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昌黎地区,赤霞珠葡萄着色后,每隔3d(天)取样测定其浆果品质,结果表明: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采收的延迟而不断上升,在10月12~15日达较高水平(21.9%~22.5%);色素含量随采收期的延迟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在10月9日达到高峰(6.25单位/g);维生素C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9月27日达到峰值,以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贺兰山东麓产区“马瑟兰”葡萄的酿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瑟兰"葡萄为试材,以贺兰山东麓产区主栽品种"赤霞珠"葡萄为对照,对比研究了"马瑟兰"葡萄单品种酿酒特性,为产区酿酒葡萄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对照品种"赤霞珠"葡萄的成熟最适采收期在10月2—12日,"马瑟兰"葡萄在9月27日至10月7日,比"赤霞珠"葡萄提前1周左右,原料均达到了良好的成熟度,"马瑟兰"葡萄所酿葡萄酒各项常规理化指标正常,品质优于"赤霞珠"葡萄酒。"马瑟兰"葡萄酒的酒精度小于"赤霞珠";残糖含量符合干型葡萄酒的要求,均小于4g·L~(-1);总酸含量在6~7g·L~(-1);挥发酸含量均处于较低的水平;pH在合理范围内(3.8左右)。因此,新引进品种"马瑟兰"葡萄适宜酿造优质干红葡萄酒,适合在产区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以"贝达"和"赤霞珠"葡萄品种1 a生开花枝条功能叶片为材料,研究其开花后叶片碳氮代谢特性。结果表明:"贝达"与"赤霞珠"1 a生开花枝条功能叶片的硝态氮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氨基酸氮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硝态氮含量与氨基酸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贝达NR活性与氨基酸氮积累量变化较一致,而GS活性较平稳;赤霞珠NR活性最低值出现在花后45 d左右,而氨基酸氮含量在花后75 d时降至最低值;2个葡萄品种总碳含量和总氮含量均在中期最高,其硝态氮在中期积累,而氨基酸氮中期下降。  相似文献   

4.
2009年以陕西杨凌的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材料,在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果实外观和物理性状、果粒纵横径、质量、容积的变化规律,为葡萄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赤霞珠果粒纵横径的变化呈"单S"型曲线,分为3个时期,即快速生长期(6月1~22日)、缓慢生长期(6月22日至7月20日)和平稳生长期(7月20日至8月22日)。在快速生长期,果粒纵径和横径变化最大,纵径日均增长率为15.61%,占总生长量的64.48%;横径日均增长率为17.61%,占总生长量的60.84%。赤霞珠果粒质量和容积的变化呈"双S"曲线,分为4个时期,即极快生长期(6月1~22日),缓慢生长期(6月22日至7月15日),快速生长期(7月15~26日)和平稳变化期(7月26日至8月22日)。极快生长期变化最大,果粒质量和容积日增长率分别为691.75%和561.67%,分别占总生长量的44.45%和45.49%;快速生长期果粒质量和容积日增长率为4.30%和3.92%,分别占总生长量的30.69%和28.51%。  相似文献   

5.
对设施葡萄衰老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膜的透性、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进行了测定和理论分析,以研究不同上市时期的设施红地球栽培后期叶片衰老时的生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促早和延后栽培条件下葡萄衰老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都在缓慢减少,延后栽培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露地环境下叶片内蛋白质含量的最大值比其他处理的最大值高但后期下降较快,延后栽培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但后期下降较缓慢;葡萄叶片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在生育后期都呈上升趋势,露地(CK)>促早2>延后≈促早1;促早和延迟栽培条件下葡萄衰老时叶片MDA呈普遍上升趋势,在葡萄生育后期(9月16日以后)MDA含量表现为露地>促早1>促早2>延后;促早和延后栽培条件下葡萄后期叶片SOD酶的活性呈双峰曲线,都表现为延迟>露地>促早,而POD活性的变化都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延后栽培的POD活性显著高于促早和露地葡萄;葡萄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蛋白质、SOD和POD活性在9月25日以后都表现出相同的缓慢下降趋势,而膜透性和MDA含量明显上升,说明从这个时候起植物正式进入衰老期。  相似文献   

6.
以"北红"葡萄为试材,研究葡萄浆果成熟度(9月25日和10月10日)和浸渍时间(3d和6d)对葡萄酒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贺兰山东麓"北红"葡萄的采收期,显著提高了葡萄中可溶性总糖含量,花色苷和其它酚类物质含量也明显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延长浸渍时间显著提高了葡萄酒的干浸出物含量,明显的提高了葡萄酒中总色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因此,在贺兰山东麓,可通过适当延迟采收和延长浸渍时间来提高"北红"葡萄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落叶果树》2021,53(5)
对晚熟葡萄品种金优2号进行日光温室延迟栽培,控制春季夜间低温推迟萌芽、秋季夜间保温、冬季延迟采收,研究葡萄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金优2号日光温室延迟栽培可推迟萌芽期至4月20日,9月11日果粒开始着色,11月9日成熟,晚熟达30~60 d,可延迟采收至次年1月15日。果实紫红色鲜艳,延迟采收金优2号果粒纵、横径,单粒重均是变小趋势,单穗重明显小,产量降低6.92%;总酸含量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大,口感酸甜味浓。  相似文献   

8.
酿酒葡萄‘赤霞珠’养分累积动态及养分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志勇  马文奇 《园艺学报》2006,33(3):466-470
 研究了酿酒葡萄‘赤霞珠’ (Cabernet Sauvignon) 整个生育期内N、P和K的动态变化及养分需求量。结果表明: 葡萄叶片中N和P浓度变化较大, 浆果膨大期至着色期, 叶中N和P的浓度相对稳定; 果实中K浓度的变化最大, 浆果始熟期至采收期果实中K浓度较稳定; 整个生育期内, 赤霞珠葡萄N、P、K的累积量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 且在采收期达到最大值。每形成1 000 kg赤霞珠葡萄的养分需要量分别为: N 5.95 kg, P2O5 3.95 kg, K2O 7.68 kg, N、P、K的吸收比例为10.0∶7.0∶13.0。建议浆果膨大期至着色期可作为N和P营养诊断的最适宜时期; N肥应重点施于葡萄花期之前, 浆果膨大期至着色期可再适当补施; P肥重点施于浆果膨大期之前; 浆果膨大期至着色期的糖分快速累积时期重施K肥。  相似文献   

9.
不同采收期对‘北国蓝’果实性状及酿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葡萄新品种‘北国蓝’果实为试材,对各采收期的果实及其原酒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及其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对‘北国蓝’的果实品质有明显影响,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果粒直径、平均粒重、平均穗重、出酒率、总糖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果实总酚、单宁含量持续增加,较第一次采收分别增加了27.94%和92.50%;滴定酸含量无规律性变化,但10月5日含量最低(18.27g/L),各不同采收期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期果实酿造的葡萄酒滴定酸含量与果实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葡萄酒总酚和单宁含量与果实总酚和单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果实品质和酿酒特性分析表明,‘北国蓝’在当地最佳采收时期为9月30日至10月5日。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钾量对赤霞珠葡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浆果膨大期至着色期不同钾肥施用量对赤霞株葡萄产量、品质影响.经过2 a试验,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浆果膨大期至着色期,施用N:P2O5:K2O为1:1:1.5的混配肥料最利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花青苷含量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赤霞珠葡萄产量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