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2.
3.
4.
针对加速模拟工况的检测要求,利用Labview软件为平台,运用动态链接库技术,独立地设计出在用汽车的排放污染物检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输入输出、检测参数的采集、系统控制及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该系统软件功能齐全,界面明了,容易操作,开发费用低,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5.
湘潭锰矿业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植物吸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湘潭锰矿业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自然定居的草本植物对重金属吸收与转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其中Zn、Cd、Pb的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3级标准,是一类被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土壤,自然定居的草本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表现为富集型植物(如商陆Phytolacca acinosa)、根部囤积型植物(如野茼蒿Crassocephalumcrepidioides)、规避型植物(如灯心草Medulla Junci)等3种类型.研究结果为寻找和发现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与土壤条件的重金属耐性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在1997-2000年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浙江珍稀濒危植物实行长期动态监测的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和任务,以及重点监测的对象,地区和方法等,为今后野生植物资源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以PM2.5等颗粒物为载体在大气中悬浮和扩散,植物叶表面复杂的微观形态结构可以吸附PM2.5等颗粒物,对消减近地表的大气重金属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对植物叶片吸附与吸收PM2.5等颗粒物中重金属的能力和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并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展望:1)深入探讨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与其在大气—植物系统中的化学行为关系,进一步阐述植物叶面吸附和吸收重金属的相关机理;2)大气颗粒物粒径越小,附着的重金属含量越高,但关于亚微米级颗粒物(PM1)的研究十分有限,进一步探究植物叶面对亚微米级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吸附和吸收有助于筛选更高效的城市绿化树种;3)需要从角质层厚度、结构组成等角度深入探讨角质层吸附和吸收大气重金属的差异,为实现大气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精准化和专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LexisNexis网2006年4月13日消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长达6年的最新研究发现,利用植物吸收CO2缓解气候变暖并没有像科学家所想象的那么有效。直至今天,全世界计算机模拟主要是依据植物能够吸收由煤、油、气燃烧所产生的CO2。CO2是一种最普通的温室气体,它能够导致地表温度和大气温度的上升。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导致科学家欲在真实环境中对这种假设加以证实,在野外环境为植物提供足量的CO2,以及生长所需的氮素。该项研究负责人彼得(Peter B.Reich)教授表示,该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变暖的可能性将加大。 相似文献
11.
辽东地区4种林下经济植物光能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东部地区林下生长的大叶芹、移山参、五味子和穿龙薯蓣4种主要经济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与分析了这4种林下经济植物在不同遮阴条件下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得出这4种林下经济植物对光能利用能力最高的遮阴梯度分别为:大叶芹52.5%;移山参77.6%;五味子25.2%;穿龙薯蓣64.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我国北方某轻稀土尾矿库区的土壤轻稀土元素含量及植物中镧、铈元素含量和分布,分析植物对轻稀土元素镧、铈的转移系数和吸收系数,筛选镧、铈富集植物,以期发现轻稀土富集植物,为尾矿库景观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稀土尾矿库区尾矿坑的边缘绿地为研究样地,依据风向将采样点设置在东南、西北、东北和西南4个方向,从矿坑边缘由近及远依次设置在50,100和300m边坡处,共计12个采样点。利用五点采集-四分法收集0~20cm表层土壤样品,在采样点采集修复工程栽植的6种植物(梭梭、小叶锦鸡儿、花棒、胡枝子、白刺和毛白杨)地上器官和根部样品。采用ICP法测定土壤中轻稀土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钷Pm和铕Eu含量及植物中镧和铈含量。采用N.L.Nemerow综合指数法分析轻稀土尾矿库周边土壤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采用生物转移系数评价植物转移效率,采用生物吸收系数评价植物吸收土壤中镧和铈的能力。【结果】轻稀土尾矿库土壤中La,Ce,Pr,Nd,Sm,Pm和E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62.46,5440.42,1308.42,1604.11,133.96,28.12和40.53mg·kg-1,镧、铈含量之和占测试样品轻稀土总量的72%;各方位表层土壤中轻稀土含量表现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且高于内蒙古土壤含量几何平均值(背景值)25.10~230.56倍,且各方向土壤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大于3,确定研究区土壤属重度污染;东南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为69.06~544.10,污染值最高,西北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为5.99~19.75,污染值最低,东北和西南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相似;梭梭、胡枝子和白刺体内La和Ce含量均表现为地上器官>根,小叶锦鸡儿、花棒和毛白杨体内La和Ce含量均表现为根>地上器官;梭梭、胡枝子和白刺的镧、铈转移系数为1.03~1.76,胡枝子的镧、铈吸收系数为1.00~1.72,只有胡枝子的镧、铈转移系数和吸收系数均大于1。【结论】胡枝子是轻稀土元素镧、铈的富集植物,可用于轻稀土污染土壤修复,其他5种植物可作为轻稀土元素的耐受性植物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真菌对岩溶区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区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丛枝菌根真菌是岩溶生态系统中重要生物组份,对植物水分吸收与生长具有积极的效应,可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岩溶干旱的能力。文中通过分析岩溶干旱环境下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及其菌丝输水、改善土壤团聚体和植物营养、影响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等调控机制,指出今后在应用稳定同位素探索岩溶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时尚需考虑植物类型、岩溶生境等因素影响,还需加强土著优势菌种的筛选及深入研究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调控机制,以期为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重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防护专用林、防护型用材林、防护型经济林和防护型薪炭林以2∶1∶1∶1比例配置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定位研究,其结果是:(1)在1~4 a期间,红壤区和紫色土区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38.98%和36.05%,平均含沙量分别减少41.19%和18.43%; 4~7 a期间,两区域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99.86%和75.73%,平均含沙量减少97.52%和 78.00%.(2)植被恢复后的第7 a,红壤区的土壤侵蚀量已控制在允许量以内,为3.42 t·km-2a-1;紫色土土壤侵蚀量以养分流失为标准时,在允许量以内,以成土量为标准时,尚有一定距离.(3)红壤水土流失量比紫色土小,在水土流失量的减小速度上大于紫色土区.红壤较紫色土区生态恢复快.(4)降雨量在10.1 mm·d-1以上时,造林1~4 a期间,两类区域均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量主要产生于25.1 mm·d-1以上的几场降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虚拟仪器在运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了美国国家仪器的运动控制板卡以及采用Labview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16.
17.
在不同条件下对越橘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越橘红色素热稳定性较差、温度对其影响明显,在70℃时,越橘红色素会受到一定影响;45℃以下低温避光条件下,稳定性较好;低pH值稳定性较好,添加异抗坏血酸钠、三聚磷酸钠可提高越橘红色素的稳定性;金属离子Fe2+和Cu2+使越橘红色素的颜色改变或发生明显的沉淀,而Pb2+、Al3+、Zn2+、Mg2+、Mn2+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19.
20.
HanY.H.Chen 《中国林学(英文版)》2003,5(3):54-62
Available light under forest canopies includes two components, diffuse light and direct light (sunflecks), and is characterized as low and highly dynamic. Understory habitats under different forest types experience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s.Sunflecks as a critical resource for understory plants have great importance on carbon gain of understory plants. Under the light-limiting habitat, understory plants exhibit a high light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ttributed by a post-illumination CO2 uptake. Although different species have different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shade plants appear to be acclimated to respond more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to sunflecks. This acclimation includes a faster induction, relatively lower rate of induction loss, lower photosynthetic compensation point, and higher water use efficiency. The process that shade plants harvest light energy is not .well known. Studies of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to sunflecks in natural conditions are rare. Little is known about constraints on sunfleck utilization, which may change seasonally. Extensive field studies in conjunction with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will be need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potential and actual constraints on sunfleck utilization. Most studies on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to fluctuating light condition were done in the level of leaves. Fluctuating light uti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whole plants and populations presents future challenges to ecologis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