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相转移催化作用下,将7异丙基4甲基1甲醇(2)和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成功地合成了新的反应型类化合物1(β,γ环氧丙氧甲基)7异丙基4甲基(1)。本反应条件比较简单,较佳条件下分离的目的物摩尔得率达到了64%。目的物(1)的化学结构(Fig.2)经过UVVis、IR、HRMS和1HNMR等数据分析得到了完满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7-异丙基-4-甲基-1-甲醇和环氧氯丙烷在碱性催化条件下反应合成1-(β,γ-环氧丙氧甲基)-7-异丙基-4-甲基这一新化合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反应和得率的主要因素为催化剂、碱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在浓KOH-H2O溶液、惰性有机溶剂、相转移催化剂、40~80 ℃水浴等反应条件下,反应可在2~3 h内完成,得率达64 %.  相似文献   

3.
在相转移催化作用下,将7-异丙基-4-甲基-1-甲醇(2)和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成功地合成了新的反应型类化合物1-(β,γ-环氧丙氧甲基)-7-异丙基-4-甲基(1).本反应条件比较简单,较佳条件下分离的目的物摩尔得率达到了64%.目的物(1)的化学结构(Fig.2)经过UV-Vis、IR、HR-MS和1H NMR等数据分析得到了完满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7-异丙基-4-甲基-1-Ao甲醇和环氧氯丙烷在碱性催化条件下反应合成1-(β,γ-环氧丙氧甲基)-7-异丙基-4-甲基Ao这一新化合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反应和得率的主要因素为催化剂,碱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5.
在相转移催化作用下,将7-异丙基-4-甲-1-ao甲醇(2)和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成功地合成了新的反应型ao类化合物1-(β,γ-环氧丙氧甲基)-7-异丙基-4-甲基ao(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化合物7-异丙基-1-甲氧甲基-4-甲基 (1)的合成方法及其物理化学性质.通过7-异丙基-4-甲基-1- 甲醇(2)与甲醇之间的简单醚化反应即可以制得化合物1,比常规醚化的反应条件温和而简单易行.亿用乙醚溶剂、无机酸催化剂和0~5℃的反应温度,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反应.反应还生成二聚体化合物(5)及其它少量多聚体副产物.经过1H NMR.FTIR.UV-vis,HR-MS等波谱分析证实了新化合物1和5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化合物 7 异丙基 1 甲氧甲基 4 甲基 (1)的合成方法及其物理化学性质。通过 7 异丙基 4 甲基 1 甲醇 (2 )与甲醇之间的简单醚化反应即可以制得化合物 1,比常规醚化的反应条件温和而简单易行 ,仅用乙醚溶剂、无机酸催化剂和 0~ 5℃的反应温度 ,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反应。反应还生成二聚体化合物 (5 )及其它少量多聚体副产物。经过1HNMR ,FTIR ,UV vis ,HR MS等波谱分析证实了新化合物 1和 5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化合物7-异丙基-1-甲氧甲基-4-甲基Yu(1)的合成方法及其物理化学性质。通过7-异丙基-4-甲基-1-Yu甲醇(2)与甲醇之间的简单醚化反应即可能制得化合物1,比学会醚化的反应条件温和而简单易行,仅用乙醚溶剂、无机酸催化剂和0-5℃的反应温度,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反应。反应还生成二聚体化合物(5)及其它少量多聚体副产物。经过^1H NMR,FTIR,UV-vis,HR-MS等波谱分析证实了新化合物1和5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9.
2,6-二甲基-7-辛烯-2-烷基(或羟烷基)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氢型丝光沸石为催化剂,二氢月桂烯与单醇或二醇加成反应生成2,6-二甲基-7-辛烯-2-烷基或羟烷基醚。实验结果发现,各种醇与烯生成醚化合物的趋势如下:直链伯醇易于支链伯醇;伯醇易于仲醇;低碳直链伯醇易于高碳直链伯醇,同时还发现,1,3-丁二醇、1,6-己二醇与烯的反应,只生成单醚。文中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补肾方二仙汤及其温肾、滋阴两个拆方对 GT_(1-7)细胞 GnRH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影响。方法:SD 大鼠连续4天灌服中药二仙汤及两个拆方,末次给药1 h 后取其血清作体外细胞培养实验;用放免法测定 GT_(1-7)细胞 GnRH 的分泌;用 Northern bolt 方法观察二仙汤及其拆方对 GT_(1-7)细胞 GnRH mRNA 的影响。结果:(1)二仙汤全方及其两个拆方均能促进 GnRH 释放,以全方效果最好。(2)孵育24 h 后全方组和温肾组 GnRH mRNA 水平有下降趋势。(3)孵育48 h 后滋阴组 GnRH mRNA 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中医“肾主生殖”的功能似涉及下丘脑 GnRH 神经元及其调控性腺轴的机能,二仙汤及其拆方能够直接调节 GT_(1-7)细胞 GnRH 的释放及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1.
影响桉树插穗生根的几个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6年的桉树扦插育苗研究,总结出影响插穗生根有6个因素:(1)母株来源,组培苗作母株的插穗比扦插苗作母株的生根状况好;(2)母株年龄,母株在1-3年生时采穗条扦插生根率高;(3)穗龄,桉树穗条上长有3-4对成熟叶时扦插成活率高;(4)穗条留叶面积,在扦插不良季节,桉树扦穗留叶至1/3面积的生根率最高,而地扦插良好季节,桉树插穗留叶至2/3面积生根率最高;(5)扦插季节,桉树扦插最佳季节为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6)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作生根激素使用效果比萘乙酸(NAA)好。  相似文献   

12.
木质素电氧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质素是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惰性。本文率先研究草类木质素在膜助电解时的电化学氧化作用。其结果表明:膜助电解对黑液中的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能使木质素中的芳环被氧化而打开;同时木质素的氧化作用与施加的电压、阳极的电极材料等因素有关。通过对木质素氧化产物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可为木质素的电化学改性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海南红豆种子生理特性及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红豆种子具有“顽拗型”生理特性,当种子含水量控制在50.5%-53.0%时,种子活力保存较好,若降至45%以下,则全部致死。种皮可能存在抑制物,它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播种前去掉种皮是消除抑制物的较好办法,温度、酸碱度也是影响萌发的主要因素,当温度为29.5-33℃,PH值在3.8-6.6时,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较好,子叶叶绿素含量趋于零时,标志着种子完全成熟。刚采收的种子一般应采取催熟措施,失水较快是成熟度低或小粒种子较易劣变,丧失活力的根本原因,也是幼苗生长参差不齐、出苗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1,1-二甲基-7-异丙基-1,2,3,4-四氢萘-6-磺酸钠合成的磺化工艺。通过实验室的试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1,1-二甲基-7-惜内基-1,2,3,4,-四四氢萘与浓度硫酸的配比为1:10.5(mol比),反应温度90±2℃,反应时间20min,产品得率达80.3%。同时测定了产物表面活性性能,可用作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5.
分散松香施胶剂性能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逆转法制备分散松香施胶剂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如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马来松香加合物含量、搅拌转速、加料速度和乳化温度等系统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条件,并对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双戊烯合成萜马加成物反应的动力学及主产物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稀土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催化工业双民顺丁烯二酸酐连续进行异构/Diels-Alder反应,合成出萜烯/马来酸酐加成物;用气相色谱法跟踪研究了反应的进程,并模拟了反应反动力学方程,鉴定了主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精度好,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5%;产物中绝大部分是正常的双烯加成物。  相似文献   

17.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主要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芳  谌红辉 《林业科学》2002,38(2):113-118
本文对贵州省龙里林场马尾松密度试验林 ,5种造林密度 ,15年生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解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管胞列数影响较大 ,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造林密度大 ,则生长轮变窄 ,管胞列数减少 ,晚材率增加。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不显著 ,但具明显的规律性 ,即随着造林密度加大木材基本密度增加 ,造林密度过大反而下降。造林密度对管胞形态的影响表现出因树龄而异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管胞形态总平均值变化不大 ,但管胞长度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受到造林密度影响。较低的造林密度各生长轮管胞长度差异不显著。组织比量不受造林密度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双马来海松酸酯多元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马来海松酸中酸酐和羧基反应活性的差异,合成了两种类型的双马来海松酸酯多元醇.测试了酯化产物的分子量、聚合度、粘度、羟值和官能度等理化参数;并对各产物的耐热性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酯化产物均可作为耐热的多元醇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