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深入分析了众多学者对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角度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的具体实际情况,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了新疆地州农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DEA模型对新疆14个地州农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各区地州农业竞争力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新疆地州间农业投入与产出存在明显差距,新疆地州农业发展主要依靠投入力度,产出效益低下。其中阿勒泰、巴音郭楞、和田、昌吉、吐鲁番相对效益高,乌鲁木齐、喀什、阿克苏、克孜勒、塔城等地州相对效益低。各地区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地提高管理水平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四川省各市(州)2018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FA回归发展农林水事务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以及工业化水平对投入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四川省各市(州)的生产效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自贡市、攀枝花市以及绵阳市等地区农业生产未达到生产前沿面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非DEA有效;泸州市、巴中市、广元市等地区农业生产未达到生产前沿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非DEA有效。基于各地区不同的效率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讨论,提出了推行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引入先进农业管理理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四川省各市(州)2018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FA回归发展农林水事务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以及工业化水平对投入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四川省各市(州)的生产效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自贡市、攀枝花市以及绵阳市等地区农业生产未达到生产前沿面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非DEA有效;泸州市、巴中市、广元市等地区农业生产未达到生产前沿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非DEA有效.基于各地区不同的效率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讨论,提出了推行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引入先进农业管理理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量湖南省各市州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实证分析相关因素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程度,为农业人力资本开发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市州农业人力资本均呈上升趋势,在医疗、教育、经济与科技四个因素中,科技因素影响最为显著,教育与医疗因素的影响也需要得到重视。因此,各市州政府应增加相关教育投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科技人才;加快农村医疗服务建设,提高医疗人员素质;提高农业机械拥有量,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基于DEA及超效率DEA模型的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思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1292-1294
通过构建农业信息化效率投入与产出指标评价体系,运用DEA及超效率DEA模型,对攀西地区2000~2009年农业信息化效率进行实证评价.结果显示,攀西地区多数年份农业信息化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达到了"最优状态",但仍有投入与产出改进的空间;非DEA有效的年份均出现投入冗余:攀西地区农业信息化效率趋势总体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6.
阳亮  田伟 《乡村科技》2019,(5):15-16
基于2007—2017年湖南省14个地市州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窗口模型进行农业生态效率评价,发现湖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水平总体偏低,其中张家界市、湘西州、湘潭市及长沙市等地市州农业生态水平较高,永州市、郴州市、益阳市及岳阳市等市州农业生态效率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索江苏农业投入与产出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类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程度。[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1990~2012年间江苏省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价。[结果]因子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江苏农业投入产出综合效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提取出农林牧渔业投入产出、种植业投入产出和粮食生产投入产出3个主因子,其得分分别反映了20多年江苏农林牧渔业、种植业和粮食生产投入产出效率的变化过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农业产出3项指标有显著影响的农业投入要素各不相同,并通过回归参数估计计算出各农业投入要素对3个产出指标的影响程度。[结论]该研究为江苏农业的投入结构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非参数的DEA方法,选取1998、2003年和2008年3个时间点的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类指标,分析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包括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运用DEA分级有效性评价方法对DEA无效的地区进行效率排名。结果显示:河北省各地级市农业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平均值在研究时期内分别呈递增趋势,DEA无效的地区数量也呈减少态势,但是DEA无效的地区农业生产投入冗余较严重,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DEA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效率型农业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以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效率的提高为途径,本文采用DEA方法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有效性检验,并探讨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发展趋势、原因及提高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3年江西省11个城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南昌、景德镇、鹰潭、吉安的农业生产效率最高;萍乡、九江的农业生产效率较高;新余、赣州、抚州处于中等水平;宜春、上饶则为农业生产效率低水平城市。通过对各市农业发展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发现南昌、景德镇、鹰潭、吉安在农业发展中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状况;萍乡、九江、新余、赣州、宜春、抚州、上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过剩现象;九江、新余、赣州、宜春、上饶除存在资源投入过剩的情况外,还存在着产出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产品价格存在时滞的、长期的正向影响,农产品价格对农业科技投入立刻产生正向效应,两者之间的长期效应程度更显著、更稳定.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稳定农产品生产价格、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和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优化海南省农业发展环境,明确地区性农业投资方向和重点,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海南省18个市(县)的农业资源条件和特征及2011年统计数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海南省各市(县)域农业发展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海南省农业发展地域不均衡,18个市(县)中地处中部地区的市(县)农业发展环境评分较低,农业发展基础薄弱;而处于滨海平原地区的市(县)农业投资潜力较大,可以很好地支持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中的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较大,农业产业结构、技术等内生要素对农业发展贡献普遍不大。【建议】应采取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依靠农业科技、推动农业发展,因地制宜,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等措施,以推进海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王朗  沙景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3):195-199
基于河南省18个地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对河南省18个地市财政支农总额进行现状分析,而后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各地区财政支农和农业GDP的关系。结果显示,河南省绝大多数地区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贡献程度不同,作用最强的是鹤壁地区,最弱的是驻马店和周口地区。就其余农业生产要素而言,劳动力对各地农业经济增长没有显著贡献,说明农业劳动力相对富足;资本投入在相当一部分地区没有显著作用袁说明目前河南农业有无效投资等现象;耕地面积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显著,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级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逐年向好,但地市间改善幅度差异明显,农业技术配置效率差异是关键诱因;绿色贸易壁垒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中发挥积极作用,显著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绿色贸易壁垒作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异质性,产业基础、公共投资、创新能力以及劳动力综合素质调节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效果。建议通过健全农业保障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加大公共投资、改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改革开放力度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5.
依据阿克苏地区2007年的统计数据,选取6项投入指标,运用归一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阿克苏地区9个县(市)的投入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农业投入水平差异较大,库车县、新和县、阿克苏市投入水平高,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与农作物产出相关系数大;乌什县、拜城县、沙雅县、柯坪县投入水平低,现代化程度低,与农作物产出相关系数小,但其农业物质投入发展潜力大,应为阿克苏地区重点投资对象,以提高阿克苏地区整体农业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82—2011年的统计数据,构建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分析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采用阿尔蒙(Almon)多项式变换实证估计水利投资滞后分布,考察水利投资各滞后期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人数、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水利建设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水利资本在投入生产后的第3年开始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第5年达到最大,第6年下降;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弹性和长期弹性分别为1.204和1.256。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农作制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岩  宁堂原  周勋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99-19701
介绍了山东省农作制的发展概况,目前山东省尚处在半集约半自给半商品农作制水平,东部沿海和鲁中农业区正在向现代农作制迈进,初步形成了粮食、饲料、经济等作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分析了山东省农作制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因素有农业生产条件和投入水平、人口与粮食、政策措施、自然资源和区域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2020年山东省人口约1亿,人均年粮食占有量为475 kg,粮食生产压力大。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建立现代农作制度。农业机械、农田水利工程、化肥施用等农业生产条件明显影响农作制的发展;生产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冬小麦-夏玉米的种植比例,提高了复种指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及现代农作制的建立,而城市发展不平衡,制约着现代农作制的建立。因此,科学合理的区域化布局、适当的政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山东省现代农作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建立农地集约利用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农地集约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农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碳排放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农地集约利用度的高低与碳排放效率高低并不具有普遍的一致性,山东省农地集约利用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传统农业区和部分发达城市;济南、青岛、烟台3个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农地集约利用碳排放效率普遍偏低;农地技术(如育种、灌溉和机械)投入不足,化肥、农药、电力投入过多是农地集约利用的碳排放效率低的普遍原因。针对各地级市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在以碳排放为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农地集约利用的最优,探索低碳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对粮食产出的效应,选取国家农业主产省份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和变系数回归分析方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劳动力、机械动力投入对粮食产出起到正面效应,而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2机械动力的投入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显著,大部分地区对机械投入积极性较大;3不同的地区因地理环境、气候差异导致自然灾害对粮食产出的影响也不同;4农村人力资源对粮食产出的作用不容小觑。最后,基于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抗灾保产、重视农业人力资本投入3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时空特征及障碍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力脆弱性3个层面构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综合法测算了2001—2016年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影响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1—2016年河南省郑州等9市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呈减小态势,开封等9市呈增大态势,脆弱性增速差异显著;脆弱性演变趋势可分为先升后降、先降后升、波动上升和波动下降4种类型;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脆弱度排序为豫北豫东豫南豫中豫西;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主要受到人为脆弱性和承载力脆弱性的影响,且主要障碍因子存在差异。因此,应积极加强对水资源系统人为干预,通过加大农业资金投入、优化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以实现河南省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