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麦根腐病的流行强度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很大,小麦扬花期旬平均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病害流行起点值高。在小麦生育后期出现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当年根腐叶枯发生严重。小麦扬花期病情指数5%左右,当年病害流行强度1级;叶部病情指数20%左右,当年病害流行强度可达4级。据病害发生程度与小麦扬花期叶部病情以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研究结果,研制出两种予测根腐叶枯流行强度的方法,置信度90%以上,可用于指导根腐叶枯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
玉米育苗接种VA菌根真菌的田间侵染力和接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测定玉米田间VA菌根真菌侵染率和繁殖体数量动态及接种反应的方法,研究玉米营养袋接种VA菌根菌的田间侵染力和接种效应及其受不同施肥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玉米整个生育期,特别是前期接种VA菌根菌提高了田间VA菌侵染率和繁殖体数量。(2)接种从同一土壤筛选的菌种在半量施肥和不施肥水平下提高了植株含磷量、籽粒含磷量和总吸磷量,并增加了玉米的籽粒产量和秸秆量;接种引进的G.caledonium菌种在不施肥水平下也有较好的菌根效应。(3)各接种处理的VA菌田间侵染率均表现出30d左右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除Acaulopora spp.菌种外,接种其他几种VA菌的田间繁殖体数量在30d达最大,以后保持稳定或略有减少。接种筛选的Acaulopora spp.菌种其繁殖体数量在49d以后达到最大。(4)半量施肥和不施肥与全量施肥相比,VA菌有较高的田间侵染率,并在整个生育期保持较高的繁殖体数量。但生育期内田间VA菌繁殖体数量和其侵染率的关系难以确定,田间VA菌菌根的形成和效应的发挥和多种复杂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细辛菌核疫病的主要侵染来源是菌丝体。在自然条件下菌核则难以直接萌发和侵染。此菌的子囊孢子致病力很弱,构成初侵来源的可能性极小。病菌以穿透方式侵入,潜育期一般为22~48小时左右。病菌的侵染力以新生菌丝体最强;老化菌丝体较弱;形成白色菌核后则难于侵染。室内接种试验结果,侵染的起点温度为1℃±,适温为10℃左右,24℃±为侵染的临界高温,27℃以上基本不能侵染。低温(10℃左右),侵染性菌丝生长旺盛,休眠体—菌核产生的少而慢,高温 (18℃以上) 菌核产生的多而快。侵染及发病与细辛苗龄无相关性。病菌从根、茎、叶均可侵入,以伤口侵入稍快。病害的传染来源主要为带有菌丝体的病苗、病土、病种等等。田间发病规律为,首先出现中心病株,进而产生中心病点、中心病床,再经传播形成较大的中心病区。在自然传播中,农事操作等人为活动往往起着重要作用。病害基本上不能借空气传播,扩展速度较慢。但形成病田之后整个耕层被病菌占据,很难防治。由于病菌在较低的温度下旺盛活动,田间发病大致分为:春季发病期、初夏扩展期、盛夏中止期、秋季发病期和冬季休眠期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而大豆疫病是由疫霉引起的大豆根腐和茎腐病. 一、大豆灰斑病 1、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带菌种子长出幼苗的子叶即见病斑,大豆灰斑病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高温高湿条件下,子叶上病斑处形成的分子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分生孢子2d后侵染力下降26%,6d后失去生活力.生产上该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如品种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或邻作、前作为大豆、前一季大豆发病普遍,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等很易大发生.  相似文献   

5.
梨黑星菌接种体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10个月后仍有70%以上的分生孢子具有萌发力。在干燥条件下,低温有利于黑星菌接种体的保存。-18——20℃和3—5℃保存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2.43%和71.02%,而室温保存的分生孢子萌发率为0。离体接种和田间接种表明,在接种点上,低温干燥保存的梨黑星菌接种体分生孢子与新鲜孢子一样具有侵染力。而且在田间接种下,接种16天后均引起接种部位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 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 )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稻瘟病菌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只要条件合适,就能完成菌量积累过程而造成病害的流行。稻瘟病有以下特点:侵染频繁,潜育期短,能够借气流和雨水飞传播;病害传播距离远。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释放、传播和侵染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空中孢子浮游量的监测,及时掌握稻瘟病菌的时空动态,了解初侵染菌量或再侵染的菌量,有助于制定最佳的防治时机,有效地进行病害的控制和管理。掌握和运用稻瘟病孢子和气候条件来预测预报病害发生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侵染概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初步测定了室内和田间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病害侵染概率。结果表明,玉米弯孢菌侵染概率界于0.0101-0.2628之间,其中玉米拔节期室内离体叶保湿接种侵染概率平均值为0.1627,而玉米拔节期田间雨天 接种侵染概率平均值为0.1543;玉米开花期室内离体叶保湿接种侵染概率平均值为0.2628;而玉米开花期田间干旱条件下接种,侵染概率平均值仅为0.0101。玉米在开花期比拔节期抗病性差,同时湿度是影响侵染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试验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模型的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引起贵州兴义芒果畸形病的病原菌种类,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的芒果畸形病株花序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化菌株,通过离体接种和活体接种方法进行分离菌株的致病性测定、采用形态学结合r DNA-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分离真菌菌株MGXJB-1在离体条件下能侵染芒果果实,形成褐色的水渍状圆形病斑,在活体条件下能侵染芒果花序并引起畸形病害,根据培养特征和显微形态学特征结合r DNA-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鉴定该菌株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结论】贵州兴义芒果畸形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solani),是国内首次报道腐皮镰刀菌(F.solani)能够引起芒果畸形病害。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生产上,引起茎腐病的原因有多种,最重要的一类是真菌型茎腐病。真菌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主要由腐霉菌,炭疽菌,镰刀菌侵染引起,在玉米植株上表现的症状就有所不同。其中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6℃,在土壤中腐霉菌生长要求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  相似文献   

10.
<正>猝倒病和根腐病是1月份和2月份温室冬春茬蔬菜苗期最常见病害,多由腐霉菌引起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西瓜等多种蔬菜发病并造成严重产量损失。一、常见病害症状及发病条件。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苗。土温15~20℃时繁殖最快,在8~9℃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故当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再遇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对云南油杉叶锈病(the needle rust of Keteleeria evelyniana)及其病原多年系统研究的结果。经生物学特性研究,己知油杉金锈 Chrysomyxa keteleeriae(Tai)Wang etPeterson 冬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100%或100%加水滴;持续光照则有强烈的抑制萌发作用。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是:温度24℃左右,相对湿度75%。湿度过高,萌发率反而下降;萌发也受持续光照的抑制。系统观察和以担孢子悬浮液为接种体的室内外人工接种实验,确认油杉金锈具有单主寄生短循环型(automicrocyclic)生活史,它以菌丝体在针叶病斑组织中越冬,次年春末夏初产生冬孢子柱,冬孢子不经休眠即可萌发,以担孢子为初侵染源,侵染当年抽生的幼嫩针叶,当年发病,且不再产生新的接种体,故云南油杉叶锈病为单循环病害(singlecycle disease)。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稻瘟病菌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只要条件合适,就能完成菌量积累过程而造成病害的流行。稻瘟病有以下特点:侵染频繁,潜育期短,能够借气流和雨水飞传播;病害传播距离远。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释放、传播和侵染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空中孢子浮游量的监测,及时掌握稻瘟病菌的时空动态,了解初侵染菌量或再侵染的菌量,有助于制定最佳的防治时机,有效地进行病害的控制和管理。掌握和运用稻瘟病孢子和气候条件来预测预报病害发生方法如下:稻瘟病分为:叶瘟(急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褐点型、白点型)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  相似文献   

13.
水稻白叶枯病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大流行年感病品种产量损失可达一半以上,甚至无收.国内研究认为病菌主要在稻种和稻草上越冬,作为次年初次侵染的菌源,在老病区尤以病稻草的传病作用最为重要.通过自1972年以来对水稻白叶枯病的试验、防治工作,感到病种、病稻草虽是主要菌源,但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子却在于气候.因此,探索影响流行的气候因素,进而应用于预测预报,是非常必要的.我县是白叶枯病的老病区.水稻布局是单、双季稻并存,早、中、晚稻混栽.早稻生长期间气温由低到高,由于高达25℃以上的时间较迟,故发病较晚,一般受害不重.晚稻进入生长后期则受气温下降到25℃以下的限制,受害亦不重.中稻孕穗~抽穗期多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期间天气条件有利于发病,受害亦最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镰孢菌对玉米茎腐病、鞘腐病和穗腐病的致病性。【方法】采用土壤接菌、穿刺接菌和孢子悬浮液接菌的方法。【结果】证明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可引起玉米茎腐病,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可引起穗腐病、鞘腐病,而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则通过复合侵染引起病害。【结论】将各类镰孢菌分别接种不同生育期的玉米植株,观察株高、病斑大小、玉米发育程度和籽粒的形成情况,研究各镰孢菌菌株对玉米植株的影响程度,分析各菌株的致病力,最佳侵染时期及茎腐、鞘腐、穗腐之间的侵染关系,证明玉米茎腐、鞘腐、穗腐之间病原菌侵染部位没有特异性,不同时期侵染引起的茎腐、鞘腐及穗腐发病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菌核病是非洲菊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了建立快速有效的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本研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带菌牙签接种法、菌块接种法和菌核接种法对不同抗性的非洲菊品种进行抗性鉴定与评价。在离体叶片接种时发现菌核病菌对叶肉的侵染力较叶柄更强,嫩叶和老叶更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病斑的扩展;带菌牙签接种后,植株发病快且病情指数明显高于菌块接种法,而菌块接种法与连作地自然发病体现的抗性水平更接近。因此,菌块接种法更适合作为非洲菊品种对菌核病抗性鉴定的接种法。  相似文献   

16.
猝倒病和根腐病是1月份和2月份温室冬春茬蔬菜苗期最常见病害,多由腐霉菌引起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西瓜等多种蔬菜发病并造成严重产量损失。一、常见病害症状及发病条件。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苗。土温15~20℃时繁殖最快,在8~9℃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故当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再遇高湿,则感病期拉长,特别是在局部有滴水时,很易发生猝倒病。苗期遇有连续阴雨雾天,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幼苗生长衰弱发病重。根腐病:是由腐霉菌、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三大类真菌引起的严重的植物病害,使植株枯萎、根系腐烂,甚至整个植株死亡。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  相似文献   

17.
香果树苗木湿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黄山、天目山一带发生1种新的香果树苗木湿腐病。经病原物分离、培养及接种试验证明,该病由立枯丝核菌第4融合群、腐霉菌、尖孢镰刀菌及禾谷镰刀菌侵染所致。主要表现湿腐型和立枯型症状。病害从5月上中旬开始发生,梅雨季(6月)发生盛期,7~8月后渐止。病害流行与圃地前作、梅雨及育苗措施关系密切。防治上以严格实施育苗技术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18.
石河子甜菜褐斑病发生和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3年系统调查和分析表明,石河子地区甜菜褐斑病发生早晚和流行强度,取决于品种抗病性强弱、田间菌源数量和环境因素。同一品种,在菌源数量相同、栽培条件相对一致情况下,生长期间的气温左右着病害的潜育期,进而影响病害的发生发展速度;病害发生的早晚则取决于前期的降雨,病害的流行则取决于中后期的降雨次数和降雨量。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穗腐、粒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各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蔓延快,危害严重,造成玉米降质减产。玉米穗腐、粒腐病为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枝孢菌、单端孢菌等近20种霉菌侵染引起。曲霉菌中的黄曲霉菌、镰刀菌在生长过程中还产生有毒代谢物,若用染病的玉米作食品或饲料,易引起人和家畜、家禽中毒。一、发病症状主要在果穗和子粒上发病,被害果  相似文献   

20.
刺梨白粉菌(Sphearotheca sp.)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幼苗的新鲜病叶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菌源。未发现有性世代。刺梨白粉病于4月上中旬始发,5月是花蕾和幼果的发病盛期,6月是叶片的发病盛期,7月以后病情下降。病害的流行程度与新叶的增长量呈显著正相关。发病较适条件:温度15—28℃,相对湿度80%以上,日照每天4小时左右。病害始发期用粉锈宁防治的防效达7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