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概述了苎麻脱胶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尤其是在物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生物法(分步厌氧、水解酸化和SBR法)及生物物化学联合法(生化-光催化氧化法)中的新技术和研究现状,对此类废水的处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烘箱法,将样品置于63℃±2℃的培养箱中,定时取样检测样品过氧化值、酸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考察B5、B10、B20、B100菜籽油生物柴油(RME)、大豆油生物柴油(SME)、棕榈油生物柴油(PME)、废煎炸油生物柴油(FWME)和0#柴油氧化稳定性,同时考察金属介质对B100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依次为FWME>RME>PME>SME,而0#柴油氧化稳定性远优于生物柴油;B5、B10、B20生物柴油样品表现出较好的氧化稳定性,但随着样品中生物柴油添加比例的增加,其酸值也高,样品的氧化主要是生物柴油氧化导致的;金属铜对生物柴油和0#柴油的氧化均有催化作用,金属铁的催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乌龙茶初制过程中几个主要工序的蒸青固定样为试验材料 ,采用离子沉淀法对试验样品进行茶多酚 (TP)的分离、提纯研究 ,对 TP分离提纯过程中各种氧化提纯因素及常规水浴蒸馏法和旋转减压蒸馏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发现分离提纯时间长短、蒸馏时温度高低、沉淀时溶液酸碱度是影响TP氧化的重要因子 ;旋转减压蒸馏法较常规水浴蒸馏法能得到更高纯度的茶多酚  相似文献   

4.
介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测定油脂的组分、结晶与融化、氧化及氧化动力学和油脂掺假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热分析法在油脂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氨处理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功能性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氨做碱性剂通过均质、物化改性、喷雾干燥等手段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SPC)进行改性,以期获得功能性较好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并研究了氨处理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巯基和二硫键、分子量分布等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3 mL的氨水时得到溶解性、凝胶性和乳化性等功能性较好的大豆浓缩蛋白.氨处理对大豆浓缩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分子量分布有影响,大豆蛋白的表面疏水性指数,随着加氨量的增加而增加,大豆蛋白中的聚集体随着加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氨处理对巯基和二硫键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芒果传统育苗方法(包括枝接法、芽接法)进行创新研究,对传统接穗(休眠芽)和创新接穗(活动芽)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创新接穗比传统接穗具有出苗质量一致,出苗较快且具有高达88 %以上的成活率。为我国芒果产业节约资源,快速更新、推广新品种提供了一种新的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7.
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的抗氧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chaal烘箱法和加速氧化法,分别考察了不同纯度、不同添加量的天然VE、茶多酚、鞣花酸、竹叶黄酮等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乙酯的抗氧化效果。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可以得出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乙酯抗氧化效果的顺序为:90%茶多酚>82%鞣花酸>50%茶多酚>竹叶黄酮,在添加量为0.05%时对α-亚麻酸乙酯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加速氧化法较Schaal烘箱法更直观、快速简便,试剂损耗小。  相似文献   

8.
土壤铬分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和污染,土壤中铬的含量越来越高,因此土壤中铬含量的实验室检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测定土壤中的铬含量通常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但是此法分析时间长、操作步骤繁琐、工作量大、仪器磨损严重。针对上述问题,对原高锰酸钾氧化法中的样品处理、离心等步骤进行了改进,克服了原法的一些缺点,缩短了分析时间,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并保持了原法分析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籽粒硬度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了找到更好的小麦籽粒硬度测定方法,采用近红外法(NIR)和单籽粒谷物特性测定仪法(SKCS)对54个小麦品种(系)的籽粒硬度进行了测定,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NIR法和SKCS法测得的籽粒硬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727^**),线性回归方程为YNIR.H=0.2478XSKCS.H 39.666(NIR-H表示NIR法测得的籽粒硬度,SKCS-H表示SKCS法测得的籽粒硬度);与NIR法相比,SKCS法无需磨粉处理,能较好地反映出样品的均匀性和混杂程度,是一种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快速有效的籽粒硬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非食用性菜油制备生物柴油的优势,并简介了国内外利用化学催化法、酶催化法、超临界流体法等方法制备菜油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评价了其优劣性,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菜油生物柴油发展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performance and morphology of ramie fibers degummed using Fenton reagent. 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SEM, XRD and FT-IR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ies,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crystallinity of degummed fibers. Also,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tenacity, breaking elongation, density, softness and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f degummed fibers were measur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enton can serve as an effective oxidation degumming agent under weak acid condition. The new degumming method could remove more gummy components from raw ramie, whereas the cellulose content in treated fibers was further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alkaline oxidation degumming. The fibers degummed using Fenton showed slight increase in tenacity an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density as well as breaking elongation comparing with alkaline oxidation degumming. The degummed fibers were also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SEM, XRD and FTIR which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degumm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2.
苎麻酶法脱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进行苎麻酶法脱胶,分别进行每种酶的单一酶脱胶和3种酶联合脱胶实验,研究这3种酶对脱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苎麻脱胶菌种的分布、生长、营养和脱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苎麻脱胶菌广泛分布于7省28县(市)的10类苗样中,从500多株脱胶菌中筛选出一株高效脱胶菌(编号为T85—260),它可在8小时内完成苎麻脱胶;T85—260的生长速度快,接种后10小时的活菌数即达顶峰;对苎麻胶质中较难被碱溶解出的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发酵速度快,因而在脱胶过程中定向破坏苎麻胶质主体结构,使之易于用稀碱除去,表现出生物脱胶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麻纤维厌氧生物脱胶系统,对苎麻、剑麻、大麻和棕榈麻进行厌氧脱胶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过程中pH值稳定在7.2左右,化学需氧量(COD)在327 mg/L以下,氨氮质量浓度在5.2 mg/L以下,能实现近零排放;试验参数条件下苎麻脱胶效果优于剑麻、大麻和棕榈麻:苎麻纤维残胶率可达1.32%(低于化学脱胶),剑麻、大麻和棕榈麻残胶率分别为16.03%、20.13%、35.49%;各纤维强力指标能够达到传统化学脱胶法水平,其中苎麻的各项指标满足《苎麻精干麻》(GB/T 20793-2015)的一等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生物脱胶苎麻纤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安华 《中国麻业》2006,28(1):37-40,51
应用一种简便、廉价的细菌脱胶方法对苎麻进行脱胶,研究脱胶后的苎麻纤维性能。结果表明,苎麻细菌脱胶后残胶率1.82%,达到了脱胶要求。且松散了苎麻纤维横截面组织结构,对苎麻中纤维素无破坏,提高了上染色率12%左右,单纤维强力比碱液脱胶的大0.15N/tex,对白度影响不大。说明该脱胶法是一种绿色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苎麻营养与施肥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苎麻营养与施肥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概述。在研究苎麻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的基础上,力求寻找适合苎麻的新型施肥技术和方法,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苎麻,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环境保护、生产成本、技术研发、行业联系及政策扶持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当前苎麻生产的形势与问题,从天然纤维需求、苎麻特性及农业资源区划等角度分析了苎麻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从种植区域布局、机械化生产、清洁化脱胶、多用途及政策等方面重点提出了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不同脱胶菌株胞外酶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SDS-PAGE法,通过系统研究T85-260、T1163、T66等3株脱胶菌株在纯培养、灭菌和未灭菌苎麻脱胶过程中的胞外胶过程中的胞外酶系,初步明确了T85-260的胞外酶为组成型,而其它两种菌株的胞外酶为诱导型,T85-260存在较多种为在脱胶关键酶,表达量多,而其它两种菌脱腕关键酶种类和表达量都少。T85-260的快速脱胶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不同脱胶菌株胞外酶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DS—PAGE法,通过系统研究T85—260、T1163、T66等3株脱胶菌株在纯培养、灭菌和未灭菌苎麻脱胶过程中的胞外酶系,初步明确了T85—260的胞外酶为组成型,而其它两种菌株的胞外酶为诱导型,T85—260存在较多种类脱胶关键酶,表达量多,而其它两种菌脱胶关键酶种类和表达量都少。T85—260的快速脱胶机理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科研成就:苎麻、亚麻、黄/红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麻类及同类纤维种质资源研究;麻类种植技术研究;麻类加工技术与加工机具的研究与推广;麻类生物脱胶与产品加工研究,特别是纤维质生产乙醇及环保型麻地膜的研究。本文还分析了未来该所麻业发展的走向:从麻类作物拓展到纤维植物;加工手段从农业微生物拓展到酶制剂;产品从传统的纺织原料拓展到生物能源与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