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聂国兴  周夏 《饲料工业》2001,22(12):28-29
根据乌鳢的营养需要,设计了乌鳢的配合饲料配方,饲养试验表明:配合饲料养殖乌鳢,可以避免投喂野杂鱼带来的水质严重污染、池塘养殖环境恶化、乌鳢发病率较高等现象。同时,乌鳢配合饲料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乌鳢的规模化养殖,降低了乌鳢的养殖成本(34.66%),提高了乌鳢的成活率(10.59%)。  相似文献   

2.
人们习惯把鳢科鱼类通称为乌鱼、黑鱼、才鱼、生鱼等。乌鳢,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大,乌鳢有可能成为21世纪初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对象之一。本讲座由吴江研究员等人主持,将分别刊载乌鳢的养殖前景、生物学特征、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饲养、饲料技术、病害防治等技术,供渔民、农民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养乌鳢的饲料,有纯动物性饲料与人工配合饲料两类。 (一)纯动物性饲料 主要包括各种野杂鱼虾、泥鳅、家鱼苗种、罗非鱼繁殖的子代以及水、陆生蚯蚓、蝇蛆、蝌蚪等活饵料和螺蚌肉、禽畜内脏、冰鲜鱼等等。这类饲料质量较高,乌鳢喜吃,但来源有限,目前仅适合饲养亲鱼和农村小面积家庭养鳢之用。  相似文献   

4.
淡水鲳是巴西重要的经济鱼类,最大个体重30kg,体长1m。为测定淡水鲳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使用平均体重5g、体长50mm的淡水鲳进行了投饵试验。试验鱼先在水族箱中暂养,尔后移入水泥池养殖,最后放入土塘中饲养。投喂配合饲料由肉骨粉、豆...  相似文献   

5.
乌鳢(Ophiolephalus argusCantor)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沟塘、池沼中的肉食性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骨刺少,味道鲜美,含肉率高,蛋白质含量高,素有“鱼中珍品”之称,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品,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珍品。当前,乌鳢养殖效益显著,已成为水产养殖热门之一,用配合饲料养殖乌鳢也逐渐被推广。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述了乌鳢的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发、乌鳢养殖和饲料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乌鳢摄食驯化和营养价值、营养生理与代谢调控、营养需求与原料利用、营养与健康、营养与品质、饲料选择与投饲,以及乌鳢产业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及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讨九种交配组合鳢的生长、消化酶等指标,试验选取乌鳢、斑鳢及杂交鳢[斑鳢(♀)×乌鳢(♂)]彼此之间交配繁殖的F1代来研究,其中G1代表斑鳢(♀)×斑鳢(♂)的F1代,G2代表斑鳢(♀)×乌鳢(♂)的F1代,G3代表斑鳢(♀)×杂交鳢(♂)的F1代,G4代表乌鳢(♀)×斑鳢(♂)的F1代,G5代表乌鳢(♀)×乌鳢(♂)的F1代,G6代表乌鳢(♀)×杂交鳢(♂)的F1代,G7代表杂交鳢(♀)×斑鳢(♂)的F1代,G8代表杂交鳢(♀)×乌鳢(♂)的F1代,G9代表杂交鳢(♀)×杂交鳢(♂)的F1代。结果显示:成活率以G1最高,G1、G4和G5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但G5的总增重和特定生长率低于其它组;试验分析了前肠、后肠、胃、肝胰脏和幽门盲囊中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在不同的组织中,淀粉酶活力和胰蛋白酶活力较高的组均为G1、G2和G5,胃蛋白酶活性较高的为G1、G2和G5。G1、G2和G5在不同的组织中都有较高的脂肪酶活性。综上所述,G1、G2和G4在本研究条件下有较大的生长和消化性能优势,可以为确定主养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鳝配合饲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刘百韬 《饲料工业》1998,19(3):36-37
黄鳝(Monopterusalbus)在我国分布很广,天然产量较高,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也是目前大力推广养殖的重要名特优水产品之一。但在发展黄鳝养殖业的过程中,遇到两大问题,一是苗种繁殖问题,二是饲料问题。对于黄鳝苗种繁殖,国内学者进行了不少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有关黄鳝的饲料研究进行得很少。为解决黄鳝配合饲料问题,我们首先对天然水域黄鳝食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成功驯化黄鳝摄取配合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配合饲料的研制及投喂,取得了用配合饲料养殖黄鳝的成功。现将主要研究结果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  相似文献   

9.
《广东饲料》2017,26(4)
<正>生鱼也称黑鱼,是对斑鳢、乌鳢等鳢科鱼类的俗称,目前主要的养殖品种有乌鳢、斑鳢及其杂交种。广东省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顺德地区率先开始养殖生鱼,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已然成为全国最大的主产区和大型集散地。据了解,目前广东生鱼养殖面积为6.8万亩左右,产量达22万吨,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其中大部分销往外省,本省消费仅占10%,是一条典型  相似文献   

10.
关于鱼虾4号和肉碱对水产动物生长的影响,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蔡学峰等,2001;叶元土等,2001)。为了进一步了解二者对水产动物生长、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我们近期又在草鱼养殖中进行了重复验证。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 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室内循环养殖系统。1.2试验时间 2001年3月至2001年4月1.3试验鱼 试验鱼来自本系试验渔场,每箱放养试验草鱼15尾。在水族箱中用普通饲料驯养2周待草鱼适应环境后再开始试验。每个处理设2个平行试验组。1.4试验饲料 试验饲料为市售商品饲料。其组…  相似文献   

11.
杂交鳢及其亲本的消化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杂交鳢(斑鳢♀×乌鳢♂)及其亲本的消化道淀粉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鳢消化道的淀粉酶活性在肝、十二指肠部位都显著高于其亲本(P<0.05);而肠道是杂交鳢及其亲本分泌淀粉酶的主要器官。乌鳢幽门盲囊、前肠和中肠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斑鳢和杂交鳢(P<0.05),杂交鳢前肠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亲本(P<0.05)。同时,这3种鱼肝脏中的胰蛋白酶活性都比较弱,但在胃、十二指肠和前肠中较高,对蛋白的消化主要在胃中完成。杂交鳢胃、十二指肠、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脂肪酶活性都是最高的,且胃和前肠的脂肪酶活性与斑鳢和乌鳢相比差异显著(P<0.05)。斑鳢分泌脂肪酶的主要部位在胃部,乌鳢在幽门盲囊,而杂交鳢在胃部和幽门盲囊都能大量分泌脂肪酶。综上所述,杂交鳢消化组织中的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相对于它的亲本来说,有一定程度的优势,但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则是乌鳢较高。  相似文献   

12.
乌鳢属鳢形目、鳢科、鳢属,俗称黑鱼,在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大部分省、市都有分布,但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不快,产量不高。乌鳢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乌鳢还具有强身健体,补血收敛,利湿去瘀的功效,病后、手术后食用,有生肌补血,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州 《饲料工业》2003,24(3):46-48
鱼屯,俗称河鱼屯,经济价值较高,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目前其集约化养殖已得到迅速推广。对河鱼屯苗种进行集约化养殖之前,必须经过一个驯化转食的过程,通过驯化转食,使河鱼屯由原先摄食枝角类等生物饵料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才便于大规模养殖。作者通过实践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河鱼屯的驯化转食及投饵技术,以期为养殖生产成功驯食、合理投饵、降低饵料系数,并最终为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1驯食方法试验用池可选用室内方形水泥池,面积200~400m2、池深1.0~1.2m;或者室外土池,面积2000m2、池深1.5~2.0m。无论室内水泥池还是…  相似文献   

14.
乌鳢属于鳢形目、鳢科,地方名称为黑鱼、生鱼、斑鱼、蛇头鱼、孝鱼等,是我国广泛分布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乌鳢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有去淤生津、滋补调养的药用功能,人们视其为美食珍品佳肴。  相似文献   

15.
乌鳢又名黑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骨刺少,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佳品。鸟鳢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成活率高,易养殖。现将外荡网箱养乌鳢的有关技术要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人工饲养的鱼类 ,较自然界河塘中的鱼肉品质肉质疏松、含粗蛋白少、体脂肪多、香味淡、适口性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有 :人工养鱼集约化程度高 ,鱼觅食、避害活动减少 ,且天然饲料缺乏 ;由于完全依赖配合饲料 ,而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偏低 ,能量偏高 ,鱼肉质量受到很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 ,国内外水产专家展开研究 ,已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1适当停食日本专家针对养殖鱼类的肉质一般较柔软 ,味道没有野生鱼类好的问题 ,采用在饲养期间让鱼停食一定时间的方法可使鱼的肉质紧密 ,味道变好。经试验 ,虹鳟停食3个星期 ,其肌肉强度为对照组的1.…  相似文献   

17.
五、生鱼 生鱼是指鳢属(Channa)的几种鱼,在分类上隶属鲈形目、鳢科(channidae)。 生鱼又称黑鱼、财鱼,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有去瘀生新和滋补调养等功效。有条件的地方,多养生鱼,对供应市场和发展外贸很有好处,又能提高养殖效益。 生鱼在我国分布较广的有两种:一种是乌鳢(见图),俗称乌鱼,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江陵县资市镇渊村三组地处江汉平原四湖腹地。近几年来,该组充分利用这里水资源丰富和水质、气温适宜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搞月鳢养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月鳢俗称“七星黑鱼”,是一种集美食、药用于一体的野生淡水鱼种,其自然分布区域仅限于全国少数地区,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即为其中之一。养殖月鳢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是理想的短平快项目,自1996年以来,范渊村三组人即把目光瞄向月鳢养殖这个冷门。经过几年的滚动发展,该组现已拥有养殖水面20亩,年产值40万元,纯收入20万元的规模。目前,在这个组的带动下该村已有50多户农户从事月鳢养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蟹养殖发展正方兴未艾。培育出数量足、质量优的蟹种,是开展大规模养殖河蟹的基础环节。河蟹养殖生产中要求放养蟹种规格大(每kg100~200只),体质壮、无病、无伤、无早熟现象。其中性早熟现象为河蟹育种中最普遍的难题,这种性早熟幼蟹,在河蟹成蟹养殖中,死亡率高,生长僵滞,因此成为无用的废品。为了解决这一困扰蟹种培育中的难题,为养蟹生产培育出体质、规格及质量上乘、且无性早熟的蟹种,我们使用河蟹防性早熟健康配合饲料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1 试验的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池条件 试验池为上海崇明中堡镇渔…  相似文献   

20.
乌鳢抗病力强,预防工作做得好,养殖过程中几乎不存在治病的问题。但随着高密度集约养殖和配合饲料的推广,鱼病问题时有发生。乌鳢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如下: (一)白皮病 又叫白尾病,由柱状屈桡杆菌感染致病,症状是苗种躯体后半段发白,严重时尾鳍烂掉或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