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其中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有近 2 0 0首茶诗 ,为中国历代茶诗之最者。文章从乾隆皇帝茶诗说起 ,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认为茶诗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 ,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与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近日在《农业考古》2 0 0 1年第 2期上读到周文棠先生的大作《 <广雅 >茶事作者与时代的商榷及其对茶史的影响》 ,周文在论及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广雅》云”时认为 :“这段文字是茶界公认的茶文化重要史料 ,但作者是谁 ?作者是什么时代著的 ?却有不同意见。……吴觉农、陈祖、朱自振、周文棠等认为是张揖所著 ,但对于作者所处时代意见不同。……本文作者认为是南北朝后魏太和年间 (约公元 4 77— 4 99年 )。”“后魏之说是言之有据的。即张揖是《广雅》中茶事内容的作者 ,其著作时代是南北朝后魏太和年间。”周文的观点主要有两…  相似文献   

3.
王河  朱黎明 《农业考古》2006,(5):244-246
近读陶德臣先生发表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2期《徐彦登〈历朝茶马奏议〉》一文,对我们《陈讲与〈茶马志〉》(详见《农业考古》2005第2期)一文中,有关徐彦登《历朝茶马奏议》一书“是否存世,尚不得而知”的结论,进行了诚恳的指正,陶先生从赵毅、刘淼二先生历年发表的有关茶马经  相似文献   

4.
"同敬茶圣,同修茶学,同学茶事,同游茶地,同考茶迹,同研茶史,同读茶文,同吟茶诗,同说茶人,同享茶福……"这是笔名"湖州老茶"的湖州茶人,留在网上的精妙茶语。诚如斯言,笔者深有同感。意犹未尽,加上两句:唯茶是饮,唯茶是爱。笔者不饮酒,而缘于爱茶和养身,已十多年不喝其它饮料。  相似文献   

5.
魏源是晚清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有力提倡者和实践者,是来自湖湘的有识之士。《诗古微》和《诗比兴笺》是魏源的两部重要学术著作,前者是一部经学研究著作,后者是一部特色鲜明、具有诗论性质的诗选,却集中体现了魏源的诗学思想。这两部著作表明,魏源的诗学思想除受当时今文经学思潮影响之外,还深受湖湘地域文化传统的熏染,后者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先秦屈骚的崇拜与追慕,对清初王夫之《诗广传》的大量引用,以及对近代湖湘经世学风的自觉传承。  相似文献   

6.
梁成秀 《农业考古》2015,(2):329-334
在西藏现实生活中,西藏茶文化长期以来是一种实用文化,而且在普通人看来,所谓的西藏茶文化仅仅能够归入此类。所以,许多人把西藏的茶文化等同于制酥油茶、喝酥油茶,或者去茶馆里喝甜茶,再加点藏面,喝点拉萨啤酒。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让人伤心的文化遗失,或者说是一种浓厚的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逐渐离人们远去,生活的实用主义吞噬了其本身原有的文化内涵。在学术研究中,有一些对西藏茶文化感兴趣的研究者做出了努力,他们有的是高校教师,  相似文献   

7.
谢文柏 《农业考古》2006,(2):267-269,292
近读由巩志先生主编、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贡茶》(以下简称《贡茶》)一书。这是一本学术性、史料性很强的茶史专著。编著者搜集了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曾经作贡过的名茶,资料丰富,阐述详细,尤其对福建贡茶的记述更为翔实。该书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但是,瑕不掩瑜,其中“历  相似文献   

8.
尧水根 《农业考古》2012,(5):266-274
《茶经》、《大观茶论》和《茶疏》分别为唐代陆羽、北宋赵佶和明朝许次纾所著,这三大茶书对我国茶产业与茶文化的开创、传承与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茶经》——世界最早的茶书《茶经》由陆羽于公元780年完成著述,是中国及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为我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分别为:一之源,谈茶的性状、名称和品质;二之具,讲采制茶叶的用具;三之造,谈茶的  相似文献   

9.
10.
为探明范成大集大成式的田园诗歌的形成经过及其诗歌中农事题材对田园诗的渐次渗透过程,对范成大从青年时期至晚年时期的田园诗创作进行了研究。范成大的田园诗经历了由最初单纯描绘田园风光,到中、壮年时期,在田园诗中逐渐融入农事题材和悯农情怀的过程。诗人将田园风光、农事题材和悯农情怀三者有机整合,最终成就集大成之作《四时田园杂兴》。  相似文献   

11.
缘起 壬午春,潮汕茶人陈耀铭先生莅临湖州,并持来一份"紫砂泥起源"的考据手稿,称其于出行前夕,偶然发现《湖州杜孺休常侍》"再理吴兴……坐演紫泥"史料,戏言可作来湖探询茶事之薄礼云.耀铭先生痴茶嗜壶,收藏宏富,这篇珍贵的历史文献即源自其旧藏《桂苑笔耕集》(按:"桂苑"为古扬州别称).  相似文献   

12.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15,(2):335-336
自从《农业考古》在1991年开设每年两期《中国茶文化专号》(每期60多万字)以来,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学者或茶文化的爱好者不断增多,近些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茶文化热。《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不仅推动了学术界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同样,推动了国人重新认识茶文化、体悟茶文化、爱好茶文化。本人作为一个研究茶文化20多年的学者,现作为《农业考古》的主编,在对中国学者对中国茶文化研  相似文献   

13.
以2002年《土壤学报》发表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红壤地区早稻推荐施肥中的应用》一文的试验设置为范例,对国内外长期以来田间肥料试验中肥底确定具有随意性或盲目性及不考虑施用比例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认为,肥底设置中充分供给并无定量概念,其实质有可能过量,也有可能不足,这与肥底所要求的最佳施肥量或最大施肥量具有实质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赵国栋  任利 《农业考古》2012,(5):249-255
《元史》成书于明朝初年,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宋濂(1310~1381)和王濂(1321~1373)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是最早的全面、系统记述元代历史的著作,是我们了解、研究元代历史极为珍贵的文献。本文对《元史》中关于茶的内容进行分析,从中分析茶及茶文化在当时元朝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与角色。  相似文献   

15.
林桂娜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11):152-153,170
针对现代舞、交际舞、体育舞蹈等类图书归类时出现的归类混乱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中图法》四版在此类类目设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贠娟  李中耀 《农业考古》2021,(6):217-224
明邝璠在宋楼璹《耕织图》的基础上更易数事,简化了农桑过程,将其编入日用类书《便民图纂》,题为《农务女红之图》,并将题诗换为“通俗浅白”的竹枝词形式,为后世构建了一个经典的市民耕织图诗蓝本。其版本有三,其中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弘治十五年(1502)刻本的手钞本最符合邝璠创作原貌,并补遗了一首竹枝词,凡32首。《农务女红之图》...  相似文献   

17.
王友富 《农业考古》2012,(6):289-293
赫哲族史诗伊玛堪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民俗学、文艺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赫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并且能说赫哲语的人越来越少,伊玛堪正走上消亡的险境。本文对赫哲族史诗伊玛堪的价值、现状及保护、传承与开发措施进行简略分析,希望有助于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新时期我国实施的两大重要战略。在国家的政策体系支持下,农业发展为上述战略的有效推进和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一书以公共政策、农业发展和减贫效应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公共政策—农业发展—减贫—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和相应理论体系,着重分析了公共政策在农业减贫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程度,探讨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减贫和乡村振兴的作用。该书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和持续推进政策落地这两大导向,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为研读文本,从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为线索,从公共空间的厘定、鲜活材料的运用以及其中体现的新史学风格三个方面,探索民族志方法在法律研究中的运用,并从精英政治和大众政治的关系出发,透视历史上基层政治秩序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机会拜读东北、内蒙三省一区植物学学术交流会的《论文摘要汇编》(1981年第一集第80页)和《东北林学院学报》(1982年校庆增刊号1—6页),《从落叶松、云杉两性孢子叶球的发现看假花学派与真花学派》一文的《摘要》和《全文》,我们认为在如下四个问题上,即:一、对落叶松、云杉两性孢子叶球的发现问题;二、落叶松、云杉出现的两性孢子叶球,这是否是返祖现象?松杉目的单性孢子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