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玉蝉花的茎尖和嫩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研究,成功建立了通过茎尖愈伤诱导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研究得出:玉蝉花茎尖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2,4-D 1.0mg/L,最高诱导率为51.51%;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KT 1.0mg/L,分化率达到72.31%,平均分化不定芽数为5.81;不定芽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NAA 1.5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通过诱导愈伤组织途径,建立其组培快繁体系。以金钻蔓绿绒根茎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6-BA、IBA、NAA组合对金钻蔓绿绒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钻蔓绿绒的出愈率最高可达85.55%;当6-BA浓度为1 mg/L时增殖系数达到最高,达17.3,经金钻蔓绿绒植株再生体系扩繁的组培苗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为100%。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1 mg/L 6-BA+0.2 mg/L IBA;不定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MS+1.0 mg/L 6-BA+0.1 mg/L NAA;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将植株种植于草炭和珍珠岩3:1基质中,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明日叶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筛选基本培养基及外源物质,从而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得到再生植株,建立其高频再生组培快繁的完整体系。结果表明,明日叶组培苗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4-D 1.0 mg/L;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2,4-D1.0 mg/L;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诱导率为55.49%;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02 mg/L,生根率可达87.22%,将生长良好的再生植株进行移栽,存活率高达94%。该研究建立了明日叶组培完整再生体系,以高效、低成本的快速繁殖方式,为明日叶的大面积种植提供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唐古红景天种质资源短缺问题,本研究建立了唐古红景天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以唐古红景天幼嫩的叶片、茎段和根为外植体,筛选出最优的外植体灭菌处理方法;探索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不定芽诱导和扩增的最佳激素配比;观测不定芽的生根情况以及再生苗生长状态。结果表明:唐古红景天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0+1.0 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为85.37%;最佳愈伤组织增殖的培养基为MS0+0.5 mg/L 6-BA+0.5 mg/L NAA,增殖率为62.5%;最佳不定芽诱导、扩增的培养基为MS0+2.0 mg/L 6-BA+0.5 mg/L NAA,诱导率为66.67%;不定芽在1/2MS生根诱导培养基中的生根率为42.5%,再生苗移栽于混合基质(泥炭∶珍珠岩∶蛭石=2∶1∶1)成活率为24.9%。该研究为唐古红景天种质资源的保存及人工栽培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不通过愈伤途径,直接诱导大花萱草不定芽,并建立相应的植株再生技术体系。实验以大花萱草‘32-1’幼芽为外植体,配制不同激素和活性炭的培养基,考察各因素对大花萱草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花萱草‘32-1’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影响差异显著。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2.0 mg/L,启动率和增殖系数分别是100.00%和5.60,可直接诱导出不定芽;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增殖系数为3.4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1 mg/L+AC 2 g/L。  相似文献   

6.
‘黑珍珠’番茄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黑珍珠’番茄植株再生,以‘黑珍珠’番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分化培养、不定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移栽,建立高效快速的‘黑珍珠’番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诱导叶片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1 mg/L NAA,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8.2%;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MS+ 1.5 mg/L 6-BA+ 0.2 mg/L IBA培养基上能很好的分化出不定芽;MS+4.0 mg/L KT+ 0.01 mg/L IBA 培养基可实现不定芽芽增殖;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0.05~0.08) mg/L NAA,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2%。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高效稳定的薰衣草再生体系,本研究以‘杂花’薰衣草叶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及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6-BA与NAA及6-BA与2,4-D组合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最佳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 1.0 mg/L+NAA 0.3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和MS+6-BA 0.5 mg/L+2,4-D 0.2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出愈率分别为95.2%、92%;6-BA与NAA组合诱导不定芽的效果显著优于6-BA与2,4-D的组合,适合诱导再生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4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分化率为68.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生根率为91.1%。本研究建立了‘杂花’薰衣草的再生体系,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的薰衣草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小盐芥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与不同浓度组合对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 2,4-D组合能诱导出愈伤,诱导率为100%。MS 6-BA NAA组合既能诱导出愈伤又能分化不定芽,愈伤诱导率为100%,激素不同浓度不定芽分化率不同,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2.5mg/L 6-BA 0.1mg/L NAA,不定芽分化率为43%。生根培养基为1/2MS,生根率为74%。  相似文献   

9.
以猫儿屎的幼嫩种子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猫儿屎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影响,建立猫儿屎不定芽增殖及植株再生的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幼嫩种子在MS+0.1 mg/L KT+2.0 mg/L 2,4-D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2%;不定芽的分化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3.0 mg/L6-BA,繁殖系数可达14.49~19.32;不定芽生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6 mg/L NAA,生根率可达79.83%,根系和小植株长势良好;完整小植株经炼苗后移栽到混合基质(腐植质:细河沙=1:1)中,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0.
以薄荷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对薄荷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增殖、不定芽分化和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 6-BA1.5mg/L 2,4-D0.5mg/L NAA0.5mg/L,其愈伤组织生长良好;最佳愈伤增殖培养基为MS NAA1.0mg/L或MS IAA2.0mg/L,其褐化率均较低;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6-BA2.0mg/L NAA0.1mg/L,分化率达77%;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2.0mg/L,且根较为粗壮。  相似文献   

11.
西部沙樱是一种抗风沙抗旱性强的植物,因此该种植物的栽种可以减缓荒漠化速度,同时增加了荒漠地区植物的丰富度。因此本试验以西部沙樱一年生枝条为材料,比较研究不同激素配比条件下,外植体腋芽的诱导及增殖,为建立西部沙樱的快速繁殖培养途径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西部沙樱茎段在0.2 mg/L NAA+0.5 mg/L 6-BA+0.5 mg/L GA3+3%蔗糖+0.6%琼脂(pH=5.75)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出腋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 NAA+1.0 mg/L 6-BA+0.5 mg/L GA3+3%蔗糖+0.6%琼脂(pH=5.75)。通过研究西部沙樱快繁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保持该植物的优良性状,并为实现工厂化育苗提供基础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2.
曲艳  李青丰  窦焱艳  樊如月  刘重阳  牛茹 《种子》2019,(10):24-28,33
对射干(Iris Belancanda chinensis (L.) DC.)种子进行纸上发芽试验,以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作为发芽指标,旨在摸清射干种子萌发特性,筛选出该种子萌发的最适组合条件,探讨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射干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1)种子最适的温度条件为恒温20 ℃,且对光照较为敏感,可归为需光种子;2)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发对率、萌发胁迫指数、胚芽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5% PEG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即低干旱水平可促进种子萌发及抗旱能力,高干旱水平会起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萌发抗旱指数、胚根长明显降低,即该2种指标与PEG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胚根/胚芽亦会随着PEG浓度升高而增大,说明干旱胁迫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用一元线性回归拟合种子发芽率和PEG浓度,预测出射干种子所能抵御的水分渗透势临界值为-0.2 MPa,极限值为-0.4 MPa;3)综合考虑发芽率、发芽整齐度及速度等因素,推荐射干种子在发芽检测时初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8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的第15天。  相似文献   

13.
斯琴  同丽嘎  张靖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1):112-118
为了研究呼和浩特市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利用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2015年PM2.5、PM10浓度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合11月末呼和浩特市严重雾霾天气,对其成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呼和浩特市冬季PM2.5与PM10浓度是四季中最高,夏季最低;2015年月均最大值出现在12月,PM2.5与PM10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相关系数为0.711;(2)PM2.5浓度与能见度、气压、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815、0.501;与风向风速及降水量年均相关性不明显;(3)2015年呼和浩特市11月降水明显加强,而冷空气势力较弱,风速小,气温偏高,29日呼和浩特市上空形成了逆温层,维持时间较长,这正是雾霾持续出现及异常加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冬季采暖是11月污染物浓度加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王燕飞  李高  张涛  王瑞刚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12):3931-3937
为了提高柠条锦鸡儿的抗非生物胁迫能力和饲草价值,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并分析柠条锦鸡儿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CkCOMT。在获得409 bp中间片段基础上,通过RACE技术,拼接获得基因全长1 378 bp,其中包括75 bp的5’非编码区,205 bp的3’非编码区,polyA (12)尾,ORF为1 098 bp,编码365个氨基酸。经预测分析,CkCOMT蛋白分子量为39.95 k D,属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在该基因与豆科其他植物及模式植物的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分析中,CkCOMT与苜蓿及大豆的亲缘关系最近。在此基础上,CkCOMT基因全长片段与p CanG-HA线性载体连接,成功构建pCanG-CkCOMT-HA重组质粒。该研究为下一步分析CkCOMT基因在木质素合成和代谢途径中的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提高柠条锦鸡儿生存能力和经济价值提供了理论条件。  相似文献   

15.
酸奶因高营养价值开始不断被消费者认可。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酸奶的认知不只停留在传统发酵食品的范畴,也开始关注酸奶本身的营养价值和酸奶发酵菌种的生物特性。综合研究总结不同发酵工艺下的酸奶性质及酸奶中益生菌在肠道中的功能性作用及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6.
胡麻木酚素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胡麻木酚素含量相关基因,本研究用269份胡麻种质的基因型数据和木酚素含量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呼和浩特、集宁、锡盟和新疆等4个环境下木酚素含量的统计分析表明:新疆伊犁地区种的269份胡麻种质平均木酚素含量为最大,变异系数依次排序为锡盟<呼和浩特<集宁<新疆,广义遗传力为60.67%。4个环境下胡麻种质木酚素含量均呈现正太分布的趋势。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13个显著SNP位点和21个候选基因,为胡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高木酚素含量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吕品  于海峰  侯建华 《作物学报》2018,44(3):385-396
干旱是造成向日葵减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利用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K55作为轮回亲本与抗旱自交系K58杂交构建回交导入系, 在干旱条件下进行单株产量筛选, 得到45个BC3F2抗旱定向选择导入系。通过全基因组SSR及SNP标记扫描, 以方差分析和基于遗传搭车原理的卡方检验对呼和浩特市及武川县两点、两种水分条件下的5个产量性状进行QTL检测。方差分析检测到的QTL根据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情况分为三类, 第一类在两种水分条件下稳定表达, 包括武川的4个百粒重QTL及呼和浩特的2个单株产量QTL、3个单株实粒数QTL, 这些QTL可能对向日葵抗旱性有直接贡献; 第二类受干旱胁迫表达, 包括呼和浩特的30个和武川的27个; 第三类仅在正常供水条件下被检测到, 包括呼和浩特的38个和武川的64个。卡方检验检测到极显著位点274个。用两种方法共检测到一致性位点14个, 可能是与向日葵抗旱性相关的关键位点。本研究结果可为向日葵高效抗旱分子育种奠定基础并提供相关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人工老化和Ce^3+浸种后再人工老化的沙葱种子为试材,对种子活力、电导率、呼吸速率、活性氧和超微弱发光等指标进行了研究,探讨Ce3+浸种对沙葱老化种子活性氧与超微弱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Ce^3+1处理下,沙葱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和胚根长分别比ck1高4%、0.042和1.64cm,表明Ce^3+有助于提高种子活力及促进胚根的伸长;在老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Ce^3+前处理对沙葱种子电解质外渗有一定缓解作用;活性氧在老化15h前,Ce^3+处理的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低于ck;Ce^3+比ck的超微弱发光强度高,Ce^3+1和Ce^3+0的超微弱发光强度差异不显著,Ce^3+0显著高于Ce^3+2、Ce^3+3和Ce^3+4的超微弱发光强度。超微弱发光与胚根长、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超微弱发光强度随活性氧的变化而变化。在种子的加速老化过程中,Ce3+处理可调控活性氧的增加,减缓老化对细胞损伤,维持细胞功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张艳君  侯占铭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10):3125-3132
小麦赤霉菌FGSG05656基因在MGV1敲除突变体中显著下调,为了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采用Split-Marker基因敲除技术,构建了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的基因缺失盒。通过聚乙二醇(PEG)法转化野生型原生质体。潮霉素(Hygromycin)选择培养基筛选转化子后,PCR正负筛选鉴定敲除突变体。基于缺失突变体的表型和感染能力的变化来分析FGSG0565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与野生型PH-1相比,敲除突变体的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数显著减少,表明FGSG05656基因可能参与菌丝体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发生。植物感染试验显示缺失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分生孢子是病原菌感染寄主的主要器官,它的减少可以显著减弱病原菌的扩散,FGSG05656基因敲除突变体分生孢子显著减少,这一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分生孢子发生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小麦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集约化养牛场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用致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毒株制备中和抗原,通过中和实验对采自乌兰浩特、巴彦淖尔和呼和浩特地区6个集约化奶牛场的509份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阳性血清297份,6个牛场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阳性率分别为55.10%、38.80%、45.50%、50.00%、77.80%、33.33%;乌兰浩特、巴彦淖尔、呼和浩特这3个地区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77.80%、48.70%、33.33%,总血清阳性率为58.35%。说明内蒙古地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感染,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净化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