熊等野生动物 ,1996年 Woods等又发现腺病毒能引起鹿的出血性病变 [1] ,而且还怀疑与鹿表现为同样病变的叉角羚可能也是由于腺病毒感染引起的。犬腺病毒 (Canine adenovirus,CAV)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成员 ,是在已发现的哺乳动物腺病毒属中致病性最强、感染动物最广的病毒 [2 ,3 ]。CAV分为犬腺病毒 型 (CAV- 1)和犬腺病毒 型(CAV- 2 ) ,其中 CAV- 1又名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罗巴斯病病毒 (Rubarth disease virus) ,狐狸脑炎病毒 ;CAV- 2又名犬喉气管炎病毒 ,幼犬咳嗽病毒 [2 ] 。CAV- 1是早在 192 5年由 Green等首次发现可导致狐狸脑炎 ,后来经 Rubarth的动物试验证明能引起犬的传染性肝炎的病原 [3 ,15] 。自那以后 ,有关该病毒引起犬和狐等动物的发病病例举不胜数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报道 ,198...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1例2月龄中华田园犬进行病原诊断,该病犬主要症状为腹泻、血便并伴随流涕、打喷嚏、咳嗽等。采集其鼻拭子、肛门拭子,利用PCR方法分别对7种常见的犬腹泻病毒及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病例为犬冠状病毒Ⅰ型与犬腺病毒Ⅱ型的混合感染。待病犬进入濒死期立即安乐死并进行剖检,组织观察可见肺部出现明显的出血斑,盲肠、直肠、结肠有明显的出血点。本试验为犬病毒性腹泻、呼吸道疾病的病毒诊断以及犬冠状病毒Ⅰ型、犬腺病毒Ⅱ型自然感染引起的组织病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1应用范围重组犬干扰素a突变体主要是用于犬的常见病毒性疾病,如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冠状病毒、犬腺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犬疱疹病毒及其他病毒造成的感染。2作用机理2.1抑毒(主要作用)干扰素a突变体通过和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  相似文献   

11.
犬Ⅱ型腺病毒自然弱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一只3月龄病犬中分离出一株犬腺病毒(CAV),暂定名为YCA18。从一系列形态学、生理化学、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实验证明这是一株Ⅱ型犬腺病毒自然弱毒。此毒株能在犬、猪肾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系上生长,能产生腺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细胞病变,细胞肿胀,变圆和呈“葡萄串样”。在细胞核内可见病毒粒子及其前本的晶格状排列,病毒粒子呈20面体立体对称,表面有排列整齐的壳粒;能抵抗乙醚的处理,在PH3及50℃温度中稳定  相似文献   

12.
用微量补体结合试验对感染熊脑炎病毒而死亡的熊的实质脏器,熊脑炎腺病毒(BA-1株)的犬肾细胞培养物、试验感染犬、豚鼠急性发病期的肝浸液、腹水、血液进行抗原诊断;对6份采自临床健康熊血清和试验感染犬、豚鼠恢复期血清进行抗体诊断。结果表明,本法简便省时,特异性强,可用于熊病毒性脑炎的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犬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ICH)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感染引起,是一种犬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犬和狐。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又称犬腺病毒(canine adenovirus,CAV),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成员,是在已发现的哺乳动物腺病毒属中致病性最强、形态结构也研究得比较清楚的一种动物病毒。犬腺病毒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对我国养犬业、毛皮动物养  相似文献   

14.
历史犬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传染性犬肝炎、传染性犬喉气管炎和狐脑炎等。1947年,Rubarth首次确认传染性犬肝炎。1959年,Kapsenberg获得分离病毒,并证明犬肝炎和狐脑炎是由同一种腺病毒引起,称为犬腺病毒Ⅰ型(CAV-1)。1962年,Pitchfield等在加拿大一次犬喉气管炎爆发中分离到一种犬腺病毒,即A-26毒株,称为犬腺病毒Ⅱ型(CAV-2)。两型可用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相区别。  相似文献   

15.
在犬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从昆明某犬场发生的一起临床上表现犬传染性肝炎的病犬脏器中,分出了1株病毒(CAV-1-KM),并对其进行了病毒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动物感染试验与分子生物学系统鉴定,证明为一株犬传染性肝炎强毒,用特异性的抗犬生肝炎免疫血清对处于危险中的犬,进行了紧急预防注射,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流行。用犬Ⅱ型腺病毒疫苗作预防注射,一年多来该犬场再未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16.
犬腺病毒感染(Canineadenovirusinfections)是犬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引起犬的肝炎、呼吸道病变及眼睛疾患等。除犬以外,尚可发生于狼、狐、熊等动物。近年来,国内外已证实存在两株相互有关但各具特点的腺病毒:犬腺病毒Ⅰ型(Canineadenovirustype1,CAV-1)是犬传染性肝炎(或称为“Rubarth”氏病)和狐狸脑炎的病原,且能导致眼睛损伤,而其Ⅱ型(CAV-2)则能引起犬的传染性喉气管炎和幼犬肺炎。1984年,夏咸柱等在我国首次分离到犬传染性肝炎病毒,证实了我国犬中也有犬腺病毒Ⅰ型的感染。1989年,钟志宏等从患脑炎的狐狸中分离到了犬腺病毒Ⅰ…  相似文献   

17.
犬2型腺病毒SY株的致弱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对分离和系统鉴定的一株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犬2型腺病毒)SY(沈阳)株,用犬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了致弱驯化,每驯化15代做一次初步的犬的安全性试验。用大剂量不同代次病毒对易感犬进行人工感染试验,每天观察犬的临床症状及白细胞总数,并于接毒后的第5d安乐死,作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易感犬的感染试验结果表明,SY株在犬贤细胞上传15代时对犬的致病力已降低,30代时对犬已不引起发烧,精神沉郁和厌食等症状,仅引起轻度的鼻炎,中度的咽炎,剖检肺表现正常,仅见支气管淋巴结肿大,45代时无临床症状,剖检除扁桃体肿大外没有见到其它症状,60代毒已完全失去致病力,未见任何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对比GenBank公布的几株犬Ⅰ型腺病毒序列,针对犬Ⅰ型腺病毒特有的E3区,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扩增体系等条件优化后,建立了犬Ⅰ型腺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40份CAV-Ⅰ人工感染银黑狐的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与普通PCR相比,建立的犬Ⅰ型腺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强的特点。该检测方法可用于Ⅰ型犬腺病毒的快速诊断与监测,并能够定量分析CAV-Ⅰ的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养犬业的不断发展与频繁的市场交易,狂犬病、犬瘟热、副流感、犬腺病毒、细小病毒与冠状病毒感染等几种犬类传染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广大养犬户的积极性,阻碍养犬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厂经多次筛选,反复试验,运用科  相似文献   

20.
核酸探针检测犬冠状病毒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2P标记犬冠状病毒特异性RT—PCR及产物制成核酸探针,与CCV NL-18株、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犬腺病毒、狂犬病病毒反转录产物、正常CRFK细胞以及做10~10000倍稀释的CCV NL-18株反转录产物杂交,进行核酸探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探针仅与CCV HLl8株反转录产物呈阳性杂交,与对照病毒和正常细胞反转录产物均呈阴性反应。初步应用试验结果,该探针可与国内CCV分离病毒YSl、CI1株杂交,且可从8份腹泻犬粪便中检出5份CCV阳性病料。本研究为在我国开展犬冠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