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集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试验基地寒牧系列紫花苜蓿12个不同品系作材料,在青海大学试验基地内进行田间观测并结合实验室对其电导率进行了测定,以此为依据鉴定其抗寒性的强弱。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系内电解质渗透率最大的是寒牧11号品系(78.8%),最小的是寒牧5号品系(51.8%);在所测的材料中抗寒性最强的是寒牧5号品系。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综述了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根系生物量的影响因子和若干自然区域内的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影响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的影响因子包括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特性、淹水、耕作、施肥、灌溉、刈割、生长调节剂、混播、植株密度、品种和生长年限。土壤障碍(酸、碱、盐、粘重和紧实)越重、土层越薄、地下水位越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越小。淹水降低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深耕可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播种当年效果尤为明显。施肥可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灌溉可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灌溉模式及灌溉量适当时可获得相对较大的根系生物量。刈割频率越高,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越低。添加生长调节剂可增加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混播降低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随着植株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品种(材料)的根系生物量存在一定差异。生长年限越长,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越大。在每个生长季内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呈逐渐提高趋势,但在返青之初和每次刈割之后出现降低,3~4周后恢复至刈割前水平,其后则继续增加。不同自然区域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量差异较大。在相对正常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生长1年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量约在2~7t.hm-2之间,生长2年者约为3~9 t.hm-2,生长3~5年者约为4~21 t.hm-2。  相似文献   

3.
以国内3个品种和加拿大两个品种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进行人工控温试验低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再生植株的再生活力指数(SCORE1,SCORE2)、再生长率、根重、地上部重等各项再生指标并结合大田试验所得的越冬率,综合聚类后得到5品种间抗寒性次序为:肇东>新疆大叶>驯鹿>中苜1号>皇冠。  相似文献   

4.
以俄罗斯杂花苜蓿和3个紫花苜蓿抗寒品系为试验对象,通过0℃,4℃低温胁迫处理,以22℃(室温)为对照,测定3个紫花苜蓿抗寒品系茎、叶的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FP)、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梅(CAT)、抗坏血酸地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以明确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的生理影响,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有效作用阈值与紫花苜蓿抗寒耐受能力的相关程度,筛选出了对紫花苜蓿抗寒性指示作用较敏感的生理指标及其有效作用阈值。结果表明:温度阈值上限SS为0℃,FP为4℃,SP为0℃,MDA为4℃,SOD、CAT、APX及GPX活性低温处理下的变化差异不显著,表明这些生理指标在低温胁迫时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的抗寒生理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陶雅  玉柱  孙启忠  赵淑芬 《草业科学》2009,26(9):151-155
通过对3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根部可溶性糖、全氮、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它们与苜蓿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苜蓿根内可溶性糖、全氮、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会在秋冬季升高,并在整个冬季保持较高水平,春季返青时下降,苜蓿根内MDA含量在秋季升高,并随晚秋气温进一步下降而降低。此外,各紫花苜蓿品种综合测定的参数说明,阿尔冈金抗寒性最强,金皇后次之,甘农3号最差。  相似文献   

6.
采集四川岷江流域、青衣江流域以及成都、雅安、天全、茂县等11个市县不同居群的野生狗牙根和野生假俭草材料,在四川农业大学草学系新试验基地内进行田间栽培试验并结合实验室测定,对其电导率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为依据鉴定其抗寒性的强弱.试验结果表明,野生狗牙根中电解质渗透率最大的是11号宜宾狗牙根(47.1%),最小的是12号宜宾狗牙根(34.6%);野生假俭草材料中电解质渗透率最大的是4号乐山假俭草(42.9%),最小的是1号雅安假俭草(27.2%);在所试材料中抗寒性最强的狗牙根是12号宜宾狗牙根,假俭草则是1号雅安假俭草.  相似文献   

7.
野生狗牙根与假俭草电导率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集四川岷江流域、青衣江流域以及成都、雅安、天全、茂县等11个市县不同居群的野生狗牙根和野生假俭草材料,在四川农业大学草学系新试验基地内进行田间栽培试验并结合实验室测定,对其电导率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为依据鉴定其抗寒性的强弱。试验结果表明,野生狗牙根中电解质渗透率最大的是11号宜宾狗牙根(47.1%),最小的是12号宜宾狗牙根(34.6%);野生假俭草材料中电解质渗透率最大的是4号乐山假俭草(42.9%),最小的是1号雅安假俭草(27.2%);在所试材料中抗寒性最强的狗牙根是12号宜宾狗牙根,假俭草则是1号雅安假俭草。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综述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系入土深度的影响因子和若干自然区域的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为其根系的深入研究及栽培管理提供依据.影响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的因子包括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特性、耕作、施肥、灌溉、刈割、生长调节剂、品种和生长年限,其中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特性和生长年限对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的影响较大;土层越薄、地下水位越高、土壤障碍(酸、碱、盐、粘重、紧实和贫瘠)越重、生长年限越短,根系入土深度越浅;深耕、施肥和应用生长调节剂皆可促进苜蓿根系下扎;不同灌溉模式根系入土深度略有不同;刈割频率越高,根系入土深度越浅;不同品种根系入土深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自然区域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差异很大;在土层薄及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取决于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当土壤障碍较为严重时,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常可浅至不足1 m,一般不超过2 m;在无明显土壤障碍因子的情况下,生长1年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约为1~2 m,生长2-5年者多在2~5 m之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草产业愈来愈受到国家和广大人民的重视,退耕还林、还草,草地品种改良,提高栽畜能力已成为全国农业发展策略的一件大事。 作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以其适应范围广,产量高,牧草品质好、耐频繁刈割,持久性好,清除田间原有杂草,改土增肥及经济效益和饲用价值高等优点,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我国也不例外,乞今为止紫花苜蓿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牧草品种。就苜蓿种子而言,由于我国牧草种业起步晚,规模小,自有品种少,且大多为农民或牧民自产自用,种量不足。所以近几年国外紫花苜蓿品种大量  相似文献   

10.
应用植物叶片膜透性的测定方法研究了外施单宁酸溶液,对紫花苜蓿幼苗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处理的苜蓿叶片膜透性都有所增加,但增加速率不同,为:V0>V0.25>V0.5>V1;经浓度为0.5%,1%的单宁酸溶液处理过的苜蓿幼苗,其膜透性均明显高于未经单宁酸溶液处理的苜蓿幼苗(P<0.01);经浓度为0.25%的单宁酸处理过的苜蓿幼苗,其膜透性变化在低温处理时间为0 h,2 h和4 h差异不显著,但在处理6 h的时候差异性显著(P<0.05);随着单宁酸溶液浓度的增加,每个处理时间上苜蓿幼苗的膜透性逐渐减小,保护性作用逐渐加强。此研究结果为单宁酸溶液能提高苜蓿抗寒性,减轻低温伤害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寒牧系列紫花苜蓿根系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动态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寒牧系列紫花苜蓿品系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动态差异不显著,不同月份间(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动态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说明低温胁迫对苜蓿根系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科尔沁沙地,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对紫花苜蓿施用重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磷肥(P2O5)施用量分别为0、100、200、300和400kg/hm2,越冬前期挖取紫花苜蓿根颈,人工模拟冷冻(20℃)和冷藏(4℃)处理,分析紫花苜蓿根颈的相对电导率、含水量(自由水和束缚水)和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  相似文献   

13.
六种紫花苜蓿在高寒地区抗寒生理特性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晓慧  姜成  冯鹏  李如来  李建东  王强 《草地学报》2016,24(5):1131-1133
试验对6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在高寒地区越冬前后根系生理指标及越冬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公农1号’和‘草原3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在越冬最冷月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其次是‘龙牧806’和‘Wega7F’,均具有较高的越冬能力,而‘敖汉’和国外引进品种‘WL319 HQ’的各项指标略低,抗寒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以4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为试验材料,通过单播及分别与无芒雀麦混播,研究不同单播及混播组合在低温条件下根系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4个苜蓿品种单播及与无芒雀麦混播苜蓿根系随着自然降温其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含量均增加,翌年春随着自然温度的回升而降低;MDA含量则随着自然温度的下降先升高后下降而后又升高,通过各抗寒生理指标综合分析表明,混播有利于提高抗寒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根颈直径苜蓿生理生化特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颈粗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抗寒性与其根颈中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不同颈粗(3.50 mm,5.25 mm,7.00 mm)苜蓿根系进行低温胁迫(4℃,-10℃,-15℃,-20℃)处理,测定了苜蓿根颈活力、非结构碳氮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苜蓿根颈活力、非结构碳氮含量、非结构碳氮比(Cnstructured carbon nitrogen ratio,C/N)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低温胁迫的增加不同颈粗的苜蓿根颈活力均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淀粉含量、C/N和CAT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苜蓿根颈活力大小与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及C/N显著相关(P<0.05)。研究认为,根颈直径大的苜蓿抗寒性较强,其通过调控根颈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及C/N以适应低温胁迫。  相似文献   

16.
以保定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Baoding’)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接种根瘤菌处理并确认结瘤固氮(activated-nodules,AN)和不接种根瘤菌处理(non-nodules,NN)。将生长120 d的植株放在-6℃培养箱低温胁迫12 h。通过测定叶片电导率、丙二醛MDA、渗透势、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VC、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等10个指标,研究根瘤共生对紫花苜蓿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根瘤菌苜蓿相比,低温胁迫导致根瘤固氮苜蓿较轻的细胞膜损伤和氧化损伤,并且根瘤固氮苜蓿在低温胁迫中叶绿素破坏较不接种根瘤菌苜蓿缓慢,说明根瘤与紫花苜蓿共生可以提高苜蓿抗寒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类和品种的抗寒性差异及其与根颈糖类物质含量的关系,本研究在越冬前期挖取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 alcata L.)和'骑士T'、'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10'紫花苜蓿的越冬器官,在程序式低温处理箱进行模拟低温处理,检测苜蓿根颈相对电...  相似文献   

18.
2006~2008年在黑龙江省3个不同生态区以肇东苜蓿为对照,对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选育的100号苜蓿新品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00号苜蓿新品系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抗寒、抗旱、抗病虫性能显著,草质柔软,初花期蛋白质含量20.19%,饲草品质好。新品系平均干草产量为8210.06~10188.78kg/hm2,比对照(5680.92~6723.86kg/hm2)增产24.74%~27.50%;平均种子产量为225.39~325.97kg/hm2,比对照(215.17~289.50kg/hm2)增产6.56%~12.60%,是寒冷干旱地区建立人工苜蓿草地和良种生产的优良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