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芹菜苗期常出现心叶腐烂坏心的病害,即人们常说的“烧心”。引发芹菜“烧心”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由细菌引起的软腐病,二是因缺钙或硼而导致的生理性病害。其中软腐病在生产中最为常见,在确定防治方案前要先查清病因而后对症施药。在田间仔细观察患“烧心”病的芹菜,病因并不难查清。患细菌性病害的芹菜,发病一般先从叶柄开始,发病部位腐烂并发臭;而因缺钙或硼导致的生理性病害,发病部位一般较干燥,  相似文献   

2.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黑毛”,是黄瓜保护地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传播快、危害大,对黄瓜的产量影响较大。1症状表现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幼苗发病叶片变黄,后全株枯死;成株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感病后叶片初期呈现水渍状斑点,后出现不均匀的褪绿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黄瓜各种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高发的现状,对天津地区黄瓜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观察,并运用试纸条法、PCR法及RT-PCR法对黄瓜种子和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田间观察发现,天津地区黄瓜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及病毒性病害,其中真菌性病害最为普遍,褐斑病、白粉病、霜霉病多发;试纸条法在30份黄瓜品种种子样品中检出种传病害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病原(Aac)1份,在11份叶片样品中检测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各1份;PCR法在30份种子样品和2份疑似病害叶片样品中有3份种子样品检出细菌性角斑病;RT-PCR法在30份种子样品和6份疑似病害叶片样品中有1份叶片同时检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  相似文献   

4.
植物叶片病害严重影响植株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概述了植物叶片受侵染后的变化,并对植物叶片病害的种类进行了归纳,阐述了叶片病害防治的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植物叶片病害生物防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1 纹枯病防治技术 纹枯病别名“花脚”、“花秆”、“烂脚瘟”。喜高温高湿,夏秋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有利于病害发生,水稻栽插密度过大,施用氮肥过多,有利病害发生。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生,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叶片次之。因此,该病要在县植保站病情测报的基础上,结合天气情况,适时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香蕉"细菌性病害"的调查和诊断,认为2006年10月该镇发生的香蕉叶片枯黄症状不是细菌性病害,而是一种症状复杂,很可能通过种苗传播的传染性病害。病组织内的伤痍菌对病叶的枯黄起促进作用,其真正的病原、传染方式和发病规律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番茄的病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病原菌侵害的侵染性病害,一类是没有病原菌侵害的生理性病害。 一、侵染性病害 1、番茄灰霉病:危害花、果、叶及茎,一般花部先被侵染,然后向果面扩展,致使果面呈灰白色,变软腐烂,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叶片多从叶尖开始发病,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干枯并发生灰霉,终致叶片枯死;茎染病,开始呈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  相似文献   

8.
辣椒“三落”(即落叶、落花蕾、落帮病害发生逐年加重,一些地区部分田块严重发生以致绝收。为此,笔者在开展调查的同时,初步摸索出一套综合治理办法,能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三落”病害的发生危害,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霜霉类病害是由真菌侵染所致。通常是在连续潮湿和降雨天气后发生,是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病害严重时可造成20%~40%产量损失。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危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如马铃薯晚疫病、果树类和蔬菜的霜霉病等。为了防治这类病对作物的危害,山东寿光双星农药有限公司,历经5年之久研制成功了以“灵品”为代表的系列防治霜霉类病害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由于苹果树叶片病害图像背景复杂、病斑形态多样,苹果树叶片病害的检测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传统的苹果树叶片病害检测方法严重依赖于果农经验和特定领域的专家,步骤复杂且低效,并很容易导致病害的误判和漏判。为解决该问题,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对苹果树叶片病害特征进行自适应学习和提取,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苹果树叶片病害检测方法。该算法基于不同的模型,在处理不同的数据集上呈现出各自的特性,充分利用了模型间的优势互补,使用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将YOLOv5和EfficientDet模型进行集成,进一步提高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并且增强了模型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增加延迟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3种苹果树叶片病害的检测效果,平均精度可达73.4%,相比于单个YOLOv5和EfficientDet模型分别提高了3.0%、4.8%。集成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特征提取能力,可以提取到更多的病害特征信息,并且较好地平衡了模型的识别精度与模型复杂度,可为田间环境下苹果树叶片病害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韭菜叶片尖端干枯变黄,是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菜农们称之为“干尖病”,大多当作一种病害来防治,可是喷洒了一些杀菌剂效果不明显,从而耽误了最佳的防治时期。实际上,韭菜“干尖”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病害,不能仅仅通过喷洒杀菌剂来防治。要正确了解“干尖”的发生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2.
卢隆杰 《新农业》2004,(2):26-27
磷与钾是农作物抗病“良药”,合理施用磷肥和钾肥.不仅可以防治农作物的生理性病害.而且可以防治传染性病害。作物的多种病害都能由于增施磷钾肥而减轻。如每667平方米施25~40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氯化钾的麦田.小麦锈病的发病率能有所降低,其防效不低于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蔗杂交组合及亲本的抗病特点,为甘蔗亲本和杂种后代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146个甘蔗家系试验新植实生苗的主要农艺性状、梢腐病、黑穗病、叶片病害和宿根梢腐病进行调查,采用相关、方差、配合力分析等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甘蔗新植实生苗以叶片病害为主,丛发病率极高,主要种类有赤腐病、环斑病、褐条病、紫斑病和黄点病;宿根蔗梢腐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新植;相关分析发现新植实生苗黑穗病发生将影响蔗茎产量;梢腐病与叶片病害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宿根梢腐病发病率、叶片病害发病率和叶片病害可选率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偏低.梢腐病发病率的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同时存在,叶片病害发病率和叶片病害可选率不存在非加性效应.在前20位亲本中,叶片病害病指数的育种值最高,其次是梢腐病情指数,叶片病害可选率较低;在组合效应中,梢腐病、叶片病害和叶片病害可选率表现相对较好的家系分别有87、74和50个.[结论]不宜用新植实生苗进行甘蔗黑穗病和梢腐病的抗性评价,评价宿根蔗梢腐病抗性时可根据环境变异大小选择选病情指数或株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葡萄叶片病害图像中病斑分割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目标检测的病斑分割方法.采用显著性目标检测网络来生成葡萄病害叶片图像的显著性图,通过多种分辨率的网格结构提取图像局部和全局信息,并将它们融合成预测特征;再对病害叶片的显著性图用自适应阈值法分割出叶片上的病害区域,并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后处理.结果 表明,在测试集A上...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适应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的作物病害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BP)算子在模式识别中直方图维数高、判别能力差、具有冗余信息等缺点,针对作物病害叶片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自适应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Adaptive Center-Symmetric Local Binary Patterns,ACSLBP)算法,并应用于作物病害识别。该算法能够得到光照和旋转不变性的纹理特征,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病害叶片图像进行分割,再将分割后的病斑图像进行分块,然后采用自适应阈值提取每个子块的ACSLBP纹理直方图,结合作物病害叶片图像的颜色特征,利用最近邻分类器识别作物病害。在黄瓜4种常见病害叶片图像数据库上进行试验,平均识别率高达95%以上,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因病害或虫害导致“枯心”。正确判断水稻“枯心”的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治,是水稻高产、稳产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7.
马娜  郭嘉欣 《农学学报》2023,13(2):60-66
快速、及时和准确的发现小麦病害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以小麦叶片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3种病害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LM神经网络的小麦叶片病害识别模型。首先采用K-means算法分割小麦叶片病斑区域,提取小麦病斑区域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构建数据集。然后建立LM神经网络小麦叶片病害识别模型,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基于颜色和纹理特征的小麦叶片病害识别率为95.3%。在小样本情况下,利用LM神经网络算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小麦病害叶片。  相似文献   

18.
一种迁移学习算法在番茄病害检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番茄病害智能识别精度不高、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nception-v3和迁移学习相结合的图像分类算法。从试验田中收集8种番茄病害叶片和健康叶片,运用1 000万像素高清扫描仪统一扫描成图像,将图像归类到9种文件夹中,手动标记叶片属性。最后,基于Inception-v3模型结合迁移学习算法对健康和病害叶片进行分类试验,并与传统图像分类算法(KNN、SVM、BP神经网络)和非迁移学习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Inception-v3模型结合迁移学习算法,在番茄病害图像分类中能够快速有效识别分类生长健康番茄和患病番茄,并且能高效识别番茄病害的种类。其中健康置信度达0.9760,病害种类平均置信度达0.929 7,可为番茄病害检测和防治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植物病害有根部病害、茎部病害、叶部病害等,其中叶片病害非常广泛且后果相当严重。植物叶片病害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效能,成为制约农作物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影响作物的经济效益,药用植物的品质、产量等。一、植物叶片受病害后的变化1、细胞变化细胞的数目和体积发生变化,细胞壁成分如纤维素、果胶等被消解,细胞壁被破坏,致使细胞质外流,叶绿素和相关酶的活性发生剧烈变化,同时受侵染的细胞会发生过敏  相似文献   

20.
<正>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我省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根病,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於根部及茎基部1—2节处。种子传播是由于病残体残屑夹杂于种子间而引起。感病植株较矮,分蘖减少,茎部叶片变黄,初生根和根茎呈灰黑色,重病株的次生根也局部变黑。返青拔节期显现的症状,是返青迟缓,黄叶增多,拔节期叶片自上而下发黄,重病株的初生根和次生根大部变黑。在抽穗、灌浆期病株出现“白穗”,茎基部1—2节形成明显的“黑膏药”或“黑脚”。病株一般容易拔起,但不易倒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