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寻氮肥和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莴苣产量、品质,以及氮肥和钾肥互作对莴苣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莴苣优质生产的最佳施氮量和施钾量,分别设置了不同氮肥用量和钾肥用量处理,氮肥设6个水平,钾肥设2个处理。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肥和钾肥用量能明显改善莴苣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氮肥对莴苣植株生长影响大于钾肥,在施氮量为30 kg/667 m2时植株产量较高,施氮量为24 kg/667 m2时植株产量较高,施氮量为24 kg/667 m2时的品质较好,且氮肥农学效率最高。施氮量相同时,不同钾肥对莴苣产量影响不显著,低钾水平下莴苣品质较好,硝酸盐含量较低。综合分析氮肥和钾肥不同用量对莴苣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建议莴苣适宜施肥配方为:施氮量24~30 kg/667 m2时的品质较好,且氮肥农学效率最高。施氮量相同时,不同钾肥对莴苣产量影响不显著,低钾水平下莴苣品质较好,硝酸盐含量较低。综合分析氮肥和钾肥不同用量对莴苣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建议莴苣适宜施肥配方为:施氮量24~30 kg/667 m2+施钾量20 kg/667 m2+施钾量20 kg/667 m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土壤速效钾含量和藜麦养分吸收及产量对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响应规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钾肥施用量(0、40、60、80、100 kg/hm2)对土壤速效钾含量、藜麦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施钾水平下,土壤速效钾含量随藜麦生育期推进呈降低趋势;且施钾量为100 kg/hm2水平下,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随施钾量的增加,钾肥贡献率、钾肥农学利用率(KAE)及钾肥吸收利用率(KRE)呈先增后减趋势,钾素偏生产力呈减小趋势;藜麦植株中氮、磷、钾素的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均在T3条件下达到最高;产量构成因素以T3处理最高,其产量较T0、T1、T2、T4分别提高102.58%、61.03%、43.14%、20.67%。[结论]施钾80 kg/hm2可获得较高的藜麦产量及钾肥利用效率,是研究区合理的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钾配比对芒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建明  林电  许杰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92-93,97
以芒果为试材,设置不同氮、钾肥处理,研究氮、钾施肥配比对芒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设计水平范围内,土壤中适量增施氮、钾肥能提高芒果果实产量;增施钾肥可提高芒果果实中的糖酸比值,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土壤中氮、钾肥过高不会影响芒果果实中的氮、钾的含量;增施氮肥会降低果实中矿质钙的含量;增施氮、钾肥过高会降低芒果果实中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滴施不同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通过滴灌施肥系统滴施钾肥,探讨了不同钾源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与不施钾肥相比,滴施不同钾肥处理均能显著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增加产量;滴施不同钾肥对马铃薯植株生物量的积累差异不显著;滴施氯化钾和硝酸钾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低于滴施硫酸钾处理;而滴施氯化钾和硫酸钾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中低肥力果园火龙果科学施肥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方法】2018-2020年在贵州省火龙果典型产区罗甸县进行定株施肥试验,设置5个施钾肥处理:CK(仅施机肥)、K0(0g/桩)、K1(150 g/桩)、K2(300 g/桩)、K3(450 g/桩),统计火龙果周年产量,测定植株养分浓度和果实品质指标,分析不同施钾水平火龙果的养分分配与产量品质。【结果】火龙果各器官氮、磷、钾养分积累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茎蔓、果肉和果皮中的养分含量均表现为钾>氮>磷。中肥力果园,随施钾量增加火龙果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且随时间推移,肥料效应更为显著;低肥力果园,施钾肥较不施钾肥产量增加显著,但钾肥用量对产量影响不明显。中、低肥力果园连续3年施钾肥,各施钾处理(K1~K3)产量较未施钾肥的处理(K0)分别提高4.8%~21.66%、20.72%~26.35%。施用钾肥能够促进火龙果维生素C含量的积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结论】中、低肥力果园施钾肥能保证火龙果较高的产量和果实品质,适宜的钾肥推荐施用量为300g/桩。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膜下滴灌栽培模式下不同施钾量和施钾模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淀粉及粗蛋白质含量、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冀张薯8号为试验材料,设105、210、315 kg/hm23种施钾量和2种施钾模式。[结果]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块茎淀粉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粗蛋白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块茎产量、钾素的生理及利用效率呈降低趋势。当施钾量为105 kg/hm2时,块茎产量最高,钾肥的吸收利用率最大。[结论]施钾量的1/2用于基施,另1/2用于追施,有利于块茎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及钾肥吸收效率的提高,建议生产中将部分钾肥用于追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代表性不同地点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钾肥对烤烟生长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剂以及钾肥明显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烤烟的产量及中上等烟比例,具有提高烤烟品质与效益的作用,同时增强植株抗病性,有机肥及土壤改良剂明显降低黑胫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作用,但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性。在肥力条件较差的东华试验点,各处理的株高、留叶数、茎围均高于对照,以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剂及钾肥的最好;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剂处理2250 kg/hm~2、3000kg/hm~2+1.5 kg/hm~2以及钾肥75、105 kg/hm~2的产量、产值、效益最高,各处理烟叶总糖、还原糖及钾的含量接近或达到优质烟叶标准。在土壤肥力较好的栋川点,增施有机肥及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的烤烟留叶数及茎围增加较多,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剂及钾肥的株高、留叶数增加明显,增施钾肥、有机肥+土壤改良剂产量、产值、收益较好;增加有机肥、钾肥的施用均不同程度提高了烟叶品质。在楚雄地区现有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增加有机肥用量在1500~2250 kg/hm~2或增加钾肥施用45~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施钾量对北沙参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对北沙参株高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北沙参的叶面积系数,和在生长后期维持较高的绿叶面积,有利于北沙参根的伸长,和地上部干重、根干重的积累。因而增施钾肥可显著提高北沙参产量,同时显著提高其有效成分多糖、总皂甙含量,但是施钾量超过210 kg/hm2后产量不在显著增加,说明从施肥效益上应适量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9.
施钾量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花椰菜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施钾量,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施钾量处理间花椰菜产量和品质存在显著差异,施钾能显著提高花椰菜的产量和品质,但施钾量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施钾肥,则有害物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且Vc、锌、铁、钙等营养物质含量下降,产量下降,不利于花椰菜产量的提升和品质的改善。本试验条件下,花椰菜钾肥的适宜施用量为420 kg·hm-2。  相似文献   

10.
密度和钾肥是甘薯栽培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研究鲜食型甘薯龙紫4号的最佳栽培密度和钾肥施用量。试验设置3种不同密度中施用不同钾肥,测定各处理下龙紫4号地上植株、底下薯块、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和花色苷等指标,分析密度和钾肥对甘薯地上部、地下部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度D1、D2处理下,钾肥K1~K3浓度下,龙紫4号地上部鲜重和干重随着钾肥的增施而增加,在K4下降;D2K2处理的鲜薯和薯干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447.98、648.83 kg/667 m2;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以D1K3处理的最高,淀粉含量以D1K1处理的最高,花色苷含量以D3K1处理的最高。低密度适量钾肥有利于龙紫4号可溶性糖和蔗糖的积累,低密度低钾肥有利于淀粉的积累,高密度低钾肥有利于花色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氮钾肥施用技术对芝麻养分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氮钾肥用量和施用方法对芝麻养分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芝麻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155.8 kg/hm2、K2O 111.4 kg/hm2;氮肥深施和肥料分次施用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芝麻粗脂肪含量与粗蛋白质含量存在负相关,施用钾肥芝麻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0.61%~2.39%,粗脂肪含量降低0.47%~0.76%,施用氮肥均有提高芝麻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的趋势;氮和磷主要存在于芝麻子粒中,钾主要存在于果壳和茎秆中,硼主要存在于茎秆中;在芝麻产量830.8~2 064.1 kg/hm2条件下,芝麻共带走氮35.0~94.2 kg/hm2、磷7.6~19.8 kg/hm2、钾40.9~133.8 kg/hm2、硼57.5~119.5 g/hm2;每生产100 kg芝麻子粒,芝麻共带走氮3.9~5.4 kg、磷0.8~1.1 kg、钾4.1~7.4 kg、硼4.3~6.9 g。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根施 N、P、K肥对平欧杂种榛坚果营养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中提高坚果营养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施肥与坚果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的效应关系。【结果】在中等土壤养分条件下,平欧杂种榛的坚果粗脂肪含量(E)的反正弦(ArcsinE)同N肥施用量(纯N量)存在极显著(P<0.001)的正效应,同N肥与K肥的交互作用(N×K)存在极显著(P<0.001)的负效应。当P肥施用量(纯P2O5量)小于0.238 7 kg/株时,对坚果粗蛋白含量的常用对数存在正效应,反之则存在负效应,当施用K肥时,对坚果粗蛋白含量存在极显著(P<0.001)负效应,N肥与P肥的交互作用(N×P)则对坚果粗蛋白含量存在显著(P<0.05)正效应。【结论】在新疆特定的立地环境条件下,根施N、P肥可有效提高平欧杂种榛果实中的粗脂肪和粗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新培育的高产棕红色稻米品种冈特优37为材料,在本田习惯施肥水平(N 159kg/hm~2、P_2O_5 67.5kg/hm~2和K_2O 67.5kg/hm~2)下研究了氮、钾运筹模式对其产量和糙米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新品种的扩大栽培提供施肥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在钾肥全部基施,氮肥60%作基肥、10%作分蘖肥、30%作保花肥时稻谷产量最高;合理施肥主要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而增产;施肥模式对糙米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花青素含量影响不显著,但适当施用氮肥作保花肥可提高糙米可溶性糖含量;在相同施氮模式中增加后期钾素供应可提高糙米粗脂肪含量;在相同施钾模式下施用氮肥作保花肥有提高糙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趋势;在钾肥全部基施的条件下,糙米游离氨基酸含量随保花肥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趋势;在钾肥60%作基肥、40%作保花肥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则随保花肥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可显著提高糙米粗蛋白含量,但在不同施钾条件下施氮模式的影响规律不一致。在本试验条件下,钾肥全部作基肥,氮肥60%作基肥、10%作分蘖肥、30%作保花肥的施肥模式可作为冈特优37的适宜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方喷肥对北京地区杂交榛Corylus heterophylla×C. avellana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优选氮、磷、钾组合配比, 为杂交榛人工栽培叶面追肥提供技术依据。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 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方喷肥对杂交榛产量、单果质量、仁质量、出仁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梢生长期喷施氮肥能够显著(P < 0.05)地增加杂交榛的产量, 喷施磷肥和钾肥对杂交榛的产量影响不大; 叶面喷施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杂交榛外在品质的影响均不显著, 喷施磷肥可以提高果实中的粗蛋白质量分数, 降低粗脂肪质量分数; 喷施钾肥可以提高果实中的粗脂肪质量分数, 降低粗蛋白质量分数; 喷施氮肥对杂交榛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不显著。在16个处理中, 处理14[氮(3.5 g·kg-1), 磷(1.8 g·kg-1), 钾(5.2 g·kg-1)], 处理15[氮(3.5 g·kg-1), 磷(2.6 g·kg-1), 钾(2.6 g·kg-1)]和处理16[氮(3.5 g·kg-1), 磷(3.7 g·kg-1), 钾(0)]对杂交榛的增产效果都很好, 分别比对照增产278.1%, 159.49%和373.7%, 其最优组合是氮(3.5 g·kg-1), 磷(3.7 g·kg-1), 钾(0)。综合分析显示:不同叶面喷肥处理对杂交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效果以处理14[氮(3.5 g·kg-1), 磷(1.8 g·kg-1), 钾(5.2 g·kg-1)]和处理16[氮(3.5 g·kg-1), 磷(3.7 g·kg-1), 钾(0)]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谷子高产施肥中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方式。[方法]以谷子品种“张杂10”为材料,研究氮、磷、钾肥运筹对谷子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产量最高的处理为N4,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产量为7443.55 kg/hm2。磷肥处理产量最高的是P5,磷肥施用量为240 kg/hm2,产量为6800.45 kg/hm2。钾肥处理产量最高的是K4,钾肥施用量为90 kg/hm2,产量为7180.16 kg/hm2。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产量、穗粒重、千粒重以及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但降低脂肪和纤维含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产量以及蛋白质、纤维的含量,但降低脂肪含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产量以及灰分、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的含量,但降低蛋白质的含量。[结论]氮肥是提高产量的最主要决定性因素,磷肥和钾肥只有与氮肥相互配施才能发挥增产的效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苦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磷肥和钾肥以及适宜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苦瓜的产量。氮肥可提高苦瓜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含量,降低苦瓜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磷肥可提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钾肥可以提高苦瓜维生素C、糖分和氨基酸含量,减缓施氮不合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充足的钾素供应和适宜的氮磷钾配比是保证苦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连作花生植株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花生连作风沙土微区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连作花生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增加连作花生主茎高度和第一侧枝长度,提高花生籽仁的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但对单株分枝数影响不大.增施P、K肥均能提高单株荚果数和出仁率,增施P肥对提高粗脂肪含量也有积极作用.而单施N肥易造成植株徒长,出仁率降低.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增产15.36%和13.83%;有机肥和氮磷或氮磷钾配合粗蛋白含量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提高4.94%和4.47%,粗脂肪平均也分别提高了7.62%和5.68%.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究长期覆膜和施用有机肥对春玉米产量、品质、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长期定位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开展。试验设4个处理:覆膜,不施氮,作为对照(F);不覆膜,施氮225 kg·hm-2(N);覆膜,施氮225 kg·hm-2(FN);覆膜,施氮225 kg·hm-2,并施有机肥(FSN)。2020和2021年在玉米吐丝期(R1)和收获期(R6)分别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植株生物量,并按器官分类测定不同部位的氮含量,收获期测定玉米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结果】(1)施氮条件下覆膜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覆膜条件下增施有机肥能使产量进一步提高。不覆膜施氮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106%—176%,覆膜处理在此基础上产量增加21%—75%,在覆膜条件下增施有机肥后进一步增产6%—8%。(2)施氮条件下覆膜显著提高春玉米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施用有机肥后二者进一步得到提高。(3)不覆膜施氮处理的粗蛋白含量为8.67%—8.94%,施氮条件下覆膜使粗蛋白含量提...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强筋小麦生产提供施肥依据,以西农979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氮磷钾肥配施做底肥,研究其对群体、产量及其结构的效应。结果表明,高磷处理各生育期群体数量最高,磷肥对群体调节有显著作用,氮磷钾构成对不同生育期生物产量效应不尽相同,以越冬前生物量与成熟期关系最为密切。在各处理中,高氮处理的产量最高,比CK0增产33.1%,比CK增产19.1%。增施一定量的氮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传统施肥水平下增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5.8%,氮磷水平相同条件下适量增加钾肥可增产11.8%,钾肥过多增产效果不明显;磷钾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适量增加氮肥可增产12.6%,氮肥过高则减产3.9%;氮钾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增加磷肥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沙地蛋白桑叶片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探索适合沙地蛋白桑生长的最优肥料配比模式。以适应性较强的沙地蛋白桑‘榆引桑-1’3年生幼苗为材料,设置8个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T0、T1、T2、T3、T4、T5、T6和T7),通过测定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等,综合分析并筛选出陕北风沙草滩区沙地蛋白桑种植的最优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沙地蛋白桑光合特性影响显著,随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T5处理各生理特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施肥处理对蛋白桑株高和单株茎杆重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单株干叶重、单株生物学产量和总产量产生较大影响(P<0.05);粗蛋白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T4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