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为了有效检测净化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群体,加快奶山羊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本文采用布鲁氏菌病抗原与抗体双检测方法对陕西某奶山羊场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某奶山羊场引入羊时,采用抗体单一检测发现全群228只羊感染了36只,感染率达到15.79%,发现感染后对本群感染羊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和圈舍清洗消毒,3个月后对剩余的192只羊有进行了一次全群检测,结果检测出18只阳性羊,与上一次的净化方式一样处理后,同样又在3个月后对剩余的174只羊采用抗原与抗体双检测方法,布病抗体检测卡检测出8只羊,布病抗原检测卡检测出10只羊,而且用布病抗体检测卡和布病抗原检测卡检测出来的羊只编号完全不同,3个月后对剩余的156只羊进行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仅检查出1只阳性羊,6个月后对剩余的155只羊进行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未发现布病阳性羊只。利用抗原与抗体双检测继续在3个月、6个月进行检测均未发现阳性羊只。本试验得出结论,相比于抗体单一的布鲁氏菌病检测法,抗原抗体共同使用的检测方法布病阳性率明显的降低,且能短期内达到预期净化的效果,说明双抗使用在羊布鲁氏菌病检测中效果更好,更具有推广使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奶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学检测对所采集的438份羊血清进行分析,探究血清学检测对羊布鲁氏菌病诊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虎红平板试验(RBT)初筛出147份阳性,试管凝集(SAT)和竞争性ELISA抗体检测对初筛的147份阳性进行复核,得136份阳性,其中92.5%的样本诊断为阳性。研究表明,血清学检测对于羊布病诊断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和掌握大理州4县(市)的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采用布鲁氏菌荧光偏振试验(FPA)和微量法补体结合试验(mCFT)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理州剑川、洱源、大理、宾川4县(市)的7 655份家畜血清(牛血清样品5 467份、羊血清样品1 962份、猪血清样品226份)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发现大理州羊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为2.8%(55/1 962),牛和猪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果表明,大理州羊群布鲁氏菌感染风险高,牛群和猪群未检测到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布鲁氏菌感染风险低。结果提示,大理州羊布鲁氏菌病流行形势严峻,需要加强监测与防控,减少布鲁氏菌由患病羊传染人的风险。本调查为进一步做好大理州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19只绵羊(注苗前BTV琼扩和ELISA均为阴性)注射BTV灭活苗后7~139天的血清进行BTVELISA和琼扩平行试验,结果表明,注苗后7~30天11只试验丰ELISA阳性,注苗40天13只羊ELISA阳性,注苗90天以后全部试验羊只均为ELISA阳性,而琼扩试验则始终为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布鲁氏菌病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优缺点,试验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快速诊断试纸卡、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 ELISA)、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四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同时对河南地区2 545头疑似布鲁氏菌病病牛进行了布鲁氏菌的检测。结果表明:与i ELISA、c ELISA以及快速诊断试纸卡方法相比,RBT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阳性检出率较高,但其特异性较低,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快速诊断试纸卡与i ELISA、c ELISA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相互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牧场应根据自己的条件与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对长春、内蒙等地区的244只绵羊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感染调查.结果,BVD—MDV的阳性感染率为14.6%~83.3%.应用电镜对部分ELISA阳性和阴性样品进行观察,结果7份阳性样品中均见有BVD—MDV粒子,5份阴性样品均未观察到BVD—MDV粒子.定期采取11只自然感染BVD—MD病毒的绵羊粪便进行检查,结果自然感染BVD—MDV的绵羊,排毒持续时间至少为3个月.本试验表明,羊感染BVD—MDV可长时间排毒,是潜在的危险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属引起人和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经常发生,还可经其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1流行病学布鲁氏菌既感染家畜和人,又能感染野生动物。各种布鲁氏菌对相应动物具有最强的致病性,而对其他种类动物的致病性较弱或缺乏致病性。其中羊布鲁氏菌对绵羊、山羊、牛、鹿和人的致病性较强,牛布鲁氏菌对牛、水牛、马和人的致病力较强,猪布鲁氏菌对猪、野兔、人等致病力较强,绵羊布鲁氏菌只感染绵羊。  相似文献   

8.
灭虫王防治绵羊痒螨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材料与方法药品灭虫王,呈白色、透明,有效成分为阿佛菌素。由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提供,批号9701。试验动物为内蒙古通辽建国乡自然放牧羊53只,其中20只经临床镜检患有严重的痒螨病,患病率为37.74%。本动物试验将试验羊分为药物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绵羊48只,其中病羊15只,每只羊皮下注射灭虫王0.2mg/kg;对照组设严重患羊5只,不用药,同群感染。在同等条件下,每天随机抽检两组绵羊,并列取病料镜检,直到试验组病羊查不到活螨为止。残效期试验将对照羊和试验羊混群放牧,同时每周将新鲜活螨30只左右投放在试验组羊体上,…  相似文献   

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我国部分省(区)的羊泰勒虫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以便了解近年来我国羊泰勒虫病的流行现状.2004-2005年间,在我国部分省(区)总共采集到1 170份绵羊和山羊血清,并用间接ELISA检测抗羊泰勒虫抗体.结果显示,在5省13个县中除甘肃景泰县无羊泰勒虫病,其他地方均有羊泰勒虫病,且甘肃临洮感染率最高为93.8%,表明羊泰勒虫病在我国北方羊群中流行仍相当严重.此外,从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从野外采集青海血蜱感染3只绵羊,收集1年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对羊泰勒虫血清抗体水平动态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实验室人工感染的抗羊泰勒虫抗体水平在感染后40 d最高,按此结果推算,在野外蜱的出现时间是4月份,收集血清应在5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羊只布鲁氏菌疫苗(S2株)口服免疫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在甘肃省平凉市2个乡镇,各选1个行政村,选择散养户饲养的264只羊作为试验羊,进行小范围的布鲁氏菌S2株活疫苗口服免疫试验,其中3月龄以上羊只(包括怀孕母羊)每只口服活菌100×2亿,3月龄以下羊每只口服活菌100亿。分别在免疫后的30、60、180、210 d,采集试验羊血清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RBT)+试管凝集联合试验(S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羊只免疫后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口服免疫30 d后,试验羊只2种检测方法检测的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7.3%和53.8%,不同时间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 0.05)。结果表明,布鲁氏菌S2株活疫苗按照试验剂量免疫安全有效,适用于所有月龄羊只以及怀孕母羊的整群免疫,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班玛地区2003年~2005年牦牛、藏系绵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用血清学试验进行了调查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结果为:20万头牦牛和4万只藏系绵羊的布鲁氏菌病感染率分别为0.15%、0.07%.  相似文献   

12.
对班玛地区2003年~2005年牦牛、藏系绵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用血清学试验进行了调查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结果为:20万头牦牛和4万只藏系绵羊的布鲁氏菌病感染率分别为0.15%、0.07%。  相似文献   

13.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据报道有60多种动物能感染此病。全世界广泛传染此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危害很大。1病源羊布鲁氏菌病原有两个生物种。以羊和绵羊两个布鲁氏菌型。绵羊附睾型布鲁氏菌只感染绵羊。但猪种型布鲁氏菌除感染猪以外,也感染羊。因此羊、猪不可混养。布鲁氏菌在自然条件下生存能力较强,由于气温、酸碱度的不同,其生存时间各异,在日光直射和干燥的条件下抵抗力较弱。在腐败的尸体中很快死亡,一般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多浪羊布鲁氏菌活疫苗(M5)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在新疆南疆地区某行政村,选择100只多浪羊进行皮下注射布鲁氏菌活疫苗(M5)免疫试验。免疫前,对所有试验羊只全部采血,分别于免疫后30、90、180 d,随机采集30只羊全血,分离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前,所有试验羊只均未检测到抗体,免疫30 d后,73.33%的羊检测到抗体,90d后只有13.30%的羊还能检测到抗体,180 d后未检测到抗体。结果表明,布鲁氏菌活疫苗(M5)能够使多浪羊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免疫抗体持续期约为180 d。这说明对免疫180 d后的多浪羊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可为区分自然感染和免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来自民和县不同地区饲养的1 000只羊进行了衣原体病的检测。结果发现,检出衣原体阳性羊128只,阳性率为12.8%,其中小尾寒羊种公羊阳性36只,阳性率为15%;陶赛特种公羊阳性39只,阳性率为16.3%;杂种羊阳性53只,阳性率为10.2%。经过连续4年的检测,全县不同地区的不同品种的羊均感染有衣原体病。  相似文献   

16.
旨在对甘肃某羊场小尾寒羊疑似绵羊痘进行确诊,并深入探讨其病理变化特点.对临诊疑似患绵羊痘的小尾寒羊进行了羊痘间接ELISA抗体检测和PCR检测确诊,并对6只病羊进行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如下:羊痘间接ELISA抗体检测显示6例病羊样品均为阳性;同时,对2例病羊样品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绵羊痘病毒(S...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河南省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以及羊养殖场感染风险因素,按照两阶段抽样检测方法,采集某县羊养殖场和散养村的羊血清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垂直试验进行布鲁氏菌检测。结果显示,该县散养村的羊布鲁氏菌病表观群体流行率为16.35%,真实群流行率为18.17%(95%CI:12.14%~24.20%),养殖场的表观群体流行率为22.22%,真实群流行率为25.60%(95%CI:13.87%~37.33%)。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羊贩随意进出养殖场(OR=18.50,95%CI:1.82~188.39)”和“共用种公羊(OR=12.00,95%CI:1.11~129.42)”是该县羊养殖场感染布鲁氏菌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该县羊布鲁氏菌病流行较为严重,提示该县需要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提高养羊场户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散养村内种公羊的布鲁氏菌监测与净化,及时淘汰阳性羊。  相似文献   

18.
笔者等在2008年6月~2010年7月期间,对民和县10308头奶牛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检出阳性病牛54头,阳性率0.524%;采用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反应试验(SAT)检测奶牛10308头,查处阳性血清23份,阳性率为0.223%;采用虎红平板法和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反应试验(SAT)试验,检测黄牛1267头、绵羊2351只,结果全部为阴性;布病采用细菌学试验检测奶牛流产胎儿20头份、绵羊测流产胎儿20头份,全部为阴性。从监测调查来看民和县奶牛存在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本文就"两病"监测调查、存在的隐患、问题和综合防治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分析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从某养殖场病羊中随机选取40只羊进行检查诊断,分为常规组(20只)与综合组(20只),常规组使用常规治疗(西药治疗),综合组应用综合防治(中西药联合治疗、加强管理、做好检疫、免疫等),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常规组中,5只显效,4只有效,11只无效,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5.00%;在综合组中,11只显效,6只有效,3只无效,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对比,综合组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χ~2=7.033,P=0.0080.05)。结论:羊布鲁氏菌病可通过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使用综合防治措施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能够逐步控制并消灭疫情,减少养殖户在经济方面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1989年9月,从青海省河卡羊场和湖东羊场购试验羊47只。由于两场夏秋未驱虫,1990年2月发现羊体严重寄生绵羊腭虱,导致羊只迅速消瘦,脱毛。我们挑选寄生绵羊腭虱严重的20只羊进行检查,羊体腹侧每20cm~2有绵羊腭虱40—57只。用伊维菌素(Iver-mectin,商品名“害获灭”,美国默沙东药厂出品)进行了驱杀试验。其中,10只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