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威县常年植棉面积5万hm2以上,以前杂交棉品种呈零星示范性种植,从今年开始大面积引进种植400hm2以上,积累了一些高产经验。杂交棉利用杂交一代优势,提高了棉花的抗虫、抗病、抗倒伏等抗逆性,从而提高产量。杂交棉花的生育期比常规品种要短1~6d;营养生长比常规品种旺盛;生殖生长特点是开花时期比常规品种早,花期更长。因此,杂交棉花的栽培要求与常规品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杂交棉花品种性状研究及育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2001-2013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杂交棉花品种的性状表现,为杂交棉育种提供参考.根据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等统计方法分析杂交棉花品种的亲本来源、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杂交棉品种亲本多为苏审常规棉与‘GK19’;不同阶段育成品种产量稳步提高,但增产幅度有降低趋势;单株铃数有渐近增加的趋势;30个白色杂交棉品种中,衣分均高于39.5%,铃重5.9 g以上的品种占60%;纤维品质达Ⅲ型以上品种占93.5%;近50%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达耐病级别;抗虫性有待提高.近期杂交棉育种以改进纤维品质与抗性为主,稳步提高产量;思路上注重种质资源创新,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研究“三系”杂交棉;重点开展病虫抗性和品质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疆杂交棉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疆杂交棉生产发展现状及特点 2002年新疆审定了第一个自育的杂交棉品种新陆早14号,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重点利用F2代.在新疆、甘肃早熟棉区迅速推广种植,至2005年累积推广种植面积达1.2万hm2,增产幅度在8%~15%.2003年新疆兵团引进内地杂交棉品种标杂Al,2003~2005年推广种植2000 hm2,皮棉产量较当地推广品种新陆早13号增产30%以上.2006年播种面积在6000 hm2以上.随着杂交棉在新疆的推广应用,使新疆的棉花单产大幅提高,棉农植棉效益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垦》2005,(7):29-29
品种杂交化 杂交棉品种较常规棉品种具有明显的丰产性、抗逆性,推广前景广阔。无论从棉花生产需要还是从商家角度考虑,杂交化都是棉种发展的方向。但短时间内还是以常规种为主。  相似文献   

5.
梅金龙  洪旗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97-197
杂交棉花的生育期比常规品种要短1-6d;营养生长比常规品种旺盛;生殖生长特点是开花时期比常规品种早,花期更长.因此,杂交棉花的栽培要求与常规品种有所不同,种植密度应稍稀;水肥管理要求精细;病虫防治时间要长.  相似文献   

6.
余宏章 《北京农业》2008,(10):41-42
<正>近几年来,杂交棉花品种的种植面积有迅猛扩大的趋势,特别是杂交抗虫棉品种的面积在杂交棉的面积中又占据着主导地位。杂交棉与常规棉比较,增产优势是十分明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09,(8):I0002-I0002
杂交棉EK288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经济作物分中心育成的转Bt基因杂交棉花新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生育期121.4天,适于湖北省棉区非枯、黄萎病重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我镇常年种植棉花400hm^2左右,占余姚市棉花面积22%,从2001年开始试种杂交抗虫棉“南抗3号”以来.目前常年种植杂交抗虫棉面积已占本镇棉花面积90%以上。杂交抗虫棉的推广给本镇广大棉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常年皮棉产量稳定在1500kg/hm^2上下,比常规棉增产30%以上.且具有节本增效、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等好处。但近几年大面积推广种植“南抗3号”以来,也表现出抗逆性较差,高温干旱蕾铃脱落多,早衰严重和棉铃偏小等弱点。因此,为寻找替代“南抗3号”的接班品种,今年引进各地优良品种共11个,进行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尽管近几年植棉效益有所下降,棉田面积逐年减少,但杂交棉花的生产与种植,在一些集中产棉区仍然深受广大棉农的喜爱,他们非杂交棉种不购,非杂交棉花不种,有的农资经销商也是非杂交棉不卖。这是因为,在同等生态条件下,杂交棉花比常规棉花667平方米产籽棉要多25~50千克,增产15%左右,效益也同步增长。杂交棉花的杂种优势强,科技含量高,用种少,密度较稀,种植用工量相对较少,虽然棉种价格偏高,可不少农民更希望用高投入获得高产出。特别是有经济头脑  相似文献   

10.
德棉206F1是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以G17和中302的杂交后代选系为父本,以55273和3517杂交后代选系为母本组配而成的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预备区试,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花生产试验,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杂交棉栽培     
<正>棉花的不同品种间进行杂交制种,都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杂交棉与常规棉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出苗好且早、苗齐、生长健壮、抗逆性强、抗干旱、抗病能力强、早熟不早衰。二是蕾开花提早、结铃多且大,产量可比同类型的常规种增产15%、高者可增产30%。三是杂交棉的纤维品质好,一般杂交棉纤维的强力、细度、长度都高于常规棉品种。四是杂交棉已成为当代农民致富的新途径。为更好的利于农民种植好杂交棉,其主要栽培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农五师推广种植标杂A1棉花品种,其杂交优势对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品质表现突出。通过专家组验收,农五师89团创2005年北疆片皮棉241.6kg/667m2的高产纪录。为进一步推广杂交棉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产量、品质鉴定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设在农五师农科所7号地,年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高蛋白杂交大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与恢复系WR99071测交组配杂交组合。该杂交组合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666.85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5.81%;2009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80.10 kg/hm2,比对照增产0.79%。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5.12%,粗脂肪含量18.10%,属高蛋白杂交大豆。该品种适于安徽省淮北及江淮地区作早中熟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三系棉遗传基础研究及育种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研究背景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优良的杂种F1能比常规品种增产15%以上,同时可以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因而发展抗虫杂交棉对于实现棉花高产、稳产、高效,使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人工去雄授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选育的大部分棉花品种(系)都具有良好的丰产性、适应性及抗病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国1999~2005年黄河流域抗虫春棉品种区试材料,以期为我国黄河流域抗虫春棉育种提供参考。1参试品种主要性状分析1·1产量1999~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抗虫春棉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种(系)有52个[1~7],其中杂交种20个,彩色棉杂交种1个。区试中籽棉比对照增产10%以上的品系,杂交棉占61·9%,皮棉比对照增产10%以上的品系,杂交棉占58·8%。杂交棉单产水平均处于领先位置,其中,在2000年区试中,鲁H9513皮棉产量为1 491·0 kg/hm2,比对照增产9·2%。…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抗虫棉在黄河三角洲(东营)推广速度很快,全市抗虫棉普及率已达到100%,其中抗虫杂交棉达40%。去年11月份,我市又配出新抗虫杂交品种——华棉1号(暂定名),该品种抗病、抗虫、抗寒、耐盐碱等,是抗逆性强的杂交棉。抗虫杂交棉,弥补了常规抗虫棉产量低和常规品种不抗虫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东光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河北省政府命名的棉花之乡。全县常年植棉2万hmz以上,棉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近几年棉花皮棉产量都在75kg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植棉条件和棉花生产优势。2008年全县植棉2.02万hm2,棉花良种补贴面积2万hm2。其中衡棉4号棉花良种补贴面积0.33万hm2。据县农业局技术人员调查,衡棉4号居全县7个良种补贴品种之首,预计平均单产籽棉在260kg左右。与农民常规种植品种相比,每667m2减少投资50元,增加产量20奴,增收132元,两项合计增收182元,衡棉4号棉花总增收910万元,种植该品种户均增值近千元。在种植管理上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银棉2号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邯郸农业科学院和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抗虫、抗病三系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参加国家棉花品种区试,该品种于2005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同时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可解决棉花常规杂交制种中存在的成本高、纯度难保证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三系杂交棉中胞质不育与产量呈负相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零磁模拟空间诱变处理水稻干种子后,选育出的不育系与经辐射处理选育出的恢复系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玉优1号,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该品种不同地区均表现稳产、高产且品质优,2007~2008年玉优1号累计在陕西省、福建省等地推广种植3 000 hm2,稻谷收购价比其他杂交稻谷贵0.2元/kg,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杂交水稻稻米品质、增加农民收益和降低种植杂交水稻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使用范围及主要技术指标该技术适用于濮阳县棉区的春棉及麦套春棉类型,每667m2产皮棉80kg以上,霜前花率85%以上;种植密度:常规棉每667m2种植3 000~3 500株,杂交棉每667m2种植2 500~3 000株。二、主要栽培措施(一)基础性技术措施1、品种选用。选用抗枯萎病的中早熟或中熟棉花品种,种子要经过脱绒、包衣技术处理。常规棉品种选用原种或原种1代、原种2代;杂交棉品种选用1代杂交种。2、麦棉配置模式。麦棉套种以"4-2"式和"3-2"式为宜,实行高低垄种植,小麦低处,棉花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