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刚  李英伦  龚雪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5):22-22,24
为研究复合型透皮促进剂对自制“乳炎克”的体外渗透作用,我们以奶牛乳房皮肤为试验屏障。小檗碱为检测指标,观察了氮酮、油酸、丙二醇、薄荷4种透皮吸收促进荆的促渗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药物制剂研究的不断发展,安全可控的经皮给药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皮给药方式较传统的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具有无肝首过效应、血药浓度持久可控、减少给药次数、临床给药方便等优点,有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论文根据近年来有关经皮给药制剂的相关文献,就经皮给药新载体及促渗技术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经皮给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经皮给药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乳炎康”复方中草药透皮搽剂的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测定乳房炎患牛乳汁中体细胞数的降低幅度和产奶量的提高率来考察"乳炎康"复方中草药透皮搽剂对隐性乳房炎的治疗作用。每天用药一次,搽患病乳房基部,连续用药1周,第1次用药后15d,试验组牛乳中体细胞数明显下降,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下降率为64.57%,且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对照组牛乳中体细胞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显著。通过对试验期间两组牛总产奶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复方透皮剂对产奶量有较好的提高作用,试验组提高4.4%~9.2%;而对照组产奶量下降4.2%~15.8%。复方透皮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试验显示:11%的牛用药1~2d治愈,78%的牛3~5d用药治愈,5d的总治愈率为88.9%。  相似文献   

4.
中兽药复方涂膜剂乳炎清体外透皮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兽药复方涂膜剂乳炎清于奶牛乳房皮肤的透皮效果。方法:以中兽药复方涂膜剂乳炎清中绿原酸成分为标记物,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透过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评价中兽药复方涂膜剂乳炎清中绿原酸透过皮肤的动力学特征。结果:动力学曲线类似零级动力学,说明乳炎清涂膜剂具有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或药理效应、延长作用时间等优点。结论:中兽药复方涂膜剂乳炎清对奶牛乳房皮肤具有一定的透皮效果。  相似文献   

5.
促渗剂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促渗剂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机理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氮酮、油酸和萜烯等常用促渗剂的促渗机理研究进展,并提出透皮吸收机理研究发展趋势,为该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透皮吸收因无首过清除、血药浓度稳定等优点已成为经皮给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与此相应的透皮吸收促渗剂、促渗方法也取得较大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中药透皮吸收机理、透皮吸收药物的研究现状及促渗剂和促渗方法研究,简要分析了中药透皮吸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乳炎宁搽剂的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炎宁搽剂是由土贝母、白芷、松香等中药与蓖麻油经特殊工艺制成的一种透皮吸收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抗炎、祛瘀、消肿和止痛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奶牛产前、产后乳房水肿和奶牛乳房炎.与传统的治疗乳房炎的方法相比,本制剂疗效确切、给药方便、无残留、无毒副作用,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了探讨乳炎宁搽剂的安全性,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公英乳康涂膜剂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型乳房炎祖国兽医学称为乳痈,多因挤奶不当和环境卫生不良等原因导致乳头损伤,病原微生物经乳头管或伤口入侵,使乳络阻滞而成其患。长期以来其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病原体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不但使疗效降低,而且乳汁中的抗生素残留影响食品卫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加入WTO后对乳产品质量要求进一步严格,因此,选用无毒、无公害、无残留、细菌不易产生耐药的中草药制剂来治疗奶牛乳房炎将越显重要。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制剂用于奶牛乳房炎的防治,但多以灌服或乳房灌注为主,使用不太方便。而公英乳康涂膜剂为直接乳房涂抹成膜,经透皮吸收的一种纯中药新型制剂,使用方便。笔者就该制剂的临床疗效与另一中药制剂高效消炎膏及青、链霉素等药物作了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安全、有效、稳定的新型中兽药制剂,有利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试验研究了中药透皮剂对隐性乳房炎奶牛泌乳量、白细胞、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记录用药前后5d日泌乳量,分别采用试剂盒和CA-500血液分析仪测定用药前后乳汁中ALB、ALT、LDH和血液中白细胞。结果:患隐性乳房炎奶牛泌乳量显著降低(P〈0.05),血液中WBC、MON、GRA、LYM%显著高于健康牛(P〈0.05),而乳汁中的ALB、ALT和LDH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1)。通过5d中药透皮剂治疗后,奶牛产奶量大幅度增加,WBC、MON、GRA、LYM%、ALB、ALT和LDH与健康牛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药透皮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最常见,至今仍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病原微生物。目前,巳发现约有150多种病原微生物可引起奶牛乳房炎,其中包括球菌、杆菌、支原体、真菌或酵母菌、病毒等,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约占整个奶牛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