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揭示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雨林内木质藤本多样性特征,阐明木质藤本对热带季雨林共存树木的攀援方式,为研究木质藤本对热带森林更新、动态和碳固定等生态过程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参考巴拿马热带季雨林木质藤本普查规范,调查并鉴定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20 hm~2动态监测大样地中500块20 m×20 m样地中胸径≥1 cm的木质藤本,分析其空间分布、多样性、丰富度、径级、攀援方式及其对共生树木的攀援状况。【结果】20 hm~2大样地中胸径≥1 cm的木质藤本共有21 781株(包括分株),密度为1 089.1株·hm~(-2),其中20 611株鉴定到种,分属127种45个科;样地中木质藤本的优势科为豆科和葡萄科,分别占木质藤本物种总数的51.1%和24.4%;夹竹桃科的长节珠个体最多(2 382株),占木质藤本总株数的10.9%,其次为梧桐科的全缘刺果藤和番荔枝科的黑风藤,分别占木质藤本个体总数的10.3%和4.6%;重要值排名前三的木质藤本分别为全缘刺果藤、长节珠和阔叶风车子;样地中共有43个稀有种(密度≤1株·hm~(-2)),占总种数的33.6%,但个体数仅占个体总数的1.4%;小径级木质藤本在样地中比例较高,胸径1~5 cm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86.6%,胸径≥10 cm的仅占总个体数的0.7%;茎缠绕是主要攀援方式,所占比例达58.0%,其次是钩刺攀援和卷须缠绕,分别占16.0%和15.0%;依靠叶卷须、花梗进行攀援或蔓生的木质藤本比例较小,各占1.0%;约10.7%的树木个体(胸径≥1 cm)被木质藤本攀援,被攀援树木种数占总树种数的68.2%;随着树木个体增大,其上攀援的木质藤本数量逐渐降低,但树木被木质藤本攀援的比例增加。【结论】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内木质藤本种类丰富,样地中出现豆科木质藤本葛藤等先锋木质藤本表明该热带季雨林历史上可能遭受较严重干扰,加之该地区降雨季节性比较明显,使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维持了较高的木质藤本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样地调查及定位观测数据,分析了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热带半落叶季雨林的群落学特征及游耕后的演替趋向。其外貌主要由纸质叶、单叶、小型叶为主的常绿阔叶小高位芽植物所决定。在干季,热带落叶树种(占总种数的33.5%)全部落叶,常绿树种也部分落叶,外貌色调灰暗,雨季全绿,季节变化明显。林分由泛热带落叶和常绿树种组成;结构简单,乔木两层,以落叶树种为优势;林木较矮、根深、萌芽力强。灌木具刺种类较多。藤本、附生植物较少。板根现象不明显。在干热气候条件作用下,群落较稳定;经反复刀耕火种,立地条件恶化,为白茅等喜光植物群落所更替。  相似文献   

3.
一、林地概况 尖峰岭林区位于北纬18°23′13″—18°52′30″,东经108°46′04″—109°02′43″,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琼南丘陵山地季雨林湿润雨林区。植被种类极其丰富,野生高等植物有1500多种,植被可分为四个垂直带,六个类型:1.稀树草原带:(1)稀树草原,(2)砂生植被,2.常绿季雨林带:(3)常绿季雨林,(4)沟谷雨林,3.山地雨林带:(5)山地雨林,4.山顶苔藓矮林带:(6)山顶苔藓矮林。  相似文献   

4.
1、概况 祖国西南边陲的潞西县,位于北纬24°05′~24°39′,东经98°01′~98°44′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森林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雨林、思茅松林等。由于地貌类型齐全,在其广阔的山地上,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着繁多的植物资源。国家级保护植物有秃杉、铁刀木、云南梧桐、云南石梓、大果木莲、楠木、红椿、柚木等。稀有植物有野生稻,南亚热带的冬棕。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处北回归线的南缘,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植被自然景观,可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繁多,组合多层次的植物配置,以乔木、灌木、草本、地被、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共同构成植物群落,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和热带季雨林景观,充分了体现南国风光。本文仅从广州兰圃人工植物群落现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人工植物群落效法自然景观,以新的人工植物群落景观丰富园林景色的手法。兰圃位于广州市区内,是一个地形狭长的空间,为了使游人不致一览无余,设计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热带森林资源是很丰富的,在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包括热带珍贵植物资源和热带动物资源等。在植被类型方面,从滨海到中山分布着红树林、砂生草原、稀树草原、多刺灌丛、落叶半落叶季雨林、常绿季雨林、山地雨林、山地常绿润叶林、山地苔藓矮林和热带山地草原等。种类有维管束植物约四千余种,特有种五百多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有六百种以上。其中乔木树种约有九百种左右,列为商品材树种的有四百五十八种,划为特类材的有母生(Homalium hainanense Gagnep.)、坡垒(Hopea hainanensis Mett.et Chun)、  相似文献   

7.
<正> 我场位于北纬21°35',东经100°41′左右,海拔600米以上,四周环绕着高山自然屏障,但西南高,东北低并有缺口,形成冷空气易进难出的坝子。垦前植被为热带次生季雨林,竹木混交林和灌丛草地等。据大勐龙气象站1958~1981年(24年)的资料,年平均气温21.2℃,最冷月均温15.3℃,极端最低温-0.5℃(1974年1月6日),大于10℃活动积温达7738℃,年平均降雨1448.5mm,干湿季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自然保护区干热季不同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采用Biolog-ECO法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干热季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暖热性针叶林及石灰岩山季雨林(高中低海拔)4种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供试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及碳源利用率之间均差异极显著(代谢活性:F=3.708,P0.01;碳源利用率:F=101.956,P0.01),其中石灰岩山季雨林中海拔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和碳源利用率均最高,暖热性针叶林最低。D-纤维二糖、β-甲基-D-葡萄糖苷、葡萄糖-1-磷酸盐、D-苹果酸、L-丝氨酸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差异的敏感碳源。不同植被型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石灰岩山季雨林(中海拔)石灰岩山季雨林(低海拔)石灰岩山季雨林(高海拔)暖热性针叶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季雨林(高海拔)与暖热性针叶林土壤微生物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和石灰岩山季雨林(低海拔)均无明显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9.
鼎湖山距广州84公里,具有丰富的热带植被自然景观,作者认为,鼎湖山植物群落对广州园林中植物造景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据此,作者讨论了在广州城市园林及绿地的植物配置,为使景色更具有热带特点,作者提出引进更多的榕属,藤本、树上的附生植物,阴生植物,色彩鲜艳的开花树木,棕榈,竹类,蕨类植物以及具板根的树木。此外,除了引入大量的国外植物外,还要重视引入大量乡土植物,以增进雨林的景观效果。将它配置成多层的人工群落。  相似文献   

10.
粤西次生针阔混交群落的林下植被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南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经采伐干扰和人工造林后形成大面积的次生林。参照CTFS样地建设技术规范,于2006年在广东粤西马尾松针阔次生林建立2 hm2固定监测样地。在对样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1)样地共有维管束植物207种,隶属于79科144属,数量优势科为茜草科、大戟科、樟科、番荔枝科、紫金牛科、禾本科和蔷薇科;单种属植物较多(101属),占总属数的70.14%。林下植物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绝对优势,具有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征。(2)物种的丰富度指数表现出乔木幼苗〉灌木层〉藤本层〉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乔木幼苗〉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Simpson指数则为乔木幼苗〉藤本层〉草本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为乔木幼苗〉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11.
林冠附生植物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生植物是热带森林中一个重要特征性组分, 也是亚热带湿性山地森林和部分温带雨林中重要的组分之一, 其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从5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附生植物研究的历史和最新进展, 并在此基础上对附生植物的发展趋势与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热带次生林分布、类型与面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林的保护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占世界热带林面积约三分之一的热带次生林,其经济和生态效益通常较差,处于相对被忽视的状态,因此也往往被进一步破坏。将次生林经营纳入可持续经营的轨道,是实现热带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重要战略。通过对中国热带森林研究、经营和统计资料的分析,结合本项目实施过程的实地调研取得的结果,文章对中国热带地区次生林分布、面积和类型作了阐述。热带森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以及福建和西藏的部分地区,包括124个县市的全部和50个县市的部分地区。据可认可的资料统计,中国热带林地面积(不含台湾省)约1125.66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074.49万hm^2,次生林面积544万hm^2。次生林占热带地区林地面积的48.33%,占有林地总面积的50.63%。中国热带林地和次生林的实际数字估计要比这一数值大6%以上,因为中国这几年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森林植被恢复得很快,林地和次生林一直在不断增加。热带森林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包括湿润雨林、山地雨林);热带季雨林(包括半常绿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石灰岩季雨林);南海珊瑚岛植被;海岸红树林等。从森林经理的角度,中国热带次生林的类型可分为:(1)次生阔叶林,包括次生常绿阔叶雨林、次生季雨林和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2)次生灌木林;(3)次生针叶林;(4)次生红树林及次生珊瑚岛林等四大类型。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凋落叶分解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项研究采用尼龙网袋和网罩法对尖峰岭热带丰落叶季雨林和热带山地雨林凋落叶的分解过程进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两年凋落叶的分解失重率依次为92.27%、78.01%(网袋法)和99.08%、95.41%(网罩法),凋落叶的分解速度网罩法略快于网袋法。半落叶季雨林凋落叶的分解比山地雨林的快,腐解率K值前者为2.172(罩)和1.596(袋),后者为1.578和0.836,完全分解所需的理论时间约为2a和6a。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序列各有异同,其中半落叶季雨林为:K>Ca>Na>Mg>N>C>P>Al>Fe>Si;山地雨林为:K>Ca>Mg>Na>C N>P>Al>Si>Fe。  相似文献   

14.
一、自然经济特点西双版纳州位于东经99°53′至101°50′、北纬21°08′至22°35′之间:地处热带北缘。总面积一万九千一百廿五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由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特别是西风南支急流的影响,形成了热带、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全州年平均温度18—21℃。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12月,分春、夏、秋、冬4个季度对勐腊县勐仑镇分布的热带季雨林、石灰山季雨林、热带雨林次生林、人工雨林4种植被类型下的鸟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从横向看,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热带雨林次生林的鸟种类最多,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热带季雨林的鸟种类最多;从纵向来看,除热带季雨林为第四季度鸟种类最多外,其余3个植被类型均是第一季度的鸟种类最多。因此,受人为干扰少的植被类型鸟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第一季度是鸟类的繁殖季节,鸟类活动较频繁,各植被类型下的鸟类被发现的也最多。  相似文献   

16.
对海南岛霸王岭林区沿海拔梯度自然分布的热带落叶季雨林、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山地常绿林4种热带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南霸王岭林区此4种热带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差异显著;其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较差,土壤养分的总含量位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中上等级,高于海南全岛土壤养分的平均水平,说明海南岛的原始热带林能较好地保持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1979—1986年采用本底调查、小区实验和定位观测等方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总报告。本报告共分7部分:世界热带北缘的丰富的生物基因库;生态系列研究;热带林水热状况;热带林物质循环;游耕农业生态后果;热带林采伐后的更新与演替。长期本底调查查明本区有植物1668种,隶属 198科798属;已知昆虫26目 4000余种,已知大型真菌260种。对由海滨至主峰的滨海有刺灌丛、稀树草原、半落叶季雨林、常绿季雨林、山地雨林,山顶苔藓矮林所构成的生态系列进行了组成、结构、土壤、林分生长等特征及其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了综合性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willa)是热带、亚热带树种,原产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和南非共和国的纳塔尔省。我国云南、福建、四川、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等省(区)引种试验,表现良好。在北纬22°—31°56′,东经101—121°之间广大中、南亚热带地区都有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云南普洱菜阳河自然保护区人工栽植17年的直杆蓝桉林调查数据,分析了其物种多样性大小。结果显示:在0.27 hm2的样地中共调查到物种105种,分属44科84属,其中乔木58种,灌木30种,藤本16种,附生植物1种。在3块调查样地中,乔木物种丰富度均较高,平均值达到了34,灌木物种丰富度平均值也达到了18.3,而藤本物种丰富度则为11.3。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上,乔木平均值为2.03,灌木平均值为2.02,藤本平均值为1.43,总体的平均值为2.80。在Simpson多样性指数上,乔木平均值为4.61,而灌木平均值为4.85,藤本平均值为2.91,总体平均值为9.17。以上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直杆蓝桉林中物种多样性较高,这可能与其附近种源丰富有关。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北纬21°10′-22°40′,东经99°55′-101°50′,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0-22℃,年降雨量1200-1800毫米,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左左,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