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秭归县首轮退耕还林工程现状,分析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提出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可行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4.
5.
以山西省古交市嘉乐泉乡为试验区,采用SPOT-5的10m、5m和2.5m 3种影像数据对退耕还林地面积进行分类监测。所设计的2种方案分别是:1)将地物类型分为7类,退耕还林地作为一种单独地类,对3种影像数据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和2.5m影像的人工解译分类;2)借助退耕还林作业设计图,将退耕还林地块影像分割出来,对退耕还林地和未退耕还林地进行有监分类。精度验证表明,第一种方案中2.5m融合图像的人工解译分类,退耕还林地的分类精度在50%以下;第二种方案中3种影像数据的总体分类精度均大于90%。建议在退耕还林地的作业设计图电子化的基础上,应用SPOT-5数据监测退耕还林地的任务完成和植被覆盖情况。 相似文献
6.
7.
浅谈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巩固——以山西省退耕还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现状的深入调研,分析探讨国家农业优惠政策、林牧矛盾、产业化水平低对农户退耕还林积极性及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的影响及存在问题,并从退耕还林工程经营管理模式、后续产业、国家政策调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巩固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NDVI的石林风景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方法,选用1977年Landsat、1992年TM、2000年ETM^+卫星影像,分别对石林风景区及石林县除石林风景区外的NDVI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认为,1977~2000年石林风景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977年的62.15%下降到2000年的60.07%.对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VB与组件式GIS软件MapX开发的县级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旨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根据山丹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从涵养水源、水土保持、改善气候、防治土地沙化、保护野生动物等五个方面的主要指标入手,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6,(2)
在1999年SPOT 5遥感图像退耕还林本底解译成果数据的基础上,利用2011年SPOT 5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更新的资料,通过遥感图像数字处理和信息提取,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方向发展,森林覆盖率从63.31%升至63.94%,土地利用变化的突出特征是林地、草地的增加和陡坡耕地、宜林地的减少;2研究区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良,养分含量明显提高,野生动物数量和年均河流量增加;3优化了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林业收入总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工具与手段,从生态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和确定出武川县退耕还林地域选择标准为:坡度级大于25°的耕地;重度沙化的耕地;轻微沙化或未沙化无灌溉条件且年降雨量不足300mm的耕地。最终确定出该县退耕还林面积为7 18万hm2,占全县农耕地面积的50 18%。 相似文献
15.
沙棘是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很广的树种之一。它适应能力强,繁殖容易,经济价值较高,已广泛用以造林和保土固沙,是造林选择适宜的树种之一。文章总结了沙棘在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工程中的主要造林技术,论述了干旱半干旱区发展沙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二是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开发利用力度小。提出了4个方面的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基地建设;加强技术推广;扶持沙棘加工企业开发名优产品。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退耕还林工程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四川等四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上, 我国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应该与人口城市化进程有一定的联系, 因此文中分别对四川、陕西、甘肃和云南四省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退耕地区城镇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和城市化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最后, 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摘 要:介绍了铜仁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实施情况,客观评价和分析了工程建设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建设用地难、效益低、管护资金少、产业链不发达、部门联动不足等矛盾和问题,充分利用国家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新机遇,提出统筹造林项目、实施提质增效、健全产业结构、完善政策体系、强化绩效考核等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农户调查的方法对丰宁县退耕还林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过程中林种与树种的选择主要由政府部门确定,农户的参与程度较低;大部分地区退耕造林造林成活率较高,经补植成活率可以达到75%以上;大多数农户未采取任何抚育管理措施;放牧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农户没有在林内进行间作。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加强栽后的抚育管理工作,重点解决放牧与林木保护之间的矛盾,维持造林成果,同时,在立地条件适宜的退耕地中,可适当鼓励农户进行间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