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较长期摄入清营颗粒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选用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4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5、10、20 g/kg体重的清营颗粒,连续给药30d。结果显示,10、20g/kg体重的清营颗粒对大鼠采食量、个别血液学指标及脏体比有一定影响,但未引起组织病理学变化。此外,5g/kg体重的清营颗粒对大鼠未表现明显的毒性作用。综上所述,清营颗粒对大鼠的无毒作用剂量(NOEL)为5 g/kg体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一种新兽用止泻复方制剂的安全性,本试验对该复方制剂进行了经口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研究。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对20只Wistar大鼠进行经口灌服制剂。亚慢性毒性试验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经口染毒剂量分别为3 000、1 500、750和0 g/kg体重,连续染毒30 d。试验期间观察一般临床状况,每周测量大鼠体重并据此调整染毒剂量。试验结束后测定试验动物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大体解剖学观察,称取各组主要脏器并计算脏器系数,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制剂经口染毒LD50均大于5 g/kg体重时,所有大鼠均存活。亚慢性毒性剖检发现,高剂量组除个别大鼠心脏、肺脏、睾丸(♂)出现轻度淤血外,其他各剂量组的实质器官均未发现异常变化;血液学指标中除高剂量组的单核细胞比率、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下降(P<0.05)外,其余各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WTO有关外源性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该制剂属实际无毒物质;亚慢性毒性试验也未发现该制剂对大鼠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短期重复应用至少在1 500 mg/kg饲喂条件下无亚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火炭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试验进行火炭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在急性毒性预试验中,SPF级KM小鼠最高攻毒剂量达到6 000 mg/kg时所有小鼠未死亡,故正式试验SPF级KM小鼠每个重复10只(雌雄各半),一次性灌胃给药,重复2次,给药后4 h内仔细观察受试小鼠的临床表现,连续观察7 d。长期毒性研究中,将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火炭母高剂量组(40 g/kg)、中剂量组(20 g/kg)、低剂量组(10 g/kg)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高、中、低剂量组连续饲喂药化饲料30 d,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0 d。攻毒结束后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雌雄各半),后腔静脉采血用于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按照动物福利安乐死后进行大体剖检变化观察,采集主要脏器测量脏器系数,对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的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每组剩余的10只大鼠用于恢复试验,攻毒组大鼠药化饲料换成基础日粮,继续饲养15 d后检测以上项目。结果表明:急性毒性研究中,火炭母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于5 000 mg/kg,属于实际无毒级别。长期毒性研...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评价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了解AEE毒性特点及可能的毒性靶器官,并全面地分析大鼠的致死原因。试验按照改良寇氏法进行,预试验选取50只大鼠,雌雄各半,分为5组,测定绝对致死量(LD100)和最大非致死量(LD0)。根据预试验结果,将80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平均分为7个药物组(剂量分别为2.62、3.25、4.03、5.00、6.20、7.69和9.53 g/kg)和1个对照组(给予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进行正式试验。灌胃给药,观察并记录大鼠给药后的临床症状及体重变化。给药14 d后,统计各剂量组大鼠的死亡时间及总死亡数,并计算AEE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限。同时对死亡大鼠及时进行剖检,将具有病变的组织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以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AEE对大鼠口服的LD50是5.95 g/kg,且LD50的95%可信限为5.30~6.68 g/kg。对大鼠的死亡时间进行分析可得出,当口服AEE的剂量大于4.03 g/kg时,其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染毒后的48~96 h内。大鼠染毒后3 d内,体重呈下降趋势,常规饲养第5天开始,大鼠体重可逐渐恢复。病理学检查分析发现,AEE的剂量在5.00 g/kg以上时,对大鼠的肝脏、肾脏和胃肠道有明显损伤。根据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WHO)可知,AEE为实际无毒化合物,AEE对大鼠毒性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肾脏和胃肠道。  相似文献   

5.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试验组小鼠不同浓度的清瘟败毒颗粒水溶液,测定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大鼠以88,44,22g/(kg·d)的剂量连续经口给药42d,并另设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后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和血液生化、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没能测出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灌服受试药物的最大耐受量高于132g/(kg·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给药组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清瘟败毒颗粒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连续口服给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试验组小鼠不同浓度的清瘟败毒颗粒水溶液,测定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大鼠以88,44,22g/(kg·d)的剂量连续经口给药42d,并另设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后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和血液生化、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没能测出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灌服受试药物的最大耐受量高于132g/(kg·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给药组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清瘟败毒颗粒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连续口服给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藏橐吾地上部分水提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将100只体质量30±2 g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10组(灌胃6组,腹腔注射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灌胃给药剂量为53.00~135.00 g/kg(以生药量计),灌胃量为1 mL/30 g,分3次灌胃,每次间隔4 h;腹腔注射剂量为8.88~21.90 g/kg(以生药量计),注射量为0.8 mL/30 g,1次腹腔注射。给药后,每天观察小鼠的临床表现和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及病理剖检变化,统计死亡数,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结果表明,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91.69 g/kg和15.75 g/kg,95%可信限分别为83.10~101.16 g/kg和14.01~17.72 g/kg;两种染毒方式的中毒症状相似,均出现精神沉郁、运动迟缓、食欲及饮水废绝、呼吸频率降低;病理剖检可见胃肠道臌气,肝脏、脾脏坏死。结合中毒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综合分析后认为藏橐吾有毒性,主要损伤器官为胃肠道、肝脏和脾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3-甲基-4-硝基酚(PNMC)对大鼠肾脏的氧化损伤作用,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设立3个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染毒组采用皮下注射的途径分别给予每天剂量为1 mg/kg体重、10mg/kg体重和100 mg/kg体重的PNMC,连续5 d。对照组采用同样的途径给予溶剂(PBS+0.05%tween80),最后一次染毒后第24小时剖检取材。称量体重和器官重量,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等抗氧化指标的含量。结果显示,染毒组大鼠体重和日增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各剂量组大鼠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100 mg/kg体重组大鼠肌酐浓度显著升高,所有染毒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均显著下降,10 mg/mg体重染毒组大鼠总抗氧化能力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PNMC染毒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同时伴有总抗氧化能力下降,提示大鼠体内抗氧化系统遭到破坏,导致过多的过氧化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对大鼠肾脏造成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新兽药喹烯酮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新兽药喹烯酮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SD大鼠连续6个月经口染毒,剂量分别为32.8、164、820 mg/(kg bw·d),观察染毒期间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和进食量,于染毒第3和第6个月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检测,取染毒第6个月大鼠的尿分析尿常规指标;染毒结束时处死全部实验动物,计算脏器系数,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分析喹烯酮对脏器的损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820 mg/(kg bw·d)剂量组雄、雌性动物分别有2、3只死亡,且动物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脑、肺、肝、脾等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及雄性动物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胆管增生;164 mg/(kg bw·d)剂量组雄性大鼠肝、脾、睾丸和雌性大鼠脑、心、肝脏的脏器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新兽药喹烯酮对大鼠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32.8 mg/(kg bw·d).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通过天冬糖苷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该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分别进行了预试验(5 000、1 000、200、40 mg/(kg·BW)),正式试验(5 000、2 500、1 250、625 mg/(kg·BW))和最大给药量试验(60 g/(kg·BW))。给药后,连续7 d观察小鼠精神状态和死亡情况,试验结束后对小鼠进行剖检。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高剂量组(10 g/(kg·BW))、中剂量组(5 g/(kg·BW))、低剂量组(2.5 g/(kg·BW))和对照组,各组连续给药30 d,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大鼠的临床表现,并记录大鼠的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计算增重率。给药30 d后,采集血液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剖检并计算脏器系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在急性毒性试验的预试验、正式试验和最大给药量试验中均未出现小鼠死亡,剖检脏器无肉眼可见病变。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天冬糖苷散中、低剂量组受试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均显著高于雄性对照组(P<0.05);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单核细胞百分率(MONO%)均显著低于雄性对照组(P<0.05),但在正常范围内,且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10 g/(kg·BW)剂量天冬糖苷散对受试大鼠的血液学指标和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天冬糖苷散对小鼠的LD50>5 000 mg/(kg·BW),天冬糖苷散在10 g/(kg·BW)范围内连续灌胃大鼠30 d,对大鼠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评价当归补血汤提取物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选取1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药物组分别按60、30、15 g/kg体重剂量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28 d,停药后观察14 d。结果显示,给药结束时,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出现体重增长减缓(P < 0.01)和饲料消耗量降低(P < 0.01),雄性大鼠白细胞数(WBC)、淋巴细胞(Lym)均显著升高(P < 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葡萄糖(GLU)均极显著降低(P < 0.01),血小板(PLT)显著减少(P < 0.05);雌性大鼠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ALT均极显著减少(P < 0.01)。中剂量组大鼠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 < 0.05;P < 0.01)。停药第14天雄性大鼠网织红细胞(RET)显著增多(P < 0.05),雌性大鼠HGB显著减少(P < 0.05)。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其余相关检测指标均未见异常。各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果表明当归补血汤提取物毒性低,可以安全用于动物。  相似文献   

12.
探讨新兽药板芪口服液的急性毒性与长期毒性,评价其安全性。小鼠灌服板芪口服液进行急性毒性预试验,未获得动物的半数致死量,遂以最大给药剂量(270 g生药·kg~(-1)体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板芪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进行长期毒性试验。分别以10 g生药·kg~(-1)体重(猪临床推荐剂量的20倍)、20 g生药·kg~(-1)体重(猪临床推荐剂量的40倍)、40 g生药·kg~(-1)体重(猪临床推荐剂量的80倍)给大鼠灌服,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给药容积为1 m L·100 g~(-1)体重,每天1次,连续给药30 d,期间观察大鼠外观体征及行为活动。停止给药24 h和15 d后进行剖检、血液生化检查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板芪口服液急性毒性试验评价为无毒,长期毒性试验中各剂量组大鼠的观察指标和测定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板芪口服液安全无毒,可用于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药"乳宁散"的安全性。将"乳宁散"制备成相当于原药材1.0 g/mL的水煎提取浓缩液,选取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以5000、7500、10000、15000 mg/kg体重的剂量1次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和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以最大浓度(1.0 g/mL)、最大容积(0.04 mL/g)1次灌胃受试药物,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 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大鼠,随机分成药物处理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大鼠体重3000、1500和750 m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0 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检测大鼠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经口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0.0 g/kg体重,表明该产品实际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处理组大鼠体增重、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乳宁散"不会对靶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测定烯丙孕素对ICR小鼠经口的半数致死量(LD50)。试验选用20只清洁级ICR小鼠,雌雄各半,过夜禁食后经口染毒。染毒后连续14d内观察并记录小鼠对烯丙孕素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小鼠经口染毒烯丙孕素后观察期内无明显急性中毒症状,临床表现正常。剖解检查亦未发现内脏器官有明显病理变化。可以得出结论,烯丙孕素对ICR小鼠的经口LD50大于5000mg/kg体重,烯丙孕素为实际无毒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辣蓼黄酮提取物的毒理作用,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在急性毒性试验预试验中,选取20只健康SPF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0 g/kg BW)和辣蓼黄酮提取物1~5组(灌胃给予辣蓼黄酮提取物20、10、5、2.5和1.25 g/kg BW),连续观察7 d,记录小鼠中毒和死亡情况。在急性毒性试验的最大给药量试验中,对20只小鼠分3次在24 h内按照30 g/kg BW灌胃给药,观察其生理状态,中毒情况及有无死亡情况,于试验第8天剖检观察其脏器有无异常情况。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取8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0 g/kg BW)和辣蓼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辣蓼黄酮提取物20、10和5 g/kg BW),每组20只大鼠(雌、雄各半),喂养30 d,记录其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停药第7天,采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查,计算其脏器指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小鼠均未出现死亡情况,无法得出辣蓼黄酮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对辣蓼黄酮提取物的最大耐受量为30 g/kg BW,说明辣蓼黄酮提取物安全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各给药组大鼠体重、饮水量、采食量及脏器系数与对照组虽有差异,但在正常范围内。给药30 d血常规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大鼠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显著下降(P<0.05),中性粒细胞显著上升(P<0.05);中剂量组大鼠白细胞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其余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大鼠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上升(P<0.05),尿素氮(BUN)、肌酐(CREA)、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下降(P<0.05);中剂量组大鼠BUN水平显著下降(P<0.05),CREA水平显著上升(P<0.05),低剂量组大鼠谷丙转氨酶(ALT)、TG水平显著上升(P<0.05),BUN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余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剖检和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变化,说明辣蓼黄酮提取物安全无亚慢性毒性。【结论】 5 g/kg BW及以下的辣蓼黄酮提取物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旨在考察西潘莲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大鼠的亚慢毒性作用,以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分不同浓度给小鼠灌胃给药,测试西番莲颗粒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耐受剂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西番莲颗粒以3.3、1.65、0.825g/kg的剂量对SD大鼠连续灌胃4周,并观察其生理状况及其体重变化情况,在第4周周末对大鼠组织病理学、血液生化指标和血常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西番莲颗粒各剂量组均不引起小鼠死亡,无法测出LD50,最大耐受剂量为16.5g/kg体重;在对大鼠的亚慢毒性试验中,连续给药期间未见大鼠有不良反应,试验组大鼠在增重、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或均在95%正常值范围内波动,在各脏器未发现异常组织病理学变化。说明受试药物西番莲颗粒实际无毒,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考察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靶动物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中,一次性给小鼠灌胃给药,未测出LD50,故采用24h内多次给药的方式测定最大耐受量。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大鼠以低、中、高(5、10、20g/kg体重)3个不同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用35d,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期间观察大鼠的临床体征和体重变化,35d称重并测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取脏器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靶动物安全性试验,按临床推荐剂量的1、3、5倍剂量饮水投服肿节风三清颗粒,连续5d,观察试验鸡的临床体征并按期称重,测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小鼠均无死亡,无法测出LD50,最大耐受量为75g/kg体重(以颗粒计)。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给药组大鼠的临床体征、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靶动物安全性试验中,各用药组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肿节风三清颗粒无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作用,靶动物临床用药在5倍推荐剂量内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究恩诺沙星与磺胺二甲嘧啶的联合毒性。选取SD大鼠为试验对象,将其分成6组,每组12只,分别为高剂量联合用药组(500 mg/kg体重)、中剂量联合用药组(250 mg/kg体重)、低剂量联合用药组(50 mg/kg体重)、恩诺沙星单药组(250 mg/kg体重)、磺胺二甲嘧啶单药组(250 mg/kg体重)及对照组(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配制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最后一次给药1 d后对大鼠进行称重、麻醉、心脏采血并剖检取肝脏组织,然后对大鼠增重率、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病理学变化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利用SPSS 22.0软件评估2种药物的联合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在雌性大鼠中,高、中剂量联合用药组使大鼠增重率显著下降(P<0.05),雄性大鼠增重率无显著变化(P>0.05);雄性大鼠给药组白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联合用药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占比分别表现为显著升高及下降(P<0.05);高、中剂量联合用药组大鼠外周血中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高、中剂量联合用药组肝脏病理切片视野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本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和磺胺二甲嘧啶联用可使毒性增加,对大鼠的免疫系统状态有一定的影响,且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肝脏损伤,剂量越高影响越大。本研究为恩诺沙星和磺胺二甲嘧啶联合用药机制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并为二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提示新的食品安全评估应考虑药物联合暴露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对芩术安胎散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临床安全性进行研究,为芩术安胎散对家猫先兆性流产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制备芩术安胎散药液,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第1~4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6 000、4 800、3 840和3 072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纯净水,10 d内观察有无中毒和死亡,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白鼠2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2.0 g/mL芩术安胎散药液,18 h内灌服3次,每次0.8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给药后饲养7 d,计算最大耐受量(MTD)。亚慢性毒性试验:24只7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在30 d内,每日分别给予4 800、2 400和1 200 mg/kg芩术安胎散,对照组以等量纯净水进行灌胃,每日观察和记录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有无中毒症状和死亡;第31天对各组大鼠称重、采血,进行血液学检测,剖检各组大鼠,观察主要脏器有无病变并制作病理切片。临床安全性试验:选取2~5岁健康雌性家猫20只,适应性饲养10 d,随机分组,每组5只,分别为低剂量组(1倍临床推荐剂量:1.15 g/kg)、中剂量组(3倍临床推荐剂量:3.45 g/kg)、高剂量组(5倍临床推荐剂量:5.75 g/kg)及空白对照组,将药物置于胶囊内,口服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空胶囊,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每日观察各组家猫食欲、精神状态及排便情况,于第8天对各组家猫进行静脉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无小鼠死亡,LD50>6 000 mg/kg;小鼠对芩术安胎散的最大耐受量为240 g/kg,表明该受试药物无明显毒性。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大鼠的生长发育情况、血常规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调(P<0.05),除此之外的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大鼠主要组织器官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在临床安全性试验中,不同剂量组家猫精神状态、被毛光泽度、粪便情况均正常,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芩术安胎散无明显毒性,家猫按临床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探讨大鼠长期口服三黄连散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三黄连散低(2.5 g/kg·BW)、中(5.0 g/kg·BW)和高剂量组(10.0 g/kg·BW),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混饲给药的方式连续给药30 d,每日观察临床表现,记录体重和饲料消耗量,停药后继续观察7 d。分别于给药后30 d和停药后7 d进行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解剖学、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期间和停药后,各试验组大鼠未出现中毒和死亡情况,临床症状、解剖学检查等均无异常变化,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无异常;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该药物无毒副作用,仅见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饲料消耗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三黄连散给大鼠连续饲喂30 d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