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重组酶介导扩增方法(RAA)特异性引物和一条FAM标记的荧光探针,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检测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RAA方法,验证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AA方法只需21 min就能出结果,能特异性地检测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最低能检测出102的mcr-1阳性质粒拷贝数,也可很好地检测出临床样品中的mcr-1基因。4株临床分离大肠埃希氏菌株样品,有2株mcr-1基因阳性,2株为mcr-1基因阴性。  相似文献   

2.
MCR-1主要作用是介导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粘菌素产生抗药性,其基因mcr-1由1626个碱基组成,其中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约占了一半。根据实验推断mcr-1基因所翻译出来的是一段具有介导磷酸乙醇胺转移作用的酶,由541个氨基酸组成。菌株可携带完整的ISApl1或ISApl1片段。mcr-1是质粒上的一段基因,介导多粘菌素类药物耐药,但它并不耐受目前所有的抗生素。mcr-1耐药机制是其整合于质粒,可以随着质粒在不同细菌中水平传播,甚至可以与其他的耐药基因共同存在于单一质粒,表达后产生多种耐药机制。本文就mcr-1的发现、流行、耐药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以花生壳为原料,采取超声辅助提取总黄酮,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作为研究对象,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软件,通过Box-Behnken进行3因素3水平分析,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是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15 min,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40。在这个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1.586%。  相似文献   

4.
为快速同时检测多黏菌素抗性基因mcr-1和编码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的bla_(NDM-1)基因,基于mcr-1和bla_(NDM-1)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创建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检测仅能扩增阳性质粒,对照菌株均无特异性曲线;组内重复变异系数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1.5%;质粒标准品的检出下限为2.28×2~3拷贝/μL。用该方法对92株分离细菌和24份猪场环境样品进行检测,mcr-1和bla_(NDM-1)基因均显示阴性;24份猪口腔液样品,其中5份样品检测到mcr-1基因,1份猪口腔液中同时携带mcr-1基因和bla_(NDM-1)基因。  相似文献   

5.
乳化条件对饲用大豆粉末油脂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获得最佳的饲用大豆粉末油脂乳化工艺参数,分别进行了乳化剂的配比、乳化剂的含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壁材比(壳聚糖∶麦芽糊精)和壁材含量6个因素对饲用大豆粉末油脂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单甘酯与蔗糖酯的质量比1∶9,乳化剂含量1%,乳化温度70℃,乳化时间10min,壁材含量15%,壁材比1∶5。另外,对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壁材比和壁材含量的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乳化工艺参数组合为乳化温度60℃,乳化时间10min,壁材含量10%,壁材比1∶10。  相似文献   

6.
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由1626个核苷酸序列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介导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粘菌素产生抗药性。mcr-1基因可携带完整的ISApl1或ISApl1片段,翻译一段由541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介导磷酸乙醇胺转移作用的酶。mcr-1能整合于质粒,可以随质粒在不同细菌中水平传播,甚至可以与其他的耐药基因共同存在于同一质粒,表达后产生多种耐药机制。mcr-1基因介导多粘菌素类药物耐药,但并不耐受目前所有的抗生素。本文对mcr-1基因的发现、分布、流行及耐药性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人类共同遏制多粘菌素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流行,及抗生素的安全用药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紫菜中脂肪酸测定的前处理技术,样品经干燥,对超声提取条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紫菜中重要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正己烷∶乙酸乙酯=13∶10、超声提取时间26 min、水浴温度60℃及水浴时间60 min粗脂肪百分含量最高;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88型毛细管柱(100 m×0.25 mm,0.2μ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流速15 mL/min,FID检测器,温度为280℃,进样口温度260℃,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以保留时间定性,面积归一法定量,检测出紫菜中8种脂肪酸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迅速、灵敏和准确度高,可满足紫菜中脂肪酸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8.
李晓翠 《饲料广角》2013,(11):18-20,25
本实验选取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花生红衣中的原花色素。极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花生衣中原花色素提取影响作用的大小为:超声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提取参数是料液比1∶20、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70℃,在该提取工艺条件下,原花色素的提取率为9.21%。  相似文献   

9.
赵红红  李睿  李波  赵楠 《饲料广角》2014,(17):24-27
以野菊花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和微波辅助提取野菊花中总黄酮,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5、乙醇浓度50%、超声温度60℃。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微波时间2 min、乙醇浓度70%、微波温度6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超声波法的总黄酮提取率(8.984%)高于微波法的总黄酮提取率(8.482%)。  相似文献   

10.
实验旨在研究热处理和超微粉碎对脱皮菜籽粕功能特性的影响。实验按3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案将低温脱脂脱皮菜籽粕超微粉碎成几何平均粒度为18.49、73.03、129.00μm和184.00μm的4个粒度组,再将4个组别的样品各在60、80、100、120℃的温度下分别处理30、60、90、120 min。然后对各处理过的样品测定并分析各因素与水平对样品的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蛋白质溶解度、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按对脱皮菜籽粕的吸水性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粒度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吸水性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20℃,热处理时间120 min,粒度184μm。2按对菜籽粕的吸油性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粒度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吸油性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2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73.03μm。3按对菜籽粕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热处理温度粒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乳化性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2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18.49μm;获得高乳化稳定性最佳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00℃,热处理时间60 min,粒度129.00μm。4按对菜籽粕的蛋白溶解度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粒度热处理时间热处理温度。获得高蛋白溶解度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0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18.49μm。5按对菜籽粕的体外消化率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热处理温度粒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菜籽粕体外消化率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6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18.49μm。  相似文献   

11.
三氯乙酸沉淀液态奶蛋白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液态奶为原料,经三氯乙酸沉淀处理后测定其蛋白含量,探讨了液态奶与15%三氯乙酸溶液体积比、沉淀温度、沉淀时间、离心时间对蛋白含量测定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三氯乙酸沉淀液态奶蛋白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液态奶与15%三氯乙酸溶液体积比1:3,沉淀温度35℃,沉淀时间10min,离心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乌腺金丝桃中金丝桃素超声提取最佳工艺,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金丝桃素的含量,并以金丝桃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提取金丝桃素的影响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样品15倍量的70%乙醇在超声温度40℃条件下提取60 min,提取2次,此时金丝桃素提取率可达到94.66%。说明超声法提取乌腺金丝桃中金丝桃素的得率较高、工艺可行,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玉米须中总黄酮的得率,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玉米须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料液比为1∶30的50%乙醇,在50℃下超声提取6 min,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饲料中粗脂肪超声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草鱼膨化配合饲料为试验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考查分析4个因素(液料比、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不同水平对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优化饲料粗脂肪超声提取工艺参数。采用优化后的超声提取工艺测定草鱼膨化配合饲料的粗脂肪含量,并与索氏提取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重复6次,以此验证最佳超声提取工艺参数。超声提取工艺参数确定后,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13种不同饲料样品的粗脂肪含量,重复6次,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在测定饲料原料和常见动物性饲料产品粗脂肪含量的差异。[结果]影响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各因素的排序为超声次数>液料比>超声时间>浸泡时间;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7.5 mL/g,浸泡0 min,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提取2次;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下,草鱼膨化配合饲料的粗脂肪含量为4.76%(n=6),而索氏提取法粗脂肪含量为4.77%(n=6),试验证明超声提取工艺稳定且可行;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13种不同饲料样品的粗脂肪含量,两种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究熟化温度和时间对玉米淀粉糊化度及淀粉组分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温度和时间为自变量。温度为3个水平,分别为100、110、120℃;设时间为3个水平,分别为30、45、60 min;根据不同熟化条件对玉米进行整粒熟化。以玉米淀粉糊化度、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以及抗性淀粉值为参考依据,筛选出相对较优的熟化工艺参数。结果显示:熟化温度和时间对玉米淀粉的糊化度,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以及抗性淀粉含量均有影响,其变化规律为:与未熟化的玉米相比支链淀粉含量降低,总淀粉、淀粉糊化度、抗性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升高。当控制熟化时间为45 min、熟化温度在110~120℃玉米淀粉糊化度增长到49.97%,影响极显著(P0.01);支链淀粉含量增长到55.15%、总淀粉含量增长到71.04%,并且影响均显著(P0.05);抗性淀粉含量降低到4.12%,虽然有减少趋势但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熟化温度110~120℃,熟化时间45 min为相对较优的熟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废弃虾壳为原料,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氢氧化钠质量分数、超声温度及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以虾壳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000%、超声温度50℃及超声时间30 min的条件下,虾壳蛋白提取率最高为14157 7%。  相似文献   

17.
以龙安柚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果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影响龙安柚柚皮果胶得率的关键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果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龙安柚柚皮果胶得率的关键因素为提取pH、酶解时间、超声功率和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提取pH 5.0、提取时间30 min、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59 min、复合酶比例1∶3、超声功率70W、提取温度51 ℃,果胶得率可达27.43%。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新型消毒剂-卫克的杀菌效果,以含相同主要成分的卫可消毒剂为对照,采用悬液定量法,观察了卫克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抗有机物干扰杀菌效果及温度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卫克消毒剂1∶2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2 min即可将大肠杆菌全部杀灭,杀菌效果不受有机物和温度影响;1∶4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10 min杀菌率可达100.0%,30 min杀菌效果不受有机物和温度影响;1∶6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30 min杀菌率达99.8%,30℃±2℃下作用30min可达100.0%的杀菌率.卫可1∶400稀释液在22℃±2℃和30℃士2℃下作用10 min、30 min杀菌率均为100.0%.两种消毒剂不同作用浓度在22℃±2℃和30℃±2℃下的杀菌效果均好于13℃±0.3℃.表明,卫克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高浓度(1∶200)消毒时不受作用时间、有机物和环境温度的影响,低浓度(1∶400和1∶600)使用时可通过延长其作用时间和提高环境温度来加强其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熟化条件对3种玉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温度和时间为自变量.温度为3个水平,分别为100℃、110℃、120℃;设时间为3个水平,分别为30 min、45 min、60 min;通过不同熟化条件分别对云南玉米、东北玉米、家佳荣2号玉米进行熟化,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法测定3...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优选大米活性肽的喷雾干燥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喷干粉得率和含水量为指标,考察了进风温度、进样速度和离心雾化器转速对大米活性肽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风温度为200℃、进样速度为45mL/min和离心雾化器转速为15 000r/min时,大米活性肽(89.62%)得率达到最高;当进风温度为200℃、进样速度为30mL/min和离心雾化器转速为25 000r/min时,大米活性肽(7.46%)含水量达到最低。综合各项指标的分析,最佳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200℃、进样速度45mL/min和离心雾化器转速15 000r/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