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富勒烯[4,6]-C24的BN取代物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d)理论水平上优化了由四元环与六元环构成的富勒烯C24的所有BN取代物的构型,分析了各异构体相对稳定性与杂原子取代位置间的关系;对各异构体进行了频率分析,计算了C24-2x(BN)x(X=1-12)最稳定异构体的正则振动模式。结果表明:BN取代共边六元环公共边上的碳原子所得C22BN为最稳定的单BN取代物,C22BN各异构体的稳定性主要由体系的共轭性质决定;而富勒烯C24的多BN取代物的稳定性主要由环张力决定,也受体系的共轭性质影响,能量数据表明随着BN取代单元的增加,C24-2x(BN)x的稳定性增强,并且振动光谱变得更简单,吸收增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对富勒烯C40的各个异构体进行了计算研究,对它们的几何构型、相对能量、HOMO-LUMO能量间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异构体遵循五元环比邻惩罚规则,稳定性高的异构体通常具有更高的正球形,最稳定的异构体是含有10个B55键的C40-38.  相似文献   

3.
铬黑 T 水溶液极不稳定,不利于在显色反应中的应用。至今尚未见有铬黑 T 在含水溶液中能保持稳定的报道。作者将铬黑 T 溶于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OP 的水溶液中,能保持铬黑 T 性质稳定,Mg~(2+)-铬黑 T-OP 三元配位物的检测灵敏度比 Mg~(2+)-铬黑 T 二元配位物提高22%,最大吸收波长红移10nm。钙、镁离子性质相似,显色反应互相干扰。作者发现,Mg~(2+)-铬黑 T-OP 配位物稳定性好,在一定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PC 存在时能保持稳定,但在同样条件下,Ca(2+)-铬黑 T-OP 配位物却已完全不能存在,这样就可以在含有钙离子的情况下直接测出镁离子的含量。用此方法,作者直接测定了地下井水和自来水中镁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了尿素(x1)、过磷酸钙(x2)、硫酸钾(x3)、猪粪(x4)4个施肥因素对鱼腥草地下茎黄酮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尿素、过磷酸钙和猪粪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鱼腥草黄酮的含量回归方程为:(y)=5.25 0.59x1-0.29x2 0.33x22 0.31x24-0.69x1x2-0.24x1x4,相关系数为0.855 5.  相似文献   

5.
BRs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brassinosteroids 简称BRs)是一类多羟基甾体物质,主要由A、B、C、D四个环和侧链组成,其中B环可以是六元环或者是一个含氧内酯环。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它们调控着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进程,本研究总结了BRs类似物的生物活性,以期为其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I-214杨木单板为试材、氙光作为辐射光源,考察I-214杨木单板在100h光照过程中试材表面材色的变化规律;依据红外光谱图的谱峰位置和谱峰相对吸收强度,分析和确定光变色过程中杨木木材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杨木木材受光辐射易发生变色,主要表现为明度指数L*降低,色度指数a*、b*上升;若以波数1510cm-1为基准,非共轭羰基C?O振动的吸收峰(1738cm-1)吸收强度显著增强;共轭羰基C?O伸缩振动的吸收峰(1650cm-1)有所增强;芳香环骨架C—C振动的吸收峰(1510cm-1)吸收强度明显减弱;C—O—H振动的吸收峰(1160~1052cm-1)吸收强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7.
六溴环十二烷在不同用途土壤中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六溴环十二烷(HBCDs)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建筑业、纺织业和电子产业的溴代阻燃剂.为了比较六溴环十二烷在土壤中的污染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天津污灌区农田土壤与电子产品拆解区土壤HBCDs的异构体和对映体,对其总浓度、异构体组成和对映体选择性进行了分析.电子产品拆解区土壤中HBCDs的浓度范围为1.57~3.76 ng·g-1干重,污灌区农田土壤中的浓度范围是9.33~44.6 ng·g-1干重,大沽排污河污灌导致农田土壤中HBCDs的浓度明显高于电子产品拆解区土壤.电子产品拆解区土壤中HBCDs异构体组成与工业品中的HBCDs呈现出明显的差异,α-HBCD的比例明显升高,发生了异构体转化;而污灌区农田土壤中HBCDs与工业品中异构体组成类似.HBCDs各异构体的对映体选择性没有明显的规律,而对于β-HBCD,污灌区农田土壤对(+)-HBCD具有选择性,电子产品拆解区则呈现出相反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估计泛函Eε(u,B)=1/p∫B|▽u|pdx+1/4εp∫B(β~2(r)-|u|~2)~2dx在函数类空间{u(x)=f(r)x/|x|∈H1(B,R2);f(1)=1,r=|x|}中极小元的收敛速度。方法在已有关于极小元收敛的结论上,通过比较泛函的极小元的收敛速度,得出原泛函的极小元的收敛速度,然后运用归纳的方法逐步升高极小元的收敛速度,在这个过程中会用到极大值原理及Young不等式等。结果泛函的极小元以εp的速度收敛到β(r)x/|x|。结论径向极小元的收敛速度表现形式为,当ε→0时,{|∫B\BT|▽u|pdx-∫B\BT|▽βx/|x|pdx|≤Cεp 1/εp∫B\BT(β~2-|u|~2)~2dx≤Cεp。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三-(五甲基环戊二烯基)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反应性质,探讨了它们的反应性能与体积效应的关系,发现随着体积效应的增大,三-(五甲基环戊二烯基)稀土有机配合物能发生体积诱导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0.
ρ为群的根性,如果群的元素具有的性质ρ满足(a)如果x是G的ρ-元素,且N(▽)G,那么xN是G/N的ρ-元素;(b)如果x∈N是N的ρ-元素,且N(▽)G,那么x也是G的ρ-元素;(c)如果xN是G/N的ρ-元素,且N是G的正规ρ-子群,那么x是G的φ-元素. 通过群的元素具有的性质ρ来研究群的根性.证明了由群的元素具有的的性质ρ可以得到群的根性ρ,反之,给定由群论性质确定的群的根性R,那么存在元素的一种性质,满足(a),(b),(c),并且R-根群类R=P,其中P是ρ-群组成的类.还利用群的元素具有的性质所确定的群的根性研究了群的继承根性.  相似文献   

11.
考虑系统(dx)/(dt)=x(ax-cx3-by)(dy)/(dt)=y(-α+βx),其中a,b,c,α,β为实的正常数.给出在0<α<(3)/(3)(a)/(c)条件下系统存在稳定的极限环,而且是惟一的;当α≥(a)/(c)时,系统不存在极限环,全局稳定.  相似文献   

12.
共轭亚油酸(CLA)的功能及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轭亚油酸(CLA)是具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的一组构象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文章概述了CLA在抑制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脂肪沉积、增强机体免疫等方面的功能及各种因素对CLA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产抗病小麦丰优3号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播种量(x1)和氮(x2)、磷(x3)、钾(x4)肥施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子5水平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高产抗病小麦丰优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型y=305.75 11.67x2 14.5x4-9.270 83x22-8.02x24。综合得到丰优3号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是:施用2 000 kg/667m2农家肥作底肥的基础上,播种量6 kg/667m2,氮施用量22.5 kg/667m2,钾施用量30 kg/667m2,不施磷肥,产量可达314.63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吕利宾  祝黔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076-3079
以紫精衍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紫外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等方法,发现六甲基六元瓜环包结了紫精衍生物的烷基部分,形成2∶1比例的哑铃型包结配合物.结果表明,随着紫精衍生物烷基链的增长,紫精衍生物对杂草的除草活性依次减弱,且六甲基六元瓜环可增强紫精衍生物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5.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简称CLA)是一系列含有共轭双键、具有位置和构象异构的十八碳二烯酸的总称,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异构体。共轭亚油酸具有抗癌、降低脂肪沉积、增强免疫能力等许多生理活性。本文对CLA的来源与合成、主要生物学功能、降低动物脂肪沉积的机理以及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等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一类具有常数存放率的Kolmogorov捕食系统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一类具有常数存放率的kolmogorov捕食系统20 1 22dd(())dd()xt x a a x a x y fyt y bx d????=+???+???=?得到了极限环存在惟一性的充要条件及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从而推广了前人相关的结果.其中:?(0)=0,?'(y)>ε>0,(y>0).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 Lienard方程 x+f(x)x+g(x)=0.建立了方程(1)存在极限环或极限环唯一的若干充分条件,改进了文[2-6]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利用同余式、二次剩余、Legendre符号的性质等初等方法证明了p≡7(mod24)为奇素数,Q=13,109,181,229,277,421,(p/Q)=-1时,丢番图方程x3-1=p Qy2仅有整数解(x,y)=(1,0).  相似文献   

19.
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三元混配吡啶并[3,2-f][1,7]邻菲咯啉-Cu^2 -5′-三磷酸尿苷[Cu(pdphen)(UTP)^2-]配合物在水以及φ为30%,50%的二氧六环-水溶液中的稳定性(25℃,0.100mol/LNaClO4),将三元配合物与相关的二元配合物Cu(UTP)^2-的稳定性比较,发现三元配合物分子内存在着额外的稳定化作用,这可能主要归因于分子内配体UTP^4-磷酸基团上氧负离子与配体pdphen芳环间的σ-π协同作用以及UTP^4-尿嘧啶碱基与配体pdphen芳环间的堆积作用,用紫外差示光谱法确证了芳环间的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菜田-蔬菜生产体系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在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站中选取5个代表性处理,模拟了蔬菜施肥的不同生产体系:维持平衡体系(BN0)、肥力破坏体系(BN2)、逐年减产体系(AN0)、高肥中产体系(AN2)、高产稳定体系(ANK),对土壤微生物变化及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在盛果期达到最高峰,不同酶的活性受季节及番茄生育时期影响动态变化趋势不同,并且不同处理之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差异显著.高产稳定体系(ANK)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为26.10mg· 10g-1 ·72h-1,脲酶活性为29.06mg·100g-1·24h-1,蛋白酶活性为0.703mg· g-1· 24h-1;肥力破坏体系(BN2)的土壤细菌数量、脲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活性都较维持平衡体系(BN0,CK)显著降低,土壤生物肥力已达到破坏程度.ANK处理产量最高,为38.32kg·plot-1.综合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ANK处理土壤生物特性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