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两系不育系SE21S作母本与龙恢158、新恢2号等恢复系测交,进行两系制种技术研究.通过调查SE21S的特征特性可知,SE21S属光被型核不育系,育性稳定、制种纯度高,是较为理想的两系优质不育系.  相似文献   

2.
2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珍汕97B与V20B杂交再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江苏省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综合性状突出,亦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张赛清  唐平徕  覃明 《种子》2007,26(6):84-86
初步分析了不同的水稻核质互作型不育系(CMS)和光(温)敏核不育系(TGMS)在不同的温度处理下,两种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在败育时期、败育方式、花药和散粉特性、卡茎率、开花4天后的柱头活力等方面差别等进行初步研究,对不育系的选育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4.
丁军  余显权 《种子》2016,(5):115-117
为增加水稻三系不育系的多样性,同时为优良不育系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资料,2014年在海南省三亚市对贵州大学水稻研究所新育成稳定的10个水稻新育三系不育系田间特征特性进行了调查,并对所观测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育成的10个水稻三系不育系播始历期为77~84 d,抽穗历期6~8 d,主茎叶数均为13片,株高为56.33~69.00 cm.单株颖花数最多为504 A,最少为510 A;不育系单株颖花数与有效分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9*,与单穗颖花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98*.  相似文献   

5.
6.
王拯 《中国种业》2020,(11):21-24
近几年二系杂交小麦研究及应用发展迅速。产业化过程中不育系繁殖是种子生产工作的关键点,也是产业快速发展的难点之一。针对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存在开颖授粉保纯困难、亲本需求量大、繁育系数较低,以及异地鉴定等难点,提出不育系繁殖工作中重抓原始纯度、建立高效繁育体系、开展有效隔离和去杂工作等对应解决方案。并进行杂交小麦产业发展中关于亲本繁育和产业分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万6A由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该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抗逆性较强、品质较优的特点.2004年8月5日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8.
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育种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育种进展李成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合肥230031)1三系杂交水稻现状和面临的挑战1.1生产形势我国三系杂交稻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普及全国,走向世界,一直居国际领先地位。自1976年推广以来至1983年,全国种植面积突破……  相似文献   

9.
楠丰67A为籼型三系矮败不育系.该不育系穗大粒多,抗倒性好,配合力强,胶稠度高,直链淀粉含量低;柱头总外露率为43.98%,其中双外露率占25.30%;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为99.99%.典败为主;抗性优于对照珍汕97 A.2009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10.
不育系与可育系大麦开花特性与小穗结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银根  黄志仁 《作物学报》1996,22(5):617-621
大麦小穗(花)中浆片、雄蕊解剖结构的差异,影响着小穗是否开花、开花的早迟、开闭花持续时间的长短、开花高峰期的有无和早迟及其每穗开花的相对小花数等。因此,弄清小穗有关组成成份的结构特点与开闭花的关系,对弄清雄蕊不育机制,提高制种效率和产量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从水稻三系不育系倒伏现象、类型及危害着手,分析了不育系繁殖倒伏发生的原因,不育系倒伏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共同制约,即气候因素、栽培因素及亲本内在遗传因素.提出了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科学管水,平衡施肥;科学喷施"920"等有效防治水稻倒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春在海南初步研究了不同留桩高度对不育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探索了的"920"最适用量,并归纳出Q2A再生稻繁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根据2004-2005年国家棉花区试结果数据[1]对抗病虫新型转基因棉花新品系126/系9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系具有高抗棉铃虫和枯黄萎病、纤维品质优异、产量较高、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三系不育系种子裂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扬花期穗部水分与“920”施用量对不育系种子裂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赶粉前0.5h起,每隔2h喷水1次对种子裂颖率的提高作用达极显著水平:而赶粉结束后2h喷水1次对种子裂颖率没有显著影响:“920”用量优1A和贺50A以270g/hm^2且抽穗15%时、V20A以315g/hm^2且抽穗10%时喷施为好.随着用量增加裂颖率提高。文章分析了三系不育系种子裂颖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套解决不育系种子裂颖率高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应胜 《中国种业》2020,(11):96-98
2009年利用从东南亚引进的优质品种CRCB作母本,与自选中间保持系材料293B作父本,F2代在群体中选择株型理想、长粒型单株与五丰A测配12对,经过多代回交育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好、稻瘟病抗性较好、理想株型等特点,201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田间育性鉴定,2019年江西省审定(赣审稻20190067)。本文介绍了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配组要点及繁殖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7.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实现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目标途经之一,粳型亲籼系的选育和利用是籼粳交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经。作为籼粳亚种间超高产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方法之一,就是创造粳型亲籼不育系。该不育系必备不育系及胞质与保持系和籼稻恢复系具有遗传协调性;不育系基因组属于粳或粳偏籼型;对现有恢复系有很高的配合力;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和不育特性;不育系对病虫抗性除主效基因外还应累积其他有效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8.
水稻三系不育系G 98 A组合测配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G98 A进行大量组合测配,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G98 A与Ⅱ-32 A、中九A的配合力,结果表明:G98 A配合力与Ⅱ-32 A、中九A相当,G98 A配组组合千粒重最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均介于Ⅱ-32 A和中九A配组组合之间,大穗大粒是G98 A配合力表现的主要优势.  相似文献   

19.
合系42 A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育成的育性稳定、配合力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的滇Ⅰ型不育系;本文介绍了合系42A的特征特性;提出选择适宜的繁殖地域和安全齐穗期,培肥父本、增加父本花粉量,提高母本单株成穗率和单穗颖花数,适时适量喷施“920”,严格隔离和去杂去劣是提高繁殖产量和种子纯度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在选种以及提高产量方面有了重大的技术突破.通过阐述水稻两系不育系103S选育要点中的制定选育目标、选育方法以及总结过程结果,进一步探究了水稻两系不育系103S的配组以及应用,从特征、繁殖要点以及配合力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水稻种植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