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地区不同品种马铃薯适水种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内蒙古地区46个气象站点1965—2014年逐日降水和平均气温资料,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插值做出了马铃薯发芽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的旬平均温度和降雨量空间分布图,根据国内外对几种主要马铃薯品种耗水规律的研究,选择出内蒙古各地区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结果表明:在降雨量为400~450 mm的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适宜种植菜用品种‘克新1号’、淀粉加工品种‘陇薯3号’和油炸薯条品种‘布尔班克’;在降雨量为300~400 mm的东部大部分地区,最适宜种植菜用型品种‘费乌瑞它’和‘克新1号’,其次适合油炸品种‘夏波蒂’、‘布尔班克’和‘大西洋’;而在降雨量为200~ 300 mm的中部地区,适宜‘费乌瑞它’、‘夏波蒂’、‘布尔班克’的种植,但不会达到最优产量;而在降雨量偏少的中西部地区,若存在灌溉条件,可通过覆膜等措施种植‘费乌瑞它’、‘夏波蒂’、‘布尔班克’;而在降雨量为100 mm以下的西部地区,由于块茎形成期的温度超过块茎生长的最适温度,该地区并不适宜马铃薯的种植。该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试管苗离体保存是当今种质保存较为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种‘希森6号’和‘Disiree’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嘧啶醇,以获得能延长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时间的最佳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嘧啶醇对马铃薯品种‘希森6号’与‘Disiree’有保存效果,随着嘧啶醇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大且浓度在12.5μmol/L抑制效果显著,成活率为100%而且还可以起到壮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些喀斯特马铃薯产区土壤中,Cd-Pb两种元素含量介于筛选值和管控值之间,但产出的块茎能够达到食用安全标准要求。虽然可以用于正常生产,马铃薯却不得不处于重金属复合扰动和典型喀斯特土壤瘠薄的双重胁迫之下。本研究以5个不同基因型的马铃薯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模拟Cd-Pb与瘠薄共同胁迫的生产场景,通过测定共同作用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情况和抗氧化关键酶类、抗氧化还原关键分子的变化规律,再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耐瘠性,力图筛选出轻度重金属胁迫条件下表达耐瘠特性的马铃薯基因基因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瘠薄程度的增加,试管苗的生长受到抑制,植株出现矮化趋势,干鲜比趋向升高;Vc、GSH等抗氧化剂表达水平与瘠薄水平呈显著相关,SDO活性、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与瘠薄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法,得出5个基因型马铃薯的耐瘠抗性能力强弱排序为:‘英伦红’>‘大西洋’>‘费乌瑞它’>‘中薯5号’>‘中薯3号’。本试验通过探讨低浓度Cd-Pb复合胁迫下营养瘠薄对马铃薯不同基因型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能够为喀斯特地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对适宜的马铃薯...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木薯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方法,以木薯试管苗为主要材料,观测试管苗成活率、株高生长变化及茎秆变化情况,探索卡那培养基与常规培养基对木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室温度25±2℃、光照强度3000 lx、光周期16 h/8 h的环境下,木薯品种‘华南8号’(SC8)试管苗在卡那培养基(MS+0.2 mg/L NAA +80 mg/L Kan +30 g/L蔗糖+9 g/L琼脂)保存时间为22~24个月,是常规培养基试管苗保存时间的10~12倍,且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中生长的试管苗根系较发达、节间显著缩短、茎节数显著增加、茎秆明显增粗、叶色浓绿,温室移栽存活率超过了90%,是常规培养基的5~8倍。该保存方法有效延长了木薯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时间,既增强了种苗移载成活率和保存质量,又显著地节约了木薯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耗费的人力劳动、试剂药品、水电能源等成本。  相似文献   

5.
培养基渗透压对延缓生长的苹果组培苗生理代谢指标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富士、乔纳金苹果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渗透压处理下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以及恢复生长后SOD、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筛选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种质保存的适宜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延缓生长保存期间,随培养基中蔗糖、琼脂浓度提高,添加甘露醇,试管苗SOD、POD活性逐渐升高,而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依品种不同分别在蔗糖浓度达到50~60g/L、琼脂浓度达到10~14g/L、甘露醇浓度达到30~40g/L时达显著差异水平。恢复生长当代试管苗的SOD活性、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处理间表现相同。研究认为添加50~60g/L的蔗糖适宜苹果试管苗延缓生长法种质保存。  相似文献   

6.
本文陈述了温度、光照条件以及培养基中加入甘露醇、B9,甲基丁二酸对马铃薯种质试管苗保存存活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试管封口材料对存活率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为500—1000Lx、每天光照8小时的保存条件下,培养基中加入甘露醇或B9、甲基丁二酸,用铝箔封口可以延长试管苗保存时间。保存11个月后,培养基中加有甘露醇的试管苗存活率为90-100%,加甲基丁二酸的存活率为70—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种质资源是进行马铃薯育种的重要材料.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现在常用的方法是用试管苗进行保存.但试管苗保存的遗传稳定性尚不清楚.且在试管苗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植株的玻璃化、白化等异常生长现象。影响到资源的利用和交流。所以,用试管苗保存种质资源的同时.也要利用田间圃进行种植保存.以便于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些资源。  相似文献   

8.
地膜早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是全国马铃薯五大优生区之一,主要品种有以费乌瑞它、紫花白、郑薯6号为主的优质蔬菜型品种和以夏波蒂、大西洋、新大坪、布尔班克为主的油炸加工型品种,此外还有沙杂、虎头等老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最佳的马铃薯块茎再生体系,本研究分别以‘夏坡蒂’、‘费乌瑞它’以及‘克新1号’的试管薯和大田薯为试验材料,采用控制变量法对马铃薯块茎再生体系进行筛选,以获得其培养基最佳激素浓度配比,并对不同来源马铃薯块茎不定芽分化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夏坡蒂’、‘费乌瑞它’和‘克新1号’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组合分别为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1 mg/L ZT、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2 mg/L ZT和MS+1 mg/L IAA+1 mg/L 6-BA+0.5 mg/L GA3+2 mg/L ZT。‘夏坡蒂’与‘费乌瑞它’的不定芽最佳分化培养基组合为MS+1 mg/L IAA+1 mg/L 6-BA+0.5 mg/L GA3+2 mg/L ZT;‘克新1号’的最佳分化培养基组合为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2 mg/L ZT。试管薯的块茎不定芽分化率显著高于大田薯。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证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马来酰胼(MH)10PPm,相应地提高糖浓度,对马铃薯种质材料作切段培养,具有明显的抑制生长效果,经六个月试管存保后,培养物的存活率仍能保持百分之百.因此,本试验资料可为马铃薯种质试管保存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继代繁殖周期长和移栽后成活率低的实际问题,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多因子正交试验L9(34)设计方法,以MS培养基中4种无机盐CaCl2、Ca(N03)2、KH2P04、KNO3为试验因素,研究不同无机盐浓度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C12浓度为Ommol/L、Ca(N03)2浓度为20mmol/L,KH2P04浓度为6mmol/L、KN03浓度为18mmol/L条件下,克新1号马铃薯试管苗的株高、茎粗、根系、茎叶鲜重生长达到最好。本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组培快繁过程中培养基制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管薯与试管苗一样,可以作为马铃薯原原种薯繁育的基础,本文叙述了现阶段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因素,包括基因型、光照条件、诱导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糖浓度等因素,并且对试管薯的收获和贮藏方法,以及其在种质资源保存和原原种繁育上的应用进行了总结,阐明了试管薯比试管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保存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士、乔纳金、金矮生、嘎拉组培苗为试材,在继代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比久、矮壮素、多效唑及脱落酸,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对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种质保存的效应。结果表明:比久、矮壮素均有明显抑制苹果组培苗生长的作用,且茎尖存活率高,试管苗生长状况较好,转入常规继代培养基当代即可恢复生长,可用于苹果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比久适宜的浓度为80mg/L,矮壮素为75mg/L左右;多效唑处理虽能明显抑制苹果试管苗生长,但易使有些品种试管苗玻璃化,可选择性应用;脱落酸作用过于剧烈,绝大部分处理苗死亡,不宜在苹果种质保存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浓度为30、50、70毫克/升的甲基丁二酸对甘薯品种三合薯、徐18试管苗生长和对三合薯、徐18、济南红叶及菲(1)试管苗保存成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苗的植株鲜重和植株高度随甲基丁二酸浓度的增加而阵低,均低于对照。试管苗保存期限受甲基丁二酸浓度的影响,适宜的浓度为50、70毫克/升,一般可保存17个月。品种之间也有差异,济南红叶、三合薯存活率可达50%左右,菲(1)最不耐保存,存活率仅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大规模生产继代扩繁中的问题,进行了MS培养基的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固体支持物卡拉胶和琼脂之间无显著差异,低廉的卡拉胶可替代琼脂; MS培养基中NPK浓度对不同品种试管苗的适应存在差异,费乌瑞它较适应高NPK浓度的MS培养基,而中薯3号较适应常规含量的MS培养基;0.5mg/LNAA对2个品种试管苗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品种"荷兰15号"、"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白糖和基因型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0~110 g/L白糖有利于脱毒苗壮苗、促进试管薯结薯、提高试管薯诱导率。MS固体基本培养基+100 g/L白糖,温度(17×1)℃、光照强度2 000 Lx、光照时间10 h/d诱导效果最好,初始结薯期最短为9.67 d,诱导率78.47%、单株结薯1.21个/株、单薯重77.1 mg/个、大中薯率70.01%。研究结果表明:用食用白糖替代蔗糖,能提高试管薯诱导率和大中薯率,缩短试管薯结薯周期,降低规模化生产试管薯成本。  相似文献   

17.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修饰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水分胁迫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最具危害的逆境胁迫之一。为探索马铃薯DNA甲基化与水分胁迫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两个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和‘大西洋’,在PEG0%(对照),5%和10%浓度下,利用MSAP技术检测‘青薯9号’和‘大西洋’甲基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抗旱型品种‘青薯9号’甲基化水平高均于干旱敏感型品种‘大西洋’。在0%(对照)、5%和10%PEG胁迫下,‘青薯9号’MSAP比率为42.49%、38.14%、49.21%,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相比先降低后升高,‘大西洋’MSAP比率29.17%、22.92%、17.58%,甲基化水平逐渐降低。经统计,5%PEG和10%PEG胁迫下,‘青薯9号’和‘大西洋’均出现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现象,其中‘青薯9号’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比率分别为10.92%、6.43%和11.98%、15.36%,‘大西洋’分别为1.59%、8.22%和42.18%、24.34%,甲基化变异模式以去甲基化为主。‘青薯9号’和‘大西洋’均能发生CNG、CG和CG/CNG位点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在水分胁迫下会产生较多的CNG和CG/CNG位点。本研究结果为探究马铃薯抗旱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马铃薯试管薯诱导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5种培养基和3种培养方法对马铃薯的大西洋、陇薯3号和甘农2号品种进行了试管薯的诱导。结果表明:8%的蔗糖浓度是大西洋和陇薯3号试管薯诱导的最佳糖浓度;5mg/L 6-BA的添加可有效提高结薯率和增加块茎直径;在含8%蔗糖的培养基上,琼脂的添加与否对试管薯的诱导率没有影响;在不含蔗糖的MS培养基中,300μmol/L 山梨醇+20mmol/L NH4NO3+20mmol/L KNO3的添加对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不利;3种培养方法中,液体培养法的试管薯诱导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19.
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和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种费乌瑞它为材料,研究了激素配比与基因型对马铃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AA和NAA浓度的增加,费乌瑞它的试管薯诱导率和单薯重呈波浪式递减,6-BA+IAA处理的诱导率高于6-BA+NAA处理,6-BA+NAA处理的单薯重高于6-BA+IAA,添加6-BA+NAA有利于改变组培苗腋芽处茎尖的生长方向,诱导试管薯的形成;添加6-BA+IAA有利于试管薯块茎膨大、提高试管薯鲜重,通过主成分分析,试管薯诱导率和单薯重对激素诱导效果的贡献率分别为60.26%、34.78%。综合比较5个品种在L5和L7两种激素配比处理时的试管薯诱导效果,L5处理比L7处理的费乌瑞它、黑美人、庄薯3号和大西洋4个品种试管薯诱导率高出5.83~11.11个百分点,以试管薯诱导率为第一主分量,筛选出最适宜试管薯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1.4 mg/L+30 g/L白糖+4.8 g/L。本研究明确了筛选最优激素配比的主要指标,探明了NAA和IAA两种激素对试管薯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效果,为规模化生产试管薯培养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淀粉马铃薯种质资源核心样品的初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种质克山马铃薯试管苗保存库保存的1910份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筛选出淀粉含量大于17%的高淀粉马铃薯种质资源103份,在22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最大遗传距离取样法取样,并依据代表性检测加以调整,提出在生产上或育种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品种(系)为必选材料,初步构建了高淀粉马铃薯种质资源核心样品16份,占高淀粉马铃薯全部种质的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